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倔犟的丫丫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走进康巴之二:天路

(2020-01-08 18:28:25) 下一个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从新都桥镇出发,继续沿着318号国道往西进发。这一天,我们都在荒山野岭的大山里穿梭。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忽西忽东,忽遇河上桥,忽遇山穿洞,一句话,就是没有任何的定数。什么是天路?这就是天路!

  过了雅江县不远,我们就到达的第一个景点天路十八弯。这个天路十八弯位于剪子弯山,海拔接近4千米,空气比较稀薄。但是经过一天的适应,大家基本上适应了高原气候,反应不是很大了。再加上天路十八弯的美景,大家都变得很兴奋。

  阳光明媚,天上白云朵朵。站在观景台上,我们就可以看见刚刚经过的山路。早晨的朝阳,斜斜的照着,山路被照亮了。只见那山路,就像是一条条锯齿,弯弯曲曲的每一个弯道,就像是剪刀的刀口,一个急转弯,车子就一百八十度调转了方向。难道这就是剪子弯山的来历吗?

  天路十八弯在雄壮的山腰上盘旋,山路之险要,大多数的车子在山路上缓缓而行。但是还是有些私家车勇敢的超车,真不明白他们那里来的这种勇气,这种不要命的勇气!心中一阵叹息,幸好不用自己开车。要不然,遇上这样的险路,遇上这样无畏的司机,估计我得一路上担心受怕的。好在我们有非常有经验的司机唐师傅。

  这是一个不大的景点,虽说景色美,但是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搞定。大家打完卡就准备上车走路了。可是意外却发生了。在我们旅游车旁边的一辆私家车的女司机,开车不看路,结果把她自己车子的前轱辘掉在路边上的用石头堆砌的水沟里。她的车子走不了,其他的车子谁也别想走。我想,等到拖车来拖,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呢。但是中国人有中国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他的司机都下来察看,三言两语一商量,大家就齐动手,一声声的吆喝中,大家齐心协力把车子从水沟里抬出来。几分钟,问题就解决了。拍拍手,走嘞!没有抱怨,没有辱骂,不寻求回报,算是体现了出门在外,大家彼此相扶相持。我被感动了!

  我们一直都在这样的天路向前推进,很快就来到了我们当天的第二个景点,卡子拉山垭口。卡子拉山位于雅江县和理塘县之间,海拔非常之高,有4700多米高。和我们将要去的亚丁在同样的海拔高度。

  来到垭口,满眼的广阔和荒芜。因为气候的寒冷和空气稀薄,那里没有一颗树木,全是草甸。秋天时节,草甸已经泛黄。远处的高山层峦叠嶂,一层一层地直到天边。秋色盈盈的山峦,和天边的白云紧紧相依,和蓝天相互衬托和辉映。苍天在上,山之广袤,人算什么呢?藏人有藏人寻求和苍天大地联系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五彩经幡,或者叫风马旗。这些五彩经幡不是简简单单的彩旗,而是每一个旗上面都应有经文。经幡在风中每飘一次都如同念一次经文。在垭口处,一个巨大的五彩经幡伫立在风中,飘啊飘啊,这些经幡把藏人神灵的崇拜和礼赞带给上苍,把藏人对神灵的虔诚和供奉带给大地,藏人通过经幡和苍天大地做个连接,他们在这个荒芜人烟的地方不再孤独。突然有点明白藏人为什么会对佛教那么虔诚,这是他们心灵的需求。

 

  中午,我们来到藏民拉巴的家吃烧烤。拉巴家就在318国道上的路边,只有一个简易的房子,后面就是两个大大的帐篷。拉巴站在帐篷前面的石阶上欢迎我们这些到他家的客人。拉巴是个典型的藏人,皮肤黝黑的脸有着藏人特有的轮廓,身穿深红色的藏袍,头戴藏民典型的牧民帽。他向我们介绍他们的习俗,也希望我们遵守他们的习俗。

  藏族人生活在雪域高原,他们与大山大河相依相伴,笃信他们的藏传佛教。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性,他们敬山神也转神山。他们每次到神山去朝拜,都会从神山带回来石头,然后把这些石头堆砌在他们帐篷的前面形成一个石头堆,这个石头堆就是他们叫的玛尼堆。他们认为这些神山上的石头都有灵气,玛尼堆也能给他们带来福祉和消除灾难。

  拉巴家的玛尼堆旁边五彩经幡随风飘扬,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亮闪闪的桶,他告诉我们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桶,这是他们的转经筒。转经筒里面有经文,经过的时候要用手去转动,这样每转动一次也算是念了一次经。

  所有藏民的家都有三样东西:风马旗、玛尼堆和转经筒。这些都和他们的藏传佛教密切乡关联。同时藏民们认为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勤于念经,所以他们不但借助风马旗、玛尼堆和转经筒来念经,他们也会经常念六字箴言。拉巴耐心地教我们大家用藏语来念六字真言,告诉我们在进入他家的藏包前,一定要到玛尼堆去转转,一定要用手去转动经桶,同时一定要念念有词地念六字箴言。然后一句扎西德勒把我们迎进了他的藏包去享受他家的美食。

  拉巴家的烧烤就是铁板烧,放上一些肥肉在铁板上出油,然后放各种肉片和蔬菜以及鸡蛋,烧烤好了就沾上辣椒面和盐,很好吃。拉巴也提供所谓的酥油茶,之所以用了所谓二字,是因为这个酥油茶根本没有以前在书中读到的膻味。打了一个问号,这是真的酥油茶吗?

  从吃烧烤的帐篷出来,又是一个大大的风马旗,拉巴的儿子带着女儿那里玩耍。拉巴的儿子指着在半山腰孤零零的一个帐篷说,那是他们家居住的地方。放眼望去,整座山就只有他们家的一个帐篷,空旷无比。他们附近没有什么朋友,就他们家的八九个人在这里相依为命。如果没有他们家在国道边开的这个烧烤店,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社交,也没有什么娱乐,除了和苍天对话,他们还能做什么?他们找不到任何的横向联系,只能纵向寻求他们生命的支撑,神佛就这么自然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宗教的产生和盛行、人们的笃信和虔诚,和人们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

 

  从拉巴家出来,我们经过理塘县,途经兔儿山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也不是很大,人们在这里也就是为了目睹兔儿山的风采。兔儿山也是海拔4700米左右,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玉兔匍匐在峻岭之巅。尽管我们在那里是阴云密布,但我还是忍不住的想,如果是皓月当空,玉兔和明月相向而望,这可不就是嫦娥和玉兔的又一个传说?!

  其实这个兔儿山也是又个传说的,观景台上的也有一个石头记,讲的就是兔儿山的传说。只是关于这个传说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对我来说也算是种遗憾。回来后在网上搜索,终于知道了这个美丽的传说。

 

 “ 桑堆部落酋长的女儿和佣人家的儿子在长期的相处中,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意,但由于等级的差距,酋长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百般刁难,阻止他们的交往,但他们的爱已达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相互之间的心灵已交融在一起。有一天,酋长想出一个拆散他们的办法:同意他们结为夫妻,叫他们俩去守边界,但必须在天黑之前到达。两个年青人便按酋长的要求出发了,走啊走,但都无法在天黑之前到达边界,他们俩的愿望无法实现,于是抱头痛哭……突然,一群神雕向他们飞来,神雕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怕,就骑在我们背上,把你们送到边界上去。”由于这对情侣宁死都不愿分开,于是他们骑在了神雕的背上,天黑之前到达了目的地。终于,他们结为了夫妻,在此长相厮守,帮他们实现梦想的那些神雕也留在了此地(周围的象型石)。这就是兔子山留传至今的爱情故事。“

 

  如此看来我们的导游小张,大概也是导游经验不足,这么美丽的传说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呢。

 

  离开兔儿山观景台,我们很快地就进入了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也称为海子山国家地质公园,平均海拔4500米高的山上。作为一个地质公园,这里的地貌真的是独特无比,用满目苍凉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遍地都是古冰川遗留下来的冰体遗迹,奇形怪状的石头布满整个保护区,而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星罗棋布,有1145个之多。高原湖泊在藏人中称为海子,所以这也是海子山公园名字的由来。

  在国家地质公园里,网上介绍的一个特别的景点就是海子湖,但是因为停车的人太多,导游就把我们带到另外的一个景点夏茹措。夏茹措,离217公里不远,大概也就100多米左右,但因为其海拔甚高,有4733米,空气也稀薄,虽说不远,也只能慢慢地走,心急的话,高反就会找上你。

  夏茹措也叫乌鸦海,是地质公园里最大的一个海子。相传夏茹措为神鸦寓居之所,主司海子山的风雨晴雪,昭示世道祸福,为海子山著名的灵湖。当你来到夏茹措时,你就会她的美所震撼而被感动,丝毫不怀疑她的灵性。宝蓝色的湖水在高原山风的抚慰下激起绵绵涟漪,让倒映在海子的蓝天白云显得非常地灵动。海子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什么水草,也不见任何鱼儿,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的安静。山风掠过大地,和苍天对话。天地相融,神灵永在。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净化被洗涤,归于生命的最初,哪里还会有城市里的庸人自扰?

 

  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看看,直到下午近黄昏的时候才来到了稻城。稻城县城位于稻城河支流的旁边,但是我们路过城门而不入,直接来到和县城一河之隔的稻城白塔。

  其实我们一旦翻过折多山,一路上我们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白塔,有白塔的地方,就是有藏民居住的地方。白塔之多已经成了藏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稻城的白塔还是有其特殊的地方,以至于已经变成到稻城旅行的一个打卡之地。

  首先稻城白塔是甘孜州的最大的白塔,至于建于何时却不详。白塔分为三部分,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在塔基的四周安放着一排排的转经筒,以供信众膜拜。记住,当你去膜拜转经筒的时候,一定要顺时针沿着塔基走,方向是绝对不能错的哟。而塔身,则是有五个台阶,每一个台阶上安放这尺寸小一点的白塔,总共有108个,而在塔身的最高阶按放的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白塔从而形成塔尖。大大小小的白塔形成塔林,故而此白塔又叫尊胜塔林。

  白塔洁白,尽管太阳的光线已经不是很强烈了,但是白塔还是显得非常的亮眼。在一片宽阔的草甸之上,她是那样地宏大和庄重。她是不可被忽视的,而游客是少不了转经筒求福缘。

  在白塔的边上,有一个山坡,如果能够上到山坡,那么白塔和稻城必会尽收眼帘。可是导游也没有给我们时间去看看。其实旅行团说是要到稻城,但是我们和稻城的并没有什么多少交集,算是一种遗憾。

 

  当晚,我们夜宿香格里拉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