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五月至六月第二次"流浪"欧洲 - 第十二站, 从撒丁岛到马耳他
马耳他属南欧地中海岛国(群岛),位于意大利以南,突尼斯以东和利比亚以北,总面积约122平方英里(相当于11英里长和11英里宽),在地中海上呈西北到东南的长条形状。所以,在马耳他旅游,买当地的公交卡乘公共交通基本可以搞定。
这片岛屿6500年前(中石器时期,Mesolithic)就有人居住,后来各路人马纷至沓来,他们依此是古代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迦太基人(Carthaginians),希腊人和罗马人;中世纪的阿拉伯人,诺曼人和阿拉贡人(Aragonese);以及现代的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法国人和英国人,导致马耳他历史不是一般地丰富,目前是欧盟成员,属欧元区。
瓦莱塔的古城堡伸入湛蓝的地中海,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我们从意大利撒丁岛飞抵马耳他已是下午(上图为马耳他国际机场),在机场买了马耳他公交卡,叫做探索卡 (Explore Card),有效期一周,可坐白天,夜间和直达线路在马耳他本岛和第一大岛戈佐(Gozo)无限次乘车,还包括渡轮(须在码头售票处凭卡换船票)。从机场出来乘机场快线班车TD4直达瓦莱塔的酒店门口(Valletta,马耳他首都)。
酒店房间宽敞明亮。一瓶香槟,又称"起泡葡萄酒"已在桌子上冰镇,镀络容器上布满冷凝的水珠,冰凉香槟倒入酒杯喝起来丝滑可口,爽意冲淡了旅途的疲劳,一张写着客人名字的欢迎卡更感宾至如归。
安顿停当,我们出酒店来到瓦莱塔的古城门前的广场,一座巨大的圆形喷泉雕塑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或岛国的辉煌过去(也有人称马耳他是城邦国家),名字叫特里同喷泉(Tritons’ Fountain),实际上是座令人惊叹的纪念碑。按酒店前台服务生推荐的路线,我们利用当天剩余的时间在瓦莱塔来了走街串巷,对马耳他首都来个先睹为快。此时正值夕阳西下时分,建筑,教堂和古城堡都染上了金光。
城门内登城的台阶气势不凡
贯穿瓦莱塔半岛的共和大街(Republic street)
共和大街旁,马耳他皇家歌剧院旧址(Royal Opera House Site)。
马耳他新议会大厦(New Parliament Building),可以看出设计者的苦心,让大厦与周围古城和谐一体。马耳他的全名是马耳他共和国,1962年脱离英国统治,但仍留在英联邦内,以伊丽莎白二世作为马耳他女王和国家元首。1974年完全独立成立共和国,实行与英国类似的一院制议会,由总统和众议院(马耳他语:Kamra tad-Deputati)组成,总统(议会选出)任命获众院多数支持的议员任首相,管理国家。顺遍提一下,马耳他通行英语和马耳他语。
就目前而言,马耳他是欧盟中贪污腐败最严重的国家,廉政程度65个中排第65位。公民参与尤其薄弱。我们入住的五星级酒店服务态度似可佐证(餐厅大部分服务生懒惰而不专业),因涉及个人看法的可能偏差和酒店名声,饶恕不披露酒店名字。
在瓦莱塔,到处是时间和历史留下的痕迹。
共和大街上的一个小广场,左侧是马耳他法院。一对情侣携手漫步共和大街,犹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马耳他法院
用谷歌推荐,在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小街饭馆点了披萨权当晚餐,味道好极了。
晚餐时间,街头的露天餐座上满是食客,夕阳在背后的建筑上洒下迷人的金光。
圣乔治广场(St. George's Square)
古建筑下餐馆林立
一座顺势而建的咖啡小馆,餐座设在上面大路旁的阳伞下。
从小咖啡馆的地方往上走,就到了有城堡的海边,一艘豪华游艇正在返航。
从海滨往回走,正值日落时分,加尔默罗圣母圣殿(Basilica Sanctuary of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在余晖下显得高大肃穆。
瓦莱塔半岛面朝夕阳的马萨姆塞特街(Triq Marsamxett 或 Marsamxett Street)被染成一片金色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的钟楼
从西街(West Street)的十字路口看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古城墙下的一个渡轮码头,时间留下的斑驳到处可见。
这样的街角宗教雕塑在瓦莱塔街头到处可见。教堂和房屋随坡而建,漂亮的石板阶梯一直通向共和大街。
街头餐座和漂亮的商家通道
马耳他国家图书馆前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Queen Victoria Statue)
从共和大街透过城门向外看,远处是圣普布利乌斯教堂(Knisja ta 'San Publiju)和萨里亚教堂(Knisja ta’ Sarria)
一位艺人在城门护城河桥上献唱。
太阳刚刚消失在地平线下,晚霞映满了天空。城墙上的角楼让人想起星球大站的场景。
结束了当天的瓦莱塔之游,回酒店休息,准备明天的深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