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
2021 (58)
2022 (52)
2023 (51)
2024 (45)
我一向对徒步健走情有独钟,因为这样的行走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释放工作压力,激发创作灵感,更有意思的是在途中还可以心血来潮满足一下自己剑走偏锋的特别爱好——爬树,“一箭三雕”之举,何乐而不为?
提起爬树,人们往往会想到身轻如燕的猴子、灵动自如的松鼠、憨态可掬的熊猫、健步如飞的猎豹等,而对于会爬树的小孩来讲,人们会把他和调皮、淘气和活泼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嘎子爬上大树把缴获来的手枪藏在鸟巢里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嘎子爬树”深深地影响了我,以至于无师自通,练就了爬树这样一个“童子功”。
爬树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它不但需要较好的体力和爆发力,还需要手脚密切配合。一旦开始,两只脚掌夹住树干用力往下蹬,每蹬一下,就能往上窜一段,于此同时双手要沿树干向上攀爬,紧紧抱住树干来巩固每一次实现的新高度,这样不断重复,坚持和专注,才能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直达树顶。
长大了,也悟出了“爬树”的哲理:做任何一件事情要取得成功,不但需要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技能,还需要有一鼓作气,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会了爬树,我似乎长了一双翅膀,虽然不可能像“嘎子”一样回到战争年代,杀敌立功,保家卫国,但在新社会红旗下的和平时期,它带给不少的童趣。在课余时间,和伙伴们比赛爬树,谁赢了谁就是“嘎子”,可以做“儿童团长”带领伙伴们爬更多的树。
在乡下的广阔天地,我们经常一起去田间爬树摘洋槐花,摘桃、摘杏、捉蝉、摘枣、摘苹果… …爬树作为乡野健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我的童年增添了一份格外珍贵的回忆。
有一次,看到树上的鸟巢,我忽然联想到“嘎子藏枪”的故事,出于好奇,我三下五除二爬上了离地面近十米的大树上,在伸手可及的鸟巢,我居然清晰地看到几只幼鸟伸着脖子,闭着眼睛,张着大嘴在嗷嗷地叫,恰在此时,一只大鸟嘴里衔着虫子飞来在我头上急促而恐慌地盘旋,想必是鸟妈妈回来喂小宝宝却遇到了一位“不速之客”。见状,我快速离开回到地面,再抬头看到树上的鸟巢,很释然,我为没有惊吓到它们一家“人”感到欣慰。后来每想到这件往事就会联想到一句话: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爬树是快乐的,但也有意外,甚至是致命的意外。那是一个三月的下午,我们在离家不远的一棵不算高的榆树边上玩,一个小伙伴想爬树去摘榆树的榆钱吃,刚爬上树干,他却不小心松了手脚,没想到瞬间脖子被卡在了那个V型树杈之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他下意识地大叫一声并开始拼命地挣扎,可是无论怎样都无济于事,一旁的小伙伴们也被这突发事件吓懵了,大家用稚嫩的声音大喊:“救人啦!救人啦!”
人命关天!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刻,听见呼救的一位过路的邻居大妈飞也似地直奔过去,她不顾瘦弱的身体使尽全身力气托起了他悬在空中的双脚,小伙伴踩住大妈的手,总算让脖子勉强脱离了树杈,躲过一劫,多亏了这位可爱的大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次小伙伴命悬一线,起死回生的经历给我们每个人敲了警钟。
时间无情地流逝,童年的美好时光渐行渐远,小伙伴们为各自的生活各奔东西,大家再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一起爬树了,曾经一起爬树的难忘回忆常常在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眨眼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徒步健走这种被称为“零成本”几乎是最安全且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已然深深嵌入我的日常,而在行进的过程中的即兴爬树使得这项运动格外地丰满和惬意,就像在湖边散步间随意捡起石片打水漂一样,即兴而为。
有朋友说:你这把年纪还爬树,莫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我答曰:好汉也提当年勇,与其说是爬树,倒不如说在追忆童年,追忆一去不复返的往日时光。
(11/24/2025 Oakvil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