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躲不开,说不得的上海棚户区

(2016-10-11 08:07:37) 下一个

上海之闻名于世有许多原因,然而鲜少有人提及的,尤其是上海人少有提及的一桩躲不开的事情就是上海的“棚户区”。之所以说“说不得”是因为有人看到这么说了以后,会冠以歧视劳动人民的大帽子。但是历史上,而且是离现在不远的历史上,上海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现实。它是上海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是躲不开的。

赵丹和周璇演的著名电影“马路天使”中的许多场景就是呈现出了居住在棚户区底层民众的生活。破旧的街区,居住着下层劳动人民。两间屋子之间距离极近,从这个窗户可以直接与街对面那家的窗户说话,变戏法。甚至搭上一块板,爬过去。

在那里居住的居民民风彪悍,鱼龙混杂。在电影,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帮派之间的械斗大部分发生在棚户区里,可能是因为警察对这些地段的治安既无所谓,也管不了,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这些棚户建筑最初出现在黄浦江畔及吴淞江(今苏州河)两岸,继而向工厂周围空隙地及铁路两旁蔓延,最后遍布全市。

棚户区环境很差,又无自来水和防火通道等市政设施,周围工厂还要排放大量污水,形成许多淤塞的小浜,臭气扑鼻,蚊蝇、跳蚤成群,传播瘟疫。在电视上曾经看到过一位棚户区居民的描述,他说:在他家的旁边就是一个倒马桶的粪坑,连着粪坑边上的是垃圾箱。有时粪坑溢出,搞得满地都是粪便,臭气熏天。他说他们家已经习惯闻着臭气吃着饭。言语中间的无奈之情凸显无疑。但是后来让他们家搬迁,他又是提出了一大堆要求,大部分是有些过分。

他们普遍住房面积窄小,房内搭出阁楼,几代同处一室。邻居之间因为距离太近而引起争吵等许多问题。

在网上看到,有个民谣:“棚户区,陷人坑,天下雨,积水深,脚下踩,陷半身”。有些棚户区内甚至还堆放过大量棺柩,尸骨到处可见。据上海市政府1937年的一份文件中记载:“棚户区里一旦疫疠发生,死亡枕藉……仅闸北胡家木桥一区每晨收殓路侧孩尸,有一二十具之多,其他各棚户区,类皆如是”。

上海棚户区形成是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而应运而生。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资本输入和工业的发展,各地的大量贫困农民来沪谋生,因经济收入低,无力租赁住房,遂在荒地、坟场路旁、河畔以至工厂周围的空地上,用毛竹、芦席、木板和铁皮等零星材料,搭起形形色色的棚户。

早期《申报》经常报道:当江北一带发生饥荒或年景不好时,总是有一些江北人划着小船,在上海近城的河浜或苏州河上停泊,以求谋生之策。这一现象,只有在近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吸引力和由此而引发的自然环境变迁双重基础上,才更有可能大规模地发生。

到上海后,船舱又为他们提供了暂时的栖身之所。在许多棚户区,老居民对当初落脚过程的回忆中,河道、船只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划着一只小船来到上海”。因为当时上海有亲戚。虽然城市扩展不断覆盖淤塞严重的河道,但以船只作为安身之所的外来贫民,一直都是大量存在的。

栖身在小船上并不是永久之策,上岸搭棚是贫民落脚的又一阶段。

棚户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或边缘,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逃难到上海人口的增加,他们从农村出来,一般都文化水平不高。从苏北来的,大多从事所谓“三把刀”的工作,即“菜刀,剃头刀,修脚刀”,从事厨师、理发匠和澡堂的修脚匠为业,大概觉得是操贱业,有点被人看不起。其它地方来的,也多是从事码头苦力等对文化要求不高的行当。也有经熟人,朋友介绍进入工厂当工人的。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容纳了更多的难民,这就是上海棚户区得以存在的经济因素,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贫民区。

据称:由于上海地处生态环境非常典型的江南水乡,其形成原因与水道有密切的关系。将淤未淤、欲治未治的河道与堤岸空间,为大量无法落脚的外来贫困人口提供了最初落脚的场所,这正是近代上海棚户区起源的自然环境基础。

现在棚户区基本上已经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它是一代人的记忆,有些甚至是不愉快的记忆。但是它在上海的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毋容置疑的。

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raDora2008' 的评论 : 据我知道也在进行中,有时是住户提出的要求太高,谈不拢。
DoraDora2008 回复 悄悄话 上海还有一些市中区的老弄堂房子,好像还没拆。现在拆不起。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ollowNature' 的评论 : 哈哈!高论!历史总是那么相似地重复着。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这就是以前的”海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