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满江湖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太平轮》史迹趣谈

(2014-12-07 00:49:25) 下一个

一、黄晓明演的是谁

晓明演的国军将领,叫雷疯子。先为师长,后为军长。“雷军长”解放军里有一位,《高山下的花环》里摔军帽那位,属文学人物。国军里姓雷的将领不多。雷疯子角色,倒是有两个出处。

从形象上看,英俊,战斗中负伤跛足,这正是近年来被炒得热火的国军名将张灵甫。张灵甫毕业于黄埔4期,早年杀妻,被判徒刑,抗战中被释放出狱,戴罪立功,服役于74军。作为南方的战略机动军,74军打了无数硬仗,成为抗战铁军。张灵甫也一路由团长升为副军长,在1945年初挂少将衔,成为将军。抗战中,74军军长先后为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一直是74军将校。

从名字上看,国军内著名的疯子,是“邱疯子”邱清泉。邱清泉毕业于黄埔2期,打仗不要命,但并非一流将才,昆仑关之战其所属的第5军损失大半,整个桂南会战惨败,邱也受了处分。内战中邱很活跃,淮海战役,率领2兵团和解放军血战,最后全军被消灭于陈官庄,影片中被围困的情节和邱清泉的经历基本相同。

看起来,黄晓明扮演的这位英俊的跛足疯子将军,有点张灵甫和邱清泉灵魂附体的意味。

 

二、19451月那一仗

开篇国军与日军一场大战,字幕显示为华东某地,后在淮海战役中又再次点明,正是陈官庄一带,问题就来了。

影片中的国军,戴着德式钢盔,身边是美式坦克,手里还有美式火焰喷射器和巴祖卡火箭筒,是美械部队的状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给中国运来大批军火物资,部分国军成为美械军和半美械军。驻印军基本全部美械,远征军事实上半美械——即使是号称全美械的那部分,比起真正全美械的驻印军新1军新6军,也大打折扣了——半美械军则是将一个军的军火装备了2个军。国军拿着美式武器对日作战,倒是理所应当,但持美械戴德国钢盔,又出现在豫皖苏战场,就奇怪了。

德械师,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国军少数调理、整理师中的几个。著名的番号为87、88、36.八一三抗战,就是以87、88师主动进攻闸北日军开始。德械师在淞沪会战中损失大半,在南京保卫战中又遭覆顶之灾,只有残部退到大后方,连江苏一带的军需仓库也全部被日军夺占。此后,原先的“中央警卫军”沦为二流部队,直到美械来援,才改造为美械部队。87、88师等部队在名义上都是全美械,头戴美式M1钢盔,就算残留几顶德国钢盔,亦很少混合使用,何况片中一水头顶德国钢盔全套美式武器的官兵配置。

问题还在后头。

豫皖苏一带,在抗战末期不是国军的地盘,而是共军新4军的腹心。国军在此力量十分薄弱,更没有大建制的部队搞过大的战役。如影片中那种规模宏大的阵地战,从来没有发生在豫皖苏的土地上。更何况,装备了美械的国军主力,大部分聚集在云南-缅甸前线进行滇缅会战,少部分在云南湖南等西南省份作战。华东战场上,很少有美械送达,更不要说难以运输的美式坦克。

影片的这个开篇段落,如果发生在1945年1月的滇缅战场上,除了钢盔有点问题,其他都成立。但是平移到了豫皖苏的陈官庄周边地区,就不太对劲。再加上德式钢盔和美式装备的混搭,不伦不类。

估计还是被近年来被炒作的德械师的神话忽悠的。

 

三、淮海战役

从国共双方的角度表现淮海战役,自《大决战》始。许还山扮演的黄百韬率国军7兵团强渡运河的宏阔镜头,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太平轮》中关于淮海战役的几个细节,则极有意思。

国军方面,陈官庄被围的景况,表现得十分真实。国军杀战马,放士兵投共,都被用来塑造雷疯子的菩萨心肠,晓明角色又在最后的炮击中烈火中永生,可见大陆方面的“文化自信”。多年前,这样的情节、镜头处理是绝不会通过审查的,其对国军的讴歌程度,已经可以比肩台湾中影拍摄的主旋律影片《大战古宁头》了。

佟大为角色的军服是极准确的,末战操起一支M1冲锋枪,曾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的,又被俗称“汤姆枪”的,正是国军标配。说起来也奇怪,华东战场上国共两军“汤姆枪”极多,其他战场则多有M3“注油桶”,不知是国军配置如此,还是影视剧作怪。

共军方面,出了岔子。胡晓光扮演的军长(纵队司令),着华东野战军军服,一口四川话。华野中有几个四川人呢?绝少。解放军中的四川干部,绝大部分来自于四方面军。华野的组成来源,一为原新4军,都是江河湖汉驰骋的抗日健儿;一为山东老八路,内中的红军干部,来自于八路军115师(一方面军)连续派进山东的各种纵队、支队;一为冀鲁豫展开后再次南下跃进的115师部队,黄克诚所部为例。数数华东野战军中的四川将领,几乎没有。只有一位,司令员陈毅。纵队司令么,一位,11纵司令员胡炳云。

淮海战役爆发前,陈毅已经调任中原野战军做副司令员,不再在华野指挥。影片中的司令和部下,一水华野标准黄军装,这位肯定不能是陈毅,晓光华野陈毅在外型上也无相似之处。至于中野,则是蓝灰军装。11纵是个小部队,一直在苏北敌后游击,没有太强的力量。

如果是为了某种地域特色和命运感的营造,华野中还真有一位能对位的,这就是1纵司令员叶飞。叶飞是闽南人(菲律宾华侨),祖籍福建南安,和台湾人同样操闽南话。假如晓光扮演的这位司令一口闽南国语,倒是和台湾方面能够产生一些有趣的联想。

华野的部队,在阵地前放起“飞雷”,也就是汽油桶送药包,这是中野的发明。中野在刘邓带领下无后方作战,千里跃进大别山,再转出来时已经没有了一门重型火炮,只好用土造“没良心炮”救急。华野则完全不同,解放战争中历战中缴获国军的美式日式大炮排成了队,还组建了陈锐霆的特种兵纵队,根本用不着搞“飞雷”。然而,华野的总攻中,又出现了共军方面的美式坦克打冲锋,这就又不对劲了。华野投入淮海战役的一共只有几辆坦克,比不得国军战车部队的数量和质量,影片如此一表现,到仿佛共军制胜靠的是武器优势。

 

四、佟大为这个东北人

说起佟大为角色,这兄弟的身份成了谜,他在两个不同时段说起自己当兵六年多,其中必有一次是不对的。从哪一年看,大为都不是32年之前退入关内的老东北军,而是40年代参军的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几十万东北父老流亡入关,散落各地,在40年代参军,都是合理的。

旁的事情出了岔头。大为所在的部队已经开始了淮海战役,章子怡这边在上海电车上收了家书,说是民国366月寄出。这还好,秦海璐多了句嘴,“4个月后才收到啊!”,这就坐实了。淮海战役是1948年冬季爆发,子怡收信是1947年(民国36年),时空倒错了。估计原剧本并非如此,剪接中调了顺序,却又忽略了修改对白重新配音,因成之错。

 

五、金城武这个台湾人

金城武角色,是被征发加入日军的台湾兵,军医身份,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日本军国主义曾经在台湾征召超过10万士兵入伍,大多为后勤、医疗、夫役性质,直接的作战部队不算多,还是将台湾中国人当做了下等公民。

金城武参加了豫皖苏的战斗,被共军俘虏,这倒没什么。然而,在中国南方被俘,却号称在沈阳的战俘营蹲了两年,问题就来了。日本战败投降,中国设立了十几个受降区,独独没有中国东北,因为此间为苏联红军的受降区。在中国南方被俘,无论是豫皖苏还是滇缅,都不会遣送到东北关押,而是沿水路旱路送到海港,船运回日本。即使是华北被俘日军,也都由天津、青岛等码头船送日本。东北被俘的关东军,绝大部分被押送到苏联西伯利亚,其中的大部分,又在服苦役的过程中被虐待致死。所以,南方被俘日军台湾兵,被送到沈阳蹲两年战俘营,后返回台湾,应该是不可能的。

太平轮到基隆,码头上全套日军军乐队奏乐迎接,这倒见了功力。无论是短期留用日军人员,还是从太平洋各站区遣返人员,着日军服色在码头上演奏,原属合理。当时,各地返回之台湾兵,以及因各种原因滞留台湾之日本兵,是台湾本岛的一道“风景”。比较残酷的是,他们主导了“二二八事变”,掀起全台湾大暴动,四处击杀国军、公教人员、亲近大陆的台湾人,酿成大祸,直到蒋公国府紧急调派部队增援台湾,在连战之父、连胜文爷爷连震东等坚决的大陆派台湾人带路下,平定了叛乱,惩罚了叛军,但也杀伤了不少无辜的台湾人。侯孝贤导演《悲情城市》对此节有客观呈现。

二战中,日本征发了韩国和台湾兵加入“皇军”,其中既有战斗兵,又有后勤、医疗、勤务部队。虽然日本蔑视这些二等公民,但他们实实在在是“皇军”的一部分,往往还起了日本名字。所以,当时在战场上抓住的韩国兵和台湾兵,都被当做二鬼子、三鬼子对待,并不当做韩国人、中国台湾人。

 

观片仓促,有些字幕、对白未必掌握清楚,文中或许有误记之处,敬请指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