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2024盛夏的东京印象 - 上野/东京大学/国立博物馆,活力四射是涩谷

(2025-10-07 08:39:49) 下一个

你知道在日本东京旅游,最大的不便是什么吗?我说出来到过的人一定深有同感,--- 找不到垃圾桶!

东京游的第三日,我拿着着一个空矿泉水瓶,度过又一个匆匆急行军的一天。
 
上野公园,国立博物馆,东京大学,涩谷十字路口,都压缩到一天的行程里,那就只能早点出发了。
 
早起的有点拖拖拉拉了,来到地铁站,还是赶上了上班高峰,体验了一下东京地铁的特色 --- 拥挤的早高峰。塔塔塔脚步声,沉默的,密集的人流。脚步匆匆是为了生计,不吵不言是避免打扰别人。
 
不打扰别人,可以说是一个刻在日本人骨子里的习惯。初到加拿大的时候,住过一个家庭旅馆,对面房间住了一个来庞巴迪出差的日本年轻人,因为共用洗澡间,他连正常时间洗澡都要来打个招呼,说对不起啊我要用淋浴间,恐怕会打扰到我们。有一次出门遇到他,老远的就鞠躬打招呼,十分的礼貌周到,对日本人的印象大为改观。
 
其实出去旅游,能和当地人交流交流是最好的,但是,日本人的这个怕打扰别人也不想被打扰的习惯,让我们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去找人交谈 --- 况且他们英语又极差,难道每句话都要用翻译软件?
 
东京早高峰的地铁,的确是很拥挤的,倒也没有电视上那么夸张,要把人从外面硬推进去。话说那天等地铁,还差点闹了笑话,当时选一个人少的门排队,排了一会才发现那节车厢是女性专用,这要是真上了车可就尴尬了。早听说东京地铁有防骚扰的女性专用车厢,碰巧就见识到了。听说日本为了防止偷拍,手机相机是不能设置成静音的,一拍照就咔嚓咔嚓响,估计当场社死。
 
东京国立博物馆,就在上野公园边上,早到了还没开门,远远看到了星巴克,买了咖啡和简单早餐,吃了几天日本餐,回到西餐风格倒也觉得很不错。吃饭早餐溜达到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天气闷热,不少人打着遮阳伞。博物馆倒是对青少年十分友好,免票参观,只买了一张成人票,顺利入馆,并未查验证件。
关于博物馆,讲真没什么好说的,也可能我匆匆一瞥,太过粗浅。感觉上就是,好东西都是从中国抢来的,本土的基本是学中国的,还学的奇奇怪怪不知所云。好多厅还不让拍照,快速浏览了一遍,正午时分出了博物馆。下一站,东京大学之 ------ 食堂。
 
对于大学食堂,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执念,物美价廉不说,关键氛围很好,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到达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闷热的晌午,穿越上野公园,是个不小的挑战,尽量顺着树荫走,也不见得凉快,不忍池的荷花鲜艳,倒是觉得走的很值。出了上野公园,又穿过几条街道,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进了东京大学里面,大学和社区融为一体,没有大门也没有登记,就这么轻易的进来了 --- 这跟随后回国后参观清华大学(大门口)的难度,形成了很大反差。
经过一番跋涉,终于和闺女到达了东京大学中央食堂。来日本旅游的千千万,像我们一样,专门来大学食堂吃个饭的,恐怕也不多。食堂餐食选择很多,各种小碟子,豆腐,鱼,汤,拉面,盖饭,一通急赤白脸的报复性消费,人均才2000日元,值。后来,闺女给东京的几餐排了名,这一顿竟然荣登第一,哈哈。而且,消费刷信用卡就行,不用特殊的校园餐卡不设限制,特有被包容感,像个知名大学的样子。吃饭时,周围不少学生搭伴儿一起吃,也有西方人,筷子用的很溜,看起来已经适应日餐了。
 
饭后,在校园里漫无目的的逛了一下,进了一个小卖部买了水。门口一群中学生,青春活力的样子,小声的在门口说话,大概是来参观校园的,应该是她们心仪的名校吧。随后,去坐地铁的路上,路过一个居住区,看到了一排小小的一户建(独栋房屋),一个小小的寺庙,通过一个小小的升降电梯,坐上了地铁到下一站。
东京大学匆匆一瞥后,下一站是涩谷,一个活力四射的潮人圣地。从地铁口出来的时候,看到一堆人在排队,走近一看原来是和忠犬八公雕像合影,随即也排队凑了个热闹。那个八公雕像有点呆呆的,仍然是世界知名狗狗之一,不可错过的打卡点。 当然,更厉害的打卡点就在旁边 --- 涩谷十字路口,绿灯亮起,两股人流像潮水一样奔赴融合,俯瞰应该更是壮观,很多人会体验多个来回,不过天真的太热了,只走了一遍作罢。
 
比起浅草的安静闲适,银座的奢侈繁华,涩谷这里,充满了年轻的热闹气息。走进每一家店都是快节奏的音乐,天气闷热,街上仍是川流的人群,有时候不为买什么,只是进店暂时享受一下冷气的凉爽。我和闺女都不太喜欢这种燥闹的氛围,她一心要去逛她喜欢的一个衣服店,拐进了一个稍微僻静的街道,两旁都是潮牌衣服店,有些门口放了酷酷的卡通大玩偶,逛了几家没看上啥。那条街各种小店,走几步就遇到一个,遇不到就看街道和民居,时而有当地人骑着自行车掠过,闲适自然。路上遇到一个老人牵着一只漂亮的小狗,闺女对狗狗猫猫没什么抵抗力,打了招呼就蹲下pet小狗,没想到那位老人英语出奇的好,可以说是我到日本后遇到的英语最好的,闲聊了几句挥手告别,感觉很不错。
终于到了闺女心心念念的小店Brany & Melville,店里非常狭窄拥挤,我干脆在外面等着了,正好坐在了店门口的小十字路口。来来往往的行人,偶尔飘过自行车,响一两下铃声,树上的蝉鸣,很闲适很夏天的感觉,这是我在日本印象最深的一个路口。后来也才知道,我俩一路逛过来的这条路,就是涩谷小有名气的猫街cat street,以众多的独特潮牌店闻名。
随后,又逛了原宿表参道Kiddy Land店,在一声声so cute的惊叹中,闺女买了不少可爱小物件儿。在表参道街上行走,和银座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的打扮很休闲,衣服颜色也丰富,不像银座街上那种非黑即白的单调。涩谷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年轻的活力和超高的人气。
 
夜幕降临,今天走了很长的路,参与的时差尚未完全消散,感到有些疲惫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依然,霓虹灯更加璀璨耀眼,涩谷的夜色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 这是去年夏天的日本游记,太懒了现在才写完。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