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方便面会致癌”、“方便面含有大量防腐剂”……一直以来,方便面在予人方便之时,自己却“不甚方便”,负面传言满天飞。9月7-8日,第十五届方便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食品专家现场澄清关于方便食品的各种谣言。
传言一: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
真相:方便面与传统手工面的主要成分并无差异,不会造成消化吸收问题。天津科技大学的一项体外消化性模拟试验也表明,方便面与日常餐食消化性相当。
该传言起于台湾东森电视台对美国科学家一项研究的报道,宣称“加工食品”与“无添加食品”对比实验显示,加工拉面在32小时后尚未完全消化,从而流出“方便面消化不好影响健康”的传言,流传至今。值得注意的是,该话题早被北京市科协定性为“2014十大科学类谣言”之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饶平凡认为,该实验确实存在,但记录的只是2小时后的肠道消化情况,远非32小时。其次,该实验并没有经过严格设计,实验对象消化能力有差别,并且存在食用其他食物的问题。实验者布雷登•郭也承认,并不能得出方便面不好消化的结论。
方便面与其他面类的制作方式不同,人体的消化过程有可能是不同的,但方便面与传统手工面的主要成分并无差异,不会造成消化吸收问题。天津科技大学的一项体外消化性模拟试验也表明,方便面与日常餐食消化性相当。
传言二:方便面里有136种添加剂?
真相:非法添加物坏了食品添加剂的名声,方便面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法规,安全可靠,不用解毒,也无需解毒药。
方便面被人诟病的问题还在于食品添加剂,这个还真有,不过没有传言所说的那么夸张。作为工业化食品的代表,方便面中含有防氧化剂等添加剂以防止油脂氧化,但远没有传言中所说的136种那么夸张。而且,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胡小松教授指出,只要在国家允许的标准范围内,添加剂并不会造成影响。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完全被“妖魔化”了。“食品添加剂在法律法规标准允许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三聚氰氨、苏丹红、吊白块这些都是非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不应该替它们背黑锅。”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陈君石院士认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油、盐、酱、醋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
孙宝国院士也曾表示,某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有39种营养強化剂,它们之中很多也都是食品添加剂,根据业内共识,能被称为“好奶粉”的产品至少得含有30种以上的营养強化剂。“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怕的要命,但孩子刚生下来,就给他吃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难道不是很矛盾吗?”孙宝国认为,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过度担忧没有根据,只要在合理的用量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安全的,完全不必要害怕。
曾有方便面业内专家表示:“方便面在制作过程中所用到的食品添加剂,都标注在产品包装上面,无论是剂量还是种类,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添加的,为的是确保食品的口感。不需要添加的添加剂也肯定无须添加,毕竟食品添加剂也是会增加成本的。”
传言三:吃方便面会致癌?
真相:方便面的料包和面饼都具有天然保质功能,不需要添加防腐剂,高温烹调后的丙烯酰胺含量远不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
对于方便面会致癌的传言可谓经久不息,最主要的担心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防腐剂,二是丙烯酰胺。
说方便面含有防腐剂那真是莫大的冤枉,防腐剂是用来控制微生物的成长和繁衍的,微生物生存需要水分,显然方便面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面饼在出厂时,水分已严格控制在3%以下,干燥到这个程度的产品,就像自家制作的干货,无需添加防腐剂。料包是浓缩的,含水量低,具有天然保质功能,不需添加防腐剂,而且为了不增加成本,厂商也不会额外添加。
至于丙烯酰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指出:在谷物类制品中,比较典型的潜在致癌物就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由高淀粉低蛋白类食物(如面粉、土豆等),在高温下烹调时产生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油炸还是非油炸,只要是高温加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个物质。丙烯酰胺在漫长的人类烹饪历史中长期和广泛存在,但就像常说的“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远远不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将它与癌症做直接关联在科学上是不成立的。没有“千滚油”,哪来“致癌”一说,借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不考虑摄入量情况下妄谈“有毒”,都是耍流氓。(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王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