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一个真正的【收获】

(2019-12-16 07:46:14) 下一个

去年回国让我有一个不一样的收获,不是吃喝玩乐旅山玩水,确确实实的说就是一个【收获】,一本当年人人熟悉的杂志。出国这些年, 中文书读的不多杂志更少。也就是有时回国探亲,在家里无所事事时,翻看一下家里人订的杂志,如【老年杂志】,【婚姻与家庭】,因而当年的老杂志快从咱记忆中消失了。

回国是探父母,所以有事无事都陪着他们,早晨老爸老妈每天都要到超市逛一圈,即散步又可淘些打折的吃穿用。有天我跟着他们路过一个报亭, 就好奇看看有什么新奇的报纸杂志, 党报【环球时报】首页最醒目,其次就是些美女充斥封面的杂志,看得脸盲。在报亭最外一侧,立了个书架,摆了些封面十分平淡的杂志, 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些记忆中久远的杂志-【收获】。俺一看好感慨, 多年过去了, 它居然还能存活至今。

在现如今快读轻读的时代,一切都在手机之上, 这么一本老杂志依然有生命力,令人十分好奇。无论如何,俺先买了一本,付钱时顺便问报亭主人,现在还有人买吗? 主人说”老牌杂志差不多都是你这年龄的人买,年轻人谁还读书啊!你看电视最近所谓“火”【读书】【读信】之类的节目,就是看人们不读书, 索性搞一档“半娱乐”节目,整些名人和观众一起读一本书,不过也是以煽情为主....." 哥们挺能扯,不过说的十分在理。

看到 【收获】,让我想起当年与之一样火的其它几本重头杂志 【十月】【当代】【花城】【芙蓉】,他们对咱影响不小。记得当年正在上高中也是面临高考的的阶段,老妈在一机关做党务工作,图书馆就在其办公室一侧,这些杂志单位本本都订。 她近水楼台,杂志一到就先拎回家, 我就成了第一个读者。这让咱有机会读到几个大部头的杂志,若要花钱买,对当时收入的人来说, 也是一个不小的钱数。那时虽然学习忙, 但还是忙里偷闲,翻看了不少小说评论。尤其是中篇小说,当时正是“伤痕文学”之热潮,反思西化什么玩意都有,咱常常看的爱不释手, 搞得老妈时不时地要提醒我去多做几套高考复习题 -:)

上大学后, 有空依然去图书看翻看这些杂志,追踪当时的社会思潮。八十年代不少最有影响的小说都是先出自这些杂志, 它们是一代人的记忆。今天手捧【收获】,翻看它如同翻看历史,让人有一种情感上实实在在的【收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7)
评论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文学爱好者 -:)

早期大环境宽松,给予有限的“自由化”,创作能涉及很多社会问题,因而有不少好作品。去年买的【收获】,看点不多.....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80年代在国内收获和花城等大部头的文学杂志我期期必读,多少篇重量级的报告文学就是从这些杂志里读到的。不过近几年回国我改买《小说月刊》了,里面的中短篇小说更紧跟形势,比如我是在小说月刊上读到的方方大作《万箭穿心》的,从此特别喜欢方方。书报亭里最先脱销的往往是《小说月刊》,我只好一个书报亭,一个书报亭地问下去。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ousewife2010' 的评论 : 是啊,现在中国不知是否还有文学-:)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九不能走' 的评论 : 报告文学是出自有生活之人,卷入六四不奇怪-:)
housewife2010 回复 悄悄话 收获/当代/十月等都烙在记忆里,抹不掉的,是文青们的最爱。记得还有两本杂志“读者文摘”和“少年文艺”,也是青少年时期的喜爱。
老九不能走 回复 悄悄话 我记得当时的报告文学很好看。后来那些作者似乎都和6.4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兵团农工' 的评论 : 谢谢,都是“自然流露”的胡思乱想 -:)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自然流露Y' 的评论 :

我只是想知道是否读过你的大作,呵呵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兵团农工' 的评论 : 什么意思? 文责自负,我的文章我负责 -:)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自然流露Y' 的评论 :

哪篇文章是你的?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还有:锅碗瓢盆交响曲
甘肃的《读者文摘》和美国的读者文摘撞脸被迫改成《读者》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ucker' 的评论 : 好幸福-:)
Zucker 回复 悄悄话 多伦多图书馆就有收获杂志,每期都有。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然0203' 的评论 : 是的, 从网上查到张贤亮发表此文的前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大型文学期刊除《收获》还有《当代》和《十月》,发行都超过几十万份。都发表过我的作品,所以对他们的口味略知一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对他们来说口味偏重,我想,这种“风险”大概只有巴金老人敢于承担了,何况巴老的女公子李小林在北京还当面向我约过稿子,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给了《收获》。
安然0203 回复 悄悄话 只记得作者是张贤亮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lmonte' 的评论 : 是啊,出差买本“收获”,一路看下来就到终点站了-:)
elmonte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楼主的好文!当年,我的娱乐,休闲,享受,大都由它们提供,还有《小说月报》。很多小说我现在都在读。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工人' 的评论 : 一代人的青葱岁月,可回味的点点滴滴难忘难舍,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年代,现在.....都是一“习”话,欲显灰暗 -:)
京工人 回复 悄悄话 那些年,那些大型杂志是主要的精神食粮兼娱乐,陪伴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至今记忆犹新,83年我出差,事儿办完了等着下一天的车,满大街转悠去了当地图书馆,一下子看到新到的“十月“杂志,里面刊载的是路遥的”人生“,看了一眼就放不下了,坐在那里花了小半天,看完后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枣泥' 的评论 : 共享,一起回味-:)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然0203' 的评论 : 经您提醒,“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是从那里首先读到的-:)
枣泥 回复 悄悄话 有共鸣,也是我当年最喜欢的杂志之一。谢谢分享
安然0203 回复 悄悄话 收获,花城,读者。。。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被擒的普罗米修斯。。。
于无声处听惊雷。。。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清静' 的评论 : 看来是真正的中国文学爱好者-:)
Y自然流露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握手,都是经历过那个中国文学辉煌时代之人-:)
喜清静 回复 悄悄话 也是我喜欢的。一下飞机后就在机场书店买了。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都是我喜欢的,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