2018 (722)
2021 (379)
2022 (254)
明末三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前两件都直接跟明光宗朱常洛相关,最后一件也与他间接相关。
梃击案发生在朱常洛做太子的时候,太过久远,红楼梦里不太可能出现其故事影射;而红丸案,秦可卿突然生病,张友士论病开药方,说是挨到开春就没事,谁知秦可卿到九月还是死了,此事便很有些红丸案或者是朱常洛生病的影子。
而移宫案,发生在朱常洛暴毙之后,后宫内廷(李选侍、魏忠贤)和朝廷卿相(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之间的斗争,都是想抢夺对年轻皇帝天启帝的控制权。
窃以为,在某些事件上,贾琏的确有影射杨涟的痕迹,特别是国孝家孝期间,“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此事就有影射“移宫案”的痕迹。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就突然驾崩,按说在国孝期间,首先得处理好先帝的丧事。可是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人,在先帝驾崩的当天,就哭着直奔干清宫,要求面见皇长子朱由校。李选侍和魏忠贤(当时叫李进忠,李选侍也并非天启帝生母)有私心,要留下朱由校。朱由校当然不愿意跟杨涟一帮文官走,相比于廷臣,他自然更信任身边的魏忠贤和后母李选侍。可是杨涟他们哭着喊着闹着,硬生生地就把朱由校从干清宫拉走了。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在后面苦苦相求、拉也拉不住,当时的杨涟怎么会把这么个太监放在眼里?
可是这件事成了魏忠贤心中永远的痛,后来他当权时,再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明末三大案全部翻了出来,指使阉党撰成了《三朝要典》,全面翻案,将涉案的东林党人纷纷打倒,三案成了魏忠贤杀人的口实。
其实移宫案也给年轻的天启帝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前三年迫于这些廷臣的压力,他被迫重用东林党人,并且还抖出李选侍害死自己生母的秘闻。但天启四年,朱由校就推翻了自己的说法,反而封李选侍为康妃,并对三大案翻案。六个朝中重臣,其中还有顾命大臣,五个不明不白死在狱中。魏忠贤再权势通天,也不敢如此滥杀。木匠皇帝再糊涂再白痴再不问政事,也不可能对这么大的事不管不问。事实上在明朝,杀文臣武将,哪次不经过皇帝批准?前面我们说晴雯影射熊延弼时,熊延弼就是朱由校亲自批准处斩,并传首九边。只能说,杀杨涟等东林党人,也是皇帝自己的意思。其祸根,就是在移宫案时埋下的。
移宫案,杨涟等人表现得太咄咄逼人,完全不尊重朱由校本人的意思。杨涟后来控诉魏忠贤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在移宫案里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挟天子以令天下?杨涟等击败了李选侍和魏忠贤,东林党人如愿得势,可是在那四年,明朝的党争又出现了一个高峰,一代雄杰熊延弼就成了这些党争的牺牲品,在治国上这批官员完全乏善可陈。朱由校越来越不信任他们,越来越反感他们,心里又勾起了四年前移宫案的屈辱之事。杨涟对此毫无察觉,还想像上次搬到李选侍那样扳倒魏忠贤,没想到反被魏忠贤咬一口。根本原因,是皇帝对他们的态度变了。
杨涟在先皇驾崩当天,停尸不顾,而是公然闯入干清宫,硬生生抢走皇位继承人,虽然嘴上说得冠冕堂皇,但国丧期间如此妄为,当时就有人看不过眼了,希望可以等几天就不迟,但杨涟得理不饶人,非得让天启帝当天就母子分离,限令李选侍搬走。四年后,史书说是魏忠贤矫旨责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将杨涟革职为民。其实这何尝不是说出了天启的心里话?“无人臣礼”的杨涟,朱由校已经忍他很久了。
-
对应在《红楼梦》里,王夫人不用贾府里的大侄子贾琏,反倒重用侄儿媳妇王熙凤,也让人费解。有人说,很好理解嘛,王熙凤是王夫人娘家的内侄女嘛,比贾琏更亲。没错,对天启帝朱由校来说,魏忠贤才是他“娘家人”,是家生的奴才,杨涟这些大臣,不过是仗着当年拥戴有功,以顾命大臣自居,其实是将自己当傀儡,天启帝又怎么会喜欢他们?书中的邢夫人,倒是更欣赏贾琏,而厌恶王熙凤。因为贾琏虽然不是邢夫人的儿子,但是他丈夫贾赦的儿子,她和贾琏算得上是一家人。吴本里,王夫人一死,邢夫人马上联合贾琏,开始算王熙凤的旧账,对应在明史,自然是天启帝死后,东林党势力开始翻案,打倒魏忠贤。
当然贾琏的品格远远不能跟杨涟相提并论,杨涟的遭遇是让人同情的,杨涟大无畏的精神让人深深敬佩。只能说贾琏在国孝期间背旨瞒亲、停妻再娶这事跟杨涟在移宫案的所作所为有类似之处。
我前面也说了,《红楼梦》里的国丧国孝是让人很疑惑的,因为“宫里一个老太妃”死了,竟然全国公门侯府都要服国孝。一个太妃,不是皇太妃,更不是皇太后,怎么能举行国丧?我前面揭秘认为,这个老太妃是影射崇祯帝的母亲刘氏(被天启帝封为妃,是其父亲明光宗的妃子,当然得称她为太妃)。明光宗驾崩,朱由校在安葬光宗时,也将自己的祖母王恭妃、自己的母亲王才人、以及兄弟的母亲刘氏一同迁葬。因为是同时间段举行的,刘太妃迁葬自然会让人想到明光宗安葬庆陵,那段时间,当然是大明朝的国丧国孝期间。可偏偏在那样举国服丧的情况下,杨涟等人不想着为先皇服孝,却大闹干清宫,闹出了让天启帝和魏忠贤一生不爽的移宫案。杨涟一生,成也是此事,败也在此事。在吴本里,贾琏最后也因为这事入狱处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