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论婚姻的起源、作用和未来

(2018-05-01 16:24:56) 下一个


现代意义的婚姻应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就中国历史而言,尽管中国上古神话中提及女娲为伏羲的妻子,但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后人杜撰的故事。

真正把中国人的婚姻观念提高到现代水平者,应该是孔子。孔子力主父父、子子的概念, 并将其与君君、臣臣平行排列,是第一次将现代意义的家庭观念正式注入主流语境之中。大约相同时期, 中国北方出现 “三书六礼”,  婚姻礼节从而正式进入文化规范。

中国北方黄河中游地区进入比较成熟的农业社会大约是在8000多年以前。 而以上所述的婚姻文化的规范与形成,仅仅只是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候,中国北方的农业已经经历了6000年的发展,应该已经非常稳定,甚至可能是欣欣向荣了。

因此,至少在中国北方, 婚姻与农业社会应该是有关系的。
 
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有以下正向回馈(Positive Feedback)的存在:
(1)一夫一妻以及一夫多妻的婚姻方式,为中国北方农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中国北方农业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巩固了一夫一妻以及一夫多妻的婚姻方式。

正向反馈的结果,是中国几千年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的超级稳定。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婚姻为否则关系混沌的人们提供了血缘联系。 这些血缘联系构成了社会联系的节点,而所有节点的汇合,进一步编织出一个相对有序稳定的农业社会(Social Fabric)。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血缘清晰的后裔,对每个家族而言,是长辈剥削后辈劳动力,并获取其剩余价值的最可靠的对象。 换言之,婚姻在经济上的的目的是剥削 -- 是希望通过早期短期的投资,以期获得后期长期的盈利。这一点看, 生养儿女与饲养牲口、种植庄稼并无二致。生养儿女不过是投资更多,风险更高,周期更长,而利润更大。它而且还是对后二者风险的有效对冲。三者合并,成为有助于农业社会稳定的黄金组合。

非血缘后代, 因为具有归属上的内在含糊性,容易同时被他人抢夺及占有。 个人从而难以保证对其垄断并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 而血缘后代, 因为是由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产生, 并伴有容易辨认及记忆的交配方式,从而具有生物上的唯一性,并进一步为后期的剥削提供了排他性及正当性。

获得血缘后代有两个经济目的:第一目的是在早期获得可以独享的免费劳动力,这为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所必须。第二目的是在晚期对自己养老提供保障。这在没有劳动分工的农业社会也是必须的。

在没有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农业社会里,生儿育女,无异于家庭作坊式的蓄奴,是盈利的重要选项。婚姻如同男女组建的小公司,儿女不过是公司盈利的产品和手段。

孝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是家庭蓄奴在中国伦理学上的固化和美化。而耳熟能详的 “我把你养到这么大, 你怎么能...." 不过是长辈对投资失败的抗议和对晚辈道德绑架的诉求。

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生产力得到加强,劳动得到分工,城镇化得到扩大, 政府的作用得到认同。从而导致血缘后代的经济意义的丧失。

具体来说,其它投资渠道的出现,譬如股票、债劵、房地产、实业,以及稳定的工作机会,都使得生儿育女这种家庭作坊式的蓄奴不但失去吸引力而且成为累赘。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收税,强制财产重新分配,以保障穷人生活、医疗、退休等等福利,也让希望通过生儿育女来剥夺剩余价值失去意义。

婚姻的经济学意义因此不复存在, 如同釜底抽薪一样。

但是,婚姻目前作为一种社会机制, 依然有效地提供性爱欢愉,生活互助,感情交流。但这些生物上的作用,中长期来看,几乎肯定会被人工智能大规模取代。

作为总结,婚姻作为家庭蓄奴式的社会契约,是在小规模的农业社会中兴旺发达起来的。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 婚姻因为家庭蓄奴逐渐失去了经济学上的意义而在今天日渐式微。而婚姻在生物学上作用,作为其最后的堡垒,也会在将来被科技信息社会攻破。

因此可以说,婚姻是在农业社会中出生成长,在工业社会中衰老,在科技信息社会中寿归正寝,并完全进入历史的垃圾堆 (historical dustbin).

当前社会出现日渐普遍的不婚,晚婚,闪婚,离婚,少子,不育,不过是婚姻这个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关系分裂的具体表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ustTalk 回复 悄悄话 分析得相当清楚,学习了。帮助我了解和接受现实社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