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刘禹锡(唐朝)
刘禹锡(约772 — 约842),被贬年份:805-828,湖南朗州(今常德),广东连州等。
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贞元二十一年(805)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侄、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戏谑、嘲讽之意十分明显。它刺痛了权臣,甚至还有对他们本无好感的宪宗本人。于是又被贬到蛮荒险恶的播州,也就是今天的遵义。多亏重臣裴度从中周旋,宪宗才收回成命,改为广东连州。
刘禹锡和挚友柳宗元离开长安,一路南行,来到衡阳。分手在即,两人深觉愁肠寸断。柳宗元赠诗作别(见柳宗元一文),刘禹锡深情作答: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后来刘禹锡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 (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一生很悲苦,处处受排挤,被一贬再贬, 心情的苦闷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秋词》、《汉寿城春望》等仿民歌体诗歌。 名句很多,广为传诵。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等等。
这首《西塞山怀古》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