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慧律法师:正法眼藏08

(2016-08-29 06:12:15) 下一个

正法眼藏08

慧律法师主讲

如来境界无数、离诸数。「数」就是数目的「数」,「数学」那个「数」。如来的境界,离开一切有钱、没有钱,比如说:你一千亿,在如来的观念里面,没有那个一千亿,你身上没钱,如来也没有那个没钱的观念,不是数量可以控制他的,所以如来的境界,等如虚空啊!贫穷人来到佛陀的前面,他也是未来佛,有福报的大富豪,有能力发大心,在如来的前面,如来也非常地随喜、非常地赞叹他!这么有钱,还懂得布施,如来非常地认同、赞叹他!很穷,来到如来的面前说:哎呀!世尊,我身上只剩下十块港币。佛陀说:行!那你也能成佛!也能成佛!因为离开这个有钱、没钱啊,无关于数目。无碍、离诸碍,如来心皆没有罣碍,因为没颠倒之见嘛!所以,我们修学佛道,要这么说: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如果你想要活得很痛苦,很简单,你就把你执著那个意见、看法,加在别人的身上,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夫妻之间吵架是为什么?因为看法不一样、知见不同,吵起来;妈妈跟儿子杠起来,吵起来,妈妈要这样,儿子要这样,为什么两个杠起来?是因为看法不同;父亲跟儿子两个杠起来,以何因缘杠起来?因为看法不同。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所以在座诸位哦!你想过快乐的日子吗?要学师父这一招。慧律法师,你对他有什么意见?没意见!慧律法师,你对他有什么看法?没有看法。有知见的头上安头,有看法的头上安头,对不对?自己觉得痛苦嘛!痛苦,所以,不可以头上安头,不可以知见立知啊!因此,圣人的心中没有罣碍,就无碍、离诸碍,没有增减啊,没有增、没有减,如来的境界,对一切能所,了诸法皆空,本来无一物,心,平等、平等,如来的境界达到了平等,又究竟的平等的时候,同于真如实际,世间的真相,其实就是平等、平等。不平等,是来自于那一颗妄想的心。诸位,有的人讲:我看不起你!看不起你,谁比较没修养啊?

有一个人,来告诉我:师父,他一直在后面毁谤你、批评你。我说:谢谢指教!他活得比较辛苦!师父,你不批评他?平等、平等,同于真如实际,等如法界,心等如虚空,平等、平等,无念、无住、无相。

所以,我从出家以来,赞叹我的,我随喜功德,我这一辈子所做的,就是口业要守得很清净,只许自己随喜别人、赞叹别人,一辈子都不造任何一句口业,是不是?那么这样日子很好过。在座诸位,如果你把你的四周围的人都得罪了,那你怎么成功啊?我问你。兄弟姐妹为了一件小事情得罪……你看,你碰到困难,哥哥会帮助你吗?是不是?你的好朋友,你因为角度不一样,你就下定决心跟他不来往,证得空性,不来也不往!你碰到困难,这么一点小事,你就发这么大脾气,你把你的善因缘全部都断掉。在座诸位啊,修行是点滴的功夫,成功必须多结善缘啊!一定要多结善缘!没有多结善缘,你困难的时候,谁帮助你啊?是不是?

接下来:非能称、非所称、超诸称性。称,就是称赞。就是:如来,你称赞他,他不增不减;如来,你毁谤他,他也不增不减;超越种种的称赞跟超越种种的毁谤,称赞所不能及,毁谤所不能及。

非能量、非所量、超诸量性。如来,没有办法用数目字、用心去衡量的,衡量的。

有一个人学禅的,学禅的,这个在家居士本来是从外道来的,后来,他用一些外道来观看我们佛教,听说这个已经变成人家的老师,很骄傲,说:来呀!说我们这个老师很厉害,很厉害。他就有一天啊,他就说:嗯!听说这个慧律法师小有名气,我呀,去跟他秤秤他几两重?他就来到文殊讲堂,看到师父不顶礼,看到他的眼神充满着自负,我就知道他的来历了,当然我们也不会去伤害人家啦。(他)旁边的人就跟我讲——他的带来的,说:我们这个老师很了不起!你几两重?他都知道!他旁边的那个老师就说:对!你几两重?我就知道!因为是外道转成佛道,哎呀!那个自负没办法讲。我说:真的?我几两重你知道?他说:我当然知道啊!我说:咳!我咳这一声有几两啊?哎呀!这没办法量!你帮我秤秤看,我这个咳嗽有几两重?所以人啊,不要太自负,还是谦虚一点,谦虚是智慧的开始,没有智慧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人,还是要从谦卑学习。所以啊,我们要了解:如来的境界,不是你能去测量的,也不是你能够去想像的。

说:无向、无背、超诸向背,向,就是方向的「向」,「背」就是背部的「背」,无向,说:我趋向佛道,那就是趋向魔道啊!佛道没有趋向的。我说:我背向佛道,那么也是魔道啊!也是魔道啊!没有向、没有背。我向着佛道,佛道在哪儿?是不是?对众生来讲:当然就是我向着佛道,真正究竟义来讲,哪有向佛道!达摩大师讲:见相即见鬼啊!说是向佛道,就是向魔道啊!佛道可以让你向来、向去的吗?有什么方向啊?方向,那个「向」,我向着佛道,那就是向着魔道。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还是要方便说。嗯~好好听经闻法,这向着佛道,对初学佛法来讲,造诸恶业,说:你背着佛道、你违背因果,能这样讲。对究竟义来讲,哪有这个东西?

无勇、无怯、超诸勇怯,如来的境界,如如不动!无比的勇,也从来不怯懦。

如来的境界,非大、非小、非广、非狭。也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般若智慧大,等如虚空,般若智慧小,比针头还小,念头哪有时间跟空间的距离?对不对?般若智慧那个念头,比针头还小啊!所以般若智慧,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其实没有什么大跟小。无所谓广、无所谓狭,所以,在座诸位,当你有智慧的时候,你所做的……你在这个房间,稍微把它整理一下干净,哪里都是净土!你的心充满着智慧,你开始享受这一份宁静,释迦牟尼佛就是最懂得享受的人,Enjoy your life!很享受你的生命。为什么咧?众生不懂得享受生命,众生把无关紧要的事情拿来煎熬啊!想像为尘,纳想为垢,无关于自己的事情,也一直去干预别人,活得那么痛苦,活得那么的无知!哎呀!佛陀讲:是名可怜悯者!哎呀!真的是可怜!连过一个基本的日子都不知道要怎么过?你少说几句话会死吗?对不对?

有一次,我已经学佛了,你知道吗?我们这个老朋友啊,出去,所谓的郊游,郊游,其他人不学佛啰,人家这餐厅上菜,上菜来,一下子别人都夹光了。我也是欢喜:你们都吃得温饱,我都看你们欢喜。我用的心态就是: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你们好好地吃饱,好好地吃饱!这要是别人啊,可能在餐厅就干起来了,从里面打到外面来了,我不会!少吃两根菜,又不会死,为那个一点小事情啊。我告诉你啊,哲学家讲了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我们一辈子都是为那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困扰,不值得!你冷静想想看,你这一辈子跟你的朋友、父母亲,跟你旁边的同参道友,为了那一点小事,超争执的有多少次?你自己扪心自问,想想看,退一步想!你会想:哎呀!没有意义!真的是无聊!所以过无聊的日子,就是众生啊,是不是?所以,学佛有什么好处?就是每过一分一秒都叫做享受。这是真正的生命、这是真正的享受!它不用听歌、它不用郊游、它不用到外太空。

我们有一个老师啊,对我印象也算不错!算是教授,是女性的,她就跟我讲:我到大海,看这个大海,看这个太平洋,哎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我的心情就非常的愉快!那我就问她:那你离开了这个太平洋,那心情不就低潮了吗?那你就搬来太平洋海边住呗!那你可能永远住在那边?你要工作、要教书啊!她说:说得也是!所以,因为那个东西而快乐,你就会因为那个东西而失望、而痛苦,不可以依靠世间任何的假相,叫做快乐,对不对?痛苦就来了!比如说:我抽烟快乐!(上人学他人抽烟的动作,发出「嘘~~」的声音,弹两下烟灰。)还要弹两下!看电视学的,(上人学他人抽烟的动作,发出「嘘~~」的声音,弹两下烟灰。)看电视学的,我没抽过烟啊,不知道!我只有唱过「香云盖」,没抽过烟,我这辈子可真是讲实话,没抽过一根烟,也没喝过酒,算是很好的男孩儿啊!也没赌博过。这个声色场所也从来没去过,我一毕业,就出家。如果你因为抽烟而快乐,有一天你没有烟抽,上瘾了,就发抖!如果你今天因为酒而快乐,有一天没有酒,你就会很痛苦!简单讲,如果你今天因为女朋友而快乐,有时候,女朋友就会让你痛苦不堪。所以,你依靠世间的任何缘起的假相,那一种东西,因为它会变化的、会变质的。因此,依靠那种不是永恒的假相,苦,会在后面等着你。所以,因此,活着就是怎么样?平常心啊,平常心,平常心。大家好,我就好!是不是?大家快乐,我就很快乐!我无所求,是不是啊?我活得很自在的。台湾大学邀请师父演讲:师父!我们台湾大学邀请你演讲。行!台湾(大学)跟北大一样,都是第一志愿。行!他说:那我们在哪里接师父来演讲?我说:不用!我这个人很洒脱的,你在罗斯福路,台大校门口等我,你几点几分站在那边就好。时间到,站在那边。他说:哎呀!师父啊,你真的是够慈悲啊!是不是啊,你都不肯劳驾、麻烦这些学生。我说呀:你们学生忙!我演讲完的时候,有教授钟点费,我不但没有拿,我给你们社团,因为学生没有钱,给你们社团。我要看情形啊!那你们今天在家居士供养,那当然我就收下了!因为你们会挣钱嘛;台湾大学的学生不会挣钱啊,是不是啊?因为他还是学生嘛,所以我们就不拿。

接下来: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也就是六根门头,统统放得下、看得开!离诸系缚,萧然解脱。佛的境界离开见、闻、觉、知,就是六根的意思。如来的境界,离开一切的系缚,简单讲,什么是如来?大自在人、大解脱的人,得到最大的清凉,大知足的人、大慈悲的人、大喜舍的人,离开一切捆绑、离开一切束缚,通达解脱。证会一切智智平等,心,了悟一切法、充满一切智慧,都是空无自性,平等、平等啊!所以啊,达到一切有情跟无情,都平等不二!说:获一切有情不二所以,什么是佛?佛就是说,从不嗔恨任何一个人,乃至于他的仇人。一般人没办法做到这样子的,是不是?所以如来的境界一切法没有任何的差别,破除一切相,破除一切阶位,王公贵族到大悟的圣人面前,那也是王公贵族,也是平凡的人;这乞丐穿得破破烂烂,在路边乞讨,如来看到他,也是怜悯!是如此地慈悲对待他!这是如来的境界。如来的境界,周遍一切,不舍一个众生,只要能救,如来就绝对不会放弃,所以在如来的心性当中,无所谓罪人、无所谓你犯过错的,无所谓你是一个污浊不堪的,乃至于你干过不好的行业,不好的行业。污浊、污秽,对如来来讲,你是一大罪人,佛都原谅你!你说:哎呀!我认为这个不清净的身体。如来原谅你!如来的心,无所挂碍!

现在的人哪有办法做到这样子?看到他的身体很肮脏的时候,他就靠都不敢靠近去。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种大学生是看到死人他就怕!我们大家读大学的时候,看到人家、他家有办丧事,就绕道。益谦啊,我们绕道。我说:你为什么要绕道呢?他就说:前面死人啊!我说:我们有一天也会躺下来,也会死人啊!所以我在大学,我做了一个很不错的功德。同学的爸爸、妈妈死掉,有时候是疾病,我一辈子从来不怕死人,没有人敢碰的,我也敢碰。你看,才二十岁的小孩子唷!有的人看到那个死人,是自己爸爸妈妈死了,他都不敢碰!我不一样!同学的爸爸、妈妈死,他不敢,我来!去给他帮忙、盖往生被、撒金光明沙、加持金光明沙、咒语啊等等,所以,没有人敢靠近的,我要靠近,是不是?我以前住山上的时候,半夜,那个都一千多亩地,那个几百甲、几千甲,好大好大一片山,底下有纳骨塔,半夜跑去纳骨塔,加持那些亡灵,加持那些亡灵有什么好处?叫他不要吵我。让我好好修行,不要吵我!一个人,整座山都没人啊。现在不行了,现在老了。所以,有的人怕鬼,我说:哎呀!你怎么会怕一个鬼咧?那个死人不怕,那个鬼怎么会怕咧?鬼是无形的,你要怕的是怕活人,诈骗集团,有那个鬼的诈骗集团吗?没有!给你砍人,砍死人!有那个鬼会砍死人吗?没有。你要怕活人,不要怕死人!所以,我们如果有亡者,我们要用最慈悲的心,来帮助他。但是有一个,如果他有可怕的传染病,这个不能靠近,如果他有可怕的传染病,你去,连你也会死啊,帮助别人也要有一点智慧嘛!是不是?

我告诉你:我们有一些法师,去给人念经,念经。说:师父,来给我们念经。去怎么样?去一个贫人的地方念经,很穷,结果那个穷到什么程度,穷到没钱买棺材,就简单用那个木板,很薄的木板钉一下,他们认为:反正要火葬嘛!结果啊,这个尸体胀、胀、胀,那个在旁边,尸体面前打这铃钟鼓:香云盖菩~耶~因为尸体肿胀得太厉害,结果那个棺材,砰!炸开来!哇!那个铃钟鼓一摆,跑了!那个法师跑得不像法师,可以参加奥运了,可以参加奥运了。吓坏了,棺材爆裂,爆开来!那师父,那你咧?那我也跑啊,大家都不跑……大家都跑,我不跑,那当然不好意思!没办法!第一次啊,被死人吓到。后来,我去他的面前点香,我说:你吓着了慧律法师,你要对我负责。旁边那个法师立刻说:负责会常常找你。喔!不用负责,不用负责(上人做后仰摆手的动作。)!你不需要对我负责,晚上再来找我,这麻烦大了!不要负责,不要负责!就这样子了,Kiss me goodbye!(上人用飞吻的动作。)再见了!所以啊,慢慢地培养慈悲心。

离诸分别,无作、无生,无虚、无实,无起、无尽。如来的境界,离开种种的分别,没有任何的造作,一切法无生,一念无生,万法无咎,咎就是过错呀!如来的境界,无所谓虚、也无所谓实,也无起、也无尽,宇宙的尽头,叫做尽,无虚、无实,无起、无尽。

无曾、无当,无怖、无染。无曾,就是没有任何的过去,也没有任何的现在,也没有任何的怖畏。如来的境界,也不会去染著世间一切的假相。如来的内心里面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如来境界,无忧、无喜,也不会厌弃,也不会有心里欢喜到不能克制,喜不能胜!也不会这样,叫做欣悦的心情。也没有纠结的心情,内心里面,二六时中都充满在智慧的喜悦、法的喜悦、解脱的喜悦、无人能比的喜悦,世间所有的喜悦不能比。佛心中的智慧的喜悦,一切分别停止、一切妄想心停止、一切痛苦停止、一切轮回停止、一切苦痛停止、一切世间纷纷扰扰停止、一切是是非非停止、一切恩恩怨怨停止、一切不平等停止、不满的心牢骚的心停止、委屈的心停止、一切的名言所不能说,这是如来的境界。

世尊!如来的身相如是,应如是观,不应异观。不应当有不同的观照,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

所以,今天的重点,你看这一段,如来的境界有多么地了不起啊!是不是?多么地了不起!所以,我们讲:十方世界亦无比!对不对?十方一切的众生,都没有办法跟如来来比啊!一切无有如佛者!当看到这一段,你就知道:哎呀!佛陀呀!真是伟大的佛陀呀!我们向佛陀学习,今天啊,你有机缘听到这个正法,就有机会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底下,我们休息二十分钟。

司仪杨文强Michael:大众起立!合掌,恭迎师父进场,大众向师父三问讯,一问讯。

一问讯就好。

司仪:阿弥陀佛!

请坐呗,请坐!

因为人多,厕所就比较占用一点时间。

那么我们刚刚已经讲了:如来的境界,我们说要传佛的心印,那么如果你不知道:如来的境界,你如何传?所以我们上一个钟头,彻底地来理解、了解,佛陀那一种胸量、慈悲,万法一如,性相不二,那一种人性达到极致的解脱,无与伦比,所以世尊值得我们如此地敬重、如此地礼拜,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么,我们今天叫做:「正法眼藏」的题目,我们已经讲过几个重点:一、正法眼藏的重点提示,二、空义的思想是什么?三、亲近善知识的重要,四、如来是何等的境界?最后,那么我们今天弘扬这个如来的「正法眼藏」,令众生顿悟自性,会引导众生契入什么境界,得到什么果报咧?因此,我们来作一个结论:正法眼藏令众生顿悟自性,契入什么?方便说,没有入跟出,但是只能这样形容。

正法眼藏令众生入于解脱、安住真谛。我们今天讲「正法眼藏」,最重要的目的,令众生得到大自在、大解脱、安住在真谛,真谛就是即心即佛的道理、真实的义理。正法眼藏令众生找到永恒的法身慧命。我们这个肉体一定会坏,迟早的事,但是有一种东西,它不会坏!它一定存在,就是法身慧命。正法眼藏令众生找到真正的法身慧命。

正法眼藏引领众生入于不变易法。因为万法都是刹那刹那生灭,所以为什么说:如来证得金刚不坏!金刚不坏!由相来显示,说:如来的法身不生不灭,示现五蕴身火化出来,竟然有如此几万颗……在经典说:八万四千颗舍利,这个世间人哪有办法做到这样子?由不变易法,不生不灭薰习、薰习,连这个肉身都达到金刚不坏,示现火化有无量的舍利子,让众生继续种这个福田。

正法眼藏令众生顿悟自性,入于正智所知——正确的智慧,所拥有的一切清净,叫做正智所知,也知道……因为众生是邪慧,没有正智。「智」跟「慧」,是不太一样的!不太一样的!智,功夫比较深,能断惑。那「慧」呢?能够明理。喔!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那叫做:「慧」,慧解脱!那么这个「智」就不一样了,所以如来以「智」来表达,以「智」来表达,叫做「正智」。正法眼藏令众生契入如来的正确的智慧。正法眼藏让众生顿悟自性,见到真实之法。真实之法就是真如之法。这宇宙当中唯一的真实。

正法眼藏令众生契入无住涅槃,达到心究竟的寂灭。学佛,为了是什么?四个字:寂灭、清凉。那没学佛、从来不听经闻法的,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清凉。那一种不被「相」所羁绊,离一切烦恼,那一种清凉,达到了究竟解脱的那一种自在跟清凉,非语言所能表达的。

正法眼藏令众生契入清净真实,所以心入涅槃,得大涅槃。心入寂灭,心得清凉。心得到清净,心得真实。当我们见到了如来正道,会发现:我们的法身不断坏。如来的正法,犹如甘露,能让众生找到希望,起死回生,这是如来的正法。

如来的正法,让众生如实知:一切法如幻!如来的正法,令众生了悟:一切法皆是如!如,就是空相、空性、不可得!所以法不异如,这个法,完全在当下!就是空相、空性。空,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如」,如如不动的「如」。所以佛陀在《金刚经》重复地一直讲,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是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也绝对带不走!所以了知,我们彻底地了解: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没有真正拥有过什么东西,拥有的东西,暂时用一用,很快就消失了。如来的正法,让一切众生不起颠倒,不起颠倒。一切众生为什么会叫做颠倒呢?就是拼命追求,拼命地追求。认假为真,以苦为乐!这句话什么意思咧?要用举例子,(说明什么)叫做快乐。

我们有一个信徒,她的老公也不算坏,但是呢?他有一个特色,就是喜欢喝酒、跳舞,钱,还是拿回到家哦,刚开始夫妻吵得很厉害,夫妻吵得很厉害,后来,这老婆也拿他没办法!每天都到舞厅跳舞、打牌、喝酒,回到家,凌晨三点半,Everyday,每天!Everynight,每天晚上!都是这样过日子!他觉得快乐!有一次我碰到她老公,他就说:我觉得喝酒很快乐,我觉得跳舞很快乐,有种种的粉味,我家这个老婆没化妆,看起来像黄脸婆,我们到那种场所,哎呀!个个……对不对啊?惊艳无比!浓妆艳抹!粉墨登场,漂亮!我喜欢这种氛围。他每天都是三点、凌晨三、四点回来。

好,在我们这样看来,有一次碰到他,我觉得,我跟他讲:我们两个如果调换的话,我很快就会死掉了,为什么?搞到凌晨三点半,他认为快乐,回到家,睡到早上十点、十一点,他的三点半,是我刚好要起来持诵《楞严咒》的早课,我要起来做早课,他刚好回来,我是指的是时间,我们不住在一起啊。他认为(他)快乐,我们真的很苦!对不对?很苦啊!所以这个世间啊!从佛的角度来讲,叫做颠倒。

后来他老婆也死了,他本身也得病了,我再碰到他,我就跟他讲:某某先生啊,你现在怎么样啊?他说:苦啊,苦!全身都是病。酒喝太多,伤肝,打牌打整个晚上,跳舞跳整个晚上的,伤脾、胃、肾,未老先衰唷!我每次看到他,就跟他讲:哇!你年龄跟我差不多,你看起来真的是很成熟。说老,这太没礼貌啊!讲话呀,要有点艺术。我说:你长得很成熟。老化得很快的!众生这个颠倒,太难改了。我说:那你现在念念佛啊!他说:念不下呀!常常送医院啊。(上人拟急救车的警报声:)呜咿~!呜咿~!呜咿~!急诊室,急诊室就送过去了。他不是像师父这样早睡早起啊!远离一切啊!(远离)这样颠倒啊!我们做得如此的善良,单纯的生活,而他受不了!我说:你看看,你才六十几岁啊。

因此,要众生入佛的正见,不起颠倒,还得要有很有善根的人,所以众生以苦为乐,把这个煎熬当作是一种享受,把刺激当作是一种生命的依归,要不然他真的不晓得要做什么?做什么?世间人很可怜的。早上起来忙,刷牙、洗脸、大小便、吃早餐、上班,上班以后,中午吃午餐,塞车、堵车、边接手机,放着,再继续吃午餐完,再继续上班,晚上回来,看看电视,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也不晓得做什么?看闭路,看闭路的、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我没有看啊!我不看这个。听说这个金秀贤到大陆去,哎哟!那个保安人员啊,那个什么一堆,是不是?哎呀!那什么全智贤、金秀贤到大陆去,哇!粉丝疯狂!很远就,啊!像歇斯底里一样的。我从来没有看到佛弟子看到我,啊!没有!看到金秀贤、全智贤,像触电一样的,触电一样的。哎呀!众生这个叫做追星族,追星族。追了以后,人家,哎呀!签个名,Sign!喔!就签个名,然后他就拿着:啊!我拿到了一个签名。那个签名要做什么?签名做什么?金秀贤、全智贤拿给我,我都不晓得放哪里。贴在厕所吗?哎呀!人类那个迷茫啊,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追了以后,几年,当然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们不批评,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学佛的人,这个心境就完全不是这样子,因为你过的是真实的生活,你知道:那些是如梦幻泡影的。

所以佛陀的正法,让我们不颠倒、不以苦为乐。佛陀的正法,让我们安住于无所住,安住于无所住。了一切如幻,什么东西都放得下,什么东西都看得开,心中没有得,也没有失,统统放得下。佛陀的正法,让我们契入、彻底解脱。佛陀的正法,正法眼藏,让我们过极安稳的快乐,安稳的快乐。佛陀的正法让我们过得非常安详、与世无争、无所求,安详的心。

有一个居士听了我这一段,在讲堂,他很不以为然,他说:师父,慧律法师,这我不是讲不好听的话,你们出家人啊,不了解社会的险恶,那一种功利现前、金钱现前,那一种黑暗、那一种不为人知的角力、斗争,这个哪里是你们出家人能理解的?你叫人家大慈大悲,师父,在现实的生活里面,你们这一套,是没有用的。你对人家慈悲,人家一样对你很残忍啊!我说:我绝对尊重你的看法,大居士!我所谓的法是度那一些跟佛有缘的众生,不是度全世界的众生,你要弄清楚!跟你过意不去的,跟我没缘!这些在现实里面打滚、打转的,那么残酷的现实,我能理解。

人为了生存,有时候必须昧着道德跟良心,这个可以理解。因为电影都是这样演的:动不动就是枪支、贩毒、色情,明明知道那个是犯法,还是要去做。很简单,为了生存!像我们到义大利(意大利)去,导游都叫我们那个包包要背在前面,因为有吉普赛人,那个是游离份子,没有国家,到处都是偷、到处都是抢,但也不是说所有吉普赛人都是这样子,这样对吉普赛人也不公平啊!但是我们到意大利,到米兰大教堂,都是这样叮咛我们。那我一个僧袋背着,有时候听他这样讲,(上人做僧袋背前面的样子。)这个僧袋还得背前面,好像大肚子,挺着大肚子。到意大利是这样子,还真不好玩哩!对不对?怕被抢,是不是?如果有人抢我,转过来,我是慧律法师呢!没有用啊!照抢啊!没有用啊!好,话讲回来,他不抢,能过活吗?他要去找工作,没人要!

就像法国有六百万的穆斯林,法国有六百万的穆斯林,占法国全人口的十分之一,到法国,那些士农工商,士、农、工、商,你只要报你的宗教信仰,你写穆斯林,一般的餐厅不要请你的,他就把你定调极端分子,所以在法国,穆斯林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很不容易!对穆斯林当然很不公平啦!但是少数的极端分子就给人家印象——喔!伊斯兰教穆斯林,就是这样子的:恐怖分子啊、砍头啊,或者因为电视讲的都是这样,但是对穆斯林真的很不公平!所以在法国,这穆斯林找不到工作啊!你只要填写履历表,大陆叫做什么表啊?台湾叫履历表,知道吗?填一下,我的信仰是伊斯兰教穆斯林。没有人要你,不敢要,不敢啊。所以就找不到工作啊。

所以,有时候啊,我们被现实逼到了边缘,我们变成社会的边缘人,这个社会很多的不幸,他不是不想努力,时机不对!他不是不想努力,天灭他,天灭我也!他不是不想努力,碰不到贵人、碰不到时空,一辈子就是这样子:不安稳!像流水,东流流、西流流。佛陀的正法,弥补这个空缺,让你的心安稳,极度的安稳、极度的快乐!所以你在任何的工作场所,记得!你是佛陀的弟子,你在那个工作的岗位、那个公司行号,乃至你是教授、是学生也好、是老师也好、是法师也好,在那个团体,你必须扮演一个佛教温和的角色、慈悲的角色。

所以佛陀的正法,让一切众生心得到安祥,当下契入无为法!无为法,无诤!那无为法、无诤不是断灭,入大寂灭不是断灭,是智果不坏!智慧的果报是不断坏的、法身常存的!所以如来正法,让一切众生入于究竟的无为之道,究竟的无为之道。如来的正法,让我们法身活过来!真正的生命活过来!我们现在是,法身等于没有活过来,是妄想作主、烦恼作主,现在不一样,听经闻法,把那个正面的能量,从你的讲话开始,要讲正面的。从你的行为举止开始,要讲正面的。以前忧郁、纠结、烦恼、执著、不原谅、委屈、常常掉眼泪,为什么上苍对我这样子?哎呀!上苍啊,你要睁开眼睛,可怜可怜我啊!为什么我的遭遇比别人不幸啊!悟道的圣人不会,再大的不幸,都了悟诸法是空!所以,体悟圣道有什么好处?人家赞叹我,随喜功德!人家毁谤我,笑一笑。

众生契入佛性,慢慢地就能开采如来藏,这些虚幻的东西慢慢地放下,非幻就不灭,那颗真如本心是实有性,它的体性是寂灭的,不是断灭的,真如的体是不生不灭的,心体是不灭的。所以心相灭,不是心体灭。那么,我们慢慢地体悟,所以修学佛道有如此的好处,得到如此的法喜!

我们还剩下十分钟,我们稍微比较艰涩的地方,到一个段落。我们现在讲几则故事,这个故事,有的你听过,有的没听过,这个故事有启发性,启发性。告诉我们:禅,大悟的心境,跟一般人的心境是完全不同。

宋代的著名诗人,叫做苏东坡,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有一个法号叫做佛印禅师的好朋友,这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这重点不在故事,在他们问题出在哪里?这个佛印禅师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禅师,悟道的禅师。这佛印禅师这个庙、道场刚好在长江的西边儿,苏东坡的住宅位在长江的东岸。有一天苏东坡去看佛印,那么发现他刚刚出门,于是就坐下来,在他的丈室,方丈室里面等他回来,因为等得非常地不耐烦,等太久了,于是在桌上拿了一张纸,随手写了一首偈子,就放在那里,又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佛印禅师回来,因此就自己先回去,回去以后呢?(佛印禅师回来)看到苏东坡的纸张,上面写着……。佛印禅师看到这一张苏东坡留下来的叫做:圣主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去,端坐紫金莲。苏东坡不好意思赞叹自己啊!借重赞叹佛,说:圣主,就是佛。这个佛啊,是三界当中四生九有的导师,他是天中天,佛的毫光照大千啊,白毫宛转五须弥,这个白「毫」,八风吹不动,无论一切利衰毁誉,统统不动,就是如如不动。端坐紫金莲,佛端坐紫金莲。其实是在赞叹他自己啦!就是说:他也有相当的功夫。这苏东坡他心里这么想,这佛印禅师回来,一定非常地赞叹我。这佛印禅师看了以后,心里知道:苏东坡表面上赞叹佛,但骨子里面,是自己夸耀自己禅定的功夫。因此就拿起笔来,在那个笔啊,拿起来以后在这纸写了:放屁!放屁!就把这个送过去给苏东坡,这个苏东坡读了这个「放屁!放屁!」这么粗恶的语言,心里十分愤怒,于是就立即过江,来找他理论。他说:好歹咱们两个也是好朋友,你凭什么用这种话来批评我?难道我不是一个拥护正法的佛陀的弟子吗?我认识你这么久了,你对我还是这么地盲目,不认识我。佛印禅师就说,笑道: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好,故事来分析一下,来分析一下。(上人合掌)诸位,苏东坡用的,就叫做意识心、得失心、生灭的执著心、希望别人认同的赞赏的心、有所得的心,不是大自在、解脱的心。只能文人墨客在笔墨里面玩弄文章,当然,我们也很赞叹苏东坡有这样的善根,因为这个苏东坡的毛笔也抄过《楞伽经》,今天这个《楞伽经》,四卷的《楞伽经》,要是没有苏东坡用毛笔抄下来,我们今天的《楞伽经》消失了,这一点要感谢苏东坡的。他做了很大功德!那么这个公案是告诉我们:修行是真实、平等、究竟解脱的心境,而不是说:写上一些文章啊、偈颂啊!你的用意,也不过是希望人家赞叹你。这一段的公案是告诉你:学者、诗人、画画是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但是,如果你大彻大悟,那是无妨的!如果你悟道,写毛笔,也悟道!如果你体悟圣道,画画,也体悟圣道!如果你体悟圣道,无所不在,统统是自在。所以,我们要了解,佛印,当然是悟道的禅师。只是要试试看,他境界来的时候,功夫是真的、是假的?这句话有个重点,这一段的公案,这就告诉你:我们现在把佛法拿来做学术的研究,对生死是无济于事的。这个公案在告诉我们:不要玩弄语言、诗词歌赋,不要玩弄这些生灭的东西。修行,最好大家都不认识我们,也没关系。认识我们也不重要。重要:你是不是真枪实弹?是真实的契入,不在乎这些。所以啊,有的人希望师父题字,我说呀:我这一辈子全力以赴地在法上,很抱歉,我这个毛笔是通鬼道用的,跟鬼沟通的。我的毛笔太丑了!不能看。懂得一点皮毛,登不上大雅之堂,名气也不够。所以啊,你们不要找我写字,不要找我写字。我这个字很惭愧,懂得一点皮毛,认识几个字。所以,因为体悟圣道,我的时间很少用在这个地方,只能这么说。

那么昨天灵继大法师告诉我,灵继,你在吗?在!好!灵继大和尚慈悲!他请师父为尼泊尔的大地震往生的亡灵回向,那么我们灵继大和尚慈悲,我们非常地赞叹!

好,诸位,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底下师父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消灾出钱、出力护持正法的佛弟子,回向尼泊尔大地震所有往生亡灵,消灾尼泊尔大地震所有受伤的众生,回向本次弘法大会设立的消灾牌位,回向本次弘法大会设立的往生莲位、亡灵之位。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你们回去做功课,跟尼泊尔这些亡灵、这些受苦受难的,我们以同体大悲的心,这种心情来面对它,彼此之间,这个地球本来就是一家人。

那么我们今天时间稍微调整一下,因为国际展贸中心,他们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平安地疏散,所以昨天的疏散,师父在这里,跟国际展留中心说一声抱歉,是师父的疏忽,我想:因为后面挤了太多人还没有疏散,结果没有想到,那个楼梯都是挤的人,还好昨天没有发生不幸!要昨天万一踩死人了,啊!那今天麻烦大了。昨天被踩死的,请举手。喔!那还好,那还好!这个我们感谢国际展贸中心,这么慈悲地把道场借给我们,也为了我们好,来告诉我们,我们真的非常谢谢他!谢谢国际展贸中心! 

所以晚上我们的时间,大家是稍微拉长,给他慢慢地走、慢慢地走,一定不可以发生任何的意外!

好,那么我们七点,晚上七点就集合。

 

正法眼藏08

注1.缘,由是因缘和合,乃得受生。又如佛所具有之「利他」功德,乃众生成佛之外缘;然众生须以其自身之如来藏为证得菩提之内因,始有因缘和合之契机可言。另据大乘起信论载,增上缘又有差别缘与平等缘之分。〔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一二七、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p1877——《佛光大辞典》

◎因缘:<一>梵语 hetu-pratyaya。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 

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馀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馀五因为增上缘。同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以种现相望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杂阿含经卷一、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毘婆沙论卷十六、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参阅「因」2269、「缘」6123) 

<二>因即缘之义。指四缘中之因缘。因系引生一切诸法之直接内在原因,与诸法有亲密之关系,故称亲因缘。凡具有因缘之状态者,称为因缘性。(参阅「四缘」1832) 

<三>又作缘起。为十二部经之第六。(参阅「尼陀那」1888)p2301——《佛光大辞典》

◎内因外缘:凡能直接产生结果之内在原因,称为内因;能间接助长结果形成之外在原因,称为外缘。故内因外缘又称作亲因疏缘。如欲受身时,以自己之业识为内因,而以父母之精血为外缘。又于淨土门,相对以佛之本愿为外缘,而以定散之行或真实之信为往生之内因。〔入阿毘达磨论卷下、成唯识论卷八、观经疏序分义、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三〕(参阅「因果」2293、「因缘」2301)p1234——《佛光大辞典》

◎外缘:指来自外在,而能助益事物之生起、变化之缘。即一法能在另一法之上产生间接之影响。与「内因」相对。系四缘中之增上缘。其影响可分二种:(一)与力增上缘,能促使他法产生。(二)不障增上缘,不妨碍他法产生。因万物皆互有影响力,故无一法不具有此缘之功能。然法须待内因与外缘和合之机,始得示现,如人界受生一事,须以自己之业识为内因,以父母之精血为外缘,由是因缘和合,乃得受生。又如佛所具有之「利他」功德,乃众生成佛之外缘;然众生须以其自身之如来藏为证得菩提之内因,始有因缘和合之契机可言。另据大乘起信论载,增上缘又有差别缘与平等缘之分。〔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一二七、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p1877——《佛光大辞典》

注2.甲:田地面积的计量单位,1甲=0.9699公顷。在台湾,甲是计算田土面积的基本单位。相传明末清初,荷兰人窃据台湾,曾以甲征租,于是相沿成习。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云:「盖自红夷至台,就中土遗民令之耕田输租,以受种十亩之地为一甲,分别上中下则征粟,其陂塘堤圳修筑之费,耕牛农具耔种皆红夷资给,故名曰王田。」按:「红夷」,即指荷兰殖民者。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后,于雍正九年(1731)下令,台湾田园化甲为亩,并规定比照内地同安则例:6尺丈弓,240弓为1亩。这样,每甲折合面积大致:「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计一甲约内地十一亩三分一厘零。」 

注3.真谛:二谛之一,三谛之一。指真实不妄之义理。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参阅「二谛」244)——《佛光大辞典》

注4.[㈡正智:<一>指契于正理之智慧,为「邪智」之对称。即离凡夫外道之邪执分别及二乘人之偏执,契于中道妙理者。在因明中,则指真现量与真比量,系之意译。据因明入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为离染缘以到达涅槃之智慧。〔大智度论卷三、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往生论注卷下(昙鸾)〕 

<二>指无学位所成就之无漏尽智及无生智。系无学十支之一。俱舍论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三下):「正脱正智其体是何?颂曰:‘学有馀缚故,无正脱智支,解脱为无为,谓胜解惑灭,有为无学支,即二解脱蕴,正智如觉说,谓尽无生智。’」此正智即以尽智、无生智为体,唯无学位能成就之。就见与智之宽狭而言,据大毘婆沙论卷九十七所说,于有漏及无漏之十智中,尽智与无生智属无漏智,其馀之世俗智、法智、类智等八智皆摄于无漏正见。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则谓,正见与正智一体而无差别。〔中阿含卷四十七「五支物主经」、大毘婆沙论卷九十四、顺正理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五〕 

<三>三乘人所修之无漏根本智及后得智。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载,正智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即声闻、独觉等二乘菩萨通达真如之根本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声闻、独觉以最初之正智通达真如后,由此后所得之世间的出世间正智,亦即能分辨一切差别相之后得智。〔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五、三无性论卷上、辩中边论卷中〕p1999——《佛光大辞典》

注5.寂灭: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阅「涅槃」4149)p4505——《佛光大辞典》

注6.[㈠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据俱舍论卷八载,即:(一)卵生,由卵壳出生者,称为卵生。如鹅、孔雀、鸡、蛇、鱼、蚁等。(二)胎生,又作腹生。从母胎而出生者,称为胎生。如人、象、马、牛、猪、羊、驴等。(三)湿生,又作因缘生、寒热和合生。即由粪聚、注道、秽厕、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称为湿生。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等。(四)化生,无所託而忽有,称为化生。如诸天、地狱、中有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众生为最多。此外,又以「四生」或「四生众类」等语泛指一切之有情众生,或作为有情众生之别称。准此,「四生三有」则指有情众生及其所生存之空间,即上记之四类众生及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增一阿含经卷十七、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毘婆沙论卷一二○、杂阿毘昙心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二〕 

<二>指众生托胎所缘之四种方式。据显识论载,即:(一)触生,如男女交会而有子。(二)嗅生,如牛羊等类,雌雄有欲心,雄以鼻嗅雌之根,则便有子。(三)沙生,如鸡、雀等类,雌雀起欲心,以身埋尘沙中,而有卵生子。(四)声生,如鹤、孔雀等类,雌有欲心闻雄鸣声,亦生卵生子。由上知,一切出卵皆有子,故不可食。〔法华文句记卷十中、俱舍论法义卷八〕 

<三>指四度生死。即缘觉乘之人修行所需之时间,具利根者最快亦须以四生之加行方得道果。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即: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修缘觉资粮加行,第四生入圣得果。(参阅「四生百劫」)——《佛光大辞典》

注7.九有情居:指有情(众生)之身心,即有情所住之处所,共有九处。又称九居、九众生居、九门、九有。即:欲界之人天、梵众天、极光淨天、遍淨天、无想天,及四无色天等。其中,除无想天与四无色天之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天二者以外,馀七住处特称七识住。〔长阿含经卷九、俱舍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八〕(参阅「九地」132)p133——《佛光大辞典》

◎九地:又称九有。有情居止之世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依禅定三昧之深浅,色界、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四无色天,与之欲界,计立九种有情之住地,称为九地或九有(九种生存)。九者即:(一)欲界五趣地,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杂居之所,故又称五趣杂居地(或杂住地)。(二)离生喜乐地,离欲界恶后,所生得之喜乐。色界初禅天属此。(三)定生喜乐地,由定所产生之殊胜喜乐之境地。色界第二禅天属此。(四)离喜妙乐地,离于前地之喜,而身得胜乐之境地。色界第三禅天属此。(五)捨念清淨地,捨前前地之喜与前地之乐,而心达安静平等(即捨)、自觉(即念)之清淨境地。色界第四禅天属此。(六)空无边处地,离色界之物质性,而证得虚空无边自在性之境地。无色界第一天属此。(七)识无边处地,得识无限阔达性之境地。无色界第二天属此。(八)无所有处地,离前二地之动性,沉潜于「一无所有」之寂静想境地。无色界第三天属此。(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有想与无想俱离,而不偏于有无,达平等安静之境地。无色界第四天(即有顶天)属此。 

又于四禅天中之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以及四无色定中之下三无色定(即除非想非非想处定以外者)等九定,虽属有漏定,但其境地乃为起无漏定之强力依所,故称无漏九地。〔杂阿含经卷十七、大毘婆沙论卷三十一、卷一四一、俱舍论卷二十八、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七十七〕p132——《佛光大辞典》

注8.八风:又作八法、八世风。谓此八法,为世间所爱所憎,能煽动人心,故以风为喻,称为八风。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八风,即:(一)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二)衰,衰即衰灭,谓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三)毁,毁即毁谤,谓因恶其人,构合异语,而讪谤之。(四)誉,誉即讚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以善言讚誉。(五)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六)讥,讥即讥诽,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七)苦,苦即逼迫之意。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八)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大乘无生方便门:「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八风吹不动。」〔佛地经论卷五、行宗记卷一〕p292——《佛光大辞典》

注9.了元(1032~1098):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号佛印,故又称佛印了元。字觉老。二岁学论语,长从宝积寺日用出家,受具足戒,遍参诸师。十九岁,入庐山开先寺,列善暹之法席,又参圆通之居讷。长于书法,能诗文,尤善言辩。二十八岁,住江州承天寺,凡历坐道场九所,道化不止。当时名士苏东坡、黄山谷等均与之交善,以章句相酬酢。神宗钦其道风,特赐高丽磨衲、金况,赠号「佛印禅师」。元符元年正月示寂,世寿六十七,法腊五十二。有语录行世。〔续传灯录卷五、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九、释氏稽古略卷四、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九〕p163——《佛光大辞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