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我在Amazon仓库打包的日子 (2) --- 洗脑培训,“站着把钱挣了”?

(2025-10-15 05:59:20) 下一个
是年,Amazon的大老板,光头贝佐斯,可能刚刚从离婚的狗血剧中缓过神儿来。他大概不会想到,在遥远的加国一个大会议室里,一堆人正在昏昏欲睡中,聆听着他当年创业的牛逼故事。
 
比尔盖茨也好,乔布斯也罢,美国科技大佬们的创业故事,都逃不过一个十分神奇的地方 ----- 车库。贝佐斯自然也不能免俗,从车库白手起家,不同的是,人家还亲自做了一个大桌子 ---- 用家里的旧门板和四根4x4的木头加几个三角铁做的,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培训老师大肆吹嘘,说是直到现在,Amazon仓库里这款桌子还随处可见。后来还真看到了不少,高的出奇,只能站着使用。我不知道,这到底算是一种精神传承呢,还是一种管理层的奉承?反正咱也用不到桌子,也不去管它。
 
培训持续了三天,大讲特讲Amazon的企业文化,岗位安全以及福利待遇。因为是带薪培训,大家倒也不介意坐在那里无聊,后来才知道,那是大家唯一坐着能赚钱的几天。
 
电影“让子弹飞”里,张麻子姜文有一句台词,“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能吗?能,在这里,肯定如你所愿!不过,就是字面意思,站着干活儿的站。你别说,整个仓库的工作区,真的找不到一把凳子椅子,普通员工自不必说,区域经理,流水线小头目,即便主要工作是整天盯着屏幕,也都是得站在那里 ---- 前面提到的,那个高脚的“贝佐斯桌子”,正好合适。
 
大企业的培训,画大饼自然是免不了的。先是奉上企业motto:“work hard, have fun, make history”,怎么看这三个维度,都像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啊,却硬生生的让他们掰直了捋顺了,还十分有道理的样子。好吧,就当是我真信了。
 
凭良心讲,大企业还是很正规的,劳保用品,安全实践都毫不含糊,安全鞋100多刀提前免费配发,手套护具随用随取,一天也不想干也可以,鞋送你了;大企业就是这样,干活儿好赖先不说,别整个安全事故出来,他们可真受不了。
 
不过,真正上岗前,还是有贴心的提示的:亲,工作第一周,你的腰背可能会酸痛,这是很正常的哟(当然,不会是这种淘宝语气)。后来发现,还是给提示错了,一天10个小时站下来,最痛的不是腰背,而是脚丫子 ----- 带钢板护头的安全鞋,又重又硬,穿一天真有的难受。虽然可以索取软鞋垫,但一时没货,大家也只好先忍着了。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上班很开心,无非就两种情况:要么他刚刚入职,要么他快要离职了。这是哪个天才给的总结?太贴切了!入职初期的新鲜感陡然褪去,很快就进入了一个枯燥而难熬的适应期,很多人,连这个适应期都过不了,就离开了。
 
凭着一股少年时代的残余热情,我倒是顺利度过了这段适应期,身体y也不再这疼那疼的,没什么感觉了。当时培训闲聊的几个同路人,或迟或早的,都离职了。
 
和我一起的那一批,形形色色,背景不同,目的不同,想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培训课间,最先搭上话的是一位老人,退休在家久了,闲得发慌可出来找点事做,搞不定下载注册公司app,来问我,帮他解决了。老人退休前,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老伴也是家庭钢琴老师,有自己的出租房,在PEI岛上还有度假屋,应该是不太缺钱的,说是趁着冬天到来无处可去,来打季节工挣点钱,等天暖和了就去PEI度假去了。果然,圣诞过后不久,就不再来了。
 
另一位华人小伙,20多岁,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自己干劲不大,被父母逼着出来锻炼锻炼,看着不像是能吃苦耐劳的。果然,一周后就不再来了。最好笑的一位白人女孩子,很年轻,培训课上很活跃,问了很多问题,大多是如果有些规定违反了会怎么样,一直在找台阶和退路的口吻。培训结束,到工位上实际操作时,必须带手套,人家珍惜新做的美甲,只把手套松垮垮的戴了一半,别别扭扭慢慢吞吞的干了几天,也溜了。坚持最久的,是一位大陆来的留学生,应该是缺钱花,一直干了大半年到了暑假,兼顾不了学业也不得不放弃了,我们一起上班休息吃饭,聊了很多,直到现在还成了不错的朋友保持联系。
 
正所谓,铁打的仓库,流水的工人。Amazon仓库这套雇佣制度的设计,本就预见了这种高流动性,每个工位的责任都特别简单,容易上手,可替代性高,人力资源来来去去,影响并不大。大浪淘沙,只留下两种人:愿意干的,和不得不干的。
 
在仓库工作的各个族裔中,印度人占了一大半,其次是黑人和阿拉伯/穆斯林族裔。靠近门口的墙上,有一幅很大的世界地图,旁边还有图钉可以标出自己的母国,印度那里密密麻麻,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但中国地图上,只南方插了很少的几个,留下反差很大的一大批空白。究其原因,一是华人本就很少,二是大概也不愿意凑这种热闹。也有不少残障人士,坐着轮椅的,手臂残缺的,聋哑的(穿了专门带标记的马甲),外表眼神明显不聪明的,一些所谓的弱势群体吧,似乎都在这里找到了位置,起码凭自己的劳动而活着。
 
我敢说,仓库里工作的人,最喜欢的时间点应该是打卡下班时,10个小时手脚不停的劳动(中间有两次30分钟break time),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大仓;白班还好,夜班我没体会过,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在门口,看着如潮的人流,涌出离去,回家。脑海里便情不自禁的浮现了四个字 --- 芸芸众生。
 
2021年,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影片《无依之地》,有一个片段讲了Amazon仓库工人的故事,里面的Linda就为了赚稍高的时薪,选择了夜班,在繁忙的圣诞购物季,劳累过度晕倒了送进了医院。虽然没有家,但Linda依然是有能力,有尊严,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在这里,“站着把钱挣了”,其实,也不只是字面意思。站着,就是有尊严,在这个意义下,能站着就很重要。
 
在仓库这种环境和劳动强度下,你很容易误解他们都是底层人群,其实不然,无论是工作中合作,休息时排队热餐,大多都很礼貌谦让,秩序井然。也没见过那个经理,对员工呼来喝去,颐指气使,大多都是很和气的分配任务,虽然也会用小心思,但大体上都还说得过去。也许是加拿大的大环境使然,并没有网上传言美国工人上厕所都不让超过5分钟那样苛刻,当然,你也不能躲厕所了太久。印象很差的,有一个黑人女经理,对时间卡的十分严苛,迟到一分钟她都会来警告,从她那里我还学了一个新词 --- biological needs(吃喝拉撒),让你尽量在休息时间解决,我估计她在员工的匿名评价中惨不忍睹,不久就听说她离职了,或许是被迫的,真是大快人心。
 
我自己也是要检讨的,刚入职的时候,由于我只是在这里兼职,空余时间才来,有时只工作半天或3小时,莫名有一种连我自己都难以察觉的优越感。后来,才觉得自己有多可笑。他们不过和你我一样,有过往有故事,只是在不同境遇中,或主动或被动,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仅此而已。
 
要说到乐观,莫过于这里黑人同事,他们一般都身体强健,自带音乐节奏。不过,流水线一个黑人小头目,身体却相当瘦弱,却头脑灵活,说话也得体,大家都喜欢他,使我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大有改观。另外一个黑人哥们,也很健谈,还特别喜欢对你说中文,“泥好,谢谢”,也就这两个词,发音相当标准,见面就是这两句。这兄弟胳膊上全是纹身,老婆和四个孩子的名字都刻在了上面,那真是满满的爱。
 
仓库灯火通明,夜以继日,人员轮换,机器不停,卡车进进出出,成千上万个包裹,在千家万户的期盼中,飞向这个城市各个角落。
 
佛曰,众生皆苦。我说,苦中作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小八腊子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看得还有些小感动。
阿迪2000 回复 悄悄话 很不错,请继续。说实话,比我以前在国内党媒工作有意义的多。我那时想,能不能去美国,给人搬家或者理货,后来觉得搬家肯定不行,要有太多的技巧。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充满细节和感悟,工作背景也交代得比较清楚,可读性强,追读。
XLD 回复 悄悄话 喜欢! 看得我都想去Amazon打工去了!
troyviv 回复 悄悄话 我以为都是机器人打包呢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我尽量不定Amazon 的隔天邮寄。觉得他们太辛苦了
helloworld1000 回复 悄悄话 Believe it or not, some black people are really nice and helpful.
leo-不再沉默 回复 悄悄话 好看
behappylady 回复 悄悄话 喜欢看你的文章。谢谢分享。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文章写得很感人,很大气,谢谢分享!
houston99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形象生动幽默。楼主继续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