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雨

读一点儿书,说一些话,寻找聊得来的朋友,在交流中变得更快乐。
正文

抗疫官场小说《毒城》第五十一章 学术和政治

(2020-04-12 17:57:15) 下一个

第二天,印中流受张振东之托,要去景门给邓惠文看伤。

昨天晚上,几个人在张振东那里吃完饭,单佳茵看出这三位有事要商量,根本没心打麻将,就拉着任倩茹去别屋里说些闲话。三个男人关起门来,嘀咕到大半夜。

印中流已经知道了,疫情已经扩散到周边七八个省市,就连帝都也出现了不少感染者。帝都高层对最先出现疫情的临江这边,迟迟查不出霍乱的起因和传染途径,十分不满。昨天下午的会上,国家卫建委主任,这次的疫情调查组组长傅庄栋,一直黑着一张脸,对于省传染病小组的多项工作,都提出了批评。这下子上上下下都感受到了压力,而首当其冲的,无疑是省里负责这件事的副书记汪文武。

印中流明白,对抗霍乱弧菌的战斗,目前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张振东与汪文武的斗争,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在他的设想中,这无药可治更加无迹可寻的小小细菌,将是压垮汪文武这匹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出发去景门之前,他遇到了一件麻烦事。这件麻烦事如果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让自己一方功败垂成。而这件麻烦事,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内科大夫吕一鸣,给他惹出来的。

今天一早,吕一鸣来找印中流,慢条斯理说了很久,主要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和宋睿睿、

白心洁采集到街上不知什么人的呕吐物,和上面乌鸦排泄物的样本。经过细菌室化验,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变异霍乱弧菌。宋睿睿将培养菌株喂食小白鼠,致病率达到60%。吕一鸣提出一种假说,此次霍乱弧菌的扩散,是通过乌鸦,或者还有别的飞禽的排泄物,再沾染到人的食物传播。白心洁使用细菌室计算机系统,根据中南理工大学鸟类研究中心提供的,本省鸟类分布资料进行了初步测算,数据模型显示鸟类分布情况与霍乱扩散情况基本吻合。

印中流听了吕一鸣的这项汇报,心情稍微有些复杂。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没看错人,这个吕一鸣确实能干,值得好好栽培;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假说真的成立,将对此次抗疫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项成果现在出来,实在还不到时候。

如果说吕一鸣汇报的第一项情况,是让印中流进退两难的话,吕一鸣的第二项建议,差点使印中流按压不住情绪。吕一鸣说,细菌室已经基本确定,这次的致病菌就是最新变异出现的0147干性霍乱弧菌。但是对于这个变种的各项生物酶和基因组测定,却遇到了困难。原因是细菌室的JEOL电子扫描显微镜属于SEM-EDS技术,最高可以放大18万倍。而香江大学程永东主持的细菌实验室,是全球最高等级的FSL-4细菌实验室,他们拥有最先进的SEM-WLIM白光干涉电子显微镜,精度可以达到0.1纳米,而且可以进行3D高精度测量。况且临大细菌室可以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的专家没有几个,短期内无法确定该变种细菌的基因特性,也就无法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所以他建议邀请自己的博士导师程永东教授加入到此项研究中来,而且越快越好。

印中流看着吕一鸣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忽然想起本朝太祖评价宋代军神岳飞的一句话:罕见的军事天才和政治侏儒。印中流坚信自己一手创办的临大细菌室,可以找到对付这次的霍乱弧菌的办法,只是可能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如果这次临大细菌室可以攻克变种霍乱弧菌的难题,将为这次抗疫立下头功。那么,他印中流将一举从省级学术权威跃升为国家级权威,今后评选为科学院院士,乃至进一步接过临大校长的担子,都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他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临江省的政坛,目前还是沙州帮的天下。但是临大毕业生,凭借年轻和有知识的优势,近年来已经崛起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余绍峰,和他印中流自己,都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成为临大校长,不仅可以掌握每年天文数字的科研教学经费,更重要的,可以将这一省最出色的人才,也可以说就是这一省的未来,隐隐笼络在自己名下。

程永东是印中流早年在华中林业大学读本科时的师兄,两人的关系也不错,但是程永东是E国爱丁堡大学博士,早以是国际知名的生物学专家,E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而如果按照吕一鸣所说的,邀请程永东加入,即便可以快一点完成研究,主要的成果都会落入程永东袋中。而自己,将会在程永东的学术光环下,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个吕一鸣为什么就是不懂呢?怎么才能既让这个人为我所用,又不要不识时务、惹是生非?”印中流的脑子高速转动,一个名字映入了他的脑海。

白心洁。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况且他俩本来就曾经是一对恋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以白心洁的明眸善睐,加上妩媚功夫,让吕一鸣尝点儿甜头,给吕一鸣这头傻头傻脑的犟驴套上一套笼头,应该问题不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