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寒衣节遇上万圣节

(2016-11-02 15:00:14) 下一个

万圣节源自古凯尔特民族,是外国人祭祀亡魂的节日。

很多人都知道10/31是万圣夜,却很少人知晓今年的10/31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

“寒衣节”和“万圣夜”在同一天遭遇,更加凸显传统节日的悲哀。在很多国人眼中,寒衣节完全无法和万圣节相提并论,殊不知,同是鬼节,寒衣节比万圣节更具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

寒衣节,又称祭祖节、十月朝、过十月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并且烧化纸做的衣服,或者印有衣服图样的纸钱。今年10/31正值农历十月初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我们小时候就曾经用锡箔包了许多元宝,放在一个红纸袋里。到了晚上祭奠后,在后院天井里焚化,送给在天堂里的故人,祖宗。

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阴气正甚时祭祀亡灵,合乎时宜。早在周朝时期,就有在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的习俗。

宋朝起正式有“寒衣节”之名,至明清时期,寒衣节已经成为与清明、中元并列的悼亡节,并被称为鬼节。

寒衣节的来历众说纷纭,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寒衣节也有诸多传说。

孟姜女哭夫婿

华北传说中秦始皇征调孟姜女的夫婿到长城服役,孟姜女不远千里,为夫婿送棉衣,十月初一日抵达长城,却发觉服徭役的夫婿已死,尸首压在长城之下,所以孟姜女痛哭一场,感动上天,长城倒下,得见夫婿尸首,孟姜女于是祭夫,并把衣服烧予夫婿,从此延绵成俗。

朱元璋“授衣”

朱元璋称帝之初,为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早朝行“授衣”之礼。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蔡莫烧纸

传说蔡伦的嫂子慧娘让丈夫蔡莫学习造纸,但生意并不景气。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当着众人的面烧纸以“唤醒”慧娘。在场的人信以为真,纷纷买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已逝之人的怀念。

何为寒衣?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

寒衣节忌讳

一般认为农历十月初一晚上最好别出门以免撞鬼,其实这个并无科学依据。但不论灵验与否,凡事但求心安,以下是寒衣节当天的一些忌讳:

  • 见人祭拜勿胡言。
  • 晚上勿晒衣,红色最忌。
  • 路边钱勿捡。
  • 祭祀物品不能烧而不尽。

各地习俗汇

除普遍的“烧寒衣”和烧纸祭拜的习俗之外,各地还有特色习俗,这里就不一一叙述。只提一下江苏有关红豆饭的传说。

江苏“红豆饭”传说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节日并不是在淡化,而是直接奔向消失。国人过度热衷西方节日,忽略自身传统节日,实为文化建设之缺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