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张爱玲逝世20年 跟着寻找她的静安身影

(2015-11-18 08:14:41) 下一个

她是青花瓷上的浓淡转笔,是曲调里的抑扬顿挫,点点滴滴都是才情,清冷的幽光,暗藏一生辗转几多忧伤。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今天,让我们寻来张爱玲的静安足迹,感受她那沉香袅娜的半生缘。

李鸿章老宅

枉教紫凤无栖处

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李鸿章给女儿的陪嫁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麦根路313号(现康定东路85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没落贵族的府邸。这座位于苏州河南岸的豪宅,是李鸿章给女儿的陪嫁。这里便是张爱玲的第一个家。

张佩纶

与张爱玲同时代的作家,没有谁的家世比她更显赫。祖父张佩纶,光绪年间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清流党”的主要人物;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女儿。张爱玲生母黄素琼(又名黄逸梵)则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后母孙用蕃是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之女。清末显赫的几大姓氏都与张爱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左二),母亲黄素琼(右二),姑姑张茂渊(右一)等在花园里

然而,在这个大家族中,却上演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世事变迁、聚散离合。

开纳公寓

柳绵相忆隔章台

▲开纳公寓

武定西路上的开纳公寓(武定西路1375号),是张爱玲这位出生名门自喻小市民的时代女性公寓生活的开始之地。秋雨中的武定西路静静的,大楼坐北朝南,清水墙面,采用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风格,也是当年沪上最气派的公寓建造之一。如今只有门边墙上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才让人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细细品味逐渐渗透出的历史厚重感。

▲开纳公寓名牌

张爱玲离开父亲,去了开纳路开纳公寓,和母亲及姑姑共同生活。当年租借开纳公寓的一般都是达人显贵。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都是留过洋的新式女性,自然对前卫时尚的居住环境颇为追求;她们在开纳公寓三楼租了一朝南的大套间。张爱玲时年十八岁,在此跟随母亲学画画,学钢琴,学英文,在此开始了其公寓生活。一起生活后张爱玲才终于发现母亲的窘境超乎她的想象。母亲的古董越卖越少,又要张罗张爱玲读书的费用,过日子自然精打细算。从来没做过家事,没搭过公交车的张爱玲,一切都需从头学起。母亲和姑姑教她怎样过不再有人服侍的生活:包括洗衣服,做饭,买菜,搭公交车,省钱…… 张爱玲料想不到,钱的问题,最终会慢慢消磨掉母女间的情感。

▲香港大学

1938年,张爱玲一鸣惊人,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可惜日本侵华的炮火阻断了她的行程,她只好转入香港大学。然而,黄素琼在自己的游历和女儿上大学之间,选择了自己的游学,对张爱玲的学费就断掉了。张爱玲与母亲、姑姑在开纳公寓只居住了一年,1939年春,张爱玲由此走出迁到爱丁顿公寓,并去香港大学读书。

在香港大学,张爱玲发奋读书,门门功课都能考第一名。一位名叫佛朗士的英国教授私人奖励了张爱玲800港币的奖学金,正是这800港币导致了张爱玲对母亲的彻底绝望。黄素琼来香港看张爱玲的时候,听说教授给了这笔奖学金,竟然拿着这笔钱出去打麻将,全部输掉了。一直到她走的时候也没有问过张爱玲,这学期的学费、生活费怎么办。自此,张爱玲和母亲的关系到了尽头,正如《小团圆》里的那句话,“我觉得一条长长的路走在了尽头”。

常德公寓

人生得意自辉光

▲常德公寓

1939年,张爱玲随姑姑搬到赫德路的爱丁顿公寓(Eddington House)(今为常德路195号的常德公寓),住5楼51室。这无疑是一幢非常女性化的大楼,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多半是时间的关系,这幢大楼看上去有些暗暗的色调,仿佛沾染了灰的,旧日里女人用过的胭脂扣。楼前一排梧桐,倒是依旧生气勃勃的模样。

▲张爱玲和姑姑张茂渊在常德公寓屋顶阳台

1942年香港沦陷,张爱玲中断学业回上海爱丁顿公寓。这次住的是6楼65室。从此,张爱玲开始真正自立,做起了自由撰稿人,以文字和名声作为生存的支柱。

凭借纯熟的英文和细腻的笔触,她的第一篇文章很快见诸于1943年1月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主编梅特涅赞誉张爱玲为“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此后,她又连续写出《借银灯》等一系列英文评论文章,受到了读者的热烈追捧。

1943年春,张爱玲又携两篇中文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叩开了《紫罗兰》杂志主编周瘦鹃的门。这位海派小说界的泰斗显然非常赏识张爱玲的才气,这两篇小说很快登上了《紫罗兰》的版面。

从此,张爱玲正式进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创作期,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倾城之恋》、《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及被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誉为“中国从古以来的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金锁记》,陆续从常德公寓的窗前走进读者的生活。

▲张爱玲作品

▲长江公寓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张爱玲搬至帕克路65号卡尔登公寓(现黄河路长江公寓)301室。1952年写完《十八春》后,张爱玲永远离开了上海。

《十八春》

信息来源:静安寺商圈微社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uzizhoutou' 的评论 : 这没什么,不少作家,音乐家,尤其是画家,都是去世以后才借着某些机缘红了起来。
Juzizhoutou 回复 悄悄话 可惜一代才女,死后才红起来,尤其在大陆。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茅斌骚客' 的评论 : 是挺可惜的,但是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她过了70也算是高寿了。
茅斌骚客 回复 悄悄话 75岁就去世,可惜。如果能够再给多她十年多好,也许她还会有更多的精彩奉献给大家。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一师是个好学校' 的评论 : 维基上说: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洛杉矶西木区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直接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一师是个好学校 回复 悄悄话 张爱玲死在洛杉矶。记得当年我有一个女同学告诉我,她在洛杉矶做学生时曾经帮张爱玲做过事情。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eagolrocks' 的评论 : 没有听说文革对她有什么影响。她在78岁时结婚,1991年6月,便乘鹤西去,享年91岁。1998年丈夫李开弟也在平静之中含笑逝世,享年百岁。
smeagolrocks 回复 悄悄话 張的母親在倫敦終老 她姑姑好象留在大陸 不知挺過文革沒有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eabeauty' 的评论 : 不清楚你特指什么,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作家应该遵守职业操守是对的。
seabeauty 回复 悄悄话 张爱玲九岁时就发表过一篇小说,内容是一个恋爱失败的女子准备乘火车去西湖自杀,很难相信那是九岁的小女孩能写出的。

发表小说,就寄到出版社就行了,不需要一会儿扣胡兰成的门,一会儿扣周瘦鹃的门,一会儿又扣一个编辑的门。

她那些小说,肯定没人掉包,没人抢掠,没人放在自己夫人女儿名下,不必要亲自去见编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