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笑侃上海的上只角、下只角(ZT)

(2015-12-07 08:30:32) 下一个

 “上只角”和“下只角”,应该是上海人独创的词汇。上海有这样的地名用语习惯,把河岸内凹的地方叫做“湾”,而外凸的地方,就叫做“嘴”。今天的江湾、陆家嘴,就是以此得名的。如果“嘴”的地域较小,形状更尖,那里就会被叫做“角”。

“角”, 在上海话中念“goo”(弱声)。以前,苏州河两岸就有如苏家角、吴家角、叉袋角之类的地名,如今大多已成为了“历史地名”。不过,上海人会以“角”表示 方位、方向。如指示地点方向时会讲“伊住勒徐家汇一只角”,这个“角”不是“角落”、“拐角”,而是“徐家汇那个地方”。

上海滩哪里是“上只角”?哪里又是“下只角”?其实是讲不清的。

如果在开埠之初,估计除了老城厢,城墙以外的地方都是“乡下头”,全是“下只角”;而更多老上海理解中的“上只角”,是指租界地区,比如静安、黄浦、卢湾等,而“下只角”呢,自然是当年“滚地龙”和“棚户区”密集的闸北、普陀等地了。

到了我们这些70后,耳闻目睹“上只角”之时,其本意已经与过去有了差异,指的是地段繁华、环境幽静、住宅高档以及所住居民收入、职业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就是“下只角”了。

如果按“上只角”、“下只角”的概念,来观照这个城市,你会发现,其中有“上”、“下”两只角泾渭分明的地方,也有一种是“你中有我”,即在“上只角”里包囊了若干的“下只角”,对此,也是有个说法的,叫做“都市里的村庄”。

真正划分“上只角”和“下只角”的,其实是这个“角”里面的人文生活和文化。而且,上海人过去(尤其是八十年代)会非常固执于这种差异,给人带来的观念上的不同。

金 宇澄在《繁花》第一章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当年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中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 园。东面偏北,有祖父独幢洋房一角......东南风一劲,黄浦江的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胸怀。”——字里行间描述的,就是典型的“上只 角”。

而说起下只角,鲁迅先生的生花妙笔,倒是形容的最贴切:“倘若走进住家的弄堂里去,就看见便溺器、吃食担,苍蝇成群地在飞,孩子成队地在闹,有剧烈的捣乱,有发达的骂詈,真是一个乱哄哄的小世界。”可见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造几幢漂亮房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习惯的不同。

浦东这几年发展那么快,但要是和上海人讲起来,估计没多少人会认为“浦东是上只角”;而那些个住在陕西南路、茂名路弄堂里的人,哪怕是天天倒痰盂,直到今天,在说到“下只角”时,脸上总会难掩“优越感”。

当年,如果一个住在淮海路的小姑娘,跟住在闸北区的男小孩谈恋爱,她的父母恐怕会急得睡不着觉;而那些住在棚户区的小姑娘,天天盼着能够有朝一日嫁到“上只角”去——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程乃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穷街》,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老上海在社交中会有一个习惯,会不经意问人家:“府上住啥场化?”,如果说淮海路、南昌路、陕西南路,对方就会很谦恭;如果回答“三湾两弄”,对方就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老上海还有一个区别“上只角”和“下只角”的方法,那就是语言。

“下只角”流行什么语言?沪语腔的苏北话。解放前,“下只角”地区,集中了上海的各种制造业就业人口,多数是来自于苏鲁皖地区,遇灾逃荒来沪的农民;那么“上只角”呢?流行老派上海话和宁波话。

什 么叫“老派上海话”?还记得《花样年华》和《阿飞正传》里,潘迪华扮演的角色么,她那一口就是“老派上海话”,相当精彩,老上海听了都会莫名地感慨万千 的。很多1949年前去香港定居的上海人至今保留着这口上海话——不是抬高上海人,看看当年的香港电影就会发现,说上海话的角色往往都是做生意的,而说山 东话的,通常是卖拳头的——成龙就是最好的例子。

“上只角”还说宁波话。因为,宁波人来沪的职业选择主要是“学生意”——去宁波人开的银行、钱庄、店铺去做学徒,然后再“自立门户”。上海的宁波人至少超过200万,宁波话甚至“严重”影响了沪语。

上面说的这些,就是上海人意识里的“经纬度”:侬是“滚地龙”枪势,还是“小洋房”派头,不同地区的文化,造成的观念、教育、价值取向、职业选择的差异,也就是“上只角”与“下只角”的真正区别所在。

想想也是,虹口区好不容易搞出了一条四川北路购物街,虽然已经是上海第三条著名的购物街,但是,还是人称“平民购物街”;当年,乍浦路美食街就算先声夺人, 显赫一时,最终还是不得不让位于黄河路美食街;前阵子还看到有某个开发商在推介自己楼盘时打出,“真如,上海新的上只角”的广告,想想,也只好用“呵呵” 来回应这个“不懂上海”的开放商了。

(本文章内容源自于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对的!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哪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差别。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沉鱼' 的评论 : 正解。上海人往上追三代都是“乡下人”,来到上海这个地方,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熏陶,逐渐地分化开来,就像美国的城市一样,有好区,差区之分。其实在中国其它城市也有这种现象,譬如北京的东城,西城,就比宣武,崇文要好多了。
人文环境,居住条件都会有差别。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不是上个学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从小一点,一点形成的,后天帮不了什么忙。
沉鱼 回复 悄悄话 上只角和下只角,应该是上海历史上的事情了。
经过文革,还有几家上只角人家还保留自己的独门住宅。大多数也是和下只角人一样的居住条件了,只是自己安慰说是在上只角。
现在生活在上只角的人,大多数是下只角搬来的,还有从全国各地下只角来的人
大家不必再讨论上海的上只角下只角了。
还是看看世界上,那里是上只角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不是地点房子的问题。巴黎也一样。说到居住大小环境,巴黎的下只角恐怕还要比上只角更好,因为租金房价都更便宜。而是人的差异,就像文中说的文化差异。不同地区居住的是不同群体。我不是在这里讲谁好谁不好,就是有这么一个不同而已。个人喜欢什么就去哪里。上海也是,但是上海人的歧视或者地域骄傲要更流于表面。我不是上海人,但在上海念书的四年还是看的懂一些。我老公从小在浦东长大,浦东的老人也是知道差异的。包括现在回去在浦东和浦西,居住的人还是有差异的,尽管现在浦东的一个商业店面的租金比浦西还贵,房子也有好的街区。巴黎人也会打听你住哪里,居住地址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包括求职。但是很奇特的一个现象就是上海人到了巴黎立刻就不讲究所谓巴黎人眼里的巴黎上只角下只角了,也跟着中国人群体去追随中国人眼里的富人区,就是地段无所谓,郊区无所谓,房子要大,要新。
bobby41 回复 悄悄话 上只角和下只角,应该是上海历史上的事情了。
经过文革,还有几家上只角人家还保留自己的独门住宅。大多数也是和下只角人一样的居住条件了,只是自己安慰说是在上只角。
现在生活在上只角的人,大多数是下只角搬来的,还有从全国各地下只角来的人
大家不必再讨论上海的上只角下只角了。
还是看看世界上,那里是上只角
亦中 回复 悄悄话 如果知道上海历史,真正的上只角是:华山路以东, 北京路以南,西藏路以西,肇嘉浜路以北。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呵呵,草草的新村可是在超级“上只角”—武康路上。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all.Town' 的评论 : 可能是住在里面的人不对了。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阿拉工人新村的, 绝对被市区任何人当成”下只角“的, 其实不奇怪, 工人新村肯定是建在诸如棚户区啊, 乱坟堆等地方, 比如我们江南新村原先就是块乱坟山。
Small.Town 回复 悄悄话 整篇文章很有意思,有些见解也很独到。但对真如开发商的广告有些偏执。东方威尼斯,巴黎之春都是类似的表达。为什么不能用“新上只角”来唤起对旧时美好的记忆?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亦中' 的评论 : 上海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个移民城市,来自江浙的比较多,市民在家里讲,宁波话,绍兴话,广东话,山东话,苏北话。。。。。。,五花八门。市区里流行的上海话还是以宁波,绍兴,苏州等地各地方言混合而成。相反地操上海本地语言被认为“乡下宁”。
亦中 回复 悄悄话 老派上海话实际上是上海乡下话,是七宝、川沙、南汇乡下土话,以七宝最为接近。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穿高跟鞋的猫' 的评论 : 上海市区内富有活力的是黄埔,徐汇,静安,和长宁四个区,都在苏州河以南。虹口区其实历史上也曾辉煌过,不知怎么搞的会日趋衰落。
穿高跟鞋的猫 回复 悄悄话 长远以来,四川北路一直是排在南京路,淮海路后的第三条商业街道,近几年虹口区政府不作为,被其它地方抛在了后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