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0)
2007 (142)
2008 (123)
2009 (93)
2010 (67)
2012 (58)
2019 (57)
2022 (100)
2023 (112)
2024 (86)
2025 (4)
(本文系娱乐读物,读者需酌情参考并后果自负)
当你在报纸广告或电视节目里看到有人高唱“我减了五十磅~~!”还出示减肥前后的照片时,你相信了吗?但现在我告诉你,我近一年多总共减了三十几磅,这你信了吗?估计也不一定相信。所以有网友说把照片晾出来啊。呵呵,下面我晾一张,这你就信了?
下图:减肥前后的自拍照
哈哈,这个是开玩笑的。真的照片我当然也有,可是看了照片你就相信吗?以前我每次看这些照片时,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两人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身上。彼此,彼此。本人不耐看,且看了各位也还会怀疑,所以照片还是免了,哈哈。
为什么大多数人看了照片还不相信呢?因为减肥实在太难!对于长期在增重和减肥间挣扎的人们,就像毛主席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体重不减即增,没有调和余地。但我们也不应该为此气馁,尤其在面对那些自鸣得意地“无论怎样吃喝都不会胖”的人面前,其实我们更具遗传优势。这是因为我们更有“可塑性”。首先,无论怎样吃喝都不会胖是一种浪费,白吃了。现在食物多了,以前或者将来食物少时,因为身体无法积累都有被淘汰的危险。其次,需要应急时,比如生病开刀化疗,或单位派你去非洲某国住两个星期,可那里除了牛血没别的东西吃,我们这些人可以去以前先多吃点作些积累(长胖),可那些不长肉的怎么办呢?挺不过来的,请喝牛血吧!
所以我们是遗传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可塑性,需要瘦就瘦,需要胖亦胖,生活会更加潇洒自如。
下面言归正传。
为什么要减肥?认识减肥的理由很重要,因为这是项长期的工程。促使我减肥的原因是血压有点偏高。但我还可以举出更重要的理由。譬如,几年前有人报道过这样一个动物实验,比较白鼠在两种圈养环境里的平均寿命。在第一种环境里,白鼠每日摄入的热卡是不受限制的,也就是说尽管吃喝。在第二种环境里,白鼠每天被限制摄入的热卡,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下。结果是在第二种环境里生活的白鼠的平均寿命比在第一种环境里生活的白鼠长了百分之五十。即,如果第一组的白鼠活一百岁的话,那么第二组的就能活一百五十岁。
当然这个结果不能直接套用到我们人的身上,因为人的寿命是由更多复杂因素决定的。但一般来说,我们看到的老寿星们往往都是比较清瘦的,这个好像是事实。有的人认为生活品质最重要。这话当然对。但是长寿第一,其次才是享受。肥胖或体重超重,不仅不利于长寿,而且还会伴发很多疾病,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前不久笔者还看到有流行病学的科研报道,指出人体内脂肪的含量多寡直接跟中风的发病率成正比。也就是说脂肪含量越高发生中风的机率也越大。所以,不仅肥胖的人需要减肥,就是正常体重范围的人,最好也要减少体内的脂肪。
所以,我们都想减几磅。那么减肥在心理上需要做那些准备呢?一个是戒断,另一个就是犒劳。
戒断,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不仅仅指戒掉甜食之类容易长胖的食物,其实这些还是可以吃的(见下面),更重要的是指跟过去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类型做一个告别!就是说要推倒重来,戒断对过去常用食物的依赖性,建立起新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类型。有人问如果我少吃点,不换掉行吗?答案是不行。如果还吃原来的东西,就是因为你做不到少吃,所以才会像现在那么一身肉嘛,所以才会来急吼吼地读减肥的帖子(MAKE SENSE?)。
所以戒断,就像是幼儿断奶一样,将原来的对某些食物的依赖性连根拔除。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一篇会继续谈这个话题。
犒劳,也就是 REWARD YOURSELF。就是说要让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一个补偿,要有一个盼头。好像一提到减肥,就是少吃,少吃,再少吃!这个其实是错误的。就比如我自己,我的减肥充其量就是四天打鱼,三天晒网的,呵呵。具体操作就是从星期一早起一直到星期五早餐,严格执行减肥计划。但从星期五晚餐到星期天的晚餐之间,开放肚子随便吃,吃饱不算,还包括吃那些容易长胖的甜食!同样的,在一天里,早餐就尽量控制严格点,晚餐和晚餐以后就放松点,让自己吃得舒服点。
所以犒劳是一张一弛,是付出和补偿的结合。使自己在吃的时候能尽量享受,没有负罪感或内疚。在我的上一篇帖子后,最酷的跟贴是这位网友写的:(http://bbs.wenxuecity.com/culture/445989.html)“换个思维,减肥就是为了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美食,试问高血压高胆固醇三脂高的人能肆无忌惮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得了病不得不忌口,生活才真是无趣呢。”何尝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也经常是一顿就吃人家一家子的饭菜,因为我有这个本钱了。
下一篇要讨论的是生理代谢的调节,包括怎样帮助你戒断目前的饮食习惯等。下面有一段录音,主要讲的就是饮食,健康,锻炼和疾病等的关系。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收听。
(网页连接:http://www.kqed.org/a/forum/R2010083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