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官”字款的“古瓷器”鑒定

(2016-12-15 08:03:39) 下一个

  多位古瓷收藏愛好者朋友寄來底部帶“官”字款的“古瓷器”照片請我鑒定,有的甚至以肯定的口氣請我著文為之介紹。看來買這類偽器上當受騙的朋友還真不少,有必要集中起來打打假。

  在古代瓷器中,確實有帶“官”字和“新官”字款的。據有關窯址、墓葬考古資料統計和國內著名古瓷研究專家的論述,對這種“官”字款器(含“新官”款,下同)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認識:

  一.從燒造時間上看,它們只出現于唐代晚期經五代至北宋中期。

  二.從窯口和瓷種上看,1、北方定窯:“官”款器只出現于晚唐至北宋中期的白瓷産品中。2.耀州窯:“官”款器只出現于五代時期黃堡窯的倣越窯青瓷産品中。3.南方越窯“官”字款瓷器,僅從五代和遼的兩個墓葬中分別出土過一只青瓷雙係罐和一只青瓷花口盤。另外,在內蒙古赤峰市缸瓦窯遺址出土的匣缽和墊柱上分別刻有“官”、“新官”款,但未發現刻“官”款的該窯瓷器標本。

  三.從質量上看,凡帶“官”字款的瓷器,其質量都屬于各自窯場中的優質産品。例如1984年在西安火燒壁唐長安城安定坊遺址窖藏中,一次所出土的33件“官”款定窯白瓷器,件件精美無比。而五代耀州黃堡窯的“官”款産品,無論從釉色和工藝上説都是可和同時代越窯精品媲美的上乘之作。

  四.從生産目的上看,“官”款瓷器的生産,從時間上説都在北宋後期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窯”出現以前,因此它既不同于宋元明清的官窯器,也不是民用商品瓷,而是地方民間窯場向朝廷的貢器或者官府的定燒器。

  五.從數量上看,這種“官”字款瓷器的燒造並不算多。1979年馮先銘先生在《有關臨安錢寬墓出土“官”、“新官”款白瓷問題》一文中,對當時國內外所發現的出土及公藏、私藏“官”款瓷器(含有款殘底)進行了列表統計,共匯總為70件。1999年,北京大學考古學係權奎山教授在其《關于唐宋瓷器上的“官”“新官”字款問題》一文中説:“迄今發現的‘官’、‘新官’字款瓷器的數量,據初步統計,已逾200件”(見中國古陶瓷研究會編《中國古陶瓷研究》第五輯,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這個統計中不但包括完整器,也包括帶“官”字款的器底殘片。如果這樣計算,肯定還會有一些民間收藏的標本未被收錄(見圖1),但不會太多。

  六.從器物造型上看,以碗、盤、碟類餐具最多,在少量瓶、壺、罐、盞托以及筆掭這樣的文房具上也有發現。

  七.從落款方式上看,均為劃刻款,大多數是在器物施釉後未入窯前用尖狀工具(不用刀)劃刻上去的,只有極少數是在露胎底部劃刻的。

  八.從書體上看,行、楷、草書皆有,以行書居多,未見隸、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古玩市場上就出現了幾種底部凸印或凹印“官”字款的假古董瓷器。其中有一種注漿薄胎白釉器使許多愛好古瓷收藏的初學者上當受騙(見圖2、圖3)。這種薄胎白釉器都用乳白釉注漿,一般外部都模印上龍鳳、松鶴等圖案,在器物外底中心凸印一篆體“官”字。在未注漿前,把藍色、黃色的龍、鳳,紅色的火雲等透明圖案紙預置于器壁內部,注漿燒成後這些彩色圖案就隱在白釉器內部了。逆光看是印花白釉器,迎光看,夾在內外壁白釉內的彩色圖案就顯現出來。其實,許多初入藏道的朋友們之所以上當受騙,是他們不了解古瓷生産和工藝發展史。首先,古代瓷器的白釉就達不到注漿器這樣的白度。其次,古代制瓷沒有現代水平的注漿以及在器內貼印彩色圖案的工藝。第三,除前述“官”字款瓷器外,古瓷中再無“官”字款瓷器,更無篆體“官”字款瓷器。

  這種假“官”字款的白釉注漿器,上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在古玩店裏被神秘地裝進錦盒來蒙人,而今在景德鎮落得滿地攤都是;其身價也由幾百近千元一直跌落到十元八元,甚至五六元就能到手。

  在假“官”字款瓷器中,近年來以倣哥釉器最為多見。圖4、圖5的倣哥釉鐵銹花龍紋盤,圖6、圖7的倣哥釉,以及圖8、圖9的倣哥釉出戟尊,都是古瓷藏友上當受騙買的“官”款偽器。

  如果這篇粗淺的文章使酷愛古瓷收藏的朋友們看了之後,能提高眼力,提高警惕,不再上“官”款偽器的當,並且推而廣之,不再熱衷于在地攤上和古玩店裏買“五大名窯器”和明清官窯器,那就阿彌陀佛謝天謝地了。因為這種好事根本輪不到你!除非你有十分內行又通渠道的好朋友幫你找貨,替你掌眼。並且你得準備好五位數甚至六位數的資金才行,因為這是內行撿得上述珍貴瓷品“漏”的起碼價錢。(馬廣彥)

现今传世作品中有较多仿哥瓷属明代中晚期仿烧,造型多为文房四宝,其特征不同于宋哥窑,也不同于宣德成化仿哥窑,与清代仿器也不同,不书底款。清代雍正、乾隆官窑的许多仿哥瓷,也多仿釉色、开片,底书清朝款,制作十分讲究。由于景德镇瓷器均为白瓷胎,因而,用酱褐色涂于器口及底,仿出紫口铁足的特征。釉色、纹片、造型过于精工,清代特征十分明显。晚清、民国时期,仿哥瓷多现于市,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有些仿宋器形制,有的书“大明成化年制”款,有的书乾隆款,当然后两种已不属于仿宋哥窑类型,但第一种仿宋器中,有部分为牟利而仿制的作品,颇能乱真,然而釉面、开片多不及宋器沉着稳定和自然,有精神不足之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