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雨

读一点儿书,说一些话,寻找聊得来的朋友,在交流中变得更快乐。
正文

闲话园林之一:欧式园林景观趣谈

(2016-04-10 22:52:16) 下一个

这一篇本来是我受到竹林百贤微信群,艾望华和海纳山川两位群主的邀请,于四月九日在群里主持了一个园林景观方面的讲座的讲稿。整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竹林百贤群,让我想起一句诗:山间竹径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这次讲座完全是闲聊乱侃式的,尽量不在这里教科书式的罗列很多概念,也不想做严格的史料考据。听众很多不是本专业的,只是凭兴趣来听听,那样讲的话,我担心把大家都给听跑了或者睡着了。

大家姑妄听之,我也就姑且讲讲。基本说的是本人的一些观感和想法,很不成熟也很不系统,希望方家不要见笑。如果能够拔冗斧正,本人在此先行谢过了!

首先,我想说说什么叫园林。我理解园林就是一种人工营造的户外环境,通过建筑,水体,植物,山石等要素的运用和组合,来达到赏心悦目的主观效果。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运用的手法,还是追求的效果,东西方的传统上都是根本不同的。

所谓东西方,这里就是指的亚洲和欧洲。有意思的是,欧洲文明主线清晰,一般没有什么争议。但是谁能代表亚洲,不同地区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位置在东亚,所以华人说到亚洲的时候首先想的就是东亚,东亚代表亚洲。然后把印度,巴基斯坦叫南亚,一堆斯坦是中亚,伊朗伊拉克什么的是西亚。尤其还有一个南亚次大陆的说法,让三哥很受伤。

身在南亚的印度人,就不这么认为了。十几年前刚来加拿大的时候,碰到一个超市叫ASIAN FOOD,我以为是中国超市,但进去一看,是印巴人开的,卖的净是花花绿绿的瓶瓶罐罐的印巴食品,也不知道怎么吃怎么做。可见在印度人心目中,是南亚代表亚洲,而不是什么次大陆。在欧洲人眼里,他们想的亚洲是首先是近东这一块。

当然。西亚的伊斯兰,南亚的印度都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他们也有自己特色的建筑和园林。但是,因为成就和特色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在这里着重讲,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园林,和以东亚,具体说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

欧洲园林的发展脉络

从总体上说,西方园林追求的是,通过人工营造户外环境,对主体建筑或建筑群进行衬托,同时为人们的户外生活提供场所。所以,在大多数的西方庄园中,建筑物是主体,视觉上非常彰显。园林内景观是附属的,起陪衬的作用,主景是男女神像,实际是君王的神话象征。

罗马式

大家都知道欧洲的文明是起源于爱琴海沿岸,克里特岛,希腊。古代文明的辉煌和鼎盛是希腊之后的罗马帝国。公元前338年,希腊被马其顿所灭,很多诗人,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跑到亚平宁半岛去,为罗马文明注入了最主要的基因。

希腊到罗马,实现了从小国寡民到雄伟帝国的跨越。所以罗马式的建筑在继承了古希腊一些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出规模宏大,雄伟壮丽的特色。围绕带有高塔,拱券,巨大罗马柱的建筑,园林经常使用大面积的石板或者混凝土预制件铺设的广场,点缀以繁复的喷泉,和橄榄树,杨树,棕榈等植物。拜占庭文明的很多建筑还带有受到中亚影响的半圆顶,天际线非常抢眼。值得一提的是直至今天在欧美地区铺设地面的常用手段之一,使用混凝土预制件表面和沙石基础的INTERLOCKING,在五千年前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就已经出现了。


 

(附图1)这是一个典型的罗马式建筑和庭院,高塔,半圆顶,拱券,立柱,喷泉,雕塑,合欢树,全部都齐活儿了,顶门还有个大十字架。东西罗马俩教皇,宗教色彩非常浓郁。

我认为最美的罗马式庄园,意大利北部MAGGORE的isola bella,是由卡罗伯爵于1632年兴建的。一个伯爵有如此财力,当然是得益于地中海的贸易。壮丽的湖光山色映衬下的台地式建筑和花园是最大看点,令人对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产生无限遐想。


 

(附图2)这个是全景。


 

(附图3)水剧场,看到这个就会明白,圆明园的大水法就是个山寨货。


 

(附图4)台地式的花园非常有特色。




 

(附图5)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仰视或者俯瞰,都非常漂亮。

另外,我还发现有趣的东西,

 

(附图6)这是什么东东,烤披萨的炉子吗?

法式

法兰西王国发端于查理曼大帝的神圣罗马帝国,于公元987年建立。同样作为地中海国家和天主教国家,法兰西文明与罗马文化的纠葛是由来已久的。实际上,高卢曾经也是凯撒大帝的龙兴之地。

比如说我认为除中餐以外最精美的法国烹饪艺术,最早都是意大利厨师打理。路易十四之后法国人口味进化,去掉了烦死人的蕃茄酱,加上了海鲜和白葡萄酒,还有蜗牛鹅肝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形成了今天的法式大餐。

法式建筑和园林,除了对罗马的继承,也逐渐出现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单体建筑方面,有非常夸张的大屋顶,以及内部极尽奢华的洛可可式装饰。


 

(附图7)法式大屋顶和庭院。据说大屋顶的出现,跟法兰西王国的收税官有关系。他们在征收房产税的时候呢,是按照楼层来计算税率。楼层越高,收税越多。数楼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数窗户嘛,有几层窗户,就有几层楼。按常理,屋顶是不能计算在内的。结果法国人就开始钻空子,把楼房盖的矮矮的,把屋顶做的大大的,里面暗藏楼层。久而久之,大屋顶反而成了法国的一道风景线啦。

据说最多的屋顶内部有十六层楼房。看来什么地方,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附图8)这是法国普罗旺斯的一座酒店,这个屋顶更变态了,处女座的人看了简直要疯掉。

法式园林除了继续气派宏大,也有所发展。比如更加注重对称的布局,几何式样的花坛,修剪整齐的植物,围绕繁复的雕塑和成体系的喷泉。内部的洛可可式装饰加上外部园林高昂的维护费用,室内外陈列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也是必需的。这些要素,使法式庄园成为高端与地位的象征。所以说,最豪的豪宅,一定是法式建筑配法式园林,甚至即便是山寨货也不得了。前不久售出的美国拉斯维加斯一栋法式豪宅,据说售价超过三亿。




 

(附图9)山寨法式豪宅的外观和庭院。


 

(附图10)内部带水池的大厅,带有明显洛可可式的奢侈暧昧的浪漫色彩。

山寨货我们就不多说了,说说最正宗的,我眼里的世界第一名园,坐落在巴黎南郊的凡尔赛宫。

说到凡尔赛宫,就不能不说路易十四。他是波旁王朝最伟大的君主,不仅文韬武略,雄极一时,而且相貌英俊,风度翩翩。披着一头飘逸的金发,被当时的人们认为酷似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所以被称为太阳王。不仅如此,这个人还精通诗歌,绘画,音律,舞蹈。本人可以创作歌剧,有时还登台表演。这才是真正的国民老公,王思聪之流,给他提鞋都不配。


 

(附图11)太阳王我们是见不着了,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塑像雕像。

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很多。直到今天,很多的歌剧,长诗,芭蕾舞剧,小说,还在传颂她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那个铁面人。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多说了。另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太阳王有一次见到了大预言家查拉图斯拉,预言家开口道,陛下已经享尽人间的繁华与荣耀,将在一百天内遇刺身亡。

法国宫廷上下闻言简直如临大敌,调来重兵,对王宫严加护卫。路易十四因此深居简出,除了他的贴身侍卫,一个生死弟兄,谁也不许靠近陛下寝宫,连他的众多情人也忍着不见了。结果过了九十九天,别说刺客,刺猬都没有一只。到了最后一天,太阳王实在穷极无聊,闲得发慌,就要跟他的铁杆儿侍卫切磋武艺,活动活动筋骨。这个侍卫百般劝阻,路易十四不听,侍卫只得应命。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太阳王身披重甲,头戴铁盔,只露两只眼睛。而且比武使用的是木枪,应该说是万无一失。不料想就在这次打斗中,卫士的木枪突然断裂,断茬不偏不倚,正好刺入路易十四眼中。太阳王因此不治身亡。

太阳王死于木棍,狮心王死于鸡骨头,可以并称欧洲历史上的两朵奇葩。

太阳王虽然不怎么英勇的挂了,但是他穷尽毕生精力,用了二十几年打造,为我们留下了这座万园之王,凡尔赛宫。


 

(附图12)凡尔赛宫全景图,总占地2473公顷,接近北京颐和园的十倍。




 

(附图13)规模巨大的前部庭院。图片中看似矮小的树篱,其实都有两人多高。人走在其间的甬道上,感觉就像进入了迷宫一样。


 

(附图14)规整精美的花园局部。


 

(附图15)喷泉随处可见,全园大大小小有一千多座。


 

(附图16)动感极强的太阳神阿波罗雕塑喷泉。


 

(附图17)凄美多姿的月亮神拉多娜雕塑喷泉。


 

(附图18)镜厅。顶部是勒博兰的巨幅油画。园林史大家程世抚先生说“错彩镂金,雕绩满眼”。

 

英式

法式我太喜欢,说的太多。欧洲的另外两大流派英式和地中海式,我们简单讲一下。

英式比法式出现的晚,受到东方传来的中国园林的影响,一反法式的宏大规整,反而追求私密好自然,特点是小门小户,曲折幽回,以栽培各种奇花异草见长。


 

(附图19)

喜欢种花种菜的朋友,可以考虑培育英式庭院。

 

地中海

在地中海北岸,希腊,意大利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受到拜占庭,阿拉伯文化和文艺复兴的多重的影响,出现了地中海式建筑和景观。特点是线条柔和,亲近地形地貌,色彩明快鲜亮。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南加州,新墨西哥州一带,出现了许多地中海式与墨西哥沙漠植物相融合的园林景观,别具风情和特色。


 

(附图20)

大多伦多地区的民居和庭院

加拿大因为早期是英法殖民地,很多民居带有明显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痕迹,或者可以称为简化版的都铎式。


 

(附图21)

大家是不是看着很眼熟啊,在PICKERING市中心,就是KINGSTON ROAD和PORT UNION ROAD交叉口就有这么一个东西,KITCHENER市中心也有一个。特点是屋脊线的多变,和对墙立面进行大色块分割,当然是非常简化的都铎了。

还有更简化的

 

(附图22)。

简陋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看见都得羞死。也有简化版的法式大屋顶,我相信太阳王看见也不会喜欢的。


 

(附图23)

这就是GOOGLE地图街车在CHEORKEE路上随便拍的。

要知道最早移民者来到北美的时候,基本是一帮穷光蛋。所以即使是简化版的欧式住宅,在当时也只有比较有钱有势的人家才住得起。到了十九世纪晚期以后,大量的普通老百姓才逐渐脱离木屋,开始要享受真正的HOUSE,所以当时建造了大量的更为廉价的被称为新殖民地式NEW COLONIAL的民居。大家只要看到平房BUNGALOW,外墙用扣板SIDING,大门藏在腋窝里,门前还有个假惺惺的围廊,基本就是这玩意儿啦。


 

(附图24)

到了最近五十年,中产阶级开始两极分化。一部分收入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加上一些小企业主,还有一些带着大把钱来加拿大的新移民,希望在住宅方面,能够对他们的经济地位进行一定的标示。迎合这种心理呢,大多地区新建的独立屋,仿罗马式,或者叫新罗马式风格开始大行其道。


 

(附图25)

在多伦多北部,NORTH YORK,VAUGHAN,RICHMOUND HILL,MARKHAM,这样的房子随处可见。大家看到高尖顶,拱券,大立柱,仿石贴面,主要追求正立面的高大上,也就是所谓GREAT CURB VIEW.

如果在大多地区,营建自家的的庭院景观,还是有一些一般的规律可循。比如一般来说,庭院景观应该与主体建筑风格一致。

拿前院的景观来说,如果是英式或新殖民地式的住宅,可以采用边角小花坛和天然景观石加铸铁灯柱的搭配。车道DRIVEWAY,用INTERLOAKING给沥青包边即可。


 

(附图26)

这是一个获奖的作品,很简单,造价低,效果也不错。

如果是带有罗马式风格的房子,车道最好使用仿石质感的INTERLOCKING铺设,加上深色勾边,正门前建风景矮墙,两端加PILLARS,上面坐灯,正门配比较大型的石质台阶。这种格调一直深受各地华人喜爱。


 

(附图27)

西人很多会比较偏爱EVENGREEN 加上BIG ROCK的FRONT GARDEN.


 

(附图28)

这个是我们六年前在VAUGHAN市修建的,受到很多人的好评。

有条件的还可以修建台级式花园。


 

(附图29)

这个其实有一个败笔,高台用天然石料来砌效果会好得多。事后真是追悔莫及。这件事也说明了造园这件事的一个特点,就是在设计阶段屋主和造园师最好能够反复沟通,经过一段时间酝酿,以确定最佳的方案。老话说事缓则圆嘛。以免操之过急,事后大的方面不满意,再改动的话,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法式的比较难处理,因为必需要规整的花坛,小了不出效果,大了的话修剪起来非常麻烦。如果不是非常在行,或者非常不差钱,建议就是草皮上种几棵合欢,或者白桦,再加点儿郁金香之类的就算了。地中海式在大多地区非常少见,就忽略不讲了。

前院还说不完,讲座的时间已经到了。后院的选择更多,但是我个人还是极力推荐奥妙无穷的中式园林。怎样让来自我们遥远故国的中式景观在加拿大的后院落地生根,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留到我们下一讲《中式园林的故事》再讲。

谢谢大家!

夏大雨

鲁人景观HPL Green Construction

www.hplgreen.com

416 917 942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wenxueOp 回复 悄悄话 内容条理清晰,谢谢介绍!
楼主是在多市的鲁人景观,园林工程?
夏大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nmiu' 的评论 : 到现在才看到,道谢是不是太晚了?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各种建筑园林风格美不胜收。
原来我喜欢的建筑是罗马风格。
那个风光旖旎的小岛不久前摩纳哥王子结婚时才知道,新娘家的。
荔枝100 回复 悄悄话 好帖,期待更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