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素是現代醫學發展的重要裏程碑,它的發現挽救了無數的生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抗菌素的工業化生產也越來越普及,抗菌素不再金貴,成了平民藥物。可惜的是,濫用抗菌素的現象非常普遍,不但造成了不應有的浪費,也損害了人體健康,造成環境汙染和抗藥性泛濫。
近日,中國廣東省有關部門發布了關於抵製抗生素濫用的新規定,將對亂開抗菌素的職業醫師處以撤銷處方權以及撤銷職務的懲罰。無獨有偶,來自哈佛醫學院有關研究人員的最新報道指出,美國很多醫生,由於不了解有關專業知識和應付病人請求,在很多不適用抗菌素的情況下,濫用抗菌素類藥物。
盡管證據顯示,抗菌素對於大多數喉嚨疼痛和支氣管炎沒有效果,醫生依然開給大多數病人抗菌素,包括急診和普通就診病人。通過對於多大兩百萬病例的資料分析,過去二十年間,醫生處方抗菌素的濫用並無明顯改善,雖然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抗菌素對於咽喉疼痛和支氣管炎這兩種病患多數並無任何效果。
抗菌素,顧名思義,是用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抗菌素在臨床上常用於細菌性肺炎,大多數尿道感染,一些眼睛和耳朵感染,以及部分食物性中毒。喉嚨疼痛和支氣管炎多數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而抗菌素對於病毒性感染沒有絲毫作用。在相關的研究中發現,無論是急診還是普通診所,對於喉嚨疼痛的患者,60%醫生會給處方抗菌素,雖然細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疼痛隻有10%;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炎非常少見,但是醫生給73%因此就診的病人開處方抗菌素。濫用抗菌素的原因,除了很多醫生陋習難改,不了解最新研究之外,處於病患要求和壓力,也使得有些醫生用抗菌素敷衍了事。
常見抗菌素的不良藥物反應包括腸胃不適,腹瀉。
我們希望所有的醫生善用抗菌素。為了避免這個問題,也有必要了解一些相關醫學知識。
首先,很多人把抗菌素和消炎藥這兩個概念嚴重混淆。在醫學上,感染(infection)和炎症(inflammation)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含義。感染是由於外源微生物進入人體而致病,常見的感染可以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等引起;炎症反應是人體組織的一種應激反應,這種刺激可以是由於感染引起,包括細菌感染,但是並不限於感染。任何物理傷害和有害化學物質,都可以引發炎症反應。比如,花粉過敏可以引起眼睛和鼻子發炎,煙塵可以引起呼吸道炎症,人體代謝物如果不能及時排泄,也可以誘發炎症。對於非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尚無特效藥物,一般使用甾醇類激素進行壓製。
炎症反應,實際上是人體對抗感染和其它有害因素的一種免疫反應。當局部組織受到感染或者傷害,免疫係統,神經內分泌係統,血液係統會協調行動,啟動應激措施。炎症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紅,腫,熱,痛,和功能喪失。其中紅和熱是由於局部血流增加,免疫吞噬細胞向受到傷害部位運動;腫是由於局部組織細胞間隙改變,滲透增加;疼痛是由於炎症反應分泌的化學因子刺激局部神經;功能喪失是由於局部組織細胞發生壞死。雖然感染可能引起炎症,但是炎症反應不是感染的症狀,炎症反應是人體一種保護機製,用於對抗感染和其它有害物質。
如果由於外源感染和有害物質無法有效清除,炎症反應持續發展,組織破壞和修複反複進行,就進入了慢性期,也就是慢性炎症反應。慢性炎症可以導致局部組織壞死和纖維化,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也有可能誘發癌症。
對於大多數的喉嚨疼痛和支氣管炎,並不需要抗菌素,抗菌素也毫無益處。如果有這些症狀,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飲水和補充礦物質。在確定是細菌感染之前,不要濫用抗菌素。對於慢性炎症,更無法依賴藥物。要注意飲食,保持足夠的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調整做息時間,減少精神壓力,注意休息,適當鍛煉。
治病主要靠醫生,健康主要靠自己;抗菌素雖好,藥物是不得已而用之物,不可依賴。
What I am trying to say is, even if the Cold or Bronchitis was caused by virus, it very likely will evolve to bacteria infection, and antibiotic will be a great help, as long as the Doctor knows what he or she is doing.
经典的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