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满江湖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肾脏受损如何才能避免

(2017-04-07 01:36:47) 下一个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肾脏衰竭等。在欧美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分别是首位致盲和致终末期肾病的原因。


    一、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肾脏损害呢?


首先对整体人群而言即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将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各种因素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主要措施有:

减少热量摄入,养成“三低一高”的饮食习惯。

即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五谷杂粮,米面不要吃得太精,每天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其次对尚未出现肾脏损害的糖尿病人群进行的非选择性预防。

包括控制血糖,尽可能保持血压正常,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造影剂及所谓治疗“糖尿病”的祖传秘方等。定期检测,评估有无肾脏损害。


对于已出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尽早到肾科就诊。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多途径的综合治疗,包括血糖强化治疗、血压控制、血脂调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及时地控制肾脏病病情,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阻止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0.5 g/(kg·d)-0.8 g/(kg·d)标准体重为宜。对已经有大量蛋白尿、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以每日0.6 g/kg标准体重为宜,在限制范围内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

    二、同时要避免两个误区


一是认为以素食为主或不吃肉类、奶制品、蛋类就是低蛋白饮食,其实素食中植物蛋白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较少,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长期食用可能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不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二是认为绝对不能吃豆制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豆制品中的蛋白质虽是植物蛋白,但也是一种优质蛋白质,相对于谷类和蔬菜,它含必需氨基酸仍较多,此外还可以提 供钙、维生素、异黄酮等有益健康的物质。故肾病患者可根据病情适量选用,不必视豆制品为大敌而绝对禁止。只是选用豆制品时应与肉蛋类食品进行互换,防止蛋白质总量超标。


在低蛋白饮食时,必须保证热量充足,以维持正常生理需要。每天摄入30-35千卡/千克体重的热能。可以选择一些含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类食物,如土豆、藕粉、粉丝、芋头、白薯、山药、南瓜、菱角粉、荸荠粉等;还可使用高淀粉类食物如:麦淀粉、山芋淀粉等。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常可出现高血压,浮肿或尿量减少,此时限制食盐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进展。但是如果同时伴有呕吐、腹泻时,则不应再过分限制钠盐, 甚至还需补充。同样掌握液体出入平衡也很重要,一般每日入液量为前一日的排尿量加上500毫升,但当患者合并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就应再多补充液体。

糖尿病为什么遗传

因为在后台有很多糖友咨询小康糖尿病到底会不会遗传,所以呢,今天就在这里小康统一为大家解答一下。


首先呢大家知道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遗传倾向等先天因素,也有环境等后天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比正常人容易得糖尿病,但是并不是肯定会得糖尿病。

因为糖尿病与饮食、生活关系很密切,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人,他们的子女十分注意节制饮食和运动锻炼,防止肥胖,有健康的生活作息,也能不得糖尿病。


在此,可以肯定回答:糖尿病不是遗传病,但是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1、多年来经过对糖尿病的调查研究,父母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发病率比正常人群的发病率高。

2、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有所增高。

3、单卵孪生子女均患糖尿病者,幼年为50%,成年可高达90%以上。

这说明不但幼年发病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成年后发病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但是,糖尿病病人也并非都能找到明显的遗传现象,父母双亲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的发病率也并非100%。

 

这说明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但不必然都发生糖尿病。至于是否发病,还得看后天发病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丰盛、感染等)是否具备,是否足以引发糖尿病。

遗传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外在环境因素经常作为诱因,只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发病因素二者兼有,彼此作用,才会发生糖尿病。

 

因此,家族中有糖尿病病人时,其子女就应该注意节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防止肥胖,尽可能避免这些后天发病因素的伤害,以达到防止或延缓发病的目的。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龄超过40岁,也应该注意控制体重的增长,以防引发糖尿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