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水手中来

风在云上,云在水上,水在我心上。
个人资料
正文

埃博拉,不是世界末日。

(2014-10-18 05:13:48) 下一个

埃博拉来了。爆发地西非死亡率70%WHO预计,到今年底每周新增病例将过万。美国第一例患者发病第14天死亡。两名护理病人的护士相继感染病毒发病。美国面临埃博拉恐惧。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最热衷的关键词就是隔离(isolation)。隔离当然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往往是发现病人采取隔离措施之前,病毒已经扩散了。埃博拉的传播方式也是一直在纠结的问题。究竟是密切接触体液传播还是空气传播。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微型的液滴通过空气就可以传播。关键是病毒侵袭机体细胞的能力。护理美国第一例病人的两名护士只有颈部裸露也都受到病毒感染,估计这次埃博拉病毒的侵袭性相当强。没有人能够确保什么事情一定不会发生。

关于病毒感染,去年冬天尼罗河曾写过一篇文章《让病毒感染随风飘去》。那篇文章说的是包括流感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毒。与埃博拉病毒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在病毒造成上皮细胞坏死的同时,机体特异性免疫也在逐渐建立。除了病毒变异导致的大流行,大多数情况下病人不需要特殊治疗都会自行痊愈。

埃博拉病毒不同,它并不针对作为人体屏障的黏膜上皮细胞,而是感染深部组织器官包括纤维原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细胞等。核心问题是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受损,立刻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第一,大量的血浆渗出导致循环血量下降。也就是休克。第二,触发内源性凝血机制,也就是播撒性血管内凝血(DIC)。这个过程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结果就是弥漫性出血。所以埃博拉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血管损害导致的过度凝血,过度凝血又继发广泛出血。所以埃博拉又称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对在中国有过临床经验的医生并不陌生。流行性出血热(Hanta 病毒感染,鼠源性传播)与埃博拉同属RNA副链病毒。而且就有非常相似的病理机制。中国大多数受到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医生对疑似上感的高热病人都会开出一张尿常规检验单。因为老师讲过,病人发烧以为就是个普通感冒,忘了查尿。过5天再来,血压没了,尿也没了。中国医生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都有学术论文发表。现在中国流行性出血热每年病例约10万,死亡率不到1%

病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毒触发的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对出血热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任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继发反应是有办法的。就西医治疗而言。补液纠正循环血量减少,扩血管改善器官循环,连续监测凝血指标适时采用抗凝治疗预防DIC的发生。辅以各种支持治疗等待病人出现特异性抗病毒免疫。

中医对出血热有很成熟的治疗手段。清朝的《血证论》对中医治疗血证各种疾病有总结性论述。有止血活血凉血种种对治之法。各种方法中,来自云南文山的三七又是血证的圣药。这种药可温血也可凉血,可活血也可止血。一个问题是中药剂型很局限,难以用于治疗重症患者。

既然是瘟疫就免不了要死人。比起战争,比起人类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死亡陷阱,瘟疫并不是最残酷的。而且活下来的人会更加强壮。人类也必然会积累与病毒作战的知识。艾滋病毒,萨斯病毒,禽流感病毒,包括这次的埃博拉,一个又一个的病毒爆发流行像雷霆暴雨。然而这都不是世界末日,天空总是会放晴。但是人类应该反思一下。这些病毒都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演化而成的的灾难性后果。埃博拉的起源就是人猎杀大猩猩。就像把狗当成朋友的社会很难接受杀狗吃肉一样,我很难想象人类中怎么会有人去猎杀与人在进化血缘上如此相近的邻居,而且拿来当食物。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席卷全球的可能就是鹿源性的,虎源性的,藏羚羊源性,鲸鱼源性的病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尼罗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腾雾' 的评论 :

谢谢来访。读了你的文章。文笔很美,文思很独特。有时间再去做客。
尼罗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ngodwetrustforever' 的评论 :

所谓来源不是此次埃博拉病毒的起源。而且人类最初感染埃博拉的事情。
腾雾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谢谢分享有关医学知识:)
ingodwetrustforever 回复 悄悄话 埃博拉的起源就是人猎杀大猩猩? ---- 真的吗?

初步结论显示,此次埃博拉的最初发病是由一种受感染的蝙蝠咬了一名两岁男孩所致。那个男孩被蝙蝠咬过后,其母亲也被感染,两人都在一周内死亡。此后,该病被参加葬礼的哀悼者传播到各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