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北京的吃
---吃货吃在北京的一点儿感想
这次回北京比以往时间长,便有了闲逛的机会,去吃一吃我想念已久的那些北京吃食。
首先庆丰包子铺的炒肝儿觉得比以前好多了。肝儿、肠挺多的,卤子打得稠糊糊的,味道也不错,我连着去吃了好几次。最后一次我索性端了个锅去买。师傅见我的锅挺大的,就说:“得,咱装满点儿,我多给您一勺。”您瞧,这是个会做买卖的人不是。不管他真多给了没有,反正让买主听了高兴,下回还爱来。
但我表弟说:庆丰包子铺的炒肝儿不是最好的。可我也没时间去找更好的了。所以也就知足了。现如今庆丰包子铺的包子虽然花样不少,可还是一如既往的难吃,比起当年西四包子铺的包子那简直没法提。
吃了几次不同铺子的灌肠,都令我无比失望。灌肠应是铁铛上抹上油,一点点煎出来的,外焦里嫩。可如今的都是油锅炸出来的,硬梆梆的,味道也不对。
喝了一回豆汁儿,好像也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了。焦圈儿又凉又硬,皮得咬不动。
在护国寺小吃店喝了一回面茶,挺不錯的。喝面茶不能用勺子,用勺子一搅和,面茶就泄了,就不好喝了。应该是手端着碗底,嘴溜着碗边,转着圈儿的吸溜。可我看着周围的人没这样喝的,得,咱也甭摆这谱了,就拿勺招呼吧!
糖耳朵是我的最爱,可护国寺小吃店的糖耳朵仍如前两年吃的一样,硬糊糊的,一点儿不招人喜欢。还不如我在家乐福超市买的一包三个的,糖壳包着蜜,很是绵软。
早点一直想吃糖油饼和炸糕。家门口早点铺的糖油饼真是差劲,只是油饼上刷了薄薄的一层糖水,也就有点儿糖味儿罢了。想想我们小时候吃的糖油饼上面厚厚的一层糖壳,我总是先把糖壳抠下来吃掉,再把油饼泡到豆浆里吃。现在的糖油饼甭说糖壳了,你就是拿舌头舔舔那点儿糖,也舔不出多少甜味儿来。
不知为什么家门口的小吃店也不卖炸糕了,但在护国寺小吃店吃了两次炸糕,虽然比我记忆中的颜色好像变浅了,但是外壳有些脆,内里的豆馅儿甜甜的,热热的,真是好吃。
家门口小吃店的豆腐脑挺不错的,差不多每天都去买,量也挺大的,早上喝一碗也就饱了。
现在为了标榜北京的特色,差不多的饭馆的菜谱上居然都有北京小吃,即使是有名的大饭店。但不过就是豌豆黄呀,驴打滚呀,艾窝窝什么的。地道根本谈不上,味道也就甭提了,也就是应个名儿罢了。
前两年去大董烤鸭店,那里的烤鸭人们都说好过全聚德,可我并没觉出怎么样来,只是价格挺吓人的。倒是他家有样学样的做的北京小吃的拼盘挺招人喜欢的,每样东西都小小的,挺精致。特别是那个我最爱的糖耳朵,比起北京那些老字号做的好多了。
说起北京烤鸭,今年去吃了一趟全聚德。图就近,就去了离家不远的大钟寺店。彻底毁了咱那点儿念想呀!店堂窄小狭仄、环境差不说,端上来的烤鸭虽然摆成了一朵花样儿,可是味道全不对。饼,大概是回锅的,最后都粘成了一坨。其他的菜也无法恭维。不知是全聚德只顾得了扩张,整个质量都下降了呢;还是我去错了地方,没找对门口。反正分店多了,质量不保,砸了牌子,可就真得不偿失了。
过后又去北平楼吃了一回烤鸭,心情还算略微好了一些。
还去护国寺的爆肚满吃了一回爆肚。 小小的一盘儿,刚够塞牙缝儿的, 价格真不便宜。但是还挺嫩的。 特别是那小料, 味道真不错。 可是 小料还是单要钱的。 我不知道还有谁专专点 了爆肚,不沾小料的,那寡淡的爆肚咋吃呀!
回美时,拎回两大匣子稻香村的点心。(在美国海关,那位黑大婶儿把我的点心匣子还打开仔细查了一遍,就差尝两口了。)头一盒点心是在超市附设的稻香村买的。当时就图那里人少不排队了。可事后朋友告诉我,超市里的稻香村和稻香村的本店不是一回事。超市里的是南方的,本店的才是北京的。南方的也不如北京的好吃。于是豁出去排队,又在本店买了一盒。回来仔细一看,盒子上还真写着呢。一个是苏州的,一个是北京的,可其实都是北京郊区的工厂做的。到底味道有啥区别,这咱还没来得及比较呢!
其实不管味道如何,只要不大走样儿,聊慰乡愁,就足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