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慧律法师:正法眼藏01 (2015年)

(2016-08-27 05:40:56) 下一个

正法眼藏01

慧律法师主讲

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

2015年4月25——27日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请放掌。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以及我们发大心的义工:

大家阿弥陀佛!

那么我们利用这一次的一个缘起,集合在一起,见个面。最重要的是祖国大陆的幅员辽阔,土地很大;那么,信众也众多,受到各个区域、各个省份的邀请,事实上,要每一个点去跟大家结个法缘,这个有困难,因为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今天来,是要向各位法师多学习,各位护法居士多支持。我不敢说教你们佛法,但是愿意把四十多年来的修学佛道的心得,跟大家汇报一下。那么利用这一次香港的集合咧,我们来看一下,来见个面。

海峡两岸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没有隔日仇,也不说两种话,所以,我们今天讲的,统统叫做真心话。那么,利用这一次集合在一起,大家看看佛教这个氛围——有希望。

那大陆这几年来,一直重视这个传统文化,这个是可喜可贺的,尤其佛教更是兴盛,各个佛学院栽培出来的学生,比丘、比丘尼,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可以各区域变成一个佛教的领导者,这个佛陀一定心生欢喜;但是,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五千年中华的文化,是整个国家的灵魂。我们说:建设是硬道理,文化是软实力,那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就是整个国家的灵魂,失去了五千年的文化,这个国家等于没有灵魂。

百年出圣君,千年出圣僧。一百年才可以出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体恤民情,富国强兵,让人民过着富强安乐的生活,百年才能够逢一个这样子的圣君;千年才能够出圣僧,从佛陀两千五百年,我们以六祖作为代表,当然祖国大陆成就的多啦!禅净律密,八大宗派,各有所长,每一个祖师都非常了不得,无法一一举例,我们就举六祖,从佛陀到六祖,一千多年。那么,六祖很容易记嘛!武则天的时代,武则天请他进皇宫,他都拒绝,称病,不进去皇宫。到六祖就想到武则天,武则天就想到六祖,同一个朝代。那么,武则天距离今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所以,六祖号称为东方如来,所以要出一个圣僧啊,不容易!从佛陀到六祖,那六祖到今天,也是千年,也是千年!所以,百年出圣君,千年才有办法出圣僧啊!正法要大兴盛,正是这个时候。祖国大陆条件全部具足,全部具足,只欠东风。为什么?这五千年来的文化,尤其佛教这个区块,是根深、是蒂固的。不管三武灭佛,或者是文革,我们只要假以时日,大家发心,又恢复盛唐时代的这个佛教的兴盛。所以,这个时候,除了领导支持我们,我们也体恤到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尤其佛教这个区块,更是重要。

为什么?因为佛陀的正法,是宇宙当中唯一的真实;佛陀的正法,是生命当中唯一的希望。如果你今天没有碰到佛法,你活着做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生从何来?不知道;死了往哪里去?不知道!这中间每一分每一秒,时空的交汇点,是如此的迷茫!如此的痛苦!如此的煎熬!有谁能够启发我们的觉性?唯有佛陀,唯有如来的正法。我告诉你,谁有因缘碰到如来的正法,就是宇宙当中最幸运的人。比你中第一特奖,就算给你五十个亿,那也是生灭的东西,一百亿也是生灭的东西。所以,为什么需要正法?因为它是人生宇宙当中唯一的真实。离开了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哪里都是因缘所生的,哪里都是生灭,刹那变化的东西,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东西。

你随便去路边问:什么叫做幸福?没有一个人可以回答得出来。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跟你回答得很具体,大致上都是:有房地产、现金、讨个老婆、生两三个儿子、家里有几部车。大概~说这个事业做得很顺利,大概这样叫做幸福。但是问题来了,你所要面对的,不是你拥有这些就不需要生老病死,所以佛法是全世界最积极的宗教。因为它面对的是生老病死,这个现实的问题。所以,世间人的现实问题,跟我们修行人的现实问题不一样,他的现实问题是三餐温饱、有个房子、有点儿现金,这个是现实,当然这个也很重要啦!但是我们修行人的现实,是如何断烦恼、了生死,如何面对生死这个大问题。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所以这是大问题。

因此,自古以来,这些修行人,舍头目脑髓求正法,粉身碎骨以报佛恩。是为什么?为什么人家要舍头目脑髓求正法?为什么要粉身碎骨以报佛恩?Why?

很简单,底下这一句,你一定要背起来。

[储存金钱,只能用一辈子;储存福报,能用生生世世。知识,能用一辈子;法身慧命,能用生生世世。]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的。

再背一遍:储存金钱,只能用一辈子;储存福报,能布施、无所住著,护持三宝、舍头目脑髓也不后悔,生死无悔,荣辱与共。知识,只能用一辈子;智慧、法身慧命,能用生生世世。简单讲,在座今天,你现在坐着,就是唤醒我们内在的觉悟。我们的自性佛,我们让自己的觉性活过来,活过来。所以舍头目脑髓要求正法,粉身碎骨也报佛恩。所以,找到了如来的正法,便找到了人生正确的方向。但是,要下定决心,要下定决心!

[稳住生命当中的真实,幻相就会慢慢地消失。]

再讲一遍:稳住生命的真实,幻相就会慢慢地消失。

稳不住生命的真实,这个幻相就除不掉。虽然如梦幻泡影,一切刹那无常变化,大家都知道,道理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习气太重了。再来,吃不了那个苦。

学佛有两种不怕、两种怕。

怕热的人不能进厨房,怕苦的人呢?不能进禅堂。

两种怕,我们讲出世法,出世法有两种不怕、两种怕。两种不怕,如果你想走修行的路线,两种不能怕:一、绝对不怕苦。二、绝对不怕死。你要有这种功夫,这个跨进佛门的决定心。决定不怕苦,也决定不怕死。

两种怕,出世间法有两种怕:一、怕闻不到真正的正法。这句话为什么很重要?因为现在的相似佛法太多!善巧方便偏离了正途太多!使那些后学的人摸不着门:这个也是善巧方便,那个也是善巧方便,这个也是善巧方便。那请问你:开经偈有没有好好地念一下?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最后一句怎么念啊?(众:愿解如来真实义。)欸!这就对了!那什么叫真实义呢?不是愿解如来的方便义哦!要解如来的真实义哦!那什么叫做真实义?就是究竟、不二、圆满、大自在、大解脱的涅槃妙性。不解如来的真实义,总是隔靴搔痒。所以,第一个要怕:闻不到真正的正法,因为相似的法太多、太吸引人家了。

要搞一点热闹的、稀奇古怪的、神通的、鬼魂附身的、能通三世的、拜起佛来可以呼风唤雨的、哪里有下什么舍利子的、哪里有什么感应的,统统搞这个东西!我们不是说感应不好,而是把这个善巧方便,变成理所当然的真实,吃素、念佛、拜佛、法会,差不多涵盖了今天的、大半的大乘佛教。我不是说这些不对,这些是结善缘,所以要继续把他引入佛陀的究竟义、真实义,这就是我们出家人、还有在家护法居士的责任。所以,第一个:怕闻不到真正的正法。末法时期,邪魔外道,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看起来道貌岸然,所以在戒律里面讲:外现善相,坏乱菩萨法。外面所现的~:哇!是这么的慈悲,这么的善良。这里面没有东西!坏乱菩萨法。人很善良,也很肯帮助别人,你叫他说点究竟义,说不出所以然。外现善相,坏乱菩萨法。这个就是佛在经典里面讲的。末法的乱象不一而足,不一而足。

第二个怕:怕遇不到真正悟道的大善知识。为什么这句话很重要?那个大彻大悟也没写在脸上,你怎么知道他大彻大悟啊?不知道。那从这表象上,有的人表现得实在是好,从外表上,你怎么样也看不出来。这问题就出来了。很多人是人情重于真理。这个师父对我非常好,这个居士对我非常好,我离开他不好意思。我不是说,叫你们离开你的上人,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们今天除了亲近上人,还要依法。所以,第二个怕,就是:遇不到真正悟道的大善知识。为什么?因为那些怪力乱神、那些道貌岸然也很会搞这个东西。你无从分辨。

这个就是第一:怕闻不到真正的如来正法。二、怕遇不到真正悟道的大善知识。

这个悟道,所谓证量的解脱境界,是不同于的,完全不同于。它不是注解里面可以写得出来的。我随便举一个例子,不体悟圣道,跟真正有证量的圣人,那法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无始无明,那你怎么解释?喔!打开注解,都是这么解释的:喔!无量亿劫来,我们的无明就存在的,无明就存在的。那就是。所有的注解都是差不多这样,大同小异。无量亿劫无明就存在的,叫做无始无明。这样讲也是……如果你体悟圣道,大悟见性,有证量的解脱境界,就不是这样解释,完全不是这样子。叫做怎么解释呢?什么叫无始无明?叫做:忽然起念而不自觉知,叫做无始无明。哇!这句无始无明,绝对不站在时节的因缘解释,而站在妄念,站在这个角度解释无始无明。何以故?万法、时空的交汇都来自于一念妄动。所以,什么叫做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就是忽然起念,而不自觉知,没有觉悟,这个就叫做无始无明。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解释。

再来,举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怎么解释?一般的解释是说:超越凡夫,如来的境界超越凡夫、超越二乘人、超越菩萨、超越外道,所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如果是证悟,他不会这样解释。那个无上不是最高。如果那个无上是最高,还有更高,就掉进去逻辑推论上的矛盾,高,还有更高;而更高还有更更高。所以无上正等正觉不做这样的解释。那么,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是体悟圣道,了即心即佛的人怎么解释呢?无上就是无下,也没有中间。无上、无下、也没有中间。入无分别智,没有能所,名为无上正等正觉。在《说无垢称经》里面讲:是法平等,平等,无有高下。无有高下怎么会最上?有更高或者是无上?所以,不能说这样注解是不对。而真正的含意,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无上,就是无下。入无分别智,平等平等。不是逻辑推论的最高,不是概念游戏,不是观念的东西。它是单刀直入,实证的东西,不以作证,不可以把当作是证量

再举,随便再举一个例子,如来,什么是如来?我们每天都在念: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那什么是如来咧?哦!一打开注解都是这么写的:乘如实之道,来度化众生。这是解。那证呢?就不是这样子了。证必须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一切皆是即是即是。所有的统统,所以如来又叫做如去。如来,实无所来,如去,实无所去。方便说,有来在去。所以说,乘如实之道,来度化众生。这是解。如果,入不二法门,如就是来,来就是如,一切来皆是如,一切去也都是如。去者,实无所去,来,实无所来,是真正的如来。

我随便举三个例子,就告诉你,在这里,很清楚地,一般人都是以解作证,并没有证量的解脱境界,而在文字里面打转。你每天都碰得到的这些名相,在体悟圣道的人讲出来,是完全不一样。噢!我们今天,咦!有所收获,有所感触,噢!这个法,真的是如来究竟义的法,真的是不一样。所以,佛陀说:入我门中绝不贫穷,入我门中绝不贫穷。

那么,我们今天这个正法眼藏啊!今天先重点提示,先重点提示,交叉来开示,哪一句话你体悟到,你就入佛的正见。哪一句话体悟到深刻的印象,这辈子修行,便有了正确的知见。那师父在这里就恭喜你了。那我们今天的题目呢?叫做:

[正法眼藏]

眼睛是灵魂之窗,正法最重要的,灵魂之窗就是什么?就是即心即佛。

正法眼藏这个名词怎么来的呢?

佛在灵山会上拈金色花,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陀就这么说啦,这大家都看过的这一段,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付嘱摩诃迦叶。]

正法眼藏这个名词就是这么来的。简单讲,它没有语言,它没有文字,以心印心,名为传佛心印。那要传佛的心印,那无法可传。若有能传,若有所传,即成生灭。若有能悟、所悟,即成大误。没有能悟,没有所悟,契入绝对的第一义谛大空,没有能所,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到底要传什么咧?悟:诸法毕竟空、无所得,就是传佛的心印。悟:诸法空无自性,无念、无住、无相,即传佛的心印。虽传佛的心印,也无可传。因为,诸法本自空寂。

诸位啊!(上人拿起桌上纸杯)看这个(纸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理,统统在这个杯子里面。这个杯子,如果是艺术家来看,这里画几个图片,搞一点花样,那是妄想。这个杯子太大、太小,也叫做妄想。有这个杯子,叫做妄想。没有这个杯子,叫做妄想。有这个杯子,著常见;没有这个杯子,著断见。这个明明有这个杯子,你为什么讲没有呢?说:有这个~亦有杯子,亦没有杯子,这个矛盾见。哪有一法叫做亦有亦无的啊?再来,非有非无,这是外道,叫做怀疑。这杯子有吗?嗯!好像没有。这个杯子没有吗?嗯!好像有。这个非有非无跟悟道的人名相一样,可是心境完全不一样。悟道的人也讲非有非无,可是外道也讲非有非无,可是那个非有非无,不是大悟见性讲出来的非有非无。

好,这个杯子,好,再注意看!二乘人的境界,这是生灭,对不对?对。这是无常,对不对?对,没有错。他们就说。但是呢?小乘人他有能观、有所观。观这个杯子,观无常。这个杯子是缘起、空相,嗯!很好,不错。

大悟见性不是这样子。这个杯子就是涅槃!何以故?当下就是空相,当下就是空性,当下就是第一义谛大空。如果它不是涅槃,你如何找涅槃?难道离开这个当下有涅槃吗?什么是涅槃?这个(纸杯)就是涅槃。但是它有涅槃的理,没有涅槃的智。无智不能证得如来的法身。你千万不要讲:无情物也可以成佛。你千万不要这样讲:无情物可以成佛?你看过这个杯子,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你什么时候看到这个杯子转八识成四智的?没有!(上人又拿起纸杯子)空相,对不对?空相就是涅槃。所以,它有涅槃的理,但不能说它是佛啊!它是佛,那你在这里忙什么呀?无情物可以成佛,那你坐在这个椅子上,你那个椅子是佛,那对佛太不恭敬了。所以大乘佛法某些东西啊,说不通的东西,说无情物也可以成佛,这个~不符合佛陀的思想。佛在《楞伽经》就讲得很清楚了,无智不能证得法身。没有智慧怎么会证得法身呢?所以,要厘清观念,这个(杯子)有空相、有空性,但是,要有般若智慧来证得。因此,什么是涅槃?这(杯子)就是涅槃。不可寻、不可觅、不可著、不可推论、不可以掉进去观念里面,当下就是涅槃。万法总是如此啊!一切法。杯子不是涅槃,你何处找涅槃。涅槃另外一个名词叫做不生不灭,叫做毕竟空、叫做如。杯子如,桌子也是如,花还是如。

诸位,要体悟圣道,一念之间,就是涅槃、摩诃般若,不离当下。所以摩诃迦叶,接了佛的心印,叫做禅宗的初祖。听说,根据经典,摩诃迦叶现在还活着,为什么还活着咧?因为在鸡足山入定,从经典里面讲:摩诃迦叶在鸡足山入定,在云南。

现在讲到:

法是绝对的真实,活在虚伪当中的人,和法是绝缘的,是不相应的。世间人,你跟他讲一切法如幻,打死他也体悟不出来,什么叫一切法如幻?人活得那么真实,对不对?有钱花,有女朋友交,是不是?有事业可以搞,是不是?所以,一切众生离不开这个。我看了这个网路,说:后宫甄嬛传,然后,嬛嬛跟皇上讲,说:皇上,皇上,我喜欢两种花,我最喜欢两种花。皇上说:你喜欢哪两种花啊?一、有钱花。二、随便花。皇上就跟她讲了:嬛嬛你今天真美。我怎么美法?你想得美!搞笑的网路。所以,这个众生,什么法身慧命,这个摸不着门,无念、无住、无相,他摸不着门,对不对?他过活现实的生活。师父!你讲那个太遥远了,太玄了。

所以,为什么我见到出家人,不管他有修、没修,都非常地恭敬。为什么?全世界七十亿的人口,到底有几个出家人呢?你这样一想就知道这个出家是非常了不得的。跟法师鼓励一下。

还有,这些在家居士也了不得。我读大学的时候,旁边有那个同学,我说:喂!同学,同学,今天有教授来讲佛法,我们去听听。他说:你们去听就好,佛让你们来做,我们这个没有救了,六道轮回的,没有用了,你们去就好。我们大学读了四年,我们善根才有一点深厚,他读了大学四年,结果呢?佛法就在他眼前,他就是不接受。所以,要进入这个佛门啊!这些护法居士还挺难的,谢谢各位护法居士。

禅是佛的心。离开了本自的妙心,离开了本自的清净自性,向外求玄,向外找真理,尽名为外道,统统叫做外道。外道这两个字,并没有轻视的意思,没有轻视的意思。是说:他心外求法,是名外道。他永远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外道所修的,有所求。依赖一个主导,就是上帝,或者是阿拉,因此,外道心外求法,我们并不是鄙视他,也没有轻视他,而是说:心外求法的人,永远没有成就,没有办法成就佛道,没有办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法是心法,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是,要破除名相,叫做非心非佛。著一个心,著一个佛,那也不对。是心做佛,是心是佛,这是站在的当下,也没有所谓的,所谓就是不即,何以故?离一切相故。因此,即心即佛也是方便说。真正的,是非心非佛,这才是进入绝对的。可是著一个非心非佛,也不对,方便说。到这儿,总是要实证的东西,要真实的功夫。要不然会随着名相,转右边,转左边,自己没主见了。因为没有证量,当然就会这样子。讲即心即佛,一下讲非心非佛,他又不能接受了。一定要讲即心即佛,又卡死在即心即佛。为了破除即心即佛,所以讲非心非佛,如果你著一个非心非佛,那又不是真的佛。佛离一切文字、离一切名相、离一切概念,哪来的非心非佛?

[圣人用心如镜,事如春梦了无痕。]

我们能不能解脱?这两句是很关键的,挺关键的。

圣人用心如镜,也就是说,你真正一个人,入于佛道,看这个天地万物,统统空相。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人只是一堆白骨,白骨再磨成粉末状,就是一堆骨灰,体悟圣道的人,单刀直入,就了解诸法空相。但也不能否定因果相——那就变成断灭法了。所以,圣人用心如镜,汉来汉现,胡来胡现,一切不住著。而不住著,可是,镜有现这个相。

事如春梦了无痕,万法过了,其实都不留痕迹。我们会留痕迹,是因为我们撕裂了我们清净自性,烧伤了我们的清净自性。我们煎熬,把这个痛苦当作是一种记忆,我们的记忆里面,完全没有正面的能量。那种痛苦、烧伤,然后那种记忆、那种难以割舍的亲情、一直没有办法挣脱出来。

如果两个男女朋友的关系,两个人非常非常地要好,非常地要好,出双入对,一下子,女孩子说:我要跟你分手。我告诉你:那个男的绝对受不了。接下来,不幸的事情就会这样子。

台湾有一对谈得热恋到不可自拔,女孩子发现这个男孩子很多的缺点,也是有钱花,也是随便花,要分手。结果刀子拿起来,失去理性,砍她五十七刀,砍五十七刀哦!刀刀见骨,死了。当然那个也抓起来了。

这个就知道……你可知道,在座诸位,虽然说圣人用心如镜,事如春梦了无痕,说来简单。《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就知道,这一辈子没有碰到如来正法的人,他真的还不知道怎么过日子。生命对他来讲,变成一种煎熬、痛苦、痛苦不堪。

接下来,我们听听大悟禅师——这些大悟的圣者,怎么讲,怎么说。

马祖道一禅师的大弟子百丈禅师,大彻大悟,在《指月录》里面,这《指月录》算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宝典。出家、在家要好好地修行,明本心、见本性,让如来的正法蒙羞,是不配做佛陀的弟子,所以,要好好地看大彻大悟的这些宝典。让如来的正法蒙羞,不配作为如来的弟子。何以故?如来的正法,只有正面的能量,只有让众生解脱生死,让众生见到真正的光明、真正的至善、纯善,没有一点丝毫负的。所以,一个真正善说法者,除了善于比喻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别人原来、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你很会修行是一回事情,但是你很能表达,这个表达的能力,就能救无量无边众生于水深火热。也就是我们的无师智、自然智。

当一个人碰到了如来的正法,生命当中的智慧的光芒,就由此而显露出来。他不牢骚,也不抱怨,也没有委屈,何以?牢骚空无自性,抱怨空无自性,委屈也空无自性。了悟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入无分别智。在这里还附带说明的,不懂法,是不能乱说的。在《佛藏经》里面,《佛藏经》跟佛《大藏经》是不一样的。《大藏经》是讲三藏,《佛藏经》是一部经典。这里不能弄错。在《佛藏经》里面讲:乱说法,其罪甚重。为什么呢?乱说法要,断众生的法身慧命。其罪甚重,不懂法。那我们可以用推广的方式,推广的方式。如果你大悟,你的心:我的心就是佛的心。自己的心跟佛的心,自他不二。自他不二,生佛平等。众生与佛,平等平等。何以故?空无自性,当然是平等。

接下来。大悟的禅师怎么说呢?说: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这个几句话,道出所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禅宗的重点。几个字,慢慢来解释:

灵光独耀,也就是说,我们的佛性,是独立的,是绝对独立的。修行,不依六根,依六根就有能依所依。不依六尘,不可以攀缘六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不依六根,不依六尘,中间:能缘的根,所缘的尘,引发出妄想的心识。不依六根,不依六尘,不依六识,一切法无所依,就是我们的灵性,就是我们的佛性,就是我们绝对独立存在的本体。虽说存在,但是无念、无住、无相,因此叫做灵光独耀,灵光独耀,亦就是心性一片光明,这个是指智慧的意思。

迥脱根尘,这个是指远远地,佛性是什么?远远地摆脱六根攀缘六尘的妄想,叫做迥脱根尘。不依六根,也不依六尘,有六根,有六尘,就能所不断。能所不断就是生死法。简单讲,六根与六尘入不二、平等空性,迥脱就是超越的意思,叫做迥脱。超越六根、超越六尘,不执著六根,不执著六尘,那个就是佛性。

体露真常,我们的清净自性,当下完成了生命的觉醒,完成了生命觉醒当中的永恒的觉醒,所以,刚刚师父开宗明义就说了:如来的正法是人生宇宙当中,唯一的真实。那么这个体露真常,就是我们生命的当下,就是永恒的佛性,就是真实的如来。每一个在座当下,你也是如来。你有没有体会:一切来皆是如?如果你体会一切来皆是如,一切的都空无自性。当下就是,一切来,实无所来,一切去,实无所去,那么体露真常,你的清净自性就显露出来。所以,悟道的人,跟平凡的人,两个人站在一起,没有好好地去亲近,还没有办法分辨出来,大悟见性,从他身上,你绝对看不到他有一点高傲,绝对看不出他有一点异常,也绝对不会搞一些相的东西。

台湾有个外道的,要见这个负责人,要见这个最高的领导者,他怎么个搞法呢?哇!这个大殿搞得像皇宫、紫禁城。那个徒弟、学生要进来,从外面要跪着爬进来,爬进来,要爬进来哦!爬进来。他就坐在那里,一语不发。嗯!眼睛闭上七分,开了三分,他很会搞这个东西,你叫他开示,说:这个太深,你听不懂。喜欢搞这个东西。我不一样,我不会搞这个东西。

所以,平凡、平实、平淡,这个就是我的宗旨,我既不搞稀奇古怪的东西,不过,我有一点不怎么慈悲,因为很多的高僧大德慈悲。今天人家请去开光破土,行!行,我去!那人家来请我开光破土,不行!不去,不去!我说:有很多的高僧大德……

我这辈子就做这么一点小事,我把我的生命全部集中在正法、三藏、悟明心性、弘传正法。

我二十岁的时候,就读到了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哎!真是受用哦!少壮不努力,老的时候啊……是不是?有的人说:唉呀!师父,你早上怎么那么感动,一直掉眼泪啊?一直看你擦眼泪?我说:那个是灯光太热啦!我受不了!那个不是感动啊!那个太热了。没办法啦!是不是啊?所以,我在看《大藏经》是这么看的,一坐下来,十几个钟头,因为我们有点学历,能读古文,四书五经、古文观止,是不是?阅藏。看不懂,做笔记,做起来。贴在墙壁,再参。不懂,不起座。全力以赴地,哪里邀请统统没有去,偶尔,很累的时候,才出去国外走一走,顺便散散心。《大藏经》就看,看、看、看……说:不通达三藏,绝不起座。下定决心:不悟明心性,绝不起座,下功夫!佛法这么地好,是如此的美妙,成、住、坏、空都是那么地美,春天Spring,好美的春天。好美的夏天,好美的秋天,好美好美的冬天。为什么春夏秋冬每一季,在我看起来都是那么地美?都是那么的好?在我的心目当中,为什么你们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地漂亮?就像佛菩萨一样,那么值得让我尊敬。噢!原来都是自己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你知道吗?当一个人进入这个法的喜悦的时候,有一次我看这个《楞严经》,在看这个《楞严经》看到定在那边,本来这个膀胱,两个钟头以前要上厕所了,没有人提醒我,心就定在那边,就一直看《楞严经》,看到几个钟头过去了,唉呀!糟糕!忘记跑厕所了,忘了。我告诉你:当一个人契入法的那种喜悦,契入佛陀那种真实,了悟了人生宇宙的究竟义的时候,那种人生跟宇宙哪里都是那么地美,就是一个美!真实的、善良的,是那么地真实的美。所以,体露真常。

当我们开悟了清净自性,生命的当下就是永恒。就是唯一的真实,不拘文字。那么,不拘文字,这些文字不足以拘限佛陀的真理。

在座诸位,有一个人问(药山惟俨)禅师,说:禅师,禅师,你也看经典吗?禅师说:看啊!那禅师你怎么看经典?他说:我看经典就是遮遮眼睛啊!(上人把法宝放在眼前。)禅师说:我看经典嘛遮遮眼睛。遮遮眼睛什么意思?三藏十二部不在(放法宝的桌子)这个地方,(师父用右手摸碰上胸口,指心。)在这个地方,是不是?三藏哪里在文字里面?在心性里面,对不对?所以禅师说:我看经典遮遮眼睛。遮遮眼睛,不拘文字,因为文字是没有办法,把这个如来的正法讲到很到位。但是,我告诉你:体悟圣道的圣人,他讲出来的语言是有生命的,为什么?他的心就是佛的心。他可以用善巧方便的语言,把每一句语言,都化作般若的智慧跟喜悦,是如此的真实。

心性无染,在座诸位,《传心法要》黄蘖断际禅师讲了一句话:

[三藏、一切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所住。]

真是一针见血!三藏十二部经典,那么地繁琐,黄蘖断际禅师在《传心法要》讲了这句话:学道之人,万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所住。无所住的意思就是:了诸法如幻。一切法不值得执著,执著也没有用。你问你自己,你什么东西带得走?没有。你什么东西带得走?现金吗?人民币?带得走吗?房地产,带不走。还有什么娇妻美妾,不是像曹操一样,这曹操都抢人家的妻子,曹操总共十二个老婆,只有两个是少女,其他十个都是人家的老婆。包括貂婵,也是他抢过来的,嗯!曹操有特别的嗜好,有特别的嗜好。我问你:曹操活几岁?有人知道吗?嗯?曹操活几岁?没人知道。曹操活六十六岁。孔明活五十四岁,刘备活六十三岁,东吴周瑜活三十六岁,曹操的儿子曹丕活四十岁,因为他十几岁就有肺炎,曹丕是篡汉的。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魏帝。曹丕活四十岁,临命终的时候,吐了一盆的血。所以说,这样子的皇帝,人人争,争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关公也是活五十几岁,五十六岁。所以,三国时代这些英雄好汉,这些都是历史的尘土。因此,体悟圣道,日子多好过!

心性无染,只要我的心,我的本心、我的自性不被污染,我就是佛。所以,修学佛道就是这样子,了悟圣道,噢!布施。快乐是懂得分享。所以,我发过愿:所有的钱都做法宝,散播到世界各地,救度无量无边苦难的众生。众生皆解脱,何妨我独穷?快乐!身上没有钱,哎呀!看过今天这些尊敬的大和尚、比丘、比丘尼来底下,让你们委屈了,来给我小慧律、小法师捧场,太感恩你们了。所以,我们懂得人生的真理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布施。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本来就是圆满,本来自己就是圆满成功的。刚刚讲的,什么是涅槃?(师父指点纸杯子)当下就是空,就是涅槃。何处找涅槃?就是当下。这不是涅槃,你何处找涅槃?寻寻觅觅不得涅槃,当下就是,它不是涅槃,你去哪里找涅槃?它就是涅槃。它有涅槃的理。对不对?这个(上人右手举着抚尺),当下就是空,它就是涅槃——它有涅槃的理。所以,法不离心,但看你悟不悟,觉不觉悟。所以,学佛还得要有一点骨气。一般人是常常生气,没什么骨气。

这个本自圆成,我们本来自己就有圆满、成功的佛性。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离开种种的妄想,这个就是佛。

好,我们交叉来解释,种种的善巧方便。

接下来,说:

[水有源,木有本,修行以心为依归,为最真实。]

这个心,就是本心,就是妙性。《法句经》有两句话,大家认识一下。说: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法句经》又这么说,等一下我们会解释。说: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这是《法句经》讲的。好,我把它解释一下。

诸法,就是万法的显露,都是你那颗心在作用。意先导,诸法意,就是我们意识心的意。诸法意先导,最快作为我们的领导。

意主意造作,一切都是心在作主,一切都是意在造作,叫做意主,主就是主人的主。意主,意识在主导,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染污就是我执、法执、空执、无明、烦恼,如果你用这个贪嗔痴,染污的这颗心,用染污的心,无明的心,烦恼的心,或者是讲话,或者是造作这种行业,人行道这个

是则苦随彼,就是你用无明烦恼去讲话,明明这句不要讲,你也要讲。对不对?去得罪别人,有时候一句话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1.慧能(638~713):唐代僧。又作惠能。我国禅宗第六祖。号六祖大师、大鑑禅师。祖籍范阳(河北),俗姓卢,生于南海新兴(广东)。据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载,其父早亡,家贫,常採薪汲水以奉寡母。一日负薪至市,闻客读诵金刚经,心即开悟,时五祖弘忍住蕲州黄梅之东禅院,法门甚盛。师乃前往拜谒。五祖试问其所来及欲求何物,师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馀物。五祖谓:汝是岭南人,又是獦僚,若为堪作佛?慧能对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惊异其禀性非凡,遂使入堆房舂米,历八月。一日,五祖令众人各述一偈以传衣授法,上座神秀遂于壁廊书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师闻之,谓此偈未见本性,遂请一童子代于壁间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闻之,识其为真能传大法者,乃夜召师入室,潜授衣法,并遣其连夜南归,隐于四会、怀集之间。 

仪凤元年(676)至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于韶阳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与神秀于北方所倡之渐悟法门相对,史称南顿北渐、南能北秀。其弟子法海将其教说汇编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盛行于世,为后来禅宗之宗经。后应刺史韦据之请,于大梵寺树立法幢;未久归曹溪,弘布大法,道俗归崇。神龙元年(705),中宗派遣内侍薛简召师至京师,师称疾固辞未往,帝乃敕赐摩衲袈裟及绿?等物,并敕改宝林寺为中兴寺。三年,更赐法泉寺额。 

师又曾舍宅为国恩寺,先天元年(712),命门人于寺内建立报恩塔。翌年七月,归返国恩寺,八月示寂,世寿七十六。师肉身不坏,迄今仍存,归停曹溪。宪宗时谥号大鉴禅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年中(976~983)加谥真宗禅师;后由仁宗谥号普觉禅师,神宗赐圆明禅师之谥号。遗录有《六祖坛经》一卷、金刚经口诀等。其中六祖坛经初由法海集录师之语要,后人多所节略,未能见祖意之全貌,元代德异乃探求诸方,得其全文。至元二十八年(1291),宗宝重新校对三种异本,正其讹误,详其节略,增补弟子之请益机缘而予印行,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师之嗣法弟子四十馀人中,以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等最著,开后世临济、曹洞等五家七宗之禅。〔佛祖统纪卷二十九、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释氏稽古略卷三、传法正宗记卷六〕——《佛光大辞典》

2.武则天(624~705):唐代许州(河南许昌)人,名曌。十四岁,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黠慧获宠。帝崩,依制削发为尼。高宗即位后,召入宫为昭仪,未久立为后。于高宗晚年,专决政事。帝崩,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690)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金轮皇帝,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之女皇帝。富于权略,善于用人,执政达四十余年。与比丘昙慈造大云经,以为符谶。然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淨等,颇能屈己尽礼。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晚年咨肆专横,朝政日坏。神龙元年十一月薨,世寿八十二。谥则天皇后。〔唐书卷六、新唐书卷七十六〕p3326——《佛光大辞典》

注3.三武一宗法难:指佛教四次法难。乃我国历史上皇帝迫害佛教最严重之四次事迹:(一)北魏太武帝,听信司徒崔浩、道士寇谦之之言而压迫佛教。太平真君七年(446),尽诛长安沙门,破坏一切经典图像,北魏佛教遂遭毁灭。至文成帝复兴之际,始告恢复佛教地位。(二)北周武帝,信纳道士张宾与卫元嵩之论,有意废佛;其时甄鸾、道安、僧、静霭等曾为佛教辩护。建德二年(573),帝即下令废佛、道二教,毁坏经像,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仅选名德者一百二十人安置于通道观。六年,北周灭北齐,其时虽有慧远排众抗辩,然武宗仍对北齐之地行排佛政策。翌年,帝崩,佛道二教始告复兴。(三)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等人排佛,会昌五年(845),帝乃下敕留置若干寺及僧三十名,馀皆废弃,并令僧尼还俗。将佛像、钟、磬改铸为钱币、农具等物,史称会昌法难。翌年帝崩,宣宗时再兴佛法。(四)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帝实行排佛政策,诏令废止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佛祖统纪作三千三百三十六所),又下诏毁佛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其时,镇州有观音铜像,灵应颇验,故虽有诏下,人莫敢近。帝闻之,亲往其寺,以斧破铜像面胸,观者为之颤慄。显德六年,帝于北征途中,胸发疮疽而殂。其后,宋太祖统一天下,下诏复寺立像,佛教始告复苏。 

上述四次法难中,前二次主要系基于思想上之原因,后二次则系基于经济上之理由。宋朝志磐之佛祖统纪卷四十二将此称为四大法难,或三武一宗之难,又宋丞相张商英所著《护法论》:上世虽有三武之君,以徇邪恶下臣之请,锐意剪除,既废之后,随而愈兴,犹霜风之肃物也。〔宋高僧传卷十七、释氏稽古略卷二、卷三、卷四、历代三宝纪卷三、古今佛道论衡卷一、魏书释老志第二十、北史卷二、北周书卷五、旧唐书卷十八〕p569——《佛光大辞典》

注4.悟道:又作得悟。即了见心性,彻悟大道。专心修习佛道,以期达到悟道之妙处,此乃各宗修道之共同究极目的。然悟道一语,多为禅宗用于得法开悟者,称为见性悟道。p4113——《佛光大辞典》

5.无始无明:谓无始以来即恒常存在之无明。为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称为无明;又如是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又作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果报。故胜鬘经、大乘起信论等诸经论称为无始无明,菩提心论则称为无始间隔。关于无始之名,有如下三种解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言,谓凡一切有为法,乃因缘和合而生,现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故知无初始,若以为有初始,即是无因生之外道,而非佛法。(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言,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此乃缘起法自然之理。此时无明为惑之根本,无明之先更无初始之惑法,故称为无始。依此释,则无始为根本之异称,以成无明有始之义。依此义,大乘起信论以忽然念起为无明;天台家称为元品无明,大乘起信论之注疏家则称为根本无明。故如忽然、元品、根本等,皆为有始之异称。大乘经论所说,多依此义。此为去妄归真之一种教法。乃权大乘之义。(三)就真妄同体之义而言,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称,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非先为水而后为冰,如言先为水,则仅为教法之方便说而已。〔圆觉经、胜鬘宝窟卷中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末〕(参阅无明5094)p5090——《佛光大辞典》

6.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阅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佛光大辞典》

7.三量:<一>量,即尺度、标准之意,指知识之来源、认识形式,及判定知识真伪之标准。印度自古各哲学宗派间即盛行探讨知识来源、形式、真伪之学问,遂产生各种量论之说,其中最普遍者为三量。然三量之内容与名称;各宗所说互异。 (一)就心、心所量知所缘对境而立之三种量。唯识宗于此,多所分别,并详加阐论;而于因明之中,亦为重要之自悟方法。此三量即:(1)现量,又称真现量。乃对境时无任何分别筹度之心,各各逼附自体,显现分明,照了量知。亦即由五官能力直接觉知外界之现象者;此一觉知乃构成知识之最基础来源。(2)比量,乃由既知之境比附量度,而能正确推知未现前及未知之境。(3)非量,即似现量、似比量之总称。乃非正确无讹之现、比量,或非可量知之量。 (二)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与显扬圣教论卷十一所立之三量:(1)现量(同上),(2)比量(同上),(3)圣教量,又作至教量、正教量,为一切智所说之言教,或从其闻,或随其法,其中又分:1.不违圣言,佛自说经教,辗转流布,不违正法、正义。2.能治杂染,善修此法,能永调伏贪痴等烦恼。3.不违法相,不于一切离言法中建立言说。 (三)数论外道所立之三量:(1)证量,指从根尘所生之五知根,缘五尘所显现之觉知作用。相当于上记之现量。(2)比量,分为有前、有馀、平等三种;有前乃推知未来之作用,有馀为推知过去之作用,平等为推知现在之作用。(3)圣言量,相当于上记之圣教量,虽非由五官感知,亦非经推比而来,然以笃信圣者之故,亦得信知圣教圣言。如北鬱单越之存在,既非吾人所能感知,亦非推比可得,然以圣言之故,遂得信知其存在。〔解深密经卷五、阿毘达磨杂集论卷十六、因明入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一〕(参阅比量1481、真现量4222、5293)

<二>成唯识论卷二所立之三量。即:(一)所量,指被测度量知之对象。(二)能量,指能够用以量知者。(三)量果,指所量知之结果。例如欲量知一织物,则织物为所量,尺度为能量,所量得之尺寸为量果。成唯识论复基于此说,将心识之作用分为四分,而以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参阅四分1663)p633——《佛光大辞典》]的解脱境界,名为无上正等正觉。

量:梵语pramā?a 之意译。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指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又印度自古以来,在认知范畴中,一般皆将量知对象加以认识论证,泛称为量。此量知之主体,称为能量,或量者;被量知之事物,称为所量;量知之结果,或了知其结果,称为量知或量果。以上三者称为三量。玆将三量各举譬喻,并将其与外道、小乘、大乘、唯识等相当之部分,列表如下:

依不同之方法去量知对象,即产生种种不同之量果,大别之,有下列数种:

㈠现量,不含比知推度,仅以知觉进行认识作用,或依前五识,或依与前五识同时而起之意识,或依自证分、定心等无分别心而来。例如眼识认识色境时,即为现量。

㈡比量,系以既知之事实为基础,比知未知之事实,乃经由推理而进行认识作用,不与前五识同时而起,系依散地之意识而来者。例如见烟则推知火之存在。比量又可分为二种比量、三种比量、五种比量,即:⑴二种比量:⒈自比量,又作自比、为自比量,即为自己而比量;以智为本质,此时未必需要表之于他人。⒉他比量,又作他比、为他比量,即为他人而比量;经由自比量所认识之智,再语之他人时之比量。⑵三种比量:⒈自比量,为自己所认可而不为他人所认可作为因(理由根据)之比量。⒉他比量,为他人所认可而不为自己所认可作为因之比量。⒊共比量,又作共比,为自己与他人共同认可之比量。⑶五种比量:⒈相比量,例如见烟之相而推知火之存在;即为有关事物外相之比量。⒉体比量,例如见现在之体而推知过去、未来之体;此乃有关事物自体之比量。⒊业比量,例如见草木动摇,则知风之存在;即由事物之动作,而推知该作用之根据。⒋法比量,例如由无常而推知苦之存在;此因法与法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之密切关系,故根据一事即可推知他事。⒌因果比量,由因推知果,或由果推知因。

㈢圣教量,又作正教量、至教量、声量、圣言量,即笃信圣者之教说真实无误,而依靠圣教来量知种种意义。

㈣非量,又作似量,即似是而非之现量及比量,故又作似现量、似比量。例如衣由色等四尘构成,本身并无实体可言,然由于分别见解,遂认为衣乃实在者,此即似现量。又如远见尘、雾等,却错以为烟,并据此错觉而证明有火存在,此即似比量。以上均为似是而非之现量及比量。其中,现量、比量、非量,或现量、比量、圣教量等,皆称三量。此外,现量与比量对非量而言,称为真现量、真比量。

于现、比、圣教三量之外,若加上譬喻量(例如由牛而推知有水牛、乳牛等;此即依据类似事物而推知相同之他物),则为四量。若再加上义准量(又作义准量,例如无常必定无我,今既知诸法无我,依准其义,即可了知无常之存在),则为五量。若再加上无体量(例如进入屋内,由于主人不在,则知主人必定前往他处),则为六量。此外,另有随生量、想定量、传承量、身振量等。

于古代印度各学派间,对各种量论之看法及侧重之情形,大都随其宗义而有所不同,例如顺世外道仅承认现量,胜论学派承认现、比二量,耆那教、数论学派、瑜伽派承认现、比、圣教三量,正理学派承认现、比、圣教、譬喻等四量,弥曼蹉学派之咕鲁派则另又加上承认义准量,弥曼蹉学派之帕达派及吠檀多学派另又承认无体量,而共为六量。在佛教,则常用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在因明方面,古因明师多采现、比、圣教三量。至六世纪之大论师陈那时,则限定仅以现量、比量等二量用于因明论式。[解深密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因明入正理论、成唯识论卷二、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参阅‘三量’633、‘量论’5295)——《佛学大词典》

8.如来:梵语tatha^gata,巴利语同。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哦多、多阿竭。又作如去。为佛十号之一。即佛之尊称。盖梵语tatha^gata 可分解为 tatha^-gata(如去)、tatha^-a^gata(如来)二种,若作前者解,为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盘之义,故称为如去;若作后者解,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大一·七五下):‘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大智度论卷五十五(大二五·四五四下):‘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中略)故名如来;(中略)智知诸法如,从如中来,故名如来。’又因佛陀乃无上之尊者,为无上之无上,故亦称无上上。又‘如来’之称呼,亦为诸佛之通号。

巴利文长部经注举出如来有九义;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则举出如来有十一义。此外,大宝积经卷九十、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十三、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等,亦各有不同之说法。

另据成实论卷一、行宗记卷上等之说,乘真如之道而来成正觉者,是为真身如来;而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者,是应身如来。

天台家依成实论卷一之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一语,解释真身、应身二如来之义,称为二如来;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乘(如如之智)如实(如如之境)道(因)来成正觉(果)者,因境智契合,功果圆满,是为真身如来;而以如实智乘如实道(境智契合),来至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者,是为应身如来。此外,天台家又依大智度论卷二之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一语,解释法身、报身、应身三如来之义,称为三如来;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应一切处为来,此指法身如来;从理名如,从智为来,此指报身如来;境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转妙法轮而说法为来,此指应身如来。[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八、十号经、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卷二十一、卷七十、卷七十二、卷八十五、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菩提品、大日经疏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一](参阅‘十号’480)——《佛学大词典》

9.十号: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一)如来,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盘。(六)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如诸法中,涅盘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盘。(九)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十)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十一)世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此外,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大智度论卷二、卷二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佛学大词典》

10.证: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依其所悟,能证得智慧之结果,称为证果。或次第履行修行阶段而证,称为分证。与 并称三法;与并称四法。证,有契会真理而悟入之意,故有契证、证契、证会、证悟、证入等语词。又证之境地,乃唯有自己体验之意,故有己证、内证、自内证之称。就能证而言,称为证智、证知。对修因而言,称为证得、证果。对教法或教道而言,则称证法或证道。其他另有修证、教行证、教行信证等名称。〔俱舍论卷二十五、大乘起信论、胜鬘宝窟卷中末、大乘义章卷九〕p6701——《佛光大辞典》◎解悟证悟: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称为解悟,又称开悟;由实践而体得真理者,称为证悟,又称悟入。——《佛光大辞典》]

11.正法眼藏:<一>指禅宗嫡佛嫡祖于教外相传之心印。又作清净法眼。即依彻见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祕藏之法(藏),亦即佛内心之悟境;禅宗视为最深奥义之菩提,系由释尊辗转传至达磨,以心传心而由师父之心传至弟子之心。 

《联灯会要》卷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其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语,略作正法妙心,亦意谓释尊所体得甚深不可思议之真理,此大悟境界即幽玄微妙之佛心,非言教能表现或把握。又正法眼藏即法华经所谓之佛知见,而涅槃妙心为佛心之本体,本体寂灭,故称涅槃;不可思议分别,故称妙;乃法华所说之妙法。故正法眼藏、清净法眼等语,概指佛一代所说无上之正法。 

正法眼藏之说,在隋唐时代未见传载,至宋代始见于禅宗语录,或系宋僧依北本涅槃经卷二所载: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等语转变而来。〔景德传灯录卷一摩诃迦叶付法条、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拈华条、续传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一、正法眼藏(道元)辨道话〕 

<二>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禅籍志卷上〕

<三>凡九十五卷。日本曹洞宗祖永平道元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本书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之典籍。——节录自《佛光大辞典》

12.妙观察智:为显教四智之一,密教五智之一。即巧妙观察诸法而自在说法之智,乃转第六意识所得者。配于密教五部中之莲华部,以弥陀如来为主。又若配以五大,以此智明辨邪正,故应配于水大。〔成唯识论卷十、菩提心论、祕藏记〕(参阅五智1161、四智心品1771)p2858——《佛光大辞典》

◎四智心品:即佛果四智。谓至佛果转捨有漏识蕴所依而得之四种无漏智。略称四智。据成唯识论卷十、佛地经论卷三等载,唯识宗立大菩提之智品为四种无漏智相应心品,即:(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又称大圆镜智、圆镜智、镜智,乃转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镜相,性相清淨,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遍映万象事理,纤毫不遗。(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又称平等性智、平等智,系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与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又称妙观察智、观察智,系转第六意识所得之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依有情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又称成所作智、作事智,系转眼、耳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具此四智即可达于佛果。〔摄大乘论本卷下、大乘庄严经论卷三、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七末〕——《佛光大辞典》

13.平等性智: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佛地论卷三谓平等性智乃观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无住涅槃」(不住于生死、涅槃之涅槃)。随诸有情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土等种种影像。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示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下):「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佗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此外,密教所建立之五智,其中平等性智又作灌顶智,为南方宝生佛之智。祕藏记卷上本(大八六?二中):「平等性智,清淨智水,不简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变故,名曰平等性智。」——《佛光大辞典》]

14.大圆镜智:即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之佛智。此种佛智,如大圆镜之可映现一切形像,密教称为金刚智。依唯识宗所说,成佛以后,烦恼即转变为智慧。此种智慧可分四种,其第四种(即第八阿赖耶识)转变为清淨智,此即大圆镜智。密教将此四智,加上法界体性智,合称五智,即东方阿?佛所成之智。——《佛光大辞典》

15.成所作智:又作作事智。为四智之一,五智之一。即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得之智。盖自证化他之二利应作,故称所作;大悲随类应同之妙业必得成就,故称成。密教五佛中之不空成就如来配当此智。——《佛光大辞典》

16.识: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分析、分割之合成语,乃谓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意、识三语汇分别使用,然于初期时皆混合使用。依唯识宗之解释,吾人能识别、了别外境,乃因识对外境之作用所显现,故于此状态之识称为表识、记识(音译作毗若底)。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之体为一,而起作用之门户则六,概系六识说最初之意义。六识中,第六之意识称为第六识,后世更赋予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十名,称为六识十名。

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著虚妄之对象为我或为法之遍计性,故称‘六七能遍计’。而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因无我、法之执著,故称此为‘五八无执’。复次,印度之无相唯识派认为八识之体性皆同,故主张八识体一之说。但有相唯识派及唯识宗则谓其体性各别,而主张八识体别说;且二识乃至八识同时并起,同时转起(俱转),称为八识俱转。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张二识并起,异于前说。

摄论宗(真谛所创)于八识外另立第九阿摩罗识(庵摩罗识),成立九识说。阿摩罗识别名无垢识、真如识、真识,即所谓净识,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识被解作妄识或真妄和合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人主张此说。

真言宗立十识,即于八识之外别立二种:(一)多一识心,为生灭门之所依,相当于了知差别现象界之后得智。(二)一一识心,为真如门之所依,相当于体悟平等一如真理之根本智。

据真谛译之世亲所着摄论释卷五谓,因阿梨耶识变异所生之识,共有: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与善恶两道生死识等十一种差别。于此,‘显识论’举出显识与分别识二种,其中因阿梨耶识所显现之显识复分为:身识、尘识、用识、世识、器识、数识、四种言说识、自他异识与善恶生死识等九识;而分别识为虚妄分别之主体,又可分成有身者识与受者识二种,其看法大致与真谛所说相符。

又楞伽经卷一说三识,即:(一)真识,相当于阿摩罗识,或相当于阿梨耶识。(二)现识,相当于显现万法之阿赖耶识,或阿陀那识(即末那识)。(三)分别事识,即七转识,或前六识。然真识之说仅见于楞伽经,而不见于梵本及其他译本。按智吉祥贤之楞伽经注谓,现识为前五识,分别事识则为第六意识。

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由于阿梨耶识中之根本无明在阿梨耶识上起动妄念,以至认识对象而生起执著心,其相状可分为:(一)业识,起动业作之始相。(二)转识,因业识作用,所生见照的主观作用之相。(三)现识,转识成为客观之境所现之相。(四)智识,执著现识为实在之相。(五)相续识,对现识执著不断之相。上记五种识总称为五意,或五识;相当于三细六粗中之前五者。此外,依无明能起动阿梨耶识,而展开迷界之相状,如风吹大海成浪,故喻称为识浪。[杂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卷九、释摩诃衍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俱舍论光记卷四、宗镜录卷五十、十住心论卷十]——《佛学大词典》

18.阿摩罗识:即第九识。又作阿末罗识、菴摩罗识、俺摩罗识、庵摩罗识。意译无垢识、清淨识、如来识。此识为真谛系之摄论宗所立。人心之本来面目乃远离迷惑而本自清净,故摄论宗认为转阿赖耶识之迷而回归觉悟之清淨阶位,即阿摩罗识。 据三无性论卷上载,唯阿摩罗识无颠倒、变异,故谓之如如。转识论则谓,实性即阿摩罗识。又据十八空论载,阿摩罗识乃自性清净心,然为客尘所染,而谓之不淨。据金刚三昧经载,众生一切之情识皆转入庵摩罗。至于阿摩罗识之体性,据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三及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三本等所说,真谛三藏以真如与真如智为阿摩罗识之体性。然唐代福成寺之道基于摄论章(华严孔目章发悟记卷十五之引文)驳斥真谛之主张,谓阿摩罗识仅以如如之理法为体性。 

在唯识学中,六识之外尚有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并称八识;摄论宗又在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採此说者。而玄奘系统则认为第八识即已包括清淨之一面,故不另立第九识。又宋译楞伽经卷一所说之真识,即第九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入楞伽经卷二、大乘玄论卷五、梁译摄大乘论卷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佛光大辞典》

19.四智:指四种智慧。<一>佛果之四智。全称四智心品。为唯识宗所立。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于密教中,加上法界体性智,合为五智,除法界体性智表示中央大日如来之外,以其馀四智表示四方四佛之智。就金刚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阿?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宝生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阿弥陀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不空成就佛。就胎藏界而言,大圆镜智表示东方宝幢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开敷华佛,妙观察智表示西方无量寿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天鼓雷音佛。大日经疏卷五:正方四叶是如来四智。〔成唯识论卷十、百法问答钞卷八〕(参阅四智心品)<二>菩萨观唯识无境之四智。乃唯识宗为破外道馀乘之执于实我实法而立。摄大乘论卷中、成唯识论卷七等载,即:(一)相违识相智,谓观境随人、天、鬼、畜等业力不同而变现不同之相,故境非实有。(二)无所缘识智,谓观所生之识皆缘于过去、未来、梦等非实之境,一切境界皆心所变,故观唯识无境。(三)自应无倒智,谓观境若为实,则一切凡夫皆为圣,以本来证悟心外之境自然成就而无颠倒;然凡夫尚须藉外境功用始得解脱,故境非实有。(四)随三智转智,谓随三智观转境相之智。三智为:(1)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能随心转变外境。(2)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而修法观者,观一境而众相显现,境若实有,则不能如此。(3)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之无分别智时,一切境相皆不现前。由此三智得观唯识无境。菩萨成就上述之四智时,于唯识之理决定悟入而证无心外实境。〔摄大乘论释卷四(无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观心觉梦钞卷上〕<三>罗汉四智。乃二乘、无学圣人内证四谛之智。据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等载,即:(一)我生已尽,指断尽未来苦果,乃断集之智。(二)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满无漏之圣道,乃修道之智。(三)所作已辨(办),指断障证灭之功成,乃证灭之智。(四)不受后有,指无学圣人已尽生死惑业,不受后世苦果,乃断苦之智。〔大毘婆沙论卷一○二、大乘义章卷十九「四智义」、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 <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所说之四智。即:(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二)道种慧,道有无量差别,能一一通达此无量道之智。(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为有空双照之实智。天台以此四智依次配于法华经之「开、示、悟、入佛知见」之说。〔法华文句卷十一〕

<五>胜论外道所立之四智。依智之性类而分为四:(一)犹豫智,谓虽不犹豫法体为一,然对多体之诸法则生疑念,以此疑念所起之智,称为犹豫智。(二)审决智,谓以犹豫智对多体之诸法所产生之审决智用。(三)邪智,又作暗决断,即错误决断之智。(四)正智,又作无颠倒,谓无颠倒之智。〔胜宗十句义论〕

<六>指大毘婆沙论卷一四三所说之四智。即:因智、时智、相智、说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

<七>指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四种。又作四谛智,为十智中之四种。

◎五智:<一>密教开立大日如来之智体为五,称为五智,而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此系菩提心论、祕藏记等所说。(一)法界体性智,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世间、出世间等诸法体性之智。配列于中央大日如来与佛部。(二)大圆镜智,第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显现法界万象圆明无垢之智。配列于东方阿?如来与金刚部。又作金刚智。(三)平等性智,第七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具现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于南方宝生如来与宝部。又作灌顶智。(四)妙观察智,第六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巧妙观察众生机类而自在说法之智。配列于西方阿弥陀佛与莲华部。又作莲华智、转法轮智。(五)成所作智,前五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配列于北方不空成就佛与羯磨部。又作羯磨智。以上系就金刚界之情形而言;若就胎藏界而言,则五智所配列者,次第为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开敷华如来、无量寿如来、天鼓雷音如来。此五智又有别相、各具二义:(一)别相,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是为别相之义。(二)各具,一切佛各具五智,是为各具之义。此即密教特有之而二不二,即离不谬之深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法门、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佛成佛仪轨、即身成佛义〕<二>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淨土义。即:(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又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复以不思议智配于成所作智,不可称智配于妙观察智,大乘广智配于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配于大圆镜智。〔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吉藏)、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三>圣者所证得之五种智。出于成实论卷十六。即:(一)法住智,了知诸法生起之智。(二)泥洹智,了知诸法灭尽之智。(三)无诤智,与他无诤之智。(四)愿智,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五)边际智,得最上智,于增损寿命之中可得自在力。

㈠平等性智: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佛地论卷三谓平等性智乃观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无住涅槃」(不住于生死、涅槃之涅槃)。随诸有情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土等种种影像。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示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下):「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佗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此外,密教所建立之五智,其中平等性智又作灌顶智,为南方宝生佛之智。祕藏记卷上本(大八六?二中):「平等性智,清淨智水,不简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变故,名曰平等性智。」——《佛光大辞典》

㈡大圆镜智:即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之佛智。此种佛智,如大圆镜之可映现一切形像,密教称为金刚智。依唯识宗所说,成佛以后,烦恼即转变为智慧。此种智慧可分四种,其第四种(即第八阿赖耶识)转变为清淨智,此即大圆镜智。密教将此四智,加上法界体性智,合称五智,即东方阿?佛所成之智。——《佛光大辞典》

㈢成所作智:又作作事智。为四智之一,五智之一。即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得之智。盖自证化他之二利应作,故称所作;大悲随类应同之妙业必得成就,故称成。密教五佛中之不空成就如来配当此智。——《佛光大辞典》)

注19.《正能量》是世界级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特的巨著。该作品严谨又趣味十足地阐释了表现原理与正能量之间的亲密关系,揭秘了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可以影响人的信念、情绪、意志力。它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提升我们内在的信任、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规避焦虑、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它是一本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工作、行为模式的心理学著作。

正能量与负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中国人给其赋予了感情色彩,正能量表示人正面情绪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拥有一个积极心态;负能量表示人负面情绪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拥有一个消极心态。正能量与负能量是相对而言的,面对生活的压力与历练,若正能量战胜了负能量即会促进人的进步,激发人性的优点使之为善;若负能量战胜了正能量即会阻碍人的进步,激发人性的缺点使之为恶。

20.《指月录》:凡三十二卷。又作《水月斋指月录》。明朝瞿汝稷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三册。系记述自过去七佛、西天祖师、东土祖师至大慧宗杲等,凡六百五十禅门诸宗匠之历略及机缘语句等。本书之编录,旨在令学者参究古尊宿之圣言圣业,以期正乱兴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由严澂(道彻)撰刻指月录发愿偈,瞿汝稷于翌年题水月斋指月录授梓刊行。卷首有万历三十年夏五月戊寅之原序,并万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吴郡严澂之序。又清朝儒者聂先,号乐读,撰有续指月录二十卷。辑自南宋隆兴二年(1164)六祖下十七世起迄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十八世止。

《续指月录》:凡二十卷。清代聂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三册。记述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凡五百馀年间,禅宗三十八世之法脉。卷首附江湘序、莆阳余怀序、如是居士之弁语、伦叙考等。——《佛光大辞典》]

21.《佛藏经》:凡三卷。鸠摩罗什(344~413)译于姚秦弘始七年(405)。又称奉入龙华经、选择诸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属于大乘律之经典。内分十品:诸法实相品、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净戒品、净法品、往古品、净见品、了戒品、嘱累品,论述诸法之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及诸法实相;并谓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而诃责其种种罪相;又告诫不净说法之大罪报。本经未特别论说菩萨律仪,此为异于其他戒本之处。然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并主张远离、戏论分别始得称持戒。又以本经阐释菩萨僧团必得由声闻僧团别立之种种原因,故列为大乘律之典籍。〔出三藏记集卷二、大唐内典录卷三、开元释教录卷四、卷十二、卷十九〕——《佛光大辞典》

22.百丈怀海:(720~814)唐代僧。福州长乐人,俗姓王(一说姓黄)。自幼即喜游访寺院,年二十,从西山慧照出家,后从南岳之法朝律师受具足戒,未久至庐江(位于四川)研读经藏。适逢马祖道一在南康弘法,乃倾心依附,遂得道一之印可。因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入室,时称三大士。后出主新吴(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尝曰(大四八?一一一九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元和九年入寂,世寿九十五。敕諡大智禅师,塔号 大宝胜轮。座下以黄檗希运、沩山灵右居首。其后,宋、元诸帝又諡号觉照禅师弘宗妙行禅师。另据全唐文卷四四六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併序所载,师之生年为天宝八年(749),故世寿六十六。 

师所订清规,世称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禅宗史上划时代之功绩。宋儒仿效而创立书院,元明清三朝,更以书院为乡学,充作养士之所,皆师之赐。〔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宋高僧传卷十、景德传灯录卷六〕——《佛光大辞典》

23.师看经。有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师曰:我只图遮眼。曰: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药山惟俨(751~834):唐代僧。属青原行思之法系。山西绦州人,俗姓韩。十七岁依潮阳(广东)西山慧照禅师出家。大历八年(773)就衡山希澡受具足戒。博通经论,严持戒律。后参谒石头希迁,密领玄旨。次参谒马祖道一,言下契悟,奉侍三年。后复还石头,为其法嗣。不久,至澧州药山,广开法筵,四众云集,大振宗风。一夜,登山经行,忽云开见月,大笑一声,遍于澧阳东九十馀里,居民均闻其声。朗州刺史李翱赠诗云(大五○?八一六中):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唐太和八年(834)示寂,世寿八十四。一说太和二年十二月示寂,世寿七十。敕谥弘道大师。〔宋高僧传卷十七、祖堂集卷四、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传法正宗记卷七、佛祖统纪卷四十二、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五灯会元卷五〕——《佛光大辞典》

24.僧问:如何是涅槃。(药山惟俨禅)师曰:汝未开口时唤作什么。——《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25.法句经:意谓真理之语言。凡二卷,三十九品七五二颂(今计有七五八颂)。印度法救撰集,三国吴之维祇难等译(一说本经系于二二四年,由支谦、竺将焰等译,而非维祇难等所译)。系收集诸经中佛之自说偈编集而成。又作《法句集经》、《法句集》、《法句录》、《昙况经》、《昙况偈》。属巴利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此经之原本有一千颂、九百颂、七百颂、五百颂等数种,吴大帝黄武三年(224),维祇难齎来二十六品五百颂,后又增十三品,合为三十九品七五二颂。 

本经现存之异本有四,即:巴利本《法句经》、梵本优陀那品(又作邬陀南品)、宋代天息灾译之法集要颂经四卷(属梵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其中巴利本总计二十六品四二三颂(一颂重複),系世尊随缘应机,为僧俗诸弟子所说之法语,于第一次结集时合诵而流传者。收于南方上座部之经藏(小部)中,与维祇难齎来之二十六品五百颂经本颇为相似。 

关于梵文书写之法句经,依俱舍论光记卷一载,法救所集之邬陀南,印度现有梵本流行。西元一八九二年,窟咧那于新疆和阗地方发现梵本断简,系以佉卢虱吒文字书写于桦树皮上,经法国学者斯纳尔等研究之后,判定其书写年代可能在西元第二世纪以前,堪称现存最古之佛典古写本。后于库车、敦煌等地亦陆续有梵本断简之发现。此等梵本断简,经洽库拉瓦替集成。一九三○年刊行前二十一品。西藏译与法集要颂经相同,均有三十三品,与巴利文相较,颇多异同,其偈颂相同者仅得二百数十偈。 

此外,西晋法炬、法立共译法句譬喻经四卷(属巴利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又称作法喻经、法句喻经、法句本末经,亦分三十九品。每品之譬喻故事必列举本经中之若干法句偈颂,以解说其因缘,总计有六十八种譬喻。又佛音所作巴利文法句经注,解释巴利文法句经四二二颂之字义,并说其因缘,总计有二九九种譬喻。收于西藏丹珠尔阿毘达磨部中之优陀那品注解及汉译出曜经三十卷(属梵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皆为解说优陀那品之因缘者。 

本书对现实人生体验深刻,充满敏锐之洞察力,为最佳之佛教入门书。西元一八五五年,丹麦学者华悟贝尔出版巴利原文,并附拉丁译本,是为佛教介绍至西洋之始,其后译为英、法、德诸国语文。又有洛克希罗英译西藏文优陀那品,德国佛教学学者贝克刊行西藏原文,英国佛教学学者比尔英译《法句譬喻经》。日本则于大正四年(1915)由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研究室刊行巴利语、汉文对照法句经。此外,近代尚有二种白话汉译本,即:(一)了参法师所译之《法句经》,(二)净海法师所译之《真理的语言》,均系译自南传《法句经》。〔善见律毘婆沙卷一、大毘婆沙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七、梁高僧传卷一维祇难传、开元释教录卷二、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卷十〕——《佛光大辞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