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给 manymore 的读后感:The giver

(2015-09-28 19:05:48) 下一个

 

Jonas 生活的社区类似共产主义。

孩子们从小集中被抚养,受教育。每个人都不知道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母。(爱本应从父母那里传承)

没有饥饿。每天由专人配送食品。(饥饿也被认为与多人口多生育有关)

没有性欲,这通过每天服药控制。(至今仍然有无数哲学流派将犯罪和性欲相结合)

到了年龄,每人都接受不同工种的教育,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这些甄选都是通过管理层的考虑,使人尽其才。(集体需要你,你能够做什么——不是你喜欢做什么)

到了年龄,大多数人会被配偶(动词),根据各人的脾气秉性才能,互补。男女双方组成家庭,行使抚养责任。(这时候仍然不涉及感情)

被选做母亲的女子,美丽强壮有点笨,好生养(至少符合中国大家庭婆婆选媳妇的标准)。连续3年被供养,生了3个孩子之后,转为苦力——弥补这3年的玩乐。

孩子们长大后,父母分别进入男女宿舍,然后进入老年公寓。

为了优化资源:弱小的幼儿,年迈的老者,犯规的人,不同寻常的人——都被秘密无痛苦处死,并被告知是被送去了极乐世界。行刑的人,手法熟练,并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是对社区对大家负责任的行为。

所有的制度规则都已经制定了很多世代,严密严谨可行。

每个个体渺小却不可缺少,是社区这个精密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

没有爱,没有感情——这些被公认为是痛苦的来源。

所有的生活的目的,就是安全地繁衍下去——以集体的名义。

 

我是送儿子打球,自己在外面就着路灯微弱的光看了3小时,觉得头皮都发麻,比恐怖片还可怕。次日又花了4小时看完后面,还哭肿了眼睛。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无论是现实意义还是想像力。

毛毛说7年纪的时候老师指导看了。我问他特别吗?可怕吗?他说不。

这些对于孩子来说的确太难理解了。

谢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