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水手中来

风在云上,云在水上,水在我心上。
个人资料
正文

武媚娘传奇中的朱令案

(2015-01-11 13:53:08) 下一个

 

关于朱令案,尼罗河朱令案系列11篇已经抽丝剥茧化笔为剑直指铊毒真凶。有人用混和了铊盐晶体的浴液偷换朱令平常所用,导致朱令多次使用后累积中毒。待朱令丧失意识精心策划“远程诊断”,等不及外国权威开出诊断,不到48小时,就提出诱导性问询,从成堆的诊断名称中找出铊中毒,再三恳请朱令父母要求医生进行铊中毒检查。从此摇身一变成为网络救命第一人。

尼罗河证明所谓一共有48位专家正确诊断,两天内就有十二位专家正确诊断是弥天大谎。当年参与“远程诊断”并亲自设身其中的美国医生向尼罗河亲自证言:各种诊断建议如潮水般涌来,而铊中毒只是各种可能的诊断之一,根本没有付出水面。有人对已经公布的上百封邮件统计,发现国外专家对朱令的鉴别诊断思路与协和医生所见基本一致。铊中毒的可能性与脊髓灰质炎,肉毒,自体免疫平行列于第六。

与“远程诊断”同样引人瞩目的是“第一嫌疑人”的传奇故事。什么老公安传话,朱令的咖啡杯从“第一嫌疑人”的箱子里翻出;通过医学专家论证,第一投毒渠道是隐形眼镜盒;还有某网络ID以自己“人格”保证,亲眼所见国家文件上“第一嫌疑人”签字认罪。近期中国大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武媚娘传奇》,把这个“唯一嫌疑人”的投毒传奇展示得惟妙惟肖。

大唐天子李世民妃嫔如云。有郑氏才人婉言邀请武才人媚娘对饮,婉言七窍出血当场死亡,武媚娘因唯一与被害人对饮者成为“唯一嫌疑人”。毒药仅在郑氏杯中,酒壶与武氏杯中无毒。于是认定武媚娘将毒药投于杯中,动机是争宠于皇帝。刑讯之下,武媚娘死不认罪。后经大唐最高法院复查,发现酒壶有两个流出道,其中之一藏有毒药。转动机关即可控制倒出的酒的有毒无毒。由此推断是婉言要杀武媚娘,把酒壶给婉言的人故意反装机关毒杀婉言。但酒壶来源不明,婉言死无对证,只好将武媚娘作为无法证明也无法排除的嫌疑人关进冷宫。





要杜撰出“唯一嫌疑人”并强加一个杀人动机并不难,难的是令人信服地还原杀人经过。如若果真毒药仅在婉言杯中,武媚娘自然脱不了下毒嫌疑。既然查明酒壶有毒,且可用机关控制,杀人的自然就是酒壶的主人。要栽赃“唯一嫌疑人”毒害朱令,就要伪造凶手在咖啡杯中投毒并且将证物珍藏的自己箱子里的神话,还有眼镜投毒的最新科学理论。骗人一时骗不了一世。在事实的阳光下,真凶终将原形毕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