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

知青, 医生, 留学生,科学家 ...
正文

《童年: 一九七一》 第二章 开学

(2015-03-26 19:28:49) 下一个
第二章 开学

开学第一天,乱哄哄的。 镇上所有该上初中一年的学生都集中到了一小学。 文革刚开始时,一小学改名了, 叫育红小学, 但叫了不到一年,又叫一小学, 原因是叫育红的地方太多 -- 镇上还有三个叫育红的托儿所。老人送孩子时,常送错地方。 小镇子不像大城市,街道没有正式的名称地址。当人们描述地址时, 习惯说“屠宰厂南墙靠东第二栋房”, 或者说“离朝鲜饭店不远”。
一小学的初中一年共有八个班,每个班有近五十个孩子。毛主席的那句话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前半句好理解,原来是十二年学制,现在变成了九年制, 即小学五年, 中学四年, 中学包括初中二年和高中二年。 而且由原来的秋季入学变为春季入学。这都是大手笔的大动作, 充分显示了对主席的忠心。这样,该上小学六年的三明, 就成了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但这 “教育要革命”让这些小地方的人犯了难, 不知怎样才能紧跟毛主席。不过毛主席的另一句话给大家提了个醒,“备战备荒为人民”。 吉庆镇离苏修那么近,而且珍宝岛事件刚发生不久,学校实行军事化理所当然。 所以这八个班,便换了个形式,叫八个排,这八个排组成了一个连。 鲁小钢和董三明分在了第八排。 这个小学还有一至五年的小学生,本来也打算按连,排编制,但孩子太小,一着急就尿裤子找妈,恐怕形成不了战斗力, 所以就先不军事化了,而统称 “红孩子”。 这也是从大地方学来的。
鲁小钢和董三明费了好大劲才找到教室。 教室内有四列桌椅, 每套桌椅可坐两个人,鲁小钢和三明便坐在了一起。 抬头看去, 教室的正面墙上有八个方方正正的宋体黑字, “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下面是一个巨大的黑板。黑板是用玻璃做的, 这在小镇上很少见, 当时只有一小学才有。 在文革刚开始时,有一天快下班了,一些外校的中学生来这里 “揭开阶级斗争的盖子”,见老师就斗,见东西就砸。 这块黑板是因为那一天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所以那些中学生在黑板前面鞠了个躬, 黑板保留了下来。说来也巧,本来黑板应该擦干净的,但搞卫生的学生那天拉肚子,请假没来上学, 所以黑板保住了。
教室的中央是一个烧煤的火炉, 火烧得正旺。 几个人正在争吵,都想靠炉子近些。 三明抬头四顾,很多孩子都眼熟,都住在西马路附近。班里还有几个孩子住在郊区,父母是种菜的, 他们学习成绩都不太好,还爱打架,跟三明鲁小钢玩不到一起去。
三明还看见了尹顺吉。因为他个子小,所以坐在了第一排。他是朝鲜族人, 家里很穷, 兄弟姐妹四个,家里的粮食总是不够吃。 三明还帮过他去大车店偷过喂马的高粱。有一次差点儿被马踢了。 这些高粱带回家后, 用鞋底在面板上搓, 去掉壳子,煮成高粱米粥吃。时间久了, 他家的饭碗都是暗红色的。
三明正想和尹顺吉打个招呼,这时教室的门一开,一位女老师走了进来。 鲁小钢用胳膊肘碰了碰三明:“她叫吴梅, 原来一中的, 那年修桥没要她,嫌她脸儿白。 中学毕业后她去了“抗大”, 学了两年俄语, 才分到这里当老师。” 抗大也是吉庆县文革的新鲜事物, 是模仿当年延安搞的抗日军政大学。 吉庆镇在镇北面六十多里的一块荒地上,盖了一栋十间草房, 学当年的南泥湾精神, 边开荒, 边种地,边上课, 又在大门口树了一块牌子,这就是大学了。 实际上,附近不远, 就是一大片种了多年的好地, 但宁可让它荒了不用。这样做,为的是多点折腾多吃苦,多点花样多受罪, 因为没有比红军过草地更苦的了。“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是那时时兴的口号。
小吴老师二十岁刚出头,长得面目清秀, 抗大的两年还是没有改变她那张白净净的脸。 她头发梳得光光的,两个小辫子整齐的放在了耳后, 一看就是一个爱干净的人。 她的眉毛又细又长,很端庄耐看。 只是身材怎样还看不出来。她穿了一条肥大的军裤, 上衣是件小棉袄, 套着小花布衫, 胸脯平平的, 脖子上围着一条淡蓝色氰纶方巾。 吴老师扫了一眼乱哄哄的教室, “你们都坐错了。 每张桌子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省着你们上课时乱说话。” 又是一阵乱。待坐好后,以每列桌椅为单位,全排又分成了四个班,每班十二个人。 鲁小钢分到了一班,三明分在了二班, 这样就更有军事化的样子,大家也都有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小吴老师又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今天的第一节课是俄语课,但我们的课本还没有到。 不过没关系。 我们学得第一句话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第二句是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以后我们每次上课开始时,说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下课时说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 记住了吗?”
“记住了!” 孩子们齐声喊。
不过这俄语也不是那么容易学, 不光舌头打转,嘴里的每块肌肉都要使劲。折腾了半天,孩子们才学会怎样用俄语说毛主席, 林副主席,尽管听起来有些怪。但万寿无疆和永远健康还是说不出来。 有人开始抱怨没有课本不好学, 有人说应先从字母开始学。 还有人提议应该先学“你好, 谢谢, 再见”等常用语。 吴老师火了, 眼睛瞪得圆圆的: “别吵了, 别吵了。 这是政治任务, 是忠不忠的大是大非, 你们今天学不会, 就是立场问题, 就别想回家!”
什么事一和政治搅扯在一起, 就有着非凡的效力。 教室又静了下来, 只听见炉子里的火苗呼呼做响。 离火炉近的同学脸蛋烤得红扑扑的。 这时三明发现他的新同桌正伏着身, 用汉字写出俄语发音。 虽然不太贴切, 但连续快点读, 还挺像俄语。 小姑娘瘦瘦的, 眼睛挺大挺机灵。 一左一右梳着两条长辫子。 三明伸过头去, 正想看个仔细, 没想到小姑娘啪的一下, 合上了本子, 一甩头, 辫子横扫在三明的脸颊上。 鲁小钢在旁边看见了, 冲着三明做了个鬼脸。 三明也不含糊, 用铅笔在桌面上划了一条线, 把小姑娘的铅笔盒坚决地推回了她那一侧。 两人都不说话, 互相较着劲。 既然看不清她的脸, 三明把她的后脖颈看了个仔细: 她脖子细细的, 长辫子下面是些小黄毛。十三岁的年龄在心理上生理上都是个特殊的年龄, 异性之间不是吸引, 而是更多的好奇。
从吴老师点名中, 三明得知他的同桌叫李玲玲, 但三明不记得以前见过她。
中午休息时, 三明和鲁小钢结伴回家吃饭, 又提起了李玲玲。 鲁小钢说李玲玲是半年前从哈尔滨搬来的。 她爸爸原来是哈尔滨锅炉厂的工程师, 自愿放弃城市生活,下放到吉庆镇, 在拖修厂搞技术革新, 同时还兼任镇革委会副主任。 “他的事迹还上过报纸呐!”
回到家里, 妈妈已把饭菜热好。 田医生要在镇上再住几天, 帮着三明过渡一下。 在乡下, 三明还有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 现在由秦来富的媳妇照看着。
母子俩闲聊着。 当得知这一上午用俄语就学了两句话时, 田医生睁大了眼睛,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有点后悔,觉得把孩子送回县城来不值。
下午上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还是没有课本。 语文老师就让学生们重新学习巩固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文革开始的时候, 林彪作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 干了好几件让毛主席高兴的事, 其中包括把毛主席早年写的三篇短文《愚公移山》, 《纪念白求恩》 和《为人民服务》放在一起统称为老三篇。林彪还组织人编辑了个270页小册子称之为《毛主席语录》,里面有精选的段子, 指示, 供人终日咏读。很多人自称受益非浅,觉悟提高,干活不累,夜班不困,内心不贪,便到处演讲,成了活学活用积极分子,把《毛主席语录》尊称为红宝书。
这位语文老师姓严, 叫严大中, 戴着极深度近视眼镜, 又高又瘦, 二十几岁,可看起来很老, 像是三十多岁, 惨白的脸上都是胡茬子。他穿着四个兜的蓝色涤卡干部服, 领口扣得严严的, 但领口的外缘, 能看见一圈油腻。
严老师的字写得很好, 在黑板上领着大家抄写《为人民服务》。 文革开始时, 三明就学过老三篇, 里面那些本来该大人说的话比如“殖民地半殖民地”,“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 “满腔热忱”, “低级趣味”,三明都能背的溜溜的, 尽管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这一次重温老三篇, 主要是为了深刻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以及政治意义。 三明中午吃得多了些, 有些犯困。 其他同学也都无精打采的。 这下午的第一节课, 是不太好上。
快下课时, 严老师敲了敲桌子, 让大家静下来, 留家庭作业。 除了让大家回家重新抄写一遍《为人民服务》,而且以后每天都要读一段语录, 称之为天天读。 以外, 每一天还要写一篇心得笔记, 要真实, 每篇至少要有一百个字。 用毛主席的教导来检验我们一言一行,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严老师随口甩出一段顺口溜: 一天不学问题多, 两天不学没法活。
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面面相觑,有些犯难。 大家抄课本,抄报纸, 背毛主席语录都很在行, 但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自己动脑子, 就有些不知所措, 尽管从报纸上看别人的都是一套一套的。 三眀瞟了一眼同桌李玲玲, 她也是两眼发空, 坐在那里发呆。三眀还注意到,她是双眼皮, 鼻梁还挺直的,脸颊上有几颗雀斑,挺受看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