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考

(2014-06-01 07:59:30) 下一个


在各种浑浑噩噩和兴趣班中度过了小学六年,有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张老师踱进了教室,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有一个名叫“XX外国语学校”的中学招生,分区考试,我们区有10几个招生名额,然后要求区里所有小学推荐优秀学生参考。说到这里,矮矮胖胖的张老师顿了一下,宣布了我们班推荐的2个人,一个是高大上的女班长,另一个居然是,我?!

我当时一下子真有点发懵,因为我在班上成绩虽然很好,但是有名的调皮捣蛋,被张班主任训话罚站,喝令向被我欺负的女生赔礼道歉是习以为常的家常便饭,在班上竞选小队长都被张老师最后关头无情拿下,断绝了我梦想从政的念头。没有想到张老师这次居然不计前嫌地推荐我和女神班长一起去考试(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为了增加本小学考中的机会,所以来了一次不多的唯成绩论吧)?我当时幼小的心灵还没有修炼到现在的程度,可以感动得热泪盈眶,握着老师的手激动无语。记得那时候我的脑袋就在想,是不是老师挖坑让我跳呢?于是乎,我故作矜持地说,“谢谢张老师,这事能容我回去问问家长吗?明天答复您?”张老师显然也有点发懵,没想到满腔热情地等待感恩场景,结果换来如此回复。她清了清嗓子,故作平静地回答,“好吧,不过最迟明早答复,我们要上报名单给区教委。你要不去就要换人”。

当晚回到家中向爸妈汇报情况,真没有觉得是个喜讯。因为这个学校当年并没有如今的名头,而且了解到要求必须住校,而学校和我家隔着条长江,按当时的交通条件,需要倒车,每周来回一次得4个小时。爸妈本来还有另一个考虑,觉得我年纪小,自理能力差,又在长身体,希望能在离家近的那所重点中学读书,每天回家,容易照应,而且方便他们看管。可巧的是,那年开始,初中就近入学,按照分区,我得进家附近的一所普通初中,我爸妈又不太满意。

 
在他们唠叨盘算之际,有两个字让我醍醐灌顶,就在那一瞬间第一次为自己作出了重大决定。那两个字就是“看管”。各位看管,从我出生以来,咱妈就用教师的职业习惯和敏感度将哥看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哥年纪虽小,但慢慢也到了渴望自由的时候,想到如果还在家里继续混着,那份看管让我不寒而栗。外校虽远,但咱爸妈鞭长莫及,可以如脱缰野马,自由驰骋,那份心境。。。是值得作出一些牺牲的。

遥想到此处,我不禁嘴角挂上一丝向往的微笑。赶紧定定神,作真诚状地对咱爸妈说,“我觉得还是去考吧,万一考上了,那里的老师和学习环境应该比咱家附近这所中学强。对学习还是有好处。”爸妈怔住了,那刻估计被我小小年纪表现出的男儿志在四方的气概打动了。只可惜,他们读不到我内心的盘算啊(暗笑)。那天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去考考试试。

报考之后,哥为那份可能拥有的自由付出了沉重代价,一时间颇有些悔意。咱妈是个好面子较真的人,认为既然去报考了,就必须考上,不然很丢人。于是乎,每天放学回来,我又多了各种各样的补充练习,不知咱妈哪里淘来的各式数学、语文试卷,还让我开始学英文。每天焦头烂额地做到晚上十点才能睡觉,严重影响了我的成长和睡眠。记得那时候叫苦不迭,心生悔恨,也第一次明白了自由的代价。就在这样枯燥和野蛮的备考环境下,哥勉强熬到了考试那天。
 
考试分语文数学。具体情况已经记不清了,就记得语文试卷做完以后,觉得时间还剩一些,又回头检查了一遍,后来随手翻到试卷的最后一页反面,惊悚地发现这试卷是两篇作文习题,不是通常的一篇。我看看时间只剩5分钟了,顿时有些窒息。赶紧提笔胡写了一通,在老师要求停笔的时候,把没有写完的作文匆匆加了个结尾,绝对是虎头蛇尾不知所云的范文。回家后没敢报告这一失误,害怕被痛骂。就想着这次肯定玩完了,转念安慰自己,去附近学校也挺好,原来的同学们都在那里,比较熟悉。

少年不知愁滋味,懵懂地继续上着课,直到有一天,张老师严肃地把班长叫出去谈话,我才想到有过那么一出考试,当时感到班长肯定考上了,心头透过一丝羡慕嫉妒恨的感觉。话说,哥从小就嫉妒心颇强。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第一批戴上红领巾的先进同学,在操场的阳光沐浴下,学校举行入队仪式,我们这些非先进分子坐在小板凳上,眼睁睁地流着口水看着,哥不知怎么想的,教唆旁边的男生和我一起捂住眼睛,告诉他看了眼睛会长针眼的。那傻哥们也真信了,结果被老师看见,明察秋毫后把我狠狠批评了一顿后罚站20分钟。。。


班长回到教室时眼睛红红的,我忿忿地想,至于这么激动得热泪盈眶吗?不就一初中吗,以后我中考考到家附近那所重点高中,也不差。正胡思乱想之中,张老师又没有一丝笑容地叫我出去,在教室外面,张老师上下打量着我,缓缓地开了腔。大概意思是我的运气还挺好,班长那么优秀没有考上,我居然通过了笔试。我正大喜过望之时,老师又淡淡地加了句,不过你别高兴得太早,还有一次面试。面试过了才行。

为班长哀悼之余,我也在心里问候了张老师全家。想不通就那么不看好我。面试没法准备了,因为英文一点不会,临时学习也来不及。所以基本就没有怎么练习。到了面试那天,看到一位漂亮年轻的女老师(后来是我的英文老师,记得姓宋)。先让我跟着读一些英文单词和简单句子,看看有没有发音障碍,然后胡聊了一通家庭情况,并举一些例子,比如说咱爸幽默,怎么幽默了?就这样无聊谈话后,我通过了面试。

最后一关是体检,里面的一个小插曲是发现视力只有0.8。咱爸妈震惊了,非要医生再查一遍,结果是0.7。他们半响不语地回到了家。我个人认为是前阵子练习试卷做得太多的恶果。

几天后,收到了外校的录取通知,成为区里几百名推荐生中被录取的12人之一。那是六年级上半学期。我已经找定了不错的初中。当时没有觉得是什么成绩。后来了解到这所学校是周总理当时御批的全国七所外语学校之一,属于全国重点,每年报送率超过一半,最高可达90%,每年省外语类甚至文科状元都出自那里,而且后来变为全市统一招考而非分区按名额推荐考试后,每年全市有近一万考生报名,只录取200多。我的两个表妹报考后纷纷落马,而且语文或数学都是远离及格线。到那时,我才觉得自己的决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非常英明正确的。事实证明,后来所有关于自己学业和事业的重大决定都是我自己作出的,而且事后看都没有什么遗憾。非常感谢老天的眷顾和关爱。

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调皮,只不过这种调皮在张老师看来变成了恶意地影响其他同学准备初考。至今不明白这种逻辑何在,就近入学后初考只不过是分快慢班的基础,有那么重要吗?而且我到今天都没有培养出那份她认为的心机。总之,张老师找我妈谈了一次后,咱妈让我收拾好所有个人物品,回家!因为老师说了,既然有下家了,也不用学习了,现在都是复习,没有新知识,回家准备上中学吧。我兴高采烈地被劝退了。

就这样,我不明不白,稀里糊涂地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没有结束的时候,告别了自己的小学生涯。没有参加毕业典礼,没有机会和小伙伴们告别合影,甚至都没有再见过同学了几年的小伙伴。 

想想那时候,自己年纪小,又比较文弱,经常被几个大孩子说是“小白脸”,还老欺负我。有几位女生还会骂走那些欺负我的男生。可惜毕业时候没有再见到她们。想必现在都已经为人妇为人母了,不知道她们过得好不好。那些欺负过我的小男生,现在又在何处打拼。

人生的第一个交集就这样成为了断点。留下的是遐想和回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