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62)
2016 (160)
2017 (84)
北方的人们习惯于在吃一些点心,或饭后喝上小米粥,稀粥。吃了饺子后,喝饺子汤,称之谓“原汤化原食”。而在南方,尤其在上海经常以一客小笼,生煎,或大饼,油条果腹,与这些主食相伴的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汤”。是享受美味主食时必不可少的。本篇挑了几个在传统上常见的介绍如下。
这里收集的各种上海日常汤水,大部分与移民的原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口味究竟好在哪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就是其中的一些“情節”,讓我們對他“難以割舍”。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下,上海究竟有哪些必备的傳統汤类。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多多包涵。
1. 雞鴨血湯
濃濃的湯,豆丁大小的血塊,伴著少許的雞胗、雞肝、雞腸子,吊出濃濃的鮮味。雞鴨血湯一直是作為點心的配角,並不為大眾所待見,但細細想來,不管是叫小籠、生煎、春卷等小吃,配一碗雞鴨血湯卻是必須的。看來小湯水也能有大味道啊。如果在食用时再撒上少许白胡椒粉和青蒜叶子,则更是使其香气扑鼻,令人胃口大开。
2. 三鲜小馄饨
好像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的特别清楚。上海的三鲜馄饨也有别于无锡的三鲜馄饨。馄饨馅并不是鲜肉、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所谓三鲜名堂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端着一碗小馄饨,吃着小笼,生煎,这种享受更令人回味无穷。
美味秘笈:汤烫、皮薄如纱,三鲜份量到位。哧溜一下溜入腹中 .
3. 鹹豆漿
上海人所說的豆漿,其實指的是鹹漿。鹹漿,是豆漿裏花頭最濃的一種,一般裏面都會有油條片 榨菜末 蝦皮 蔥花 紫菜 鮮醬油 辣油,實實足足的一碗,配著大饼,油条,粢饭,或花卷,饅頭,一頓早飯營養又好吃。豆浆中最令我百吃不厌的只有它。
4.油豆腐线粉汤(也可以是百叶包线粉汤)
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个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如果把油豆腐换成有肉馅的百叶包就是百叶包线粉汤。
美味秘笈:汤水够清,味道够鲜。油豆腐、粉丝和百叶包,再加个双档,保证你鲜地掉眉毛。
5.小绍兴鸡粥
小绍兴鸡粥店经营的鸡粥是地道的上海风味小吃。该店由一绍兴人创办于1947年,由于创办人和主要操作师傅均系绍兴人,在这儿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绍兴人天地,故人们给它取名为“小绍兴鸡粥店”
小绍兴鸡粥就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作料的一种小吃。吃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此时,鸡粥黄中带绿,鸡肉色白光亮,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品尝时,鸡粥粘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此美食在上海市小绍兴鸡粥店里有经营
6. 桂花糖粥
桂花糖粥原是无锡传统名点。糖粥稠而不糊,红枣白粥,色泽诱人,桂花飘香,甜香可口,很适合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口味。是上海城隍庙的特色小吃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
产品特点:韧面不糊,粘而不腻,香甜如蜜,老幼皆宜。
7. 鲜肉猫耳朵
传统的猫耳朵是用凉水和面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擀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四川人也爱谈论吃。
我还有系统介绍北京小吃的,能不能也归结为北京人是上海人的同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