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文革的真正目的在于惧怕人民清算他们的罪恶

文革留下来的平等思想对改革影响最大,阻力也最大。 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从平等开刀`,一方面集中一切舆论力量狠批国有企业“大锅饭”,另一方面对企业工人毫不留情地砸烂铁饭碗,让工人阶级从思想上到经济地位上彻底消除毛主度领导的社会主义年代对老百姓的所谓“极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毛泽东辞去国家主席职务

(2014-05-19 14:39:55) 下一个
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在约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天安门城楼上谈话时,向民主党派人士表示到二届人大一定辞去国家主席。毛泽东说:“瑞士有7人委员会,总统是轮流当的,我们几年轮一次总可以,逐步采取脱身政策。”

1957年5月1日,陈叔通、黄炎培联名写信给刘少奇和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在15至20年内,最高领导人还是不变为好。

5月5日,毛泽东看了信写了批语,认为可考虑修改宪法,主席、副主席连选时可以再任一期,但第一任主席有两个理由说清楚可以不连选:一、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加上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已满8年,可以不连选;二、按宪法制定时算起,可连选一次,但不连选,留下4年,待将来如有卫国战争一类重大事件需要我出任时,再选一次,而从1958年起让我暂摆脱此任务,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以中共主席或政治局委员资格,在必要时我仍可以作主题报告);这样,比较做主席对国家利益更大,现在杂事太多,极端妨碍研究问题;现在党内高级领导同志对此事想通的多了起来,而党外人士因为交换意见太少,想不通的还多,因此,有提出从容交换意见的必要。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访问苏联期间,又专门把自己不连任国家主席的情况告诉了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

朱德力荐刘少奇接替毛泽东——谁是第二任国家主席的人选,毛泽东没推荐提名,只是说“让别人干!”这个“别人”没明确。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其中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向二届人大推举国家领导人的人选名单。在当时的中共高层领导中。可以作国家主席的人选应该说有好几位,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初步酝酿,最后集中到朱德和刘少奇两个人的身上。
    
按照惯常的做法,毛泽东不连任,由上届国家副主席朱德继任是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在中共高层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中普遍持这种观点。
    
还在半年前,为准备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组织部和统战部受中央书记处委托,草拟了一份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家领导人侯选人名单,发给中央一些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在这份名单上,仍把刘少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而没有提国家主席候选人人选,这就透露出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刘少奇仍将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既然如此,国家主席候选人显然就是朱德了。
    
朱德看了中央书记处送来的名单后,明白了中央的意图。

1958年12月29日,朱德提笔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要“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我提议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
    
以后在一系列公开和私下场合。他多次说过自己比毛泽东年长七岁,由他接替毛泽东任国家主席不符合情理,更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并再三坚持举荐刘少奇。
    
中共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提议。

但是,由于毛泽东始终未推荐提名,在全会讨论提名国家主席候选人时,会场出现了少有的尴尬。这时,邓小平站起来说:“都不提,我提,刘少奇!”话音未落,全场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于是,全会一致同意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国家主席候选人,而朱德为委员长候选人。
    
4月5日,邓小平在八届七中全会上代表政治局作了关于国家机构人事配备方案的报告。对于决定提名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候选人,他作了这样的说明:
    
“国家主席有好几位同志可作,如朱德同志,如党内几位老同志,都可以作,但是大家考虑的结果,以刘少奇同志担任这个职务,比较更为适当些。国家主席不单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职务,而是有一些相当具体麻烦的事要做。例如出国、会谈、接待等等。所以,以刘少奇同志的能力和资望,以他现在在党内所负的责任,出而兼任国家主席职务,是比较好的。”
    
毛泽东对党内一致认可刘少奇为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结果很是满意,从延安时期始。在中共党内代理毛泽东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只有刘少奇。中共历史文献中有过正式记载的,有三次,刘少奇都出色完成了代理任务。

1959年4月27日,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上,刘少奇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国第二任国家元首;朱德当选委员长。

可惜的是,接下来就是三年自然灾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