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篇连载:美丽心灵故事(1)

(2014-07-23 18:49:35) 下一个

声明:本文涉及的所有人物经历、思想观点、时代背景、知识信息均为小说剧情需要而虚构,请勿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转载需征得作者同意,谢谢。

本作者不保证您读的时候,是否会感到剧情发展较为缓慢,描述有点细腻,框架有些简单,或许还有一丝沉闷。唯一可以保证的是,后面的章节比前面的好看!

 

第一章

 

如果你问一个上海男青年,漂亮的外地姑娘和容貌尚可的本地姑娘,其它条件相当,不考虑性格因素的话,选哪个?他们嘴上可能说,只要感情好,哪里的无所谓呀。

其实不然。

找个外地人,就算你不在乎,你父母不在乎吗?漂亮有什么用?生活习惯和想法到底不同,而且,说出去人家怎么看?小伙子人蛮好额呀,寻个了外地宁,大概总归哪地方有毛病咯。

若欣要是能看清这个,她那天准备去顾昊家时,就不会那么忧心穿什么了。因为无论穿什么,都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

其实她在上海读书四年,工作三年,人情世故已然懂得不少。她还是有侥幸心理吧。就好像五百强公司的部门经理职位让你去面试,十对一的那种群体面试,明知希望渺茫,还是要拼力一试的,打扮得好一点,肯定没错。

何况,顾昊和她感情那么深? 

若欣皮肤白净、五官漂亮。她还有个逆天的优点:身材极苗条,胸部极挺拔。办公室的女同事们常常毫不掩饰她们的羡慕嫉妒,有些还会咬牙切齿地说:你怎么长的?!我恨不得捏你两下。现在的OFFICE LADY都很活泼开朗,做事风风火火,说话麻麻辣辣。 

虽然是外地人,在外企,大家不是说普通话就是英语或日语,地域概念已经很弱了,所以若欣和上下同事打成一片,融入得很好。

 当然,上天也不会那么偏爱。若欣有个她自己认为的致命伤----个子矮。其实她身高过一米六,在老家还算是高的,但上海女孩普遍高,一米六八的长相一般的女同事打扮好了就能给人惊艳感。她不行。再怎么努力打扮,无非甜美清丽,但气场不够强大。 

她最终选了一条优雅得体的深色连衣裙,上有简略的几何图案,配上精致的白金项链,穿上十公分高的鞋子,头发巧妙地盘起来,刘海斜梳,既显出几分高贵,又不失青春。

若欣对自己的形象很满意。 

那边顾昊的妈妈李主任也在精心装扮自己和他们的家。丈夫在她的安排下已经收拾得挺括精神。巧的是,李主任走的也是既高贵又不老气的路线。 

准婆媳见面,讲的是第一眼从气势上把对方比下去。

 顾昊家在四川北路尽头的地方,紧邻鲁迅公园,闹中取静,梧桐成荫,冬暖夏凉。房子楼层不高,暗色红砖和石质外墙装饰让整个小区显得古朴低调,而路边停的各式豪华车又彰显了这里住户的不平凡。是的,顾家便是众多优越的上海中产阶级的一员。他父亲是大型国企老总,母亲是工行信贷办主任,他是独子,交大毕业,目前在读非全日制硕士。

 这么看来,若欣再怎么表现,阅人无数的两位长辈也定能将她看得透透的。 

虹口区尚且算上只角吧。在笔者对此还不太确定的时候,李主任早就认定了自己的上只角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说到未婚小姑娘,不仅外地的和上海的不同,郊区的、杨浦的、闵行的和真正的上只角,具体等级也各不相同。徐汇区也算不上真正的上只角,徐家汇以前是一片芝麻地呢。 

当然这个分级是在人们心中的谱上,没有文字记载。时代不同了,浦东发展得老好咯,浦西老太太说起某某某在陆家嘴花园买了四室两厅,也是真心羡慕的。

 顾昊在若欣住的单位集体宿舍楼下等她。相识相爱两年,这是第一次正式拜访父母。 

若欣,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啊,穿什么不要紧的。我父母虽然看起来严肃,其实心很好的,他们就是看看你这个人。你这么善良可爱,老人都会喜欢你的。你公司同事,包括那些年纪大的上海同事,不是都很喜欢你吗?他来接她之前,在电话里说。

若欣回答道:那是看在我工作表现好的份上好吧。他们心里想什么,谁知道。再说,同事关系和亲情关系,区别大了。

若欣的工作无疑是出色的。他们这种外地考过来的,勤奋谦虚,虽然上海话不行,英语日语等实力突出,无形中给上海土著带来了危机感。 

在两周前说好去见准公婆时,若欣就开始紧张,顾昊怎么劝都没用。 

终于,她下楼了。秀发如云,红唇锆齿,明眸善睐,婷婷玉立。顾昊认识她这么久,知道她漂亮,但那次还是有惊艳和狂喜感。他顿生强烈的爱意,心想:无论爸妈怎么说,我都认定她了,不是图她好看,真的。因为她那么真诚,善良,聪明。

按顾家门铃的时候,他们等了有几分钟之久,这加深了若欣刚强压下去的紧张。

半响,笑容可掬的李主任开了门:你们来了?勿好意思,刚才在厨房忙。

他们不知道这是李主任的一个小伎俩。开门太积极了,等不及似的,算什么? 

顾父顾母在工作上历来都是受人求,还真习惯了敲门声或电话铃声响半天不应答,装都不用装的。 

似乎这样的见面,不是男方求娶,而是女方求嫁。 

见到若欣的容貌,李主任还是有几分欢喜的。谁和美有仇呢? 

若欣那天要是表现镇定自若,谈吐举止随意,说不定慢慢地气氛融洽了,不在乎什么门第问题,以后再慢慢地谈婚论嫁,最后修成正果也是可能的。

 

说到门第,若欣家在他们百万人不到的当地小城市,也算是优越的。只不过上海人不太关心外地家庭的具体好坏罢了。

若欣的父亲是财政局财务处处长,母亲是人事局副局长,姐姐是妈妈的部下,姐夫是爸爸的同事,前途皆无量。她家的优越在于:都是公务员。在他们看来,学校,银行,国企那些事业单位,比起公务员,总是逊色一等。所以当若欣电话里承认交了个税务局信息中心的男友后,家里什么也没多问,就欣喜地首肯了。 

顾昊原来和若欣是同事,但几乎没有交集,他跳槽后反而交往起来。顾昊也是一毕业就进了那家日企,在信息部做了一年后,就通过家人的关系换到了区税务局的信息中心。过去后,顾昊一时不是很适应机关那种沉闷和复杂,开始怀念原来集体宿舍的温馨,所以他周末经常不回家,直接去宿舍找大家玩,也不知哪天起,两人就在一起了。 

这种集体宿舍其实就是普通的公寓,由公司支付部分房租,许多外地的甚至外国的同事们就住在同一个小区里,有些在同一个楼、同一套房子里。

若欣和一个山东女孩、一个浙江女孩住一套三室一厅。虽然比起两人合住闹了点,但还好浙江女孩一到周末就回去了,而山东女孩忙着谈恋爱,不怎么着家。


第二章


首次见面仪式平静地进行了将近一小时。若欣简直是在倒计时,只盼着平安结束,哪怕是不被认可也不在乎了,只想赶快逃离那个怪异气氛的家。


李主任不紧不慢地,有意无意地提问,若欣小心翼翼地,毕恭毕敬地回答。她的小心谨慎是因为她太在乎顾昊了。初恋,初吻,初夜,她渴望初婚而白头。她从没想过爱别人。

但是造化弄人。她滴水不漏的表现在李主任那就成了:小家子气、有心机。

李主任说:“瞿小姐,听说你还有一个姐姐。你这个年龄应该计划生育已经很严了呀,你妈妈不容易哦。”
若欣说:“是的,我妈妈希望我姐姐有个伴。”

李主任暗想,什么有个伴,你们这种外地人家,无非是想要个男孩吧?她顿时觉得若欣不如上海小姑娘坦率爽朗。你直接说我妈妈想要个男孩,又怎么样呢,我们上海从不重男轻女的。

李主任又问:“昊昊说你读书很好的,真是要向你学习呢。他从小就不用功的,都是我拼命盯着。”

李主任其实有点“我教子有方、我儿子天生聪明不用死读书”的意思。

若欣说:“嗯,我从小比较静,喜欢看书,我妈妈很少操心我。阿昊外向活泼,他的优点不同。” 她想表达的是:我文静他活泼我们很配,我妈妈不操心我,我很好相处。

李主任想的却是:从小就孤僻,不自信,将来大场合也带不出去。书读多了,想法太多,不好控制。

吃饭的时候,若欣倍加小心。喝汤时她没有发出一丝响声。吃到汤里的排骨时,问题来了。她看着光洁透亮的玻璃桌面,一时有点犹豫是否可以把骨头放到桌面。

其实中国人的餐桌礼仪没那么讲究,边吃边说话、不用公筷等,都是可以的。顾昊家经常在外面应酬,倒是不追求什么淑女风范。

李主任是看不惯若欣那个萌样。在她犹豫的那个瞬间,顾昊就说:“给我好了。”然后很自然地用手接过她吃剩的骨头,放到他旁边铺的一张餐巾纸上。
哪个上海小姑娘不是这样“欺负”男友的?或者说,哪个上海男青年不是这样宠女友的?原本平常的事,却增添了李主任的一丝不快。一个外地的,多少应该巴着点我们吧?看来私下里昊昊很吃她,指不定怎样狂呢。这文静老实样,感情都是装的。

当“面试”终于结束时,若欣如获大赦般离开了那个密不透风的家。自始至终,顾父很少说话,只偶尔拿眼睛扫一扫他人。李主任热情得体,没有一丝纰漏。家里还请了钟点工,吃饭的时候就站在旁边等着收拾。若欣主动提出洗碗的要求,被集体拒绝了。

顾昊一人送若欣下楼。

李主任在门口说:“瞿小姐,你拉部插头回去好了!这么晚了,一个小姑娘家的不安全。”说着还真拿出了一张百元大钞。顾昊把妈妈的手打掉了,他很不开心妈妈暗示他不要送若欣回去。

他想和若欣一起回她的宿舍。他想她了。他认为今天见过面了,没闹出大矛盾,就是进了一步,以后慢慢努力就可以了。那么今晚自然要好好地享受一翻。

若欣说:“你别送了。我自己回去。”
“那怎么行?我不管他们,一定要送你到家。”

若欣坚持说:“真不用送。我要回去看ACCA的书了。每个周末都是玩,快要考试了,还没复习。”
“又不急这一天两天。。。” 顾昊不甘心地说。

若欣快速朝前走,不再解释。
顾昊急了,拉住她:“若欣,若欣,怎么啦?是不是不高兴了?我妈她。。。”
若欣甩开他。她开始朝前小跑,跑向那个公交车站。快,快,不能让他看到我的泪。
李主任的一百元深深地刺痛了她。

顾昊高大矫健,很快就追上了她。

“你真要复习的话,至少也叫车回去呀。”他急急地摸口袋找钱。真不该意气用事把妈妈给的一百块扔回去的。 

若欣迅速擦了泪,猛地回头:“车来了!你也回去好好复习,别又弄得补考。”她说着跳上了一辆车。

如果可以和若欣一夕欢娱,补考,顾昊也是愿意的。反正一个在职的文凭,为了所谓的将来升职,跟风瞎读读的,多考几次,总归考得出来。自从和若欣突破那层关系后,他总感觉自己吃不饱。在对婚姻还没有深刻认识的时候,他提出来见自己父母,也是迫切希望能稳定下来,好可以天天见到她拥有她。

若欣的ACCA其实也有点跟风读的味道。

她大学里读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当时是觉得比什么破会计酷一点,毕业才发现,还是会计的天下。她父亲是财会处长,她内心觉得那个形象有点呆,心里觉得至少应该读理工科什么的。


国际金融读得好的话,进跨国银行证交所都是有可能的。可她没有任何关系和根基,能留上海就千恩万谢了,哪敢去想进那么好的单位?


转弯抹角地通过老乡的亲戚的朋友,若欣进了那家大型日资企业,正因为那个合资企业有一半的中国股份,她那个遥远的关系才发挥了一点作用。面试还是要有的。但她实力好,根本不怕面试。关键是要单位同意把户口落了。

外地人才留上海真是越来越难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大姐 回复 悄悄话 文笔细腻,把个腻歪的上海小市民李主任写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