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56)
2020 (54)
2022 (62)
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了,真的就那么可喜可贺吗?媒体铺天盖地把他描绘成了:一个给人的印象是极富教养,彬彬有礼。马克龙是此次大选冲出的一匹黑骏马,因其所受的精英教育和普世价值观,又被称为白天鹅。他年轻、英俊、温情、优雅,几乎就是一位完美的绅士,是法国政坛的宠儿,获得了各界政坛大佬的支持,特别是现任总统奥朗德的鼎力相助。
以上是有些是媒体的报道,因为时间久远的关系,人们似乎忘记了。也许就在24年前的今天,当时只有15岁的马克龙和女同学的妈妈布丽吉特相恋了......。这本该是件十分荒唐令人难以启齿的糗事,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会如此津津乐道又乐此不疲?我想绝不只是因为马克龙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总统。而正如他自己所言:黑猫白猫捉住耗子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生前被人们誉为的警世名言)看到了吗,到底是他当选后才喜欢上这句话的,还是以前?我们无从考证了。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句话肯定会比法兰西共和国的历史要长得多得多,是毋庸置疑的。也许法国人不像东方人那样尊重历史,他们似乎更愿意忽略或是忘却那些所谓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像放荡不羁的少年马克龙与不能为人师表的老师布丽吉特,他们如此有失水准的情爱史。被法国人民以至于世界媒体大加赞赏为“高学历、银行家、高颜值、高气场”,初出茅庐就成功征服了法兰西......。
对于他们的过往都轻描淡写的依旧而过,甚至还不无赞扬的加以描述,那毕竟都是些不能登大雅之堂龌龊之举。我下面就引用一篇报道的原文“仅用12年,39岁的马克龙就一跃成为法国新当选总统笑到了最后。中学成绩优秀,17岁爱上自己中学41岁的女老师。一结婚就有3个儿子7个孙子,并瞬间让同学成了自己的儿子。谁的人生能与他相比。”......
两人初遇时,马克龙才15岁,热爱诗歌和话剧,还会弹钢琴、跳探戈……这样文艺气息浓郁的少年吸引一大群迷妹,其中就包括40岁的布丽吉特。布丽吉特已踏入不惑之年,但知识的渊博和优雅的气质为她镀上一层温柔(我更是“荒唐”的愿意用上,知识的渊博和优雅的气质,来赞赏她的"知性与睿智")。
然而又因为同样对戏剧和文学的热爱,两人越走越近。在一场话剧表演落幕后,布丽吉特给了马克龙一个温柔的贴面吻,这时感情开始浮出水面。一个是前途无量的少年,(就因为今天他是当选法国总统。所以,才可以说当初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少年)一个是离婚带三子的中年母亲,即使在浪漫的国度,这样的爱恋也终究不被包容。马克龙的父母当场做出决断,高三的时候给马克龙转学去了巴黎。这些就是他们发生在24年前罗曼蒂克的发情史。
然而为什么人们不愿意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解读:41岁不守妇道和没有职业操守的女教师道德败坏的勾引情窦初开的少年学子。法国女教师用及其下流的卑劣手法大搞师生恋。把学生培养成老公(再把老公培养成总统 )。为什么人们此时此刻都用了逆向思维?“ 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应该给法国的教育体制点赞!”
本末倒置了?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人们思维的随意性。这种摇摆不定性是政治不成熟和衰败的表现和开始。寄希望于不曾有过的新奇,人们现在只是随心所欲庆贺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奇迹”出现了。
这显然是道德伦理的缺失,是教育的失败,更是对民主法治的亵渎与践踏。希望这仅仅只是法国式的教育,法国式的人文和法国式的罗曼蒂克与法式的民主。一旦尘埃落定真正的法国人定是会“痛定思痛“。却原来法国是被如此道德沦丧的教育制度,国情所左右了。这是法国的悲哀,更是全世界道德伦理的悲哀。完全丧失了道德底线,毫无厘头。这种事只会发生在法国。就像1848年的法国大革命一样......!
在美国是绝对的不可能,美国也有相同的案例发生,有关与女教师不伦之恋的条目有近百万条。她们与学生发生了恋情,最终的结果是被捕进监狱,失去工作。所以,说法国人的浪漫是不着边际没有底线的。居然还可以搞出个划时代的总统来?人们没有惊慌失措,也未有诅咒骂娘。反倒大书特书的为其歌功颂德,难道这不是时代的悲哀又是什么?
为什么报道评论都说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说他是个成功人士?为什么法国人会选择他当总统?这也有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当今资讯发展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不已。说是时代造就了法国当选总统,不如说是24年前的那场有惊无险的师生恋......!为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法国人对待性爱的偏好是多么有失水准的重口味.......! (谢谢阅读)
"人类社会的文明,是有一个共同底线的。" 这也太搞笑了。天朝人的底线是可以接受腐败的专制政权,只要有肉吃就行。你去问问法国人能接受吗?
中国古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上面有个皇上罩着,老百姓吃糠咽菜也心安,高呼吾皇万岁。
法国人则是“宁作乱世自由人,不做太平盛世犬”。人家以前砍了国王的头,如今看哪个总统部长不顺眼,立马就上街游行罢工。
哎,没法比。
草草一看,没有通读。树荫满地所言极是。
是谁发明了“底线”一词用在道德上,粗糙并且低智的一塌糊涂。
性爱只要是两情相悦,就是道德高尚。比那些为了虚荣而结婚,为了批发卖淫而结婚,为了性爱之外的目的为主的结婚,要高尚100倍。
是啊,说起“底线”,再也找不出比当下中国更没有底线的社会了:为了买房,上海假离婚假结婚的人排长队;雷洋事件中为了掩盖事实,警察买通按摩女:更不要提,以前计划生育时,将孕妇强行拉进手术室,如今又鼓励二胎了,让当年计生委干部情何以堪?。。。婚姻儿戏,执法儿戏,生育儿戏,“底线”在哪里?
婚姻更多的是社会性,爱情却是真正高级的人性。赞同J-man。
给你普及几个matters of fact-- 第一,15岁是法国法定的majorité sexuelle,不要打算按照美国的法律把女教师送进监狱了,你想多了!第二,Macron的父母送他去巴黎是为了上Henry IV高中然后进grande ecole ENA,法国人都知道这是经典的法国政府部长外交官和总统的上升阶梯。 第三,巴黎和Macron家住的亚眠只有一百五十公里,法国高铁连接两个城市的市中心,全程一小时十分钟,票价10欧元,有人坐火车每天来回上下班。你把这个叫做“远走他乡”?那我爹娘岂不是认为我已经飞到宇宙的尽头了?
鉴于你提供的论据严重失实,恕不再驳你的论点。
是谁发明了“底线”一词用在道德上,粗糙并且低智的一塌糊涂。
性爱只要是两情相悦,就是道德高尚。比那些为了虚荣而结婚,为了批发卖淫而结婚,为了性爱之外的目的为主的结婚,要高尚100倍。
马克龙父母一经发现,就出面要求布丽吉特远离他,并令其远走他乡到外省求学。另一方面马克龙使得原配与布丽吉特,妻离子散......。所有的这些如果是稍有头脑,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明辨是非曲直!怎么唯独你们就绵里藏针不明事理?莫不是也萌生了当老师去“培养“或是做学生被”培养”的理念?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换位思维那就一目了然了。假设,如果24年前马克龙就是你张三,李四或王五的大儿子,你会同意他恋上布丽吉特吗?再假设,你的妈咪与你的男同学相恋了,你又作何感想?我们此时无需再谈什么“人类社会的文明”,或是什么的“共同底线”了......。如果是否定的,我看大家最好还是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再牢牢地坚守住这条底线。不然那么个大儿子就白白“弄丢了”?还有兄弟姐妹也有失去生父的危险?此时,你们谁还会说“这里通篇写的都是些伪道德”......? 恐怕再也不会有人认为是搞笑了!
其中,通过立法程序明文规定下来的,是“法律底线”;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是“道德底线”;各行各业必须坚守的原则,比如商家不卖假货,会计不做假账,医生不开假药,律师不说假话都是属于“行业底线”和“职业底线”。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但底线却不能有旦夕缺失。因为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 不坚守或缺失了,你就有可能妻离子散,或是弄丢了儿子。当然了,你也有可能就成为了“皇亲国戚”。我们每个人的理想追求不一样,时下也许有人更愿意接受的是出人头地的风光生活,至于伦理道德,什么底线又值得几个钱?
中国古人从来就有底线一说。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卖朋友,不丧天良。更是有之,朋友妻不可欺。在封建社会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等等等等......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
我们应该努力用良知,用人性,用文明准则,用理性思维,为自己建立一道防线;使自己有能力清醒地维护社会文明,最起码在狂热的人群中,保持理性思考,不人云亦云。同时对那些抗争者保持敬重,勿以质疑其动机的方式,助纣为虐;也应在内心保留一点作为一个常人应有的理智,以证明自己人性尚未完全泯灭。 ......
赞树荫满地!
我对挑起人类争斗的行为比不合常规的爱更警惕。Macron爱谁是他自己的事。好斗的人和政府,令我担心,而且我为人类今天还互相残杀感觉到耻辱。我不是指你好斗,我是说世界上有比早熟青年爱上老师更令我们担忧的事。
你问世界上有没有真理,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从事科学研究,你显然也会有肯定的答案。但是法律道德都不是真理,一个民主的社会,法律与道德的建立是为了保持秩序,共同利益最大化。不是为了限制人性。不合常态的行为,只要没有造成社会性的伤害,甚至不值得立法管理。比如吸毒嫖娼,在荷兰就不是违法的,这是他们权衡利弊的决定。
至于智力,一些人在人们讨论安乐死时,他们在斗小三;在人们为法国的前途做出艰难的决定的时候,他们还在斗小三。我忍不问自己他们是睿智还是弱智?
这个法国新总统的事情出来了以后,海内海外的国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争先恐后占领道德制高点,总算出来宫闱秘事可以让我们指指点点了。其实法国历届总统的艳史都有一箩筐:密特朗葬礼上他的情妇、私生女和他的妻子站在一起作为家属向来宾答礼,现任法国总统和前伴侣生了四个孩子从来没结婚然后分手了,法国人对此出来不在意。他们知道自己是在选总统服务国家,不是选五好家庭模范丈夫。真是不明白国人为什么这么激动!
楼主说马克龙的婚姻“建立在另一个人和孩子们的痛苦之上”,我不知道她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马克龙和她妻子的几个孩子关系好得很,曾经有他帮忙给孙子辈喂奶瓶推婴儿车逛公园的照片流出来,而且他妻子的那几个孩子都是他后来竞选班子里的人,他当选的那天晚上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儿女来到了卢浮宫广场庆祝。怎么好好的被楼主说得他们都要精神崩溃活不下去了似的。
马克龙在中学时期和他老师的恋情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没有人知道,他的家长没有报警,老师的前夫也没有异议迅速离婚,前夫的儿女也没有异议。法国好赖也是法制国家,有真凭实据的话他的竞选对手早利用这一点把他弄死了,不用别人拿美国的反面典型来举例子。
总之人家的前夫没意见,前夫的子女没意见,警察没意见,法国人民更没意见。意见最大的就是以楼主为代表的正义的吃瓜群众了,呵呵……
马克龙的婚姻没有为他在竞选中加什么分,没有减分就不错了,竞选中他的团队建议不要让她妻子露面,以免让选民反感。honestly, 他的运气好,这次当选全因传统政党的分崩离析,否则就算老婆比他大30岁都没有用,他的竞选纲领算比较靠谱的一个。
我认识的法国人没有一个人赞美过这个婚姻,感觉只是中文媒体在自娱自乐,搏中文读者的眼球而已。比如动不动就说“老杨小翁十指紧扣”之类让人倒胃的话。
还有70岁的老川和小他24岁的美兰尼还有他们11岁儿子的美满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