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兰,随手捻几片草叶与朋友共赏
正文

新西兰汤加丽罗火山穿越步道 (TANGARIRO ALPINE CROSSING)

(2016-04-08 02:49:22) 下一个

1.夜归奥克兰

    2016.3.28.晴天。

    3.26.下午4:30从雪山下来,冒雨赶到小镇还雪爪,老板看我一身疲态,笑眯眯地写了一个地址,推荐我到健身中心按摩。谢过老板好意,加满油箱直奔陶波镇。刚接到落宿营地电话,由于他们工作的疏漏,我租的帐篷地盘今晚倒不出来,一连串的“对不起”让我啼笑皆非,这种解释对我意味着什么,繁忙假期的这个时段不可能另投他处,必须找他们理论,无论如何要给我安排一个车位,在车上猫一宿也行。

    6:00左右,在NATIONAL PARK VILLAGE由4号公路拐上47号公路,这是一条横穿国家公园的公路。雨停了,云层栏腰把大山罩了起来,路边没有大树,低矮的麻莲草及灌木点缀着无垠的湿地,车子行驶在广袤的平原,犹如沧海漂行的一叶小舟,前后没有车,无意间提高了车速。过了46号公路岔口,对面驶来一个车队,错车时车队里的警车突然闪起警灯,不用说肯定是冲我来的,于是乎乖乖地停在路边,打开车窗,静静地等着处罚。

    片刻功夫,警车在我后面停下,下来一位配枪的胖大姐。在新西兰很少见配枪警察,这位大姐今天显得格外威风。她缓缓地走到车前,例行公事般检查了税牌和车检牌,然后笑眯眯地接过我的驾照:

    “你是做什么的,为何开这么快?”

    “教师,刚从大山上下来,今晚住宿出了问题,所以...”

    “等我一会。”

    她一扭一扭地回到车上公事。我坐在车里发呆,都是营地小妞闹的,我若不着急,哪能出这个岔。胖大姐回来了:

    “这鬼天气你去爬山?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安全。超速25公里,按理该罚145刀,看你表现不错,罚80。”

    她一边唠叨,一边把打好的单子递过来。我没表现什么呀,只不过识趣地停下车,没让大姐狂追一通而已。不过大姐的确开恩,被拦截的罚金一般不少于120刀。还是有点心疼,舍不得花钱,只租个帐篷营地,现在确往地上撒钱。罢了,花钱买个明白,大姐说的是,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7:00到达陶波,直奔希尔顿酒店院内的度假营地,到接待处一问才知道,我订的营地不是这家,一开始就错了。接待处小哥给我一张陶波地图,标出我要找的营地。

    车子跑出陶波镇仍不见营地踪影,荒郊野外孤车单人,乏累焦虑一起上身,在大山里没有害怕,在这里却有点毛骨悚然。定神想想,找到营地不还是猫在车里吗?不就是300公里路吗?回家舒服地睡一觉,明天和伙伴们一起回程。

    10:00到家,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随伙伴们一起返回陶波。

    3.27.下午2:00,待伙伴们在希尔顿酒店安排好,我再次踏上找营地之路,没到地方就接到KATHLEEN电话,说她们的套间足够大,让我不必再找营地,回来和表哥住在一起就好。她的热情让我感动,止不住直打喷嚏。回来后FRANK爷俩邀我住到他们房间,这样我摇身一变连升三档,由营地帐篷变成了星级酒店的星级套间。

2.再走汤加丽罗火山步道

    2016.3.28.晴天。

    LANNY上课前曾提出要求,让我带她走一次步道,因为五月份她将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月野外露营,期间要参加一个没有晚餐,没有帐篷的20公里徒步,14岁的小姑娘对20公里完全没概念。ELAINE接孩子时也提出类似要求,因为她读到一篇文章,说新西兰有一条“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完美步道。” 她要带着孩子们走走。KATHLEEN闻风即是雨,要带着女儿,带着来探亲的兄嫂一起到山上热闹。我欣然接受邀请,带他们走一次新西兰的世界级火山步道。

    计划没有变化快,ELAINE听走过步道的朋友叙述,得知步道不光美还有难度,有如厕的窘境,权衡再三加之身体抱恙决定不走了,但执意要送我们到一个半小时车程外的出发点。KATHLEEN发着高烧,坚持到入口处才不得不放弃。最后上路的,只有LANNY和她膝盖有伤的妈妈FRIDA。

    早晨7:10两台车离开酒店,

    8:30来到离KETETAHI出口处800米远的路边停车场,留下一部车,开着另一部车到MANGATEPOPO入口。

    9:10来到海拔1120米的芒格蒂帕帕山谷(MANGATEPOPO VALLEY),汤加丽罗穿越步道(TANGARIRO ALPINE CROSSING)零公里起点就设在这里。步道大致分为五段。

    第一段:从海拔1120米的芒格蒂帕帕山谷到海拔1350米的苏打瀑布(SODA SPRINGS)。初级难度,4.7公里,1小时10分钟。

    这是全程最好走的一段,修缮很好的小径沿着溪流,蜿蜒地绕过古老的固化熔岩流边缘,在黄色的金凤花和白色的指项花及一簇簇高原草丛中,攀上一座座嶙峋的峭壁,穿过搭着木栈道的高原湿地,一步步走到峡谷尽头。

    天气好的有些不真实,阳光明媚凉风习习,几丝白云缭绕,湛蓝的天显得更加清澈,前几次在峡谷口很难看清楚的瑙鲁霍伊峰(MOUNT NGAURUHOE)和汤加里罗峰(MOUNT TONGARIRO),以威严的面孔坐依峡谷两侧,奇形怪状的火山石顺着山坡列出骇人阵势,只要有喷发、有地震,就会倾泻蓄势的庞大能量,填平山谷、改道河流,摧枯拉朽、淹没所及。旧世界被瞬间摧毁,新的熔岩将造就新的高峰。相机在鲁阿佩胡雪山被雨淋了,感光钮(ISO)失灵,只能把它调到最小位置且只能用一个档位,今天的照片质量将大打折扣。

    我们走的很快,也许是路不难,也许是第一次溶入火山峡谷,心情比较激动,转眼间走过没人深的茅草、灌木,穿越了峡谷口平原,攀上一座座峭壁,走进了几片火山湿地。

    湿地是由火山灰囤积的滩涂:一汪汪积水映出湛蓝的天、黝黑的峰、飘逸的云影;一股缓流绕过低矮焦黄的茅草、挂在岩石表面的灰白苔衣、不知名的褐红色桔梗,小心地走过水洼,绝不打扰画面里的宁静。为防止人类的践踏,为保持火山死寂中的这片脆弱生命,公园管理者搭起一座蜿蜒的木栈道,把你引到下一个高度,攀登的喘息过后,会领略更高层的生命环境及地理地貌。

    三公里处,LANNY呼吸急促,脸色现出疲态。我劝她不要着急,放缓脚步,今天的时间由我们控制,只要保证自己不出故障,早一刻晚一时出山都没关系。

    休息片刻重新上路,FRIDA对伴随身边的溪水赞叹不已,我说可以喝,她执意试试。在激流下的水湾里,我灌满瓶子,三个人站在那里把它喝完,一股清凉、一缕甘甜、一味经火山过滤,饱含矿物质的琼浆,滋润了身体的每个器官,活泼了所有细胞。小姑娘脸色重现青春的红润,妈妈受伤的膝盖瞬间少了许多痛楚。

    10:00到苏打瀑布,比预计的时间提前20分钟。这是峡谷的尽头,黑色的石丛间、松软的沙石地点缀着一簇簇茅草,畅流着数条小溪,开阔的平川犹如一块沙漠绿洲。这是登山者传统的休整地。广告牌告诉你,下一个厕所在10公里外。也许我们出发的时间较晚,今天的登山客不是很多。有朋友看过照片提及此事,我回答今天不是大集,所以人不多。

    很快处理好内务,坐在火山岩上小憩,我到溪边又灌了两瓶水,准备开始第二段行程。

    第二段:苏打瀑布到海拔1600米的登上南平台垭口(SOUTH CRATER)。中级难度,约3公里,40分钟到一个小时。

    登山台阶前立了一块牌子,琢磨起来很有味道。

    “如果天气不好、装备不齐或身体不适。请你认真考虑,回折。”   

    看完招牌,我出声读了一句:

    “ARE YOU REALLY PREPARED TO CONTINUE YOUR ALPINE CROSSING TREK.”

    “YES!”

    人群中有人回应且引起一阵笑语,有点挂不住了,是我幽默还是这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笑点低,不得而知。

    10:30开始登山。眼前的峭壁是一堵峡谷尽头的大墙,仰望盘桓的“Z”型小径,就像刻在墙上的划痕,散落在路上的登山者,犹如挂在壁上的七彩蝼蚁。这段路很陡、很长,被称为恶魔的楼梯(THE DEVIL'S STAIRCASE)。出发前我给伙伴们打了预防针,所以我们走走停停、拍拍照照。峡谷慢慢地在视线中变得狭窄,身后小路渐渐演变成引出山外的长长轨迹,据说好天在这里可以看到塔拉纳基山完美的火山锥体,现在天气不错,但一条云龙绕在山外,挡住了视线的延伸。爬什么山唱什么歌,走在瑙鲁霍伊脚下,尽管欣赏她的大气。

    虽然坡陡路长,但小径修的很好。LANNY懂得了用心与大山交流,学会了合理分配体能,FRIDA迅速掌握了用双杖助力,伤腿没有出难题。沿着蜿蜒崎岖的小路慢慢上攀,最终,我们也成了谷底人眼中的蝼蚁。

    11:30在规定的时间内登上南平台垭口。人们在这里稍事休整,然后兵分两路,体强好胜者去攀登瑙鲁霍伊主峰,多数人将继续火山步道穿越。

 各旅游权威机构评选的种种版本“世界最美的山脉”,瑙鲁霍伊山永远名列第一,电影《指环王》中的“末日火山”(MT DOOM)即取景于此。说艾格蒙特山有完美的锥体,因为她就是一座孤立的山峰,远远望去拔地而起完美无暇。瑙鲁霍伊山的美誉,来自于对她的综合评估,除了完美形体,还有那褐红色呈螺旋状的唯美火山口。

  或许距离清晰的大山太近,或许过于动情,看着左右两路向山顶移动的彩色小点,我有点晕眩。两年前我和他们一样,用尽全身力气向上爬,从迷茫的云里钻出来,站在2291米的峰巅,欣赏脚下的云海、远处的雪山及清澈无比的湛蓝。

  第三段:南平台垭口到海拔1886米的红火山口(RED CRATER)。中等难度,约3公里,一小时。

所谓南垭口平台实则为圆形盆地,就是一个被泥浆填平的大火山口,四周环绕着山峰,从谷底到峰顶可分辨出冰河时期侵蚀出的一道道褶皱,一条两公里长的笔直小道,沿直径穿过盆地直达对面山峦。这段路平平的没有一点起伏,富有弹性的黄色胶泥,减缓了脚步踏下的冲量,走起来犹如地毯漫步,心旷神怡,一身的疲惫瞬间被山风洗去。

LANNY停下脚步,用手机做360度特写,我陪着她穷尽各种手段,把渐行渐远的瑙鲁霍伊主峰及盆地美景逐一录下。我们忘情拍照时,FRIDA已走到盆地尽头开始爬山。

这处陡坡是步道全程最难的一段,虽没有苏打瀑布到南垭口的距离长,但没有修好的路,人们只能在石块间攀援迂回,时常有松动的岩石滚下。好在最难走的地方都安上了铁链(以前没有),好在每一段险峻过后,都会现出一片平缓的山脊。驻步放眼,一边是百米悬崖下深邃荒凉的峡谷,一边是火山围就的高原盆地,红石、黄石、黑石,黄土、黑砂、灰泥,伴着白烟缭绕的山梁,呲牙咧嘴的巨岩,寸草不生的悲壮,让人产生身处外星的幻觉。

12:20到达两处山脊的交汇口,路牌指示一处分岔,到TANGARIRO SUMMIT来回三公里,1小时20分,这本是我昨天的计划,虽被遗憾地取消,但连续三天大强度攀山,体力也不允许。

走到全程最精彩的地方了,窄窄的山脊像一把指向天空的利剑,几米宽的路就在悬崖、陡坡间向上伸延。

12:40到达海拔1886米的红火山口,这是座死火山,锗红、暗红的岩壁,层次分明的展出柔润的弧形,像一个涂了重彩,永远合不上嘴唇的女妖在诱惑大山,再看谷底那支离破碎的山体,能想象出被诱惑者的下场多么悲壮。  

    第四段:红火山口到蓝湖(BLUE LAKE),初级难度,30分钟。

    站在峰顶,眼前出现一幅梦境般图画:山脊岩缝在你身边呼呼冒着白烟,以嚣张气势、浓烈(硫磺)臭气,证明它是传说中的活火山喷口。一道又陡又窄的沙砾路,把视线引向三个大小不一,同样被硫磺气体笼罩的陨石坑积水潭。 

    这是火山穿越步道中最著名的景点-翡翠湖(EMERALD LAKES),毛利人称其为绿玉湖(NGAROTOPOUNAMU)。所有关于汤加里罗火山介绍中,都会发现关于她的靓照。湖水绿中泛黄,富含有毒的矿物质,PH值3(偏酸)。三姐妹中最小也是最漂亮的,一湾碧水由浅至深,乳白、淡黄、浅绿、翠绿,一圈圈、一层层均匀地分布;她是火山的眼睛,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暗紫色植物,相衬在周边浅水区,是保护美丽的睫毛,也是排斥另类的紫金滤网。眼前有些恍惚,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硝烟弥漫,外星球般凄凉的峡谷中,竟然鲜活着童话里的仙境。

    离开翡翠湖走进另一个火山盆地,小路没有沿直径穿越,只是绕过一片黑色火山沙走过盆地边缘,这里虽没有南垭口平台那般大气,但有了更多生命气息。一丛丛高原植物间,翻飞着几只白色蝴蝶,从它身边经过,这高原精灵并没有被吓跑,而是围着你起舞,似乎在引导人们走向那悬在空中的蓝湖。

    蓝湖又称悬湖,是一个古老的火山口,毛利人的心中的圣地。毛利名TE WAI-WHAKAATA-O-TE-RANGIHIROA,意为RANGIHIROA镜。RANGIHIROA是一位酋长,他的儿子曾于1750年探访了汤加丽罗山脉。从盆地望去,湖水被一堵长长的峭壁托着,犹如悬在空中。近千米直径的蓝色湖面,最深处达16米,PH值5。我们坐在茅草窝“沙发”上休息,分享水袋中仅存的一点水,伴着习习凉风,欣赏落在膝盖上的蝴蝶及远处野鸭荡起的涟漪。

3.生命的魅力

    下午2:40离开蓝湖开始下山。迎面而来的一队人看到蓝湖发出惊叹,转过山口我们也为眼前的出现的另一番景色震惊。

    第五段:蓝湖到KETETAHI CAR PARK。初级难度,10公里,三小时。

    呈90度的山口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洁白壮丽的云海簇拥着青翠的山峦,碧绿的陶波湖(LAKE TAUPO)、罗托埃拉湖(LAKE ROTOAIRA)隔着山峦相望,湖畔松林、牧场把山脚下的平原分成一个个规则的几何形状。眼前的窗口是两座呈45度的陡峭山坡,巨岩怪石间,火山灰里出现成片的高原草(TUSSOCK)和贴着地皮蔓延的暗红色肉乎乎桔梗。

    走进窗口视野顿开,蜿蜒的小径在山坡上盘桓,走入更深的茅草,淹没在茂密的灌木林。透过山坡上几座活火山口冒出的缕缕白烟,能看到森林中的一道亮线,它就是今天的目的地

    走到北火山口(NORTH CRATER)的侧麓,选择一个最佳视角,拍下曾于2012年喷发过的TE MAARI CRATERS活火山口冒出的一缕浓烟。在KETETAHI小屋附近,可以看到KETETAHI温泉冒出的一片蒸汽,据说蒸汽温度可达138度,但那里是毛利私人领地,游人不能近前,只可以欣赏富含硫化物的温热溪水在脚下流过。

    走进昏暗的山脚森林时,身后几乎没有人了。脚下的台阶似乎永远走不完,还有3公里、2公里,潺潺溪水勾起饥渴幻觉:一杯冰凉啤酒下肚,何等惬意。

    5:00走出森林,完成第三次火山穿越。

 

2016.4.8.於奥克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