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南海的话题因仲裁结果出来而变得热络起来。有关仲裁结果中宣布九段线无法律依据并没有什么意外, 但是将太平岛降格为“太平礁”却实属意外。不但引起大陆网民愤怒,甚至整个台湾也是一片哗然。虽然美国并不是仲裁案中的双方中的任意一方,但显然是仲裁结果的最大受益者,其次是菲律宾和越南。因为仲裁的结果大大有利于美国的”自由航行“的主张,而菲越两国今后随时可以路基为起点主张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看看南海的地图可知这袋状海域大约宽度570多海里(650英里),被菲越两国从两侧一瓜分去400海里,就没中国什么事儿了(图1)。仲裁公布后,美方再度低调表示”4不”的立场,菲律宾则表示愿意与中方进行谈判,而越南表示尊重中方立场。显然,美,菲和越采取的是”息事宁人“的一致做法。但可以想象,中方虽然也能预料到仲裁结果,但还是难以咽下这口气。
图1. 南海袋状区域,将被菲律宾和越南的经济专属区瓜分
记得在仲裁结果出来之前就传出仲裁庭认为太平岛是礁石(现在看来是在放出试探气球)。马英九下野前,一行登上太平岛还专门邀请记者观察岛上的淡水井,以显示可以饮用。当时俺不以为然,觉得仲裁结果不至于将太平岛定性为不能居住的礁石,谁知最后结果还真是大跌眼镜。据说仲裁庭采用了菲律宾的证词认为太平岛的没有饮用水。菲方只认为太平岛上有三口井, 而且其中有2口已经不能饮用水,因为水很咸。此外,菲方还认为太平岛上虽然有井,但不是全年都有水喝,遇到旱季或厄尔尼诺现象,井就干枯。菲方还列举了台大深绿教授姜皇池发表的文章中有关太平岛上干脆没有饮用水章节作为依据。而基本事实是,太平岛有可供直接饮用的淡水。太平岛上现存有7口井(原有11口井,建机场填埋3口井),其中5号井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据说每天产饮用水三吨 (图2)。
图2. 太平岛上的7号井
太平岛上的淡水是从哪来的呢?答案:是从天上来的。在太阳这个能源的驱使下,通过”水循环圈“(HYDROLOGIC CYCLE)带来了雨水。南海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可达2.8米左右,其实即使利用像永兴岛那样的地下储水罐(特别是在公路和跑道两侧),就可储存大量淡水。另外,太平岛的面积足够大,以致于大量的地表水经过地面进入地下沙层(含水层)而形成地下淡水资源 (图3)。含水层(AQUIFER)中的淡水与海水联通并形成一个动态边界,并且根据地表补给量(RECHARGE)大小发生动态移动 (图4)。显然靠近边界处的淡水含盐分较高,边界较远的地方则含盐分少或不含盐分。可以想象那个5号井,其位置可能距离海水和淡水边界较远,因此水质较好可以直接饮用。如果建造简单的人工含水层,则根本没有淡水被海水污染的问题,每口井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详见拙文:罕见15条工程船齐聚南沙永暑岛,盼奇迹于细节!)。 总之,太平岛上的淡水完全可以自给,并且不会有菲方提出受季节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问题。自二战以来,包括日军,国军能长期驻军太平岛也证明岛上并不缺淡水资源。
图3. 太平岛实际地质平面和剖面图
图4. 海岛下淡水资源示意图。 其图中的淡水-海水动态边界,水文学家们可用数值模型加以模拟和预测(如,MODLFOW-SEAWAT)
太平岛被降为“太平礁”后将从原来以200海里为半径的周边172万平方公里的经济专属区,变为周边12海里约1500平方公里范围, 缩小1100多倍。如果今后时机成熟,菲律宾和越南会同时扩展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就会驱赶或抓捕中国大陆和台湾渔民。可以想象,今后石油开采引起的纷争也是如此。因此,南海纷争会越演越烈,可以预测中国大陆不会承认仲裁结果也不会退让,其海军和空军因此刺激会迅速崛起。(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