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苦难中重生:蕃瓜弄的变迁 -----献给国庆

(2015-10-01 10:18:38) 下一个

  作为国内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上海火车站周围的繁华熙攘、车水马龙,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不过,人们可能不会注意,就在火车站附近林立的高层楼宇、霓虹闪烁的商场和川流不息的高架路桥之间,隐藏着一片红顶白墙的居民区。小区内绿树环绕,虽地处闹市却静谧祥和。这处不起眼的老式小区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蕃瓜弄。“蕃瓜弄”的由来

  “蕃瓜弄”地块原是明代中叶吴淞江淤塞而成的低洼地带,当时这里是一片芦苇荡。清代中叶,始有江淮及黄泛区灾民来垦荒定居,渐形成梅园头地片,明清时期,闸北地境是嘉定、太仓、宝山诸县与上海县之间陆路联系的要冲。

  正当闸北发展的关键之时,30年代日本侵略军两次进攻上海,闸北首当其冲。1937年八一三事变,这里被日军飞机炸成一片废墟,遍地弹坑,再无往日盛景。弹坑积水后形成水塘,杂草丛生,荒无人烟。闸北的战争废墟、坟场空地多,而这片区域又靠近火车站和苏州河,干活的机会相应多一些,因此两三年内这里的棚户激增。至1949年,在这块面积不到100亩的土地上,共搭建各类棚屋近4000间,居民人数激增到1.6万余人,成为上海人口密度最大的棚户区。居民在空地上种植蕃瓜(南瓜)为食,传说当时产一特大蕃瓜,茎蔓卷曲似龙须,果面瘤状像龙眼,人称蕃瓜龙,因视其为吉祥物,遂以其谐音,将这片地区改称“蕃瓜弄”,沿用至今。
“蕃瓜弄”变成“滚地龙”

  解放前,蕃瓜弄虽有吉祥的名字,但那时在此的居民生活条件却甚为恶劣,境遇也极为悲惨。居民的住处多以几根竹片曲成半圆形,两端插地,破席烂铁皮之类覆盖其上,围其两侧,宽长数尺,高仅及成人胸部,出入低头弯腰,里面阴暗潮湿,俗称“滚地龙”。人称“蕃瓜弄是阴沟洞,走路一步三鞠躬,不如猪猡棚”。解放前,蕃瓜弄有总弄4条,支弄25条,草棚搭建杂乱无章,通道狭窄,78条臭水沟遍布其间,粪便垃圾俯首即是,蚊蝇密布,臭气熏天。居民们衣衫褴褛,穷困潦倒,多数居民全家甚至合盖一条棉被,就如弄内歌谣所唱的一样:“住么住勒棚棚头,盖么盖条破被头,吃么吃个盐钵头,穿么穿些破布头,鞋子露出后跟、脚趾头!”即使困窘至此,居民还要给盘踞弄内的地痞交纳地租、修建房屋的“上梁费”和“门牌费”等等。解放前,像蕃瓜弄这样的棚户区成百上千,据统计,单是两百户以上的棚户区就有322处。它们重重叠叠、密密匝匝地分布于租界四周,与那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十里洋场格格不入,成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蕃瓜弄”建成“幸福弄”

  上海解放后,以蕃瓜弄为代表的棚户区迎来了新生。1950年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改善工人贫民住宅区环境卫生”的决议。蕃瓜弄像其他棚户区一样,由人民政府投资填没臭水浜,铺设碎石路,修建下水道,安装路灯,设立给水站,建造了公共厕所和垃圾箱,植树绿化,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得到初步改善。从1952年起,这里陆续拆除了“滚地龙”,翻建成草平房或瓦平房。

  蕃瓜弄的环境在解放初虽有较大转变,但由于当时弄内居民人口密集,住房环境拥挤,居住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依然十分迫切。1961年,副市长曹荻秋、李干成到蕃瓜弄视察后,市人委决定改建蕃瓜弄为工人新村,作为全市第一个成片棚户区改造的试点。

  1999年夏,市政府再推为民工程,对蕃瓜弄进行了“平改坡”试点、墙面刷新和水箱改造工程。根治了房屋长期存在的顶层渗漏、不隔温保暖的顽疾,同时,采用变频恒压技术取代屋顶水箱。改造后,该小区50个屋顶水箱全部拆除,居民家庭水压增加4倍,各种煤气热水器可正常使用。

  从解放前的“滚地龙”,到60年代的工人新村,再到十多年前的“平改坡”,蕃瓜弄的变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今天的蕃瓜弄,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虽已略显老态,但是置身其间,依旧能够感受到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在阳光下打牌娱乐的老邻居、欢笑嬉闹的孩童、悠闲锻炼的居民,充满了人情味儿。

信息来源:《品读苏河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beauchat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匆匆客' 的评论 : 是我同学一家和她的单身叔叔,我们失去联系好久了,你的贴勾起了我的回忆,谢谢你。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auchat' 的评论 : 以前在上海能有个两家合住的公房也算不错的了,现在还在那儿吗?
beauchat 回复 悄悄话 我的同学家就在番瓜弄,一套房但是住着两家人,以前还经常夏天去那里的小花园乘凉。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泥人城' 的评论 : 不清楚你指的是哪一片,但是城市的发展总是一步一步的。像上海这么一个超级大城市,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建设问题堆积如山,要逐步解决。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狸猫的爸' 的评论 : 这个仅仅是在60年代发生的变化,现在的上海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泥人城 回复 悄悄话 上海接纳的外地难民,打死也要逃离自己的家乡。至今未拆迁的地方仍是骯脏不堪。与此同时上海接纳的犹太难民却在虹口提篮桥地区生活的小有滋味,还感恩至今。
狸猫的爸 回复 悄悄话 中国近10多年的大建设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30年前有人会料想到中国有如此成就吗?.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七色花瓣' 的评论 : 我还真是没去过,都是一直知道它的故事。
七色花瓣 回复 悄悄话 小学时候老师带着去参观蕃瓜弄,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后面,是作为阶级教育而留存的“滚地龙”-就是用草席撑在地上成一个半圆的空间,据说过去的赤贫就住这样的地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