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可以是四大名著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以大汉王朝末期为背景,三国刻画了乱世中群雄并起争霸天下,其中的故事人物在民间流传之广说是家喻户晓也不为过。翻开三国,空城计,苦肉计,反间计,美人计,瞒天过海,暗度陈仓,令人眼花缭乱;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水淹七军,桃园三结义,令人津津乐道。三国是历史演义,是民间传说,也是世态众生生活的刻画。三国中的人物众多,但是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给人印象非常深刻。阿瞒的奸诈,孔明的机智,张飞的鲁莽,关羽的忠勇,吕布的无常,令你为每个人感慨。坊间有“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之说。
说到命运,特别是今生来世,因果相报,想到了关于三国人物的一个故事。
关于三国人物的典故,出自“喻世名言”中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故事中的主人公司马貌,是东汉一名不得志的秀才。他自负才华,但出身贫寒,加上不善官场中逢迎,一直郁郁不得志。一日在家中借酒浇愁,写了一篇针砭时弊,发泄不满的文章。最后,提笔写道:
”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也就是说,既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何奸人当道,世风日下,而仁人志士不被重用?人在做,天在看,难道上天看不见?如果我有惩恶扬善的权利,也会比这个做的更好!气急之下,把自己写的文字烧了,要跟老天讲个理。
司马秀才的言行,自然触动天怒,他被拘到阎王殿。不过,此公对着阎王依然不惧,大声质问:天道为公,应该惩恶扬善,为什么当今世道不是如此?干坏事的发财享福,做好人的被人欺压,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都是你无能!阎王呵呵大笑,给他讲了很多大道理。不料,司马秀才依然不服,最后,官司打到天宫玉帝。玉帝最后准奏,着司马貌代理阎王之职半天,审理案件。
司马升堂,狱卒呈上四宗积压已久的难案。这些案件都是汉朝初期跟刘邦和吕氏有关的案件:
一宗屈杀忠臣事。
一宗恩将仇报事。
一宗专权夺位事。
一宗乘危逼命事。
司马秀才传召原告被告,并传唤有关证人,一边听审,一边判决:
“韩信,尽忠报国,打下汉朝半壁江山,却被陷害,含冤而死。托生为曹操,先后为丞相和魏王,享有汉朝一半江山。但是终身不得称帝,以表明自己从无谋反之意”;
“刘邦,扔投生汉家,为汉献帝,一生被曹操欺负”;
“吕后,为汉献帝之后,后被曹操逼死,以报长乐宫陷害韩信之仇”;
“英布,彭越,转世为孙权和刘备,与韩信分享汉家天下”;
“项羽托生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报当日被六人逼命之仇”;
其他涉案人员也都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出处,后世的果都是前世的因。
其中,萧何有恩于韩信,又参与陷害韩信。在三国中,萧何托生成杨修。杨修聪明过人,是曹操军中主薄,享有富贵,但又被曹操嫉妒所杀。
有关杨修的故事很有意思。曹操令人新建一住宅,建好后曹操看了不发一言,在门上写个一个“活”字。杨修立即派人把门拆了改窄,因为“门”加入“活”,是为“阔”,就是们太宽了。曹操留了一盒点心,写了“一合酥”,杨修立马跟手下分吃了,因为曹操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后来,曹操领兵攻打刘备,战事胶着,进退两难。手下问当日“口令”,曹操正在吃鸡,随口回答“鸡肋”。杨修听了。立马叫手下收拾行李,准备走人,因为“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就是说,这仗打下去没有好处,不值得留恋。曹操借口走漏军机,杀了杨修。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聪明能干固然好,但是不要自作聪明,特别是随便猜测老板心思。
玉帝看了审案宗卷,为司马秀才的才华折服,准他无罪,让他投胎转世为司马懿。因为怕世人不懂其中原委,看了三国学坏,让司马懿的后人欺负曹家后人,正如曹操欺负汉家一样。这是曹操英雄一世,后代却又被司马所欺,江山落入司马之姓的缘故。
当然,故事是故事,小说是小说。作为世俗凡人,我等如何敢说知道因果循环前世今生?但是,我相信人要有敬畏心理,不可欺心做事欺天灭地,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命,自有报应。对于生命,对于自然,我们知之甚少,怀着谦卑,敬畏的心理做人做事,照看好自己就行了。
认识佛陀教育网 ◎节录自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一0二集) 2009/9/13 台湾档名:12-47-102
昨天我们读到「能鉴众缘」,略略的提到释迦牟尼佛在经里面讲过十种宿世的因缘。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好好来学一学,这是什么?用现在话讲,这是业因果报。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这是在经里面,是说释迦牟尼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就是竹林精舍,佛在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讲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经。从这个地方看,释迦牟尼佛他也很活泼,也不是很固执的。虽然一生他坚持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可是有些长者居士、国王大臣有非常美好的庭院,也很宽大,请他到里面,供养他,请他带着他的学生在这里面居住,安居、学习,他也不拒绝。讲完之后他就走了,都给我们后人做样子,他不留恋。再美好的环境,我在这里讲一??部经,讲完之后就走了,这个地方还给主人。所以我常讲,主人有??所有权,释迦牟尼佛借用的时候,他有使用权,他只是借来使用,讲完就走了,哪里有缘到哪里去,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道场。
讲这一段事情的时候在竹林精舍,他给这些学生们讲他过去生中的缘,为什么?这一生中有些报应,这果报从哪里来的?可是说法也有缘起,这不是佛无问自说,是舍利弗提出这个问题问释迦牟尼佛。譬如佛在世也遭人毁谤,也遭人侮辱,学生就怀疑,你老人家成佛了,凡夫有这种事情能说得过去,为什么你也有?这个问得好!这一问把很多人的疑惑都化解,佛说清楚了就化解了。大意都是说过去,过去的时间太长了。凡夫修行成佛不止三大阿僧祇劫,这个诸位同学要晓得,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对我们讲的,三大阿僧祇劫是对法身菩萨讲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一天开始,彻悟之后,他不但超越六道,他超越十法界,他是法身菩萨,《华严经》圆教初住以上,从这一天起。他还有烦恼吗?有,烦恼太微薄,我们实在看不出来,这是什么?无始无明的习气,无始无明他断了,习气没断。习气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断掉?要三大阿僧祇劫。用什么方法?没有方法,只有时间长,自自然然就没有了,是这么个意思,这是我们总得要明了的。所以一般经典上都说凡夫修成佛是无量劫,我们听到这个也不要害怕,为什么?从理上讲,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你能肯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马上成佛。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这个样子,夜睹明星,豁然大悟,在中国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样子,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知识分子,惠能大师示现的是不认识字。这个东西与知识、与识字不识字没有关系,关系你肯不肯放下。
佛也是随便讲了他自己过去生中造作的恶因,「无数千岁」这句话就是无量劫来,「受无量苦报」。所以人不能造恶,造恶苦不是一生,生生世世。为什么?恶因在,遇到恶缘它就又起现行,这个事情麻烦可大了。你的恶因在哪里?恶因在阿赖耶里,阿赖耶是个仓库,你所造的一切善恶染净全在里面藏着,它会起作用。到成佛,成了佛还有余罪,「余残未尽」,是什么?习气,佛门叫习气。罪是不造了,完全觉悟不再造了,断掉了,可是还有习气,习气还会惹来果报。我们要问:佛有没有习气?佛没有习气了。没有习气为什么还要现这个?那是他示现,我们在这里要懂这个意思。法身菩萨哪还有这种果报?不可能。说实在话,阿罗汉到人间有这个果报可能,为什么?他习气没断。什么习气?执着的习气,分别执着习气断掉,就没有了。法身菩萨是无始无明习气,那个没有关系,那个绝对不会有这些事相,这个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这样的示现,我们就感恩,他是来教我们的,他是来表演的,不是真的。像演戏,演给我们看,我们要懂这个意思。这是成道了,示现成道,八相成道,还遇到宿世的这些冤家,我们今天讲的冤亲债主,他来找麻烦。佛告诉舍利弗,舍利弗请法,就以他为代表。他说「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我们常讲的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他已经做到真的百分之百的圆满,「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佛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这是示现,告诉你恶业不能造,造了恶业决定逃不掉,《太上感应篇》里讲得好,讲得很清楚。
第一个例子讲「孙陀利谤佛」。因,那都是很早很早种下来的,往昔所种的因。佛举的例子,多半都是在当地,这是自古以来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举例子、举比喻,就近取譬喻。为什么?大家清楚,大家都知道。而现在外国人在深度催眠当中也发现,灵魂投胎生生世世纠缠不清。在中国也有,我是这两天有个同学给我一个信息,今年发生的事情,二00九年发生的。一个少年杀蛇,中年的时候他断舌,果报;放纵情欲,祸延后世。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附体,冤亲债主附体,附体说出来的。什么时候结的怨?在元朝时候,距离现在七、八百年,那时候是蒙古人,蒙古的王爷,那个时候害死人,王爷害死宫廷里面的艺人,她们在宫廷服务,害死不少这些人。一直到现在怨恨没消,要来夺他的命,要来报仇。他们周边都是学佛的同修,给他来化解,最后他也同意到海岛金山寺参加法会,得到超度,离开了。所以这个事情麻烦透了。佛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跟这一类的,现在你能看到,你就晓得他不是假的。所以佛有这些示现来给我们看。
孙陀利谤佛,也就是很久远之前,他说有个「博戏人」,这是我们说街头卖艺的,杂耍,这个人叫净眼。净眼是谁?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也做过杂耍。那时候有个淫女名字叫鹿相,净眼就诱引鹿相,坐一个车子出城在一块娱乐。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奸杀,强奸之后就把她杀了,这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杀了之后,就把她尸体埋在园林里,那个园林里有一尊辟支佛在修行。这个案子发生了,就连累辟支佛,人家以为是辟支佛把她杀掉的。可是净眼还算不错,他看到辟支佛受这个冤枉、冤屈,他良心发现,他生起悲心,我们现在讲他就自首。自首之后,这个罪很重,还是被国王杀掉了。这是过去世的一段业因。然后佛就说,净眼就是他,就是释迦牟尼佛,鹿相就是现在的孙陀利,这冤亲债主。那时候他奸杀鹿相,所以生生世世是无数千岁受苦无量。只要你的冤亲债主没有真正放过你,说不跟你再计较了,就很麻烦。纵然这一次说放过你,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又恨你,这个麻烦大,所以他就生生世世纠缠不清。什么时候他真放过你?给诸位说,他要超度往生极乐世界,真放过你了,以后不再纠缠你。如果还在六道轮回,我想这个帐就清不了,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我们想想,这种因果报应太可怕了,释迦牟尼佛前世有,我们现在也有,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很多。要想逃出这个关口,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冤亲债主他往生极乐世界,另外一种是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没事。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佛,将来到这个六道来度众生,那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又会碰头。碰到时候怎么样?碰到时候这就叫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过去造的业因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可以表演一下,然后度他。这是肯定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能帮助他成就佛道。
第二段讲「奢弥跋」,也是谤佛。这次的谤佛,佛讲的故事是这样的,佛说「过去远劫」,很久远了,「有婆罗门,名为延如达,常教五百童子」,延如达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五百童子就是现在的五百罗汉,你看生生世世的缘分。他说还有一个梵天婆罗门的妇女,名字叫净音,这是梵天婆罗门,我们现在讲他的夫人,「为延如达作檀越」,这用现在话是做斋主,现在我们台湾习惯叫护法,她来护持延如达,「饮食衣服悉皆供养」。释迦牟尼佛也做过婆罗门。后来有一尊辟支佛入城乞食,??这个净音,就是梵天婆罗门夫人看到辟支佛,就请辟支佛,供养他,供养辟支佛,「自是以后,乃日具美食而供养之」,供养辟支佛很丰厚。延如达就感觉得这个护法「薄己厚彼」,供养辟支佛供养得丰厚,对自己就微薄,就起了嫉妒心。「复令童子谤此道士」,这个道士就是辟支佛,说他「无有净行,与净音通」,私通。你看造这样的罪过。辟支佛遭遇这个毁谤,「后辟支佛现神变入灭」,入灭就是圆寂,他现神通之后圆寂了。大众才知道延如达嫉妒,妄语伤害别人。佛就讲,那时候的延如达「则我身是」,那时候的净音就是现在的奢弥跋,五百童子就是现在的五百罗汉。他说是我当时起了嫉妒心,「受诸苦报」,苦报是果,嫉妒心是因。「今虽得佛」,现在成佛了,「由此余殃,故受奢弥跋之谤」,毁谤。
释迦佛这是慈悲到了极处,这十桩事情都是说自己在过去因地修行犯的过失。这个前面两桩,前面是奸杀,这个地方是嫉妒、毁谤,造的业很深很重。而且这种现象从前有,现在更多。辟支佛是圣人,比阿罗汉还高,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辟支佛连见思烦恼习气都断了,这是圣人。他住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你毁谤他,你陷害他,他那个地方结不结罪?给诸位说,不结罪,他会原谅你,不但原谅你,他还会诵经念佛回向给你。为什么?他有慈悲心,知道你造的这个罪业将来要堕地狱,知道你地狱苦,所以常常以功德回向给你,减轻你的苦难。人家用这个心对待你,你不知道。你的罪从哪里结的?这些圣人在世间,他是度化众生的,你把他害了,你看他死了,现神变之后他就入灭,许多众生的法缘被你断掉,这个罪重。所以真正有德行的人,你能不能害他?不能,你害他是害自己,你把很多有缘的人的法缘断掉了。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断人身命罪小,你把人杀了,这个罪不重,断人慧命的罪非常重。你看得人身的人多少?得人身,能闻佛法、能长养慧命的人有多少?不成比例。所以闻法的机缘是无比的殊胜,你怎么忍心把一切众生跟辟支佛闻法的缘分断掉,这个罪就是阿鼻地狱。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弘法利生的功德不可思议。世出世法里头,第一功德是什么?就是弘法利生。这个地方,有阿罗汉、有辟支佛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不遭难。为什么?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这个地方有正法。你毁谤陷害,你伤害不了人,这个修行人你伤害不了,你伤害的是把正法灭掉,把一切众生的善缘断掉,结罪在这个地方,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佛讲第三桩事情是「佛患头痛」。这事情是怎么回事情?释迦牟尼佛头痛。佛说了,「过去远世」,时间久远,「罗阅只城」,都是讲的印度地方,荒年,「谷贵人饥」,我们就晓得现在人讲叫粮食危机,没得吃。「掘百草根以续微命」,你就晓得人遭这个劫难。它附近,就是这个城的东面,「有吱越村」,也住了不少人,村东面有很多鱼池,这些村人带着家属都住在池塘附近,捕鱼为食。捕鱼的人取鱼,鱼在岸上跳动,「我为小儿」,??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是个小孩。「以杖打彼鱼头」,小孩打着玩的,看到鱼跳来跳去。他说鱼池里面那时候有两种鱼,一个叫麸鱼,一个叫多舌。鱼跟鱼也讲话,我们不知道,它们在埋怨。它说「我等不犯人」,我没有得罪这些人,可是现在这些人要害我们。你看看这些鱼发愿,「我等后世当报」,这就是什么?我一定要报这个仇。那时候村庄里面的人,就是现在的释迦族,那时候敲鱼头的小孩就是释迦牟尼佛,那个麸鱼,大概是鱼里头的领导人,它也有领导,就是「流离王」,多舌鱼就是「婆罗门恶舌」。「尔时鱼跳,我以小杖打彼鱼头,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流离王伐释种时」,释迦牟尼佛这一族被流离王灭掉了,你看释迦牟尼佛没法子救,看到自己这个小国家被流离王灭掉。我们从人情上来说,佛知道前因后果,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说是以人情来讲,释迦牟尼佛能不能救这个国家?他虽然没有能力,当时印度,这经典上记载的,十六大国王都是释迦牟尼佛的皈依弟子,他影响力这么大。如果要是请求十六大国王组织一支联军去救他的国家,能不能做到?能做得到,他为什么不做?救不了,你救了,来世报的时候更可怕,懂得因果报应。当时流离王这一族,就是鱼池里那些鱼,你把池水放干净,把一个池塘的鱼一网打尽,你灭了它的族。这些鱼今天投胎到人身,他来报仇,当时他那个怨恨心,发的誓愿要报复,这一生应验。流离王灭释迦族,这个事情告诉他的学生,学生怀疑,说是冤冤相报。目犍连尊者有神通,他用他的钵救了五百释迦族,救了五百人,送到天上,避免这个灾难。世尊告诉目犍连,他说你去看看钵。结果目犍连尊者去看看钵里头,钵里面全是血水,融化成血水。世尊讲,定业,没有法子。如果能救,目犍连神通能救,释迦牟尼佛神通还不如目犍连吗?不能救,业因果报,怎么救法!当时释迦牟尼佛是小孩,敲这个鱼头,流离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他头痛。他头痛的原因,他有他的果报,各人有各人的果报,他那时候拿个小棍子去敲头。这些事情告诉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能不谨慎吗?不可以,不可以不谨慎。
第四个「佛患骨节烦疼」。人身上的疾病,确实有因缘的。我们过去学佛,知道古大德给我们讲疾病三种原因,第一种饮食起居不当得了病,这种病是属于生理的,医药可以帮助你。第二种病是冤亲债主,就是佛经上讲的这些例子,冤亲债主,你没有办法躲避,医生束手无策,治不了你的病。这个要跟冤亲债主调解,他同意,离开你了,你的病就好了。这种病很多,现在好像特别多,中国、外国到处都有,附身的、灵媒传递信息的,很多。为什么现在多,从前少?从前社会人心正,人有正气,邪不胜正。现在很多,就说明人心不正,人心邪了,他就能渗透进来。我们真正学佛的人,冤亲债主不容易附身,为什么?他有护法神,而且你心地正大光明,他不敢沾你的边。如果我们心里有邪念,有自私自利、有贪瞋痴慢,很容易进来,这不能不知道。第三种是宿业,自己造的罪业造得很重,这既不是冤亲债主,也不是生理上的,是业,业习,还有过去生中造的业,佛举的例子是过去生造的。
这一节里面讲的就很值得我们启发,佛说「往昔罗阅只城,有长者子,得病甚困,即呼城中大医子曰,为我治愈,大与卿财」。这意思都不难懂,有个大富长者的儿子得了病,病得很苦,他就叫城中有一个大医子,有个很好的大夫,来求他。这个大医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他找他来治病。他说你把我病治好,我给你很厚的报酬,要大与卿财,我来酬谢你。结果病治好了,病治好之后,他就不给他钱,就食言,不给他钱。没多久的时候他又得病,这个医生又给他治,治好之后,他又不给钱。到第三次,三次他都没有实践他的诺言。这个医生也不好,这个医生就是释迦牟尼佛前世,他还是贪财,他说这个大富长者子欺骗他,三次了都没有兑现。他说这一次生病再来找我的时候,我就不给他治了,我给他一点毒药把他害死。真的,他起了这个念头之后,确实把这个人害死了,这是有意。
医生在中国,我想在古印度也不例外,社会上有两种人最值得人尊敬,一个是教书的先生,另外一个就是医生。为什么他值得别人尊敬?这两种人都是救人的,教书是救人慧命,医生是救人身命。要不要报酬?不要。所以教书先生要收学费,那不把人笑坏了,哪有这种道理!从前我们中国家族,政府没有办学校,都是家族,有家学。要知道民国跟过去最大的差别就是教育,中国几千年来,教育是家庭负这个责任,不是政府;民国年间,政府才设学校,从前没有,都是私塾。私塾是每个家族他们自己办的,就跟一个家族的子弟学校一样,家长聘请好的老师,有德行、有学问的。供养是随意的,这个家族富有,供养就会多一些,这个家庭清寒,供养会少一点。教书的老师绝不在乎供养,他只要自己简简单单的生活能过得去就行了,绝不给你讲求报酬。学校里面还有附读的,就是不是这个家族的学生,邻近的邻居可以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收。收这些学生,逢年过节家长送一点束修,就是送一点礼物给老师。还有家境非常清寒,生活过不去的,有时候老师还要补贴学生,他太可怜了,还帮助他一点家用。这是从前的老师,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医生也是如此,医生请来马上就治病,不讲医药费的。病治好之后,你家庭富有,包个大红包供养医生;如果家里面清寒的,供养就少一点,医生不在乎这个;没有钱的,医生还要赠送医药。所以这两种人在社会上普遍受到人尊敬,这救人的。从事这两种行业的人决定没有名利心,有名利心的人,这个行业他干不了。可是现在不行,现在这个社会这两行赚钱。你看老师,学校里面待遇微薄,他在学校教书不认真,他开补习班,让学生统统进他的补习班,交学费,这个收入比学校收入还要高。医生现在也是如此,病人在那里,先告诉你,你要多少医药费,不拿来,不拿来就不管,这在从前没有。社会风气走到这一步,完全走向功利,人命、慧命根本就不提,一切向钱看,这社会上怎么能没有灾难?灾难从哪里来的我们要知道。
佛患骨节疼,这个病,就是过去生中他是个医生,行医多次给人治病,人家是答应有报酬,最后都没有,怨恨在心,少慈悲心,见死不救,还要加用药物害死这个病人。最后佛说出这个因果的事情,「时医子者,则我身是」,那个时候的医生就是释迦牟尼佛,那个生病的人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兜。那个时候我用药害死他,「以是因缘,受诸苦报」。现在成佛,所以他常常有骨节疼,而提婆达兜是天天找他的麻烦。他跟提婆达兜的缘很深,但是都不是善缘,都是恶缘。真的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成了佛,你看又变成一家人,他们的关系是堂兄弟。他也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专门干破坏佛陀的事情,这经典里面记载得很多。这些示现实在讲也都是教训我们,真正学佛,决定不可以跟人,不可以跟畜生结怨。佛经上有讲,但是此地没有讲。不但跟一些动物不能伤害,植物也不可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戒经》,出家人学习的。因为过去出家人都住在山林,搭个小茅蓬自己住,小茅蓬自己盖,在山上就地取材,砍几棵树,搭个架子,把茅草盖上去,就能够居住。佛说了,树木有一个人高,高度跟一个人一样高,就有树神。你要去砍这棵树,看中它,你要想用它,佛在经上讲,三天之前要去祭祀它,要去诵经回向,通知他三天之后我要砍这棵树,搭小蓬来修行,请树神搬家。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得罪这些树神,他也会找你麻烦。我们在澳洲建立净宗学院,附近有一栋房子我们买下来,这个房子很破烂,我们把它拆掉重新再盖。那个门口,这个树就挡路,好像我们砍掉四棵,让卡车运材料可以进来。我们是三天之前这样做了,结果树神托梦给我们里面的出家人,叫他传话给我们,三天时间不够,希望以后你们要通知他,是一个星期之前。我们想想很对,澳洲人动作很缓慢,在中国好像三天是可以,他们说三天不够,要一个星期之前通知,很有道理。真有树神,佛讲得没错。所以就是连花草树木我们都要尊重它,都不可以伤害它,何况是动物,更不可以得罪人,人与人相处是大学问。
底下一段讲,佛又患背痛,释迦牟尼佛一生也很多病。什么原因背痛?贪财、瞋恚的果报。也是在罗阅只国,过去生中,久远劫前,「节日聚会」,就是逢年过节,挺热闹。这个热闹场合当中有相扑,两个人在表演,一个是刹帝利,一个是婆罗门。刹帝利这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婆罗门就是提婆达兜。提婆达兜就告诉刹帝利,商量,他知道刹帝利很厉害,相扑就是摔跤,日本的摔跤,两个人比赛。他说你让我一点,让我赢,我给钱给你,「卿莫扑我,当与卿财」,贿赂,我给钱给你。所以刹帝利就不尽力,婆罗门就赢了,赢了之后就受国王的赏赐。可是过后这个婆罗门食言,没有给他钱,「不报所许」,没有给他。「到后节会」,大概是过了一年,又有这样的大会,他们又在表演相扑。这个婆罗门又求他,「得赏如上」,过后之后又不给他。我们就晓得,这个刹帝利当然心里就不服,我每次让你,你告诉我你要拿多少钱给我,可是过后你又食言,你又不肯给。「如是至三」,到第三次,两个人又碰到。这一次表演,这个刹帝利心里就念到,这个人前面两次都欺骗我,我今天在摔跤的时候我要把他打死,发了这个心。真的在这次就把他打死了。这是贪财、瞋恚杀人。这次摔跤,刹帝利赢了,过去几次他都是假的,输给他的。国王一看到他非常欢喜,「赐金钱十万」,赏他。佛说那时候的刹帝利即是我,婆罗门就是提婆达兜。他说我在那个时候「贪财瞋恚,扑杀力士」,力士就是提婆达兜前世,「以是罪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成佛了,「由此残缘,故受背痛之报」。这原因就是当时在相扑,摔跤的时候,他是让他的脊椎骨受重伤而死,这是背。所以,这一生所感的果报背痛,说出这些原因,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报。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在造作的时候他没想到,果报现前他害怕了,害怕也没有办法,你没有办法躲避的。菩萨知道业因果报,所以他起心动念的时候他就想到,想到将来如果有不善的苦报,他就不敢做。果报现前,菩萨是甘心情愿承受,不怨天不尤人,为什么?自作自受,怎么可以怨天尤人?无论是共业、是别业,没有例外的,统统都有前因。凡夫不知道事实真相,受了一点冤屈,不服,总不免怨天尤人,老天对不起我;学佛的人,佛菩萨没有加持我、没有照顾我,怨天尤人。这种心态只有招来更严重的苦报,不能化解。如果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在遇到灾难的时候,不怨天不尤人,好好的反省。实在想不出自己哪里有过失,那肯定是过去生中的业报。总要虚心、要忏悔,要断恶修善,这样我们不善的果报才会化解,纵然不能化解,它会减轻,这肯定的,这是消灾免难正确的方法,我们不能不知道。学佛的同学,希望多多去学习经典,经典里面这些教训非常之多。
下面有个很重要的,第六段「佛被木枪刺脚缘」。这个业因是什么?是战争、杀敌,冤冤相报,战争不是好事情。释迦牟尼佛处理流离王灭释迦族,那个处理方法是智慧,不结怨。如果用战争,用抵抗、战争,这个事情麻烦,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你看他用的方法是劝导释迦族逃亡,知道他们的军队要来了,逃亡。释迦族真的逃出来一些,逃到哪里去?逃到后藏,西藏的后藏。这个事情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他说他们这一族这一部分人逃到后藏之后,以后在后藏就落户,就没有再回去。所以释迦佛的遗族,他那一族的人有一部分在我们中国后藏。这个处理正确。为什么流离王要出兵来打?那是过去世,过去这个鱼,讲得很??清楚。释迦族的人灭了它一族,现在人家来报仇,所以不能抵抗,要逃避。绝不是释迦牟尼佛没有智慧,懦弱无能,不是。人家把三世因果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教给我们处置的方法,绝不再结怨。
这个缘,我们看他这一段的文有很好的启示。他说「佛于罗阅只竹园精舍,入城乞食,??忽有木枪」,这个枪是木字边的,我们看到这个跟现在的武器不一样,从前是木棍,上面加一个矛头,称矛,也称枪,这是古时候战争时候所用的武器。去城里乞食,忽然这个木枪就在前面,也没有人拿住,就遇到它拦住路,不让他走。佛自己清楚,这是过去生中的宿缘,「我当受之」,没有办法避开。佛托钵不是一个人,总有几个弟子跟着他一起,他的僧团也相当可观,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释迦牟尼佛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六人。这么大的队伍,四处去乞食都分成小队,也很整齐,所以社会大众很尊敬,这个团体有秩序,他不乱来的,有规矩。乞食也是一堂功课,斋主供养的菜饭这是财布施,出家人接受之后,一定要为斋主说法,不说法也为他祝福,这是法布施。没有说是托了就走,这不可以,那是没有礼貌。所以我们在《楞严经》上注意能看到,《楞严经》发起的因缘也是入舍卫大城乞食。吃完之后,佛没有说法就走了,这很例外的事情。所以这些斋主们供养佛之后,就跟着佛,佛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为什么?听他说法。实际上,佛是知道阿难尊者出了问题,回去救他,这就说出一部《大佛顶首楞严经》。
一看到,突然几支枪摆在面前,大家感到害怕,这怎么回事情?佛晓得过去,「现偿宿缘」,这是示现,要酬偿过去生中造的业,「使众人见,不敢造恶」。佛就利用这个机会,这也是教化,他「踊身虚空,去地一仞」。佛就飞上去,虽然飞得不高,可是这个木枪奇怪,佛升高它也升高,跟着佛。「乃至七由旬」,七由旬相当高,大概差不多像现在飞机的高度差不多。一由旬,小由旬都四十里,比飞机飞得还高,那个枪也随之。「佛于空中化一青石,厚阔十二由旬」,佛站在这个石头上面,那个枪穿过石头,又出现在佛前。佛再变化为「水火风,各厚阔十二由旬,佛立其上,枪亦穿过,佛复上四王天宫」,佛到四王天,「次第乃至梵天」,梵天是大梵天,「枪亦次第而上,至于佛前」,这个麻烦大了,佛逃不掉。「所过诸天,与说宿缘」,佛是借这个来说法,来告诉大家。「佛复从梵天下」,回到罗阅只城,那个枪也跟下来。「国人随从看此因缘,佛恐众人见偿此缘,皆当闷死,故语众人,各自还归」。因为佛看到大家看到了都恐惧,佛怎么会遭这种难?有什么方法来代替?又叫这些比丘们各人回到自己房里去,就是他们的寮房。「佛便心念,当偿宿缘,遂叠大衣,敷座而坐,即展右足,木枪即从足趺彻过」,逃不掉,就接受了。这是木枪刺脚。
舍利弗这些弟子到佛的所在「礼拜慰问」,佛为他说这个原因。他说「往昔」,??这都是过去生中,「两部主贾客」,就是做生意的,「入海取宝」,从事于海洋的贸易。「后遇水涨争船,第二部主与第一部主格战」,为了争船就发生战争。「第二部主以矛刺第一部主脚,彻过,即便命终,佛告舍利弗,第二部主者」就是释迦牟尼佛前身,第一部主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兜。他说「我时刺彼脚,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故受木枪刺脚」。这一段因缘里面讲的是战争,这个两部主为了争船发生战争,战争里面杀害对方,杀敌,冤冤相报。这里面虽然没有看到提婆达兜,提婆达兜没出现,木枪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三种病因的第三种,宿业。宿业,宿世的罪业。可见得当时战争杀人那个心是非常之恶,非致人于死地不可,没有一丝毫同情怜悯心,以最残酷的手段来对付,这就变成业报。
从佛这个果报使我想起,这也是属于战争的,很麻烦。我在学佛之初,刚刚接触佛法,认识朱镜宙老居士,朱老居士跟李老师同年,那时候那一年他老人家六十九岁。他是学科学的,官也做得不小,抗战胜利之后,他是浙江人,他做浙江财政厅长。三十八年到台湾来,我们有缘有个朋友介绍,我那时刚刚学佛,他说他这边有个老居士,我介绍给你,跟他认识。老人非常慈悲,把我们看成小孩,他那时候六十九,我才二十六,祖父辈的人,常常讲故事给我听,全是他自己亲身遭遇的。他说在满清的末年,他们家乡,他那个时候十几岁,他告诉我大概是十五、六岁,家乡出了个怪事情,距离他,他们都住乡下,邻近的一个村庄,不远。有个举人,这家人还不错,中举了,他是个独生子,所以就没有出去做官,在家里面还是耕田,照顾父母。他也结了婚,还有一个小孩。有一天中午睡觉做了个梦,这个梦很奇怪,而且非常清楚,不是个普通的梦。他梦到什么?梦到有个人拿一张请帖,就像邀请函一样,牵了一匹马,敲他的门。他去开门,都在梦中,开门。开门的时候一看,对方的人告诉他,他说这封信你看看是不是给你的?他说是,是我的名字没错。他说我们大将军请你过去商量一个问题。他就说不大对,他说我一生虽然中举,从来没有跟做官的人往来过,我没有这样的朋友。那个人说既然名字相同,你就去一趟。他也是没法子好推辞,他说这个马就是给你准备的。就让他骑上马,骑上马之后,他就感觉得这个马不是在地面上走,是在空中飞。一会儿到了一个地方,下了马,那个地方是个很大的大殿,看到许多人在交头接耳,好像在谈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就问那些人打听,大将军是谁?人家告诉他,岳飞。他一听说岳飞,心里就感觉很难过,他说岳飞是宋朝人,那我不就已经死了吗?他说不行,我不能死,家里父母没有人照顾,妻子还有小孩这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岳飞升座,召集大家。他就告诉岳飞说我不能死。岳飞说没有关系,我们现在商量讨伐金兵。你看还是打仗,满清的前身就是金兵。他告诉这个举人,他说我们军队出发的时候还有半年,你可以先回去。他是聘请他来当秘书,从事于文书工作的。他说我送你回去,你回家料理后事。他读书人,对于岳飞非常崇敬,心里想想,死了以后能够跟岳飞也是很不容易得的,所以他就满口答应。岳飞就派原来接他的人送他回去。回去之后,他就告诉他的父母。父母说这是作梦。他说不是梦,是真的。到约好的时期,岳飞派人来真的把他接走。老居士告诉我,半年之后就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他说推翻满清,半年前岳飞已经去讨伐,就是阴阳两面都开始,人间没有动,鬼就先动了。他说岳飞现在还在鬼道,什么原因?就是他分别执着没放下,念念不忘讨伐金兵,就这么个原因。跟这个是一样的道理,战争也会惹下祸根,麻烦!释迦牟尼佛前世,这是战争,遭这个果报。这是我们举这几个例子,害人的事情决定不能有,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极为赞成!有时也是生气,其实不值得,上天有眼,自己好好做好自己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