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老翁

散文杂俎,人物历史,音乐艺术,老年哲理
正文

一幅画和一封信背后的真实历史

(2014-12-27 02:30:13) 下一个





   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这无疑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毛泽东听到消息,欣然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过,南京是如何解放的,正史和各种回忆录都没有记载。只流传一张照片,还说是后来补拍的。陈逸飞曾根据这张照片和魏景山合作了著名历史画《占领总统府》:一群英武的战士,荷枪实弹冲上伤痕累累的南京国民党“总统府”顶楼,升起一面红旗。背景是笼罩在浓烟战火中的城市。




 

   很多人认为正史和各种回忆录都没有记载是因为第一个进城的是吴化文的部队,而他曾是一个汉奸。吴化文在历史上先是追随冯玉祥,后投奔蒋介石,再投靠汪精卫,又反投蒋介石,最后在1947年宣布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五军。首先进入南京城的,正是这支部队。人们认为,因为他的历史不光彩,所以对南京解放的过程都略而不提。实际上这不是主要原因。真实的历史是:南京不是解放军打下来的,而是在南京地下党的组织和配合下和平地解放的。
   1949年4月23日上午,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面临解放军全面包围,决定弃城而走。攻打南京的解放军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本来已制定了全面炮轰南京的强攻计划。由于南京地下党的及时联系,强攻计划取消,没有出现《占领总统府》中浓烟战火的惨烈局面。
   南京地下党发动2000名地下党员、2000名南京警察与近万名群众配合,解放军几个小时便渡过长江,顺利接管南京。国民党撤退前曾计划炸掉南京老江口的火车轮渡,被地下党用机枪扫射制止。火车轮渡一次便能运送一个团的部队,刘伯承、邓小平都是坐着轮渡过江的。接管政权的过程中,南京电力、自来水未停,公共交通正常,报纸按时出版。

   2010年,上海画家李斌根据真实的历史,重构了这个已成经典的画面:升旗的战士成为背景。一位身着白色旗袍的女性,与一位解放军指挥官握着手,站在总统府顶楼的最前端。他们身后,是一大群穿着、神态各异的人。有西装革履,有长衫礼帽,有解放军制服,有国民党陆海空军制服……景深处一片祥和,南京城晴空万里。
这幅油画的名字就叫《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




    画中身着白色旗袍的女性,是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1946年,她是中共派到南京的第九任最高领导人,前八任大多数牺牲了。画面里和陈修良握手的是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旁边的几位解放军高级指挥官,其中一张圆胖脸的是第三十五军军长吴化文。陈修良左后方是她领导的几位地下党高层和几位民主人士。右边是起义的B24轰炸机飞行员俞渤、“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首都警卫师师长王晏清等国民党起义军官。


   南京解放后,陈修良和她领导的地下党组织被全面“边缘化”。陈修良由市委书记降为市委组织部长,不到一年就离开南京。1958年,陈修良在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的职位上被定为“极右分子”,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下放浙江嘉兴农村劳动。她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一年前她的丈夫、浙江省首任省长沙文汉已被定为右派,开除党籍。

   
    当年为南京和平解放做出贡献的那些民主人士和起义将领在建国以后命运如何呢?吴化文是命运最好的一个。解放后,一生事四主的吴化文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被任命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厅长,1959年起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1962年他因病去世,浙江省给他开了一个规格不低的追悼会。他算是得了善终。但其他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命运悲惨,几乎无一幸免。这里只举杨兆龙为例。他就是画的最左上角,戴眼镜着长衫、表情平和的方脸中年人,他是国民政府末任最高检察长,被称为“世界五十位最杰出法学家之一”。陈修良通过他取得国民党司法部长张知本、代总统李宗仁的同意,释放了全国被国民党关押的一万多名共产党员、政治犯,有些是已经判处死刑的。杨兆龙听从地下党的劝说,留在大陆。1952年院系调整,杨兆龙从此再无事业可言。这位通八国语言的法学名家,成了一名俄语教员。1957年,他在上海民盟主持的座谈会上,呼吁实行民主和法治,不久成了右派。1963年,杨兆龙被判处无期徒刑,直到1975年才同在押的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一起被特赦。释放后,他发现妻子十年前就已自杀身亡,儿子判刑十年,女婿判刑二十年……不到两年,他突发脑溢血,至死都未能得到平反。杨兆龙去世后的1979年,陈修良得到平反。她回到上海,才知道杨兆龙的命运。在上海市高等法院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上,她说:把杨兆龙留在大陆,是我动员的结果。杨对我党立了大功!是我害了杨兆龙和他全家……我欠了他们的债,现在我要还债。第二年,杨兆龙被宣布撤销原判,宣告无罪,恢复名誉,发还家产。

    陈修良于1998年去世,享年91岁。去世前她已双目失明,就躺在床上做口述历史,留下了四十盘录音带。两年前,陈修良的儿子沙尚之为母亲出版了传记《拒绝奴性》。

    俄罗斯2000年最后一期的《远东问题》全文公布了一批解密档案。毛泽东对待民主党派的真实想法,在保存在俄国总统档案馆中的这些绝密文件中可见一斑。

    1947年11月30日,毛泽东通过苏联总情报局驻中共代表奥尔洛夫(化名杰列宾)发给斯大林的电报全文约一千八百字。这封电报保存在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编号为“四十五档,第一宗,第三三零件,十三至十七页”。文件上标有“绝密”字样。前一部分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毛泽东向斯大林通报中国战事;后一部分谈及中国的政治形势,重点是中共对待民主党派和中小资产阶级的态度。

    毛泽东表示:“在香港的李济深将军和在美国的冯玉祥将军和其他反蒋人物,同美国有著密切的联系。因此将来他们可能受美国利用并为美国和蒋介石利益服务。我们对这种人的策略是,不抱太大的希望,同时利用他们为革命服务。”

    毛泽东说:“随著民主同盟的解散,中国中小资产阶级的民主方向不再存在。民盟成员中有同情我党的人士,然而他们的领导者大多数是动摇分子。正是他们在国民党的压力下解散了民主同盟,从而表明了中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时,根据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榜样,除中国共产党以外,全部政党都应退出政治舞台,这样能大大巩固中国革命。”
    从这席话中,人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只是为打倒蒋介石而暂时联合民主党派,到取得政权后就要一脚踢开了。但是,斯大林在回信中不同意毛的意见,而且指出南斯拉夫在革命胜利后也是组成一个联合政府的。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掌权以后,“其他政党都应退出政治舞台”的想法没有实现,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还是进入了政府。但1953年斯大林逝世,毛泽东可以放手实行他的“其他政党都应退出政治舞台”的政策了。

   早在进城之初,康生就给毛泽东打过一个报告,提出对待白区工作人员“降级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的“十六字方针”,毛批示施行。有人认为,这个“十六字方针”实际上是毛口授给康生的。“十六字方针”起初只针对留用人员,以后就渐次波及白区地下工作人员,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变成普遍性的指导原则。从三、四十年代并肩反对国民党,到五七年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遭受残酷迫害,都可从这封信中找到轨迹。本文中的这些人,不过是这个车轮下碾死的几个小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就已经被决定了。


参考资料:1. 南方周末记者冯翔的文章。
                  2. 博讯(boxun.com)报道。


 (音乐:马思聪:思乡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用人之道啊,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