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
个人资料
风语空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南海撞船事件说明了什么?

(2025-08-15 09:03:43) 下一个

首先让我们看看有关专业评论叙述的事实:"2025年8月11日,解放军海军164号桂林舰在黄岩岛以东约10.5海里处,被正向菲律宾海岸防卫队船只进行危险机动的中国海警3104南域舰撞上舰首左舷,外观相较3104号船艏被削去看似仅轻微受损。由于军舰相对精密,海运专家分析指出,其修理与重新检测的费用可能不低,桂林舰不得不退出战斗序列大修才妥当。....... " 
事故瞬间,撞船溅起的海浪泛红,两位在舰首负责放缓冲垫的中国海警可能凶多吉少。风险还在于如果落水遇难的是菲方人员,很可能触发菲美条约的某些条款,把美军也牵涉进来。美国海军确实在事发地点短暂部署了两艘军舰,包括一艘"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辛辛那提号,LCS 20)。另一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希金斯号,DDG-76)之后驶进黄岩岛12海哩内行使自由航行权,中国解放军说将其驱离,美军发表声明以予否认。

美国海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最高时速50节。2019年10月旧金山舰艇周时曾登上停在19号码头(Pier 19)的该战舰参观。

.
希金斯号在海上进行大幅度回旋机动演练(1999年4月服役,照片拍于24年前,2001年6月)

这次撞船谁对谁错自有评判。且就事论事看看撞船本身说明了什么,与此次事故相关的三艘舰艇分别是中国海军052D型导弹驱逐舰(164号桂林舰),中国海军前056型导弹护卫舰(510号宁德舰退役后改装成海警3104号舰)和菲律宾海警BRP Suluan (苏禄安号,MRRV-4406)(下图是它们之间的一些相关参数比较)。

  
从吨位大小看,两艘中国军舰分别是菲舰BRP Suluan 的到20倍和4倍。事故发生前,桂林舰已经与菲舰猫捉老鼠玩了近一个小时(想象一下7500吨的大家伙在大海上开足马力追赶300吨的小朋友是什么样子),之后海警3104号左舷喷着强大的水柱赶来接应。两艘中国舰艇曾一左一右短暂地把菲舰夹在当中。小吨位的日产BRP Suluan不停地调整方向,始终与桂林舰或3104号舰保持距离,3104号舰开足马力要撞上来,被灵活的菲舰摆脱。没想到桂林舰突然半路杀出,可能是想逼菲舰转向助海警3104号一臂之力,没想到BRP Suluan溜得快跳出了"包围圈",忙乱中桂林舰或转向失灵或判断失误,以90度角拦在了3104号舰的前面,直接把后者的船首擦切五米之多(有人说是10米)(详见本文后面的视频转发)。

这次事故至少说明三点,第一,用昂贵的导弹驱逐舰参与海上纠纷让人匪夷所思,"杀鸡用牛刀"应属大忌,难免让人发问:难道"杀鸡的刀"太钝,派不上用场?第二,暴露了中国军舰机动能力不足(基于两艘大舰被一艘小艇搞得手忙脚乱的事实)。第三,舰艇人员指挥,判断,协调和操舰能力有严重缺陷(比如只顾了追赶菲舰,竟没有预见撞船的高度风险)。

 

这次事件很难不让人联想,洛克希德 马丁或波音公司武器研发部门的人员会据此进行分析,发展更针对性的武器弹药。美军的反舰武器已经多如牛毛,比如战区外反舰导弹,潜射导弹分导弹头(俄亥俄级SSGN的常规导弹),NSM(海军打击导弹),精确打击导弹(PrSM),集装箱模式发射的标6导弹(由海上自主无人舰船携带),运输机(C-17)空投的"迅龙",最新升级版的岛屿自主机动HIMARS无人炮车导弹,会对武器战斗部的高爆炸药和制导进行相应优化,美军这些弹药足以对付数量高达千艘的超级舰队。

顺便提一下,美军最新的海上自主无人舰艇 USX-1 Difinat 已经顺利交付美国海军服役(研发开始于五年前)。该艇与这次事件的菲舰 BRP Suluan 的吨位类似或略小,其后甲板可容纳一到两个"集装箱"导弹发射模块。USX-1 Difinat 的特点是建造周期短,可在渔船,游艇等的民用港口码头进行,海上长时自主航行时能自主"维护"。无人舰艇省去了有人舰艇必须的乘员舱位,控制室,生活区,走廊等空间,造价低廉,可以更小更快,可高速大幅度机动而不必担心人员的生理限度。作战决定自主做出,当在争议区域遇到迫在眉睫的威胁时能自主防御。

一些人常津津乐道他们的造船如何发达,军舰飞机数量如何占上风,以为性能也属上乘,殊不知过度自信乃兵家大忌。下次有人吹嘘x代战机如何先进,音速多少倍,你得打个问号。这里讲一个故事。当年SR-71"黑鸟"间谍飞机比导弹飞得快飞得高,以3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越对手的防空禁区而不怕被击落。有一个技术细节被人忽视,即高超音速下油箱的耐热难题。一般的超音速或亚音速战机,机翼油箱受机身温度上升的影响不大,材料耐得住一定温度范围的热胀冷缩。高超音速或3马赫以上时机身和油箱设计相当异类,SR-71在起飞准备和滑行阶段,油箱为热胀留出的余地使燃油沥沥拉拉漏出,升空过程耗去过多油料,起飞后必须空中加油。3马赫以上的飞机必须过这个门槛(这很可能是为什么美军最新的 F-15EX Eagle II 最高时速限在2.5倍音速)。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军事硬件很关键,它们往往是高性能的拦路虎。根本性问题不解决早晚会露馅,更别提战斗人员的专业素养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