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722)
2021 (379)
2022 (254)
http://www.fodizi.net/qt/qita/15462.html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凡夫的心刚开始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的。虽然我们正式所归依的三宝是理体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归依我们内心的觉正净,但是这是一个不思议境。从一个现实的角度,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你怎么能够学习佛法呢?
哦,你看到佛像的庄严,你看到佛陀讲话头头是道,你看到出家人威仪具足,“天下名山僧占多,世间好话佛说尽”,所以你相信佛法。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都是从有相的住持三宝当中去归依的,然后慢慢地从有相的三宝再悟入到我们自性的三宝。你一开始就不要这些权,哪一个人这一念心直接跟自性三宝相应?所以有人说,我不归依住持三宝,我直接归依我内心的觉正净。讲这句话是外行。你不了解什么是权实不二。你把权废掉了,其实你实也得不到。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我们这一念心它一定是从有相入无相。慧远大师的大智慧,就把这个人给调伏了。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再强调权实的关系,你一定要弄清楚了,这个理念有了,你到后面学习教观,你就知道怎么去掌握这个纲要。所以澫益大师讲,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乃教观之宗要也。你要掌握权实不二,你才有办法去操作整个八教的教观。我们在实的角度、在目标的确认,一定是要发无上菩提心,这个目标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但是你在下手的时候一定要实际,就像我们受戒一样。
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你看道宣律祖的慈悲,法体形象,一开始就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这是一个什么境界?这是一个佛境界。你能够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所缘境是圆满的,你能缘的心是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所有的恶法--见思烦恼、无明烦恼都要断除,所有的善法--人天的善法、二乘的善法、大乘的波罗蜜、三昧、陀螺尼,无量无边的法门都要学习,无善不修;然后一切的众生,有缘、无缘的冤家全部要度化,那是一个佛的境界。
但是你因地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发愿。就是说,你先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否则你就得不到戒体。你说哎呀,有一个恶法我不能断的,我现在没办法断,你就搞错了。站在发愿的角度你先不要管你的实践,不是要你现在做到。你要有这样的希望。你一开始就放不下心,这件事做不到,你根本就得不到圆教中的戒体。你以后就算得到戒体,感果卑劣。
就是说,你站在实的角度,你不管你现在做得到、做不到,你总是会改变的,思想会改变的。你一定要发无上菩提心,体性周遍曰普。然后你在持戒,持五戒,没关系,即使你誓断一切恶,你所断的恶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刚开始的次第也是断这五个法而已。你在实践上随缘成德曰贤,这个随行其实就是五戒而已,你做得到。
但是你这个五戒,有你前面这个无上菩提的摄持,这个权就变成了一个成佛的资粮,就不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所以我们在修行要掌握权实不二的原则,然后再怎么操作你就知道了。体性周遍,因地的发愿一定要圆满;随缘成德,下手的时候,找你适合的方法去下手,找你现在最粗重的烦恼去对治。这就是掌握权实不二的道理。从这样的概念,到五时八教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法门操作的原则是哪一个原则。哪一个法门我现在需要,哪一个我暂时不需要,你就能够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