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722)
2021 (379)
2022 (254)
这个问题似小实大,马虎不得。
因为它牵涉到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对佛经真实性的怀疑和对“大乘非佛说”的态度。
第一个问题,佛经既应该怀疑又不应生疑。
大乘经典的结集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大乘经典的汉译工作更是有漫长的周期,单单《华严经》一部经书,就有东晋时候佛陀跋陀罗的《六十华严》、武周时期实叉难陀的《八十华严》和之后不久贞元年间的《四十华严》,这些翻译之间难免有种种出入。
佛法是佛所说,佛经却是佛的弟子们结集的,我们今天看到的佛经则是佛的再传弟子们整理和翻译的。在流传过程中,会不会有信息的丢失?会不会有文字的删减?会不会有文化差异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翻译错误?这些都是版本学考据学的问题,很容易得出答案。
我们应不应该追本溯源,去比较文本差异,去考据原始版本?
百分之百应该。
我们应不应该出于对某部佛经中个别字句的疑惑而去辨明真伪,去探求真相?
百分之百应该。
“你不应当道听途说而接受我的教诲。”佛陀如是说。
“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而信以为真。”佛陀如是说。
是故佛子,你应当大胆的去怀疑,去思辨,去解惑,直至把佛法探明。
所以我说你应当生疑。
但是佛子,你又不应当对佛经失去信心。
考据一定是对的吗?逻辑思维一定靠得住吗?不过数年之前,学界一致认为《大云经》是武则天为了登位女皇而伪造,为此无数学者找到了无数文本和逻辑证据。看上去都令人生信。嗯,他们似乎证明了《大云经》是伪经。然而几年前,新疆出土了吐火罗语的《大云经》。此时,伪经之说不攻自破。在铁打的实物证据面前,曾经的文本考据显得如此可笑。
再者,你要明白佛法与佛经的区别。
佛经里的文字是有为法,而佛法是无为法。有为法有生灭,无为法不会。佛法是真理,永不改变,而佛经却会在漫长的时间里发展,变异,直至毁灭。
因为佛经里的是文字般若,不是实相般若。佛经不过是线,是筏,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真理本身。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佛陀如是说。
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末法时代,佛经理所当然不会是正法时代百分之百的原貌。
那是不是末法时代所有的经书都不重要了呢?都应当怀疑呢?
当然不是!瑕不掩瑜。没有船,怎么到彼岸?没有手指指明方向,你怎么看到月亮?没到佛陀的境界,你有什么资格放弃世间法?
因为在末法时代看到佛经更加不易,你更应当以劫后余生得施饭食的感恩之情去对待你手中的经书,你更应当以行将就木者对生命的不舍之情来珍惜手中的经书。
在末法时代看经书,需要我们有更坚固的信心,更大的勇气,更精进的态度,更深的智慧,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穿过迷雾看光明。而在这所有品质当中,信心是第一位的。即使经书有所缺漏,那也很正常,它是世间法,会变异。但你要坚信,佛陀不灭的智慧就藏在这有漏的册页之中。你的任务是寻找到无漏的智慧,而不是纠缠于有漏的文字。
所以我说,你不应对佛经生疑。
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大乘非佛说”。无论是前贤大德的现身说法,还是原始经典的文本证据,还是考古实物,还是出于佛教理论体系的内部自洽,都明确的告诉你大乘佛法一定是佛陀所说。最重要的是,学佛这么久,联系你所学到的义理,你应该也有自己的判断力。你去想想大乘佛法里那些道理是不是符合三法印?是不是符合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大乘佛法是不是对小乘佛法的补充?小乘佛法的道理究不究竟?剥离大乘佛法之后的教理是否圆满?大乘经典之间是否成系统?除佛陀之外有谁能让多若繁星的大乘佛经互相印证、环环相扣?如果是数百年间众人伪造,能否保持这么多大乘佛经思想统一风格一致,能否保证内部逻辑严密自洽?学佛之人有谁敢不惧因果犯大妄语冒充佛陀说法?古代数不清的智慧和品德超凡入圣的高僧大德会不会欺骗你?数不清的因为大乘佛法获得证悟的修行人是不是集体上演魔术和患上癔症?这些问题同样适用于思考密宗佛教是否佛陀所说。仔细的想,认真的想,就想这一次,多想几个小时,我相信你能得出答案,从此再不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