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

把人分成好与坏是荒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王尔德
正文

大师的三人行爱情

(2015-07-19 17:42:32) 下一个

                 

爱情,似乎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存在。但终究爱情是怎样的一种滋味?也许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擅长描写爱情的文学大师屠格涅夫曾经在他的一部小说中说过:爱情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疾病。爱情的病理性决定了她的变幻无常。有人为之轻度昏迷,有人为之病入膏肓,更有人为之沉醉不醒,执迷而不悔。
 
爱情对于多数女人来说,是一种生命,而对于少数男人来说却比生命还重要。他们当中有的人为了一棵树放弃了一片森林,为了一个女人而终身不娶,甚至愿意与他人共同享有一个女人的爱情。这样的男人中外皆有,但更多的出现在那些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大师当中,譬如中国的金岳霖,外国的屠格涅夫。他们的爱情故事说起来居然如此雷同,令人大跌眼镜。
 
被称为中国哲学大师的金岳霖,是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开山祖师式人物。他曾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 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但他为世人所众所周知并津津乐道的并非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而是他与美女加才女林徽因的一段旷世三人之行的别样爱情。
 
曾留学英美,又游学欧洲诸国的金岳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一米八的高个头,西装革履,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而林徽因也非一般人物。她才华出众,美艳动人,小小年纪便留学欧洲,接受西方良好教育,成为中国百年不遇。独具一格的才貌双全的女子。于是爱情发生在他们之间并不出奇。但出奇的是林徽因早已是有夫之妇,如何平衡她与金以及自己的丈夫之间的关系,对林来说便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而她却将这个决策权交给了自己的丈夫梁思成。

   
 
当时也是著名建筑大师的梁思成是如何处理这段复杂的感情的呢?他将自己与金做了认真地比较,觉得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如金,于是又将选择权交还给了林,告诉她, 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金,他会祝他们幸福。结果林向金转达了梁的意思。金十分感动,并且认为梁才是真正爱林的男人,于是宣布主动退出。

可见,大师的思想境界到底与众不同。梁表现了他异于常人的独特人格,而金的言行更是令人难以置信。最终,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平衡与默契,每个人都妥当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角色,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三角鼎立的爱情关系。金俨然与梁林成为了一家人,他就住在梁家的后院,前后有门相通,另有旁门出入。甚至梁与林夫妻吵架,也常要金来“仲裁”。
 
无独有偶,出生在世袭贵族家庭的屠格涅夫,身高一米九,身材魁梧、相貌出众,一表人才,但也同样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她是法国文学家、翻译家路易·维亚多的妻子波丽娜·维亚多。20岁,美貌动人,才华横溢。是一名非常著名的歌唱家。当时25岁的屠格涅夫对她一见倾心,后来竟然舍弃一切,从遥远的俄国追随她到距巴黎60公里的 一个庄园,并在她家附近定居下来。
 
后来波丽娜全家从巴黎迁居德国的巴登。原因不知是因为闲言碎语?还是那做丈夫的忍无可忍?总之人家搬走了。可想不到屠格涅夫又长途跋涉跟着去了!结果出人意料,那个男人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允许他紧挨着他家的别墅,也盖了处宅子,与他们毗邻而居。于是,屠格涅夫白天写作,晚上去波丽娜家拜访,与她热烈地讨论他的小说。她总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他们之间有谈不完的话,聊不完的话题。

         


他们不可能是精神恋爱吧?就像人们猜测林徽因与金岳霖一样。我想肯定不是,起码开始不会是。张爱玲说过:通过女人的阴道到达心灵。即使他们是百分之百的灵魂伴侣,我也敢肯定他们有过百分之一百的肉体的吸引。因为爱的基础是性的交融,反过来性的交融又促进爱的升华。
 
当波丽娜第一次吻他时,屠格涅夫便想到了猪笼草,那种生在南美丛林的食肉植物。深不可测而微微开启,就像眼前心爱的人的嘴唇。贴近的时候那么轻,是一种温柔的抚触,而袋底的蜜液则是最彻底的诱惑,飞虫或者是蚊蝇,或身不由己或奋不顾身地陷入,然后被吞噬。即使死去,也是幸福的,连唇上都留有她的甜蜜,即使陨落,似乎也能羽化登仙。。。
 
“我们住在北总布胡同时,老金就住在我们家的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可能是在1931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梁思成的追忆,难免不令后人浮想联翩:丈夫出差从外地回来,妻子与好友私通,因为天时地利,情难自控。由此结下的孽缘,需要三个人用一生去偿还。
 
其实,活在这个欲望的人世间,谁也不要蒙谁:我们都是赤裸裸的肉身,都有赤裸裸的欲望。从开始的渴望,诱惑,到后来的缠绵、缱绻——直到最后最彻底的纠缠,最沉溺的沦陷。谁敢说,灵魂的爱与肉体无关?

   


后来的结局是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再娶,而金岳霖则独守其身,终身不娶。为此有人说金比梁更忠贞。我却不敢苟同。梁在给他的第二任妻子的求爱信里曾提到:”多年来我心底深处是暗藏着一个‘真空’地带的。。。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我想没有一个允许妻子有蓝颜知己并且允许他近在咫尺的丈夫会不累,会完全没有保留,没有怨言。不知道那么多年梁是怎么过来的,需要一种怎样的毅力与精神才能支持他走下去,直到遇到他的第二春?
 
而金岳霖的执着,也同样令人感叹。爱的本质是付出,是令对方幸福,即使深爱,却不能同床共枕,亦不能给予丈夫的关爱,又如何忍心与他人共享?何不做个了断,令她幸福,从此也寻找自己的幸福?
 
对林徽因来说,有一个蓝颜知己陪伴在身边,无疑圆了许多女人梦寐以求的梦想。蓝颜与知己,这样的界限模糊而又玲珑浮凹的称谓,通常很容易令人浮想联翩,听起来已然暗香盈脑,做起来更是似有似无,若明若暗,影影绰绰,对外人来讲恰似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想象得不知有多曼妙,实际上却不知深浅,不明真相,不知真假,唯有当事人本身最明了。
 
只是,作为女人, 既然给不了知己幸福,何不索性理性到底,要么给对方一个冷若冰霜的面孔,一个坚硬决绝的手势,逼他离开。要么索性爱的天翻地覆,把什么道德、舆论全然抛开,于荆棘丛里把血淋淋的知己变为爱人,这样来得不是更痛快淋漓,简单明了?

                                          

                                         波丽娜 维亚多

而林徽因却没有这么做。面对蓝颜的执着,她欲罢不能,欲拒还迎,不能尽妻子的义务,却以知己知名,将蓝颜置于股掌之上,宁可痛并快乐着,也绝不轻易放手,身为有夫之妇,却把知己作得如此理直气壮,不顾丈夫的感受与痛苦,爱情婚姻两手抓,屋里屋外玩的如此风生水起,不由地不令人惊叹她的非凡魅力与手段。
 
当然,世事难料。贵为大师,必定有异于常人、超越常人之处。林徽因没有像普通女人那样去做,而金岳霖与梁思成两个男人也没有轻易放手,他们之间必定有超越普通男女之情之理由,又有非常人所能坚持之精神。绝非一般人所能接受与做到。

对于屠格涅夫来说,每年都要回故国一次,但每逢7月18日,也就是波丽娜生日那天,纵使山长水远,他也必定要赶回巴登去,和她共庆生日。这一天如此重要,发生过什么?是他们最初相识的日子?是她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日子?还是他们夜半私语对天盟誓的日子?外人皆不得而知。
 
后来,普法战争结束后,波丽娜一家又返回了巴黎,这一次屠格涅夫居然和他们一起在距巴黎14公里的小镇布日瓦尔合买了一幢乡村别墅,取名“棕树别墅”。直到1883年,他在这里的一张床上告别人世,恋恋不舍地结束了他和波丽娜40年的奇特恋情。而金岳霖终身未娶,无儿无女。他老年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子女感念金岳霖年轻时对其母的深情以及与其父的友谊,自愿照顾金岳霖的起居生活,并为其养老送终。他们之间的三角恋,最终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在世人眼中,他们之间的三角关系却永远是不解的迷。

              
                                       波丽娜为屠格涅夫画的像

作为俗人,我们通常所犯的错误,是以一种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世上所有的事情,但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待大师,无疑是不恰当的。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大师,必定有异于常人,超越常人之处。同样地,在爱情上,他们也必然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与坚持,哪怕唾沫星子满天飞,到头来淹死的也只有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而非他们这些大师。
 
情爱是什么?不过是你情我爱,你侬我浓,管他人什么事?那样的日子是“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 妆”。那样的春天是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清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春天,只应存在于相爱的人当中,哪怕我爱你,你爱他,也绝不放手。
 
都说爱情是短暂的,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可是大师们的爱情却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从而绵绵流长,直到天长地久。
 
林徽因红颜早逝,年仅51岁便香消云散。金岳霖在她的追悼会上为她写下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深情挽联。在林徽因死后多年,他仍然召集好友为她开生日会。甚至在死后,他们三个人都被安葬在八宝山墓地,他们的爱情就像金一生所研究的哲学一样,得到了永恒。而名震江湖的大腕儿屠格涅夫也为了一个平凡的女人终身未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人们不由地好奇并且诧异,是什么样的女人?具有怎样的魅力? 能够令这些出类拔萃的大师们为她们独守终身?情迷一世?

             
                                             屠格涅夫名著《前夜》

也许,她们身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能被大师看中的女人,必然有着超越一般女人出类拔萃的非同凡响之处。但是,爱情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个冥冥之中吸引我们,令我们愿意与其厮守终身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那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特殊气味,一旦相遇,便臭味相投,惺惺相惜,再也不愿意分开。哪怕对方已身有所属。但是灵魂的吸引,才是使他们永远无法分开无法抗拒的决定因素。
 
只是这样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吸引,大多数的人穷极一生也遇不到;或者遇到也不能够拥有。然而这些大师做到了。所以说,他们是勇敢的人,是脱俗的人,是聪明的人,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于坚持自己,超越自己的人,是值得佩服的人。
 
让世俗的人统统见鬼去吧!让后人猜测得精疲力竭去吧!只要生活在自己认可的世界里,哪怕三人行又怎样?还是那句话:只要安好,便是晴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狸猫的爸 回复 悄悄话 林徽因这叫毁人不倦,既毁了自己,也毁了他人. 学学杨绛吧.
雨中的春树 回复 悄悄话 这种三人行古以有之,俗称拉帮套。怎么他们拉帮套,就那么唧唧歪歪,大湿什么的和普通人一样,没啥可唧唧歪歪地。
窈窕lady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同意你的观点。
只要生活在自己认可的世界里,哪怕三人行又怎样?只要爱是纯粹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