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当今中国戏剧面临的窘态

(2019-02-26 07:17:45) 下一个

看到论坛里有网友在讨论戏剧改革的问题。我对这方面研究不多,只是有点个人的看法。

中国传统戏剧是个瑰宝。它从民间小调来,经过提高,发展,又回馈到民众中去。肩负着传播各地传统文化,讲述历史,教育等许多功能。比较现在的那些快餐文化要厚重得多。

京剧和其它传统戏剧一样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无论哪个剧种,人们如果有机会能听到几十年乃至百多年前的录音,唱片。都会发现和现在不一样,不怎么合乎现代人的胃口,除非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老戏迷之外,几乎没有人能耐心地听上几分钟。

伴奏的乐器也是在不断发展,随着不断地有新的乐器品种加入,弥补了原先的不足之处,音响效果越来越好。

试想如果现在的京剧演员还是带了一个琴师到处跑江湖,能有多少观众。

戏剧的发展应该说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在出现了收音机以后,他们传播得很快,戏迷也越来越多。5,60年代以前,戏迷们从收音机里听到自己喜欢的戏以后,还会出现买票去现场看的冲动。就像现在年轻的追星族会追到演唱会去追星一样。看完戏以后也会像现在的追星族一样等在后门等演员出来一睹芳容。

以上海的越剧为例:在上海越剧是一个可以与京剧比肩的大剧种。它的发展才一百年左右。从一个在浙江农村走家窜户唱小曲的江湖班子,发展成名誉全国的剧种经历了不到几十年的时间。它的快速发展就是得益于不断地改革,首先是从男子演唱发展到了女子演出。男子班屡次进上海都未能站住脚,改为女子越剧后很快在上海站住了脚。

越剧大师袁雪芬,人们可能对她不太熟悉,但是舞台姐妹这个电影许多人是知道的,里面那个正面形象竺春花,就是以她为蓝本。袁雪芬把京剧的音乐引入越剧,把话剧的剧本创作引入越剧的创作(原先越剧都是靠老人口传,艺人背诵)。后来其它越剧老演员纷纷把别的剧种如沪剧,淮剧等唱腔加进越剧。一个如此年轻的剧种才能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活力。

现如今各大剧种似乎都陷入了危机的局面,越剧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没有那么大把的时间可以在家里观看整部戏剧。更谈不上去戏院看戏。使得戏剧在社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状态。

怎么办?靠行政力量是不行的。戏剧必须与时俱进,要跟上社会的节奏。所以戏剧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改革。要了解观众,听众的兴趣所在,在大浪淘沙中能生存下来的才会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听其自然只能不可避免地导致衰败,甚至淘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为什么北美的乡村音乐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需要国内专业人士好好研究。
田野maomao 回复 悄悄话 其实我觉得戏剧还是应该以“角儿”为本,充分发扬戏剧与众不同的特点,做念唱打,不要被思想性和获奖所束缚,还是很有其独特魅力的。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不太' 的评论 :
样板戏是戏剧改革的尝试,可惜夭折了。
可见要做成一件事情是多么的难。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退隐老妖' 的评论 :
不可能要求人们都有同样的爱好,但是中国的各地独有的地方戏曲是中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文化,要珍惜,要继承。一旦消失,再找回来就绝无可能。
不太 回复 悄悄话 江青的樣板戏不錯的, 可惜土共戴了有色眼鏡沒胆去推廣。
退隐老妖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戏剧,不能说一点也不高雅,但是成分比例太低。跟西方的歌剧话剧不能比的。西方的歌剧尚且快进博物馆了,而且西方有个传承歌剧的现代形式音乐剧,这样就不会彻底死亡。中国的戏曲呢?样板戏其实质量是好的,如果没有政治因素,那个是个不错的方向。结果现在连那个也没有了,彻底只剩下老古董,老古董都是良莠不齐的,就说这个音乐吧,因为戏曲从一开始就是市井的东西,文人最多写个好作品,格局还是档次比较低的(戏曲有套路格局,这个不好,文人,大艺术家的施展空间就小),不好听的曲子是主线,好听的是少数而且还必须得凝神细品才能觉得好听,这样的东西有多大价值? 现在这个时代得到影音娱乐的机会太多,年轻人谁还听戏啊。跟人家交响乐更是比不着,交响乐是纯音乐作品,作曲家的自由度非常大,永远不会被时代抛弃,因为永远能反映时代。如果交响乐都需要政府养,那中国戏曲这种含金量低的东西被淘汰也正常。我们只要留下那些脍炙人口的剧本就行了,也许以后可以换个演绎方式。
SCNC 回复 悄悄话 她是真漂亮,沒有電影演員能賽過她。

現在,許多年輕人接觸了西方的電影和中國的現代東西。但一回頭,發現,古代的戲曲好過許多現代的東西。放心吧,主要在引導,他們會發現有文化的戲曲魅力的。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NC' 的评论 :
她也50来岁了。她的声线比师傅袁雪芬好,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SCNC 回复 悄悄话 越劇年輕人當中,袁老師的方亞芬是真好,人美唱功好,跳舞(身斷)好,我很喜歡。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NC' 的评论 :
中国的地方戏曲之间相互借鉴,无论是内容,还是曲调都会得益不少。越剧中的不少动听的曲牌,包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主旋律有不少就是从京剧的曲牌中演变而来。
现在梁祝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代表性乐曲。
SCNC 回复 悄悄话 以前不知道,後看了全本,才明白其實紅樓夢的葬花吟的許多構架及格局是從牡丹庭的尋夢一出來的。
SCNC 回复 悄悄话 是的。白先生導演的,面對年輕人,非常成功,應是蘇州昆劇團演的,非常正,絕對是美的享受。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NC' 的评论 :
据我知道,那个青春版的牡丹亭是白先勇先生策划,由苏州昆剧团演出的。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ng' 的评论 :
还是觉得无论哪种戏剧,它的生命力在观众中。中国的地方戏曲有着其浓厚的群众基础,需要的是改革。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NC' 的评论 :
应该说那些高雅的艺术,对中国而言像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需要保留,养着。但是中国的各地地方戏曲还是接地气的,需要的是找到一条能吸引现在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途径。
SCNC 回复 悄悄话 前一段時間,台灣搞了一個昆曲牡丹亭的青春版,舞台布置及燈光都比較現代化,很好看。特別是唱詞,保留600年前的古典文學樣,太美了。唱的就是詩,對愛好文學的人,很enjoy.
cng 回复 悄悄话 现在看电影的人都少了,京剧走市场路线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小众东西,必须政府养起来,走精英路线,有少量观众就可以了。
SCNC 回复 悄悄话 太高雅的藝術,就比較少的人喜歡。就像百老匯的汗密爾頓,及沙世比亞的哈木雷特,在百老匯,門票都是300美元,還得買機票預訂,住hotel.除非真喜歡。一般人不會出去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