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房屋装修的狄德罗效应

(2024-06-19 16:25:26) 下一个

房屋装修的狄德罗效应

  隔壁老王最近有点烦。他满肚子的苦水,说起来都是装修惹的祸,起因竟是王嫂淘来的一些小摆设。

  王嫂喜欢逛家居市场、旧货市场,还喜欢在网上搜索,经常淘回一些小挂件、小摆设,和一些稀奇古怪的小艺术品。经过她的匠心设计、巧手安置,这些小玩意儿各得其所,把偌大一座房子,装饰得颇有艺术气息。小东西积攒多了,王嫂便要求在客厅里增加一个陈列柜。老王是村里远近有名的宠妻模范,王嫂的要求无不尽力满足。

  于是,一只漂亮气派的陈列柜落户客厅,那些散落各处的小玩意儿爬进陈列柜,立马身价倍增,显得更有魅力、更有品位。只不过,这个柜子显得有些突兀,和客厅的其他家具有点不协调。老王不差钱,批准王嫂主持更新客厅家具。

  下面的故事,不说地主们都知道,可能不少人还亲身体验过。老王被王嫂牵着,一步步陷入尴尬境地。他俩发现,要更新的地方不断出现,活越干越多,开支越来越无法控制。半年多了,老王一家一直生活在工地里,钱包瘪了,装修工烦了,老王的爱心也快耗尽了。最后,按照老王自己的说话,一座大房子,需要换的都换了,不需要换的也换了,估计下一个要换的,就是他这个老公了!

  为此,爱妻模范老王不得不给王嫂立了个规矩:以后想过花钱购物的瘾,没问题,但是,只可以往自己身上招呼,香水口红粉底霜,服装鞋帽小包包,尽管放手买。那些为房子增光添彩的物件,一律不准拿回家。

  老王面临的困境,我自己经历过好几次。现在回想,最荒唐的一次是,一间出租房,因为一个橱柜被水浸泡了,最后更新了整个厨房。

  这种现象, 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斯格尔(Juliet Schor)命名为“狄德罗效应” (Diderot Effect)。她在1999年出版的《过度消费的美国人》(The Overspent American: Why We Want What We Don't Need)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

  这个概念来源于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讲的一个关于睡袍的故事。

  丹尼斯·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百科全书派” 的创始人,他一直崇尚俭朴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他便扔掉旧袍子,每天穿着新袍子在书房工作。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被更新,书房终于配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感到很不舒服,因为 “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他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用狄德罗自己的话说: “我曾经是旧袍子的主人,现在却变成了新袍子的奴隶。”

  狄德罗效应被称为“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它揭示的是一种常见的“愈获得愈不满足”的心理现象,即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急不可耐,而一旦得到就会得陇望蜀。 在狄德罗效应的作用下,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便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

  狄德罗效应告诉我们,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拥有。因为一旦你拥有了一件,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促使你不断地追求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对于地主来说,狄德罗效应更像是一个陷阱,往往是我们自己为自己挖就的。

  为了避免被狄德罗牵着鼻子走,我的经验和教训是,对出租房的维护,尽量不要打乱原有的格局,破坏原来的平衡,颠覆本来的和谐,最好保持一贯的风格,能修的修,该补的补,保证功能的完备,不作局部的更新,不赶时髦。

  写于2024-06-19 蒙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和鼓励!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鱼在北冥' 的评论 : 你已经游在前面了,我们要跟随!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哈,好文!
鱼在北冥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狄德罗效应”,断舍离又多了一个理由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谢谢鼓励!我也很崇拜林语堂先生,尤其是喜欢他的生活智慧和幽默。好像现在意义上的“幽默”一词,就是林先生最早翻译过来的。
xyz66 回复 悄悄话 才发现百里舟博文,多篇写得妙趣横生,令人读后不禁莞尔,有林语堂之风(a positive connotation here:). 感谢分享你的所思所想,读者能感受到你俏皮灵动的意识流。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hyang_wxc' 的评论 : AI 进入房屋装修,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中美' 的评论 : 是这个道理!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箕子叹纣和狄德罗的睡袍,这两个故事说明东西方文化是相通的,人性是相同的。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仁可' 的评论 : 谢谢仁可的鼓励!
百里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谢谢油翁的点评和鼓励!
dhyang_wxc 回复 悄悄话 有了AI,就不需要老員工了,只好湊合AI了。正在進行時。
新中美 回复 悄悄话 你伺候它还是它伺候你的问题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象箸效应”的提出比狄德罗早了2千多年。

物质追求是人本性,节制则是后天的智慧。
仁可 回复 悄悄话 妙文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百里舟的文章形象生动,引人深思。狄德罗效应警示我们别过度消费,保持生活简约,避免被物质主导。幽默地说,装修不犯错,关键在于适可而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