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雨

读一点儿书,说一些话,寻找聊得来的朋友,在交流中变得更快乐。
正文

佛学知识ABC

(2014-12-08 21:58:33) 下一个

有朋友在微信的圈子里转发了不少有关佛与禅的文章,读了一下才发现自己对于这门学问知之甚少,基本还停留在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李连杰的《少林寺》的阶段。这不由得激发我的好奇心,想要简单梳理出个子丑寅卯来。

可惜一无人可以请教,二无参考资料,手头只有一套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就这套书还是我的一位老友推荐,我费了不少劲儿才借来的。想当年在聊城读书的时候,任继愈先生的《中国佛教史》在我那脏乱差的床铺上扔了四十多天,我愣是一页没读,全当枕头使了。其时还有王世舜教授这样的高人可供耳提面命,可真是暴殄天物啊!

就是本人的一篇读书笔记嘛,列出来倒也无妨。实在想不起出处,就凭印象,混过去算了。跟我一样对佛学佛教不甚了了的人也可以随便看看。反正跟好些个假借我佛之名,其实充塞的全是魔道甚至邪教的文章相比,我这篇算是童叟无欺的。

 

  佛教与佛学

 

佛教不同于佛学。佛学是哲学,佛教是宗教。佛学是佛教的精神内核,佛教是佛学形而上的理念架向世俗的一道桥梁。

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这世界三大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具有哲学内核的。佛陀受到信众崇拜,首先是因为佛陀具备启迪众生的大智慧,而不是因为佛陀能使出毁天灭地的大神通。

这一点和基督教是很不相同的。基督教《旧约》中的耶和华具有很大的威慑力。他感到人类有些不像话,就降下大洪水,把世上的生物除了诺亚一家和他的关系户,统统淹死了,比核武器还厉害。这样的故事给予信众的心里压力,应该是很不小的。

基督教虽然也有阿奎那、托勒密这样的哲学家,但那是后来的事儿。基督耶稣受到世人崇拜,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深的思想,而首先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新约》中并未记载耶稣有逻辑能力或者探索过世界的本源,因为“我爸是上帝”,他根本不需要想这么多。

相比之下,佛陀的出身就没有这么显赫。虽然他爸也是个国王,跟上帝的级别还差的太远。佛陀只有苦口婆心的劝世良言,这方面周星星拍的唐僧最典型了。还有就是指出了一条大彻大悟,跳出苦海的人生规划。能豁的出去你就试一试,完全是后果自负。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如若自宫,未必成功。

若不自宫,必定成功。

玩笑话,大家不要当真。哈哈。

像佛教一样具备哲学内核的还有中国土产的道教和儒教。道教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即黄老之学;儒教自然是儒家,孔孟之学了。但是道教就是个山寨货,一套典章礼仪都是抄袭的佛教,基本教义甚至跟道家思想背道而驰,真是不说也罢。儒教究竟算不算宗教,学术界诸多大佬也是莫衷一是,我就不跟着瞎起哄了。

从这个角度看,MADE IN GERMAN的马克思主义要是能算作共产教或者无产教,起码在理论深度方面跟佛教有一拼。不过共产党人并不这么认为。共产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属于宗教。其实科学值几个钱啊,只有宗教才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社会作用。

如果脱开哲学意味不看,佛教也就跟基督教及其相似了。它们都有场所,寺庙或者教堂;都有专职的神职人员,和尚或者神父;都有一定的礼仪,法会或者弥撒;都是有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甚至圣餐或者斋饭,等等。发展到后来,家大业大,瓶瓶罐罐,真成了非世俗的俗界,又一个大千世界了。

南国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大家不妨想一想,修建这么多寺院,养活这么多和尚,这得多少银两?

什么东西一旦和钱这个东西挂上了勾,自身就会变得很难把持了。

这些年来,本人四处游荡,倒是也遇到过不少的比丘,比丘尼。说实话,我感觉他们除了头上顶着戒疤,身上披着袈裟,想的做的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有诗为证:

山间竹径逢僧话,又得股市新行情。

这些还算好的,在加拿大我还听说有所谓四大金刚,上门讨要布施,其恶行恶相,怕是全然坠入了魔道了。

 

  佛学的基本理论

 

可见如果佛教背离了老佛爷的理念,而完全世俗化、功利化,那就离邪魔歪教所差不远了。那么,老佛爷都有那些理念需要我们去参悟呢?按照冯友兰先生的研究,主要有这些吧:

1,  轮回说

每个有情物的死亡,都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下一轮循环的开始。读到这里,我感觉我们的人生有点儿像一台中了病毒的电脑,不停的重新启动,哈哈。

2,  果报说

普通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不是这一世,而是下一世。每一世都是上一世做的”,同时在做下一世的“业”。因果的报应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故此有情物永世不得超脱。所以,众生皆苦。我觉得这个人生有点像杨白劳,拆了东墙补西墙,永远还不完的阎王债。所以中国人喜欢把爱的人叫做前世的冤家,是有道理的。最难消受美人儿恩呐,嘿嘿。

3,  无明说

普通人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由自身的心产生的幻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幻想对人们产生了诱惑,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每个人都不能免俗,并且沉湎其中,不能自拔。什么叫“色即是空”?就是说老佛爷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并且提醒了我们,色情就是苍井空。什么是“四大皆空”?就是四部点击量大的片子,主演都是苍井空。小安子虽然逼着梁影帝和汤女神都脱光给大家看,但效果还是差远了。这是我胡说的,大家不要记啊。原本的意思是,你看到的苍老师也好,波多老师也好,不过是你硬盘上的一堆数码。真实的苍老师,也就是一具臭皮囊,跟半扇儿猪肉没啥区别。

4,  觉悟说

不受轮回之苦的关键是要觉悟,就是要悟到自己看到感受到的都是假象,事物的本质就是虚无,这才是真正的“四大皆空”。因此也就不再贪念,不再执着。

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是虚无,好像现代理论物理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谓物体的质量是不存在的,构成宇宙的不过是一切能量的波动。这种物理学与佛学的神似,简直让我这种智商的人打着灯笼也想不明白。

5,  涅槃说

人一旦觉悟了,就变得有救了。由此无贪念,无执着,在经过几世的轮回,大概三五百年吧,消净了前世做的业,就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的心咔嚓一下子,就会同整个宇宙融合为一。恭喜你,你已经修成正果,立地成佛了。

前些日子,高仓健先生刚刚挂了。他在电影《追捕》中,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你看,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你就会融化在这蓝色的天空里--------

看起来,修成正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当然了,成龙先生不是唱过吗: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煮饺子还得过三遍滚呢,何况成佛这么大的事儿。修行靠自己是很难的,但是不怕,有办法。办法就是选择一位师傅,拜入一座山门。

跟对了人,不管你是混黑道,混官场,还是遁入空门,这事儿一样很重要。

 

  佛学的主要流派和经典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都是古印度原装的。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在部派佛教的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比较牛掰,自他诞生之日起,其它各派佛教,被统称为小乘佛教。

之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大乘佛教向北传入汉语系地区,和藏语系地区,被成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小乘佛教主要传入巴利语系地区,也就是现今的东南亚一带,被称为南传佛教。现今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三大语系佛教俱全的国家。

可能是佛教太过注重外交,忽视了内政,所以只过了千把年,就在他的发祥地,印度,近乎绝迹了。相反,汉传佛教经过各部经师不断的融会贯通,总结提高,终于发扬光大,形成了不少的山门和宗派。因为篇幅有限,就捡主要的简单说说。

1,  三论宗

三论宗是原装的,是由印度僧人鸠摩罗什传到中国来的,以经典《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起家,故称三论宗。祖庭在南京附近的栖霞山栖霞寺。大名鼎鼎的《金刚经》就是由鸠摩罗什祖师和一个叫姚兴的人联合翻译的。经义是说的“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达彼岸”。研习《金刚经》的三论宗法相比较威猛,惯于清除脑污染,破除各种邪魔歪道。有需要的香客路过南京,千万不要错过了。本人曾于1987年和1996年两次参拜栖霞寺,后一次还给我自己惹出一桩大麻烦,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聊吧。

2,  天台宗

天台宗是土生的,经历九祖方成其宗。该宗研习的《法华经》属佛祖释迦摩尼原创,后经参悟注释成《妙法莲华经》,据说译文流畅,文字优雅,譬喻生动,教义圆满,是中土香客施主咏颂最多的经典。本人还无缘参见,日后一定要找来一观。

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天台美景,久负盛名。李白诗曰: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众香客焉可不去?

3,  华严宗

因研习《华严经》而得名。该经是集合了公元二世纪到四世纪印度一些高僧的言论。华严宗能在盛唐时期,力压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师所创立的唯识宗,而大行其道,可见佛法一定是很高深的。祖庭在西安华严寺,这个本人曾在1993年、1998年两次瞻仰过。里面有座露齿菩萨很有名,被大才子郭沫若成为“东方维纳斯”,大家一定不可错过。

4,  唯识宗大雁塔,这个太有名了,就不多说了。

其实唯识宗影响很小,流传也不远。大师兄二师兄有点儿白忙活了。

对现世真正影响大的是后三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净土宗的好处是修行比较简单易行,因为西方教主阿弥陀佛曾经发下宏愿,帮助所有人成佛,人人只要常念“阿弥陀佛”,别的不用多管,阿弥陀佛就帮助你成佛了。你想想,有这种好事儿谁不信啊?所以净土宗信众众多。这个有点像密宗的转法轮,你把刻着经文的大圆筒子转一圈,就相当于读过一遍经文了,这太省事儿了。当年要是《高考数学习题集》也可以这样转,那就好了。

提到律宗,不能不提李叔同。这位弘一法师乃是大牛人,本人的终身偶像之一。按:本人的另一终身偶像乃是专门杀人取乐的辛稼轩,一佛一魔,何其乐哉!弘一大和尚这位大牛人有才,年轻时号称“二十文章惊世界”,不但写出“长亭外,古道边”这样的千古绝唱,还教出丰子恺、刘质平等一批小牛人。该牛人还是泡妞九段高手,翩翩贵公子,学贯中西,琴棋书画,所玩儿皆成大家。另外还威仪俊美,形容潇洒,简直就是从三岁到六十岁所有女士杀手。后来终于玩儿大了,因失恋而遁入空门。摇身一变,又成了律宗第十一世祖,“中国近现代之第一高僧”。矮马,这样的牛人你不服行吗?

其实转了这一大圈,我最想搞明白一点儿的,是禅宗和它的修行。佛法有云:万法归禅。这一篇已经太长了,等下回有空在接着扯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