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彩陶饮器到魏晋青瓷茶具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许多文化习俗的发端可以上溯到文字尚未使用的史前时代。饮食文化就是一个例子。上古先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吃什么,喝什么,怎样吃 喝,这一切随着沧海桑田的巨变似乎已成不可知晓的陈迹。从古书上的记载,我们知道远古先人“构木为巢,钻燧取火”,过的是茹毛饮血的生活。而这些人工取 火、构木为巢起自于何时,古书上往往用托古的方法,把大部分发明创造归功于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人物。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饮茶的习俗,也被有“茶 圣”之誉的唐人陆羽定为“发乎神农氏”(即炎帝),实际等于说是难以查考了。
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深埋地下的“无字地书”渐渐为我们展示了先民生活的真实画面。
考古学上,以生产工具的使用来划分远古历史时期。距今10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正是有关饮食器具原始状态的“无字地书”的相关篇章。在这些篇 章中,每一类有一定特征的古代器物所代表的当时的物质生活和发明创造被考古学家称为“文化”,并且以最初发现这些“文化”的地名来命名。如仰韶文化,因最 初具有该项特征的古器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
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人类第一次用火来烧造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具,第一次通过自身努力改变黏土这一自然物质性质的成功尝试。
陶器可分为盛储器、饮器等多个门类,与饮用有关的,是考古学上归为饮器的杯、斝、盉、觚以及归入食器的碗、钵、豆等。当然,这些分类是今人的推测,当时的饮食使用中是否严格是不能肯定的,如碗和豆、钵也同时可以用来盛水和酒,不一定单一地用以盛装食物。
陶器的颜色有红、灰、白、黑,这是由于原料或烧制技术不同而造成的,其发展过程是红陶—灰陶—黑陶—白陶;而彩陶和彩绘陶则是以装饰手法不同来分类的陶器,器物表面有不少符号、纹饰含有原始宗教、巫术的用意,但也不乏美感。
进入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步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人称青铜时代。但青铜器是贵重器物,多用于礼仪场合(即祭祀之类),也用作兵器,日用器皿仍是以陶器 为主。此时北方流行比较粗糙的灰陶,商代晚期在中原地区一度出现过较精美的白陶与黑陶,东南地区则流行烧制温度稍高、质地坚硬的印纹硬陶。而商代陶器工艺 上最值得一提的是釉的出现,尽管所见陶片极少,但却是质的飞跃,意义重大。釉是一种玻璃质,施于陶器上,能起到美化、保洁作用。战国至汉代,在陶器的装饰 上也有彩绘,特别是汉代的彩绘陶,纹样繁缛,色彩绚丽,颇具浪漫意味。汉代还出现了一种低温釉陶——铅釉陶,色彩有翠绿、黄褐、红棕,釉层透明、晶莹,装 饰性很强,但容易剥落,品种以随葬器物(称冥器或明器)为主,或许并不实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所谓瓷器,主要就是以瓷石、高岭土为原料制坯,并经过1200℃以上高温焙烧,胎质烧结,产生结晶或玻璃相,质地坚 致,几无吸水性的器具。早在商代前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上述标准的瓷器,因为仅仅是类似,性能、质地还不同于后来的瓷器,所以称之为原始瓷器。这种原始瓷 器在春秋末至战国中期得到发展,性质已接近真正的瓷器,其中以原始青瓷较著名。真正的青瓷出现于东汉晚期。到魏晋,著名的产瓷窑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浙江 上虞、余姚一带的越窑,浙江金华的婺州窑,浙江温州的瓯窑,都以产青瓷而出名。自北魏晚期,北方制瓷工艺在南方的影响下也烧制成功了青瓷。南方青瓷器除日 用器皿外,尚有陈设器和明器,北方青瓷器则多以实用器物为主。
言归茶事。日用陶瓷器皿中可用于盛水的东西,按后来的饮茶习俗,未必皆用于饮茶,当然也未必皆可称作茶具,但因为它们在外形、功用上与后来的茶具一脉 相承,只是盛装的未必是茶,可以是酒或水,故而还是要从头看起以明源流,在称呼上就依从考古学的做法,叫做饮器。饮器何时变为茶具,这要由种茶、饮茶的历 史来定。
我国种茶、饮茶虽非“发乎神农氏”,但历史确很悠久。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在云南西双版纳孟海县巴达山,该树有30余米高,树龄约1700多年。根 据这样的状况,推测唐代陆羽《茶经》所记当时大巴山、巫峡一带两人合抱的茶树年龄至少也要在六七百年以上,其始生年代就要上溯到先秦时期了。
从文献记载看,茶在古代有荼、茗、蔎、荈、槚等多种称呼。《周礼》中设“掌荼”,“掌以时聚,以供丧事”,这是指以茶作祭品,供邦国级别的丧礼之用。 《诗经》中也多处提到“荼”。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以后,四川巴国常年贡纳茶、蜜等物。汉初《尔雅》中有“茶”词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收“荼”字。汉宣帝时人王褒作《僮约》,有“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句子,可见当时茶叶已成商品。
出土古文物中,“荼”字见于长沙西汉墓铜官印、山东银雀山汉墓《孙膑兵法》竹简。更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4月,在陆羽写《茶经》的浙江湖州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内,发现一只高33.5厘米的青瓷瓮,上书“荼”字,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此瓮用以盛装茶叶。
但是,饮茶之初是注重其药用保健功效,与以后兼顾的风雅之需还有不同。从王褒的《僮约》并结合魏晋名士们崇尚清淡之风,以茶、酒助兴的史实看,大致可 以说在汉晋时期茶渐渐由药用转为饮品,饮茶之风渐盛。总之,真正意义上的茶具出现的确切年代尚难肯定,但以“饮器”来称呼、解释魏晋时的茶具显然已不合 适。
茶事大兴,茶艺、茶道流行,终究要算唐代为先。唐以前的茶事、茶具暂且简略带过,只求明了传承缘起而已
茶碗 东汉
汉代的烧陶工艺吸收了原始瓷器的器表着釉技术,并创制了以铜为呈色剂的低温铅釉陶器。这种陶器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后来各种不同颜色低温铅釉陶器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代的日用陶器,有做饭的釜、甑等炊具,有饮食用的碗、钵等器,也有作为盛物用的瓮、罐、缸、壶等。器表装饰有绳纹、划纹、弦纹等。从考古发掘看,汉 墓中的陶器大多数是仿商、周的青铜器和漆器,实用性器物较少。早期东汉墓中随葬的有传统的礼器,也出现了生活用具;中期礼器减少,家畜、家禽等造型增多; 后期则出现了乐舞、百戏、仓房楼阁等图案。总之是越来越生活化了。这些陶器的表面饰以划纹、印纹、绳纹、彩绘等纹饰。彩绘多见于盘、碗、盒、壶、罐等陶器 的器表,有朱绘的,也有用红、青、绿、黄、橙等色绘出线条、几何图案和珍禽走兽等纹样。
这时期的陶器呈现出色彩绚丽丰富的特色,这件陶碗似乎还不足以反映这种特色。
青釉盏托 南朝 高6cm、盏口径9.8ccm、托口径15.5cm
这件(组)器物实际由茶盏、茶托两件组成。盏中心刻莲蓬,往上是莲瓣;托内也饰以莲瓣纹。釉色莹润,青中闪黄,开小纹片。构思巧妙,颇似一盏莲花灯。
东晋、南朝时,在江南及闽、赣等地出产的青瓷器中,已有茶盏、茶托(盘)相配套的用法,这里的茶托中心下凹,周围有突起的托圈,用来放置杯盏。既然是 用托盘放杯盏,就令人想起上茶待客的礼节,即是说,茶的饮用在那时已脱离药用的旧俗,端茶敬客所用的饮器实际上已成为茶具了。至于后来人们在茶中放些滋补 用的东西,像枸杞、菊花之类,那又是饮茶之术的发展,与早先的药用不可一概而论。
当时茶的加工,是先将茶叶捣碎制成饼状,再穿起来烘干备用。喝茶前,须将茶饼碾碎,再行煎煮(而不是用开水冲泡),这即是后来陆羽在《茶经》中说的 “煎茶法”。当然,陆羽作为饮茶活动的倡导者、推动者,在烹茶、品茶方面较前人均有深究,唐代的煎茶比起前朝大有革新并更为讲究。
饮茶之风,当时以南方较流行,《洛阳伽蓝记》说喜饮茶的某南方人在北魏都城洛阳遭到嘲笑,可见其流行速度在全国范围来说并不平衡。
越窑莲花纹碗 南朝 直径11cm
浙江绍兴、上虞、余姚等地古称越州,素以烧造陶瓷器出名,东汉起已有了著名窑场,烧制出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目前这一带保存了大量东汉至宋代的窑场遗址。
越窑产品的造型、装饰既有时代特点,又有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
越窑瓷器在釉色上的特征起初是青中略带黄色,有人以针灸所用艾草的颜色作比而称之为艾色;后渐渐变化,有了湖水般清澈的湖绿色。其造型、装饰风格在东 汉、三国时有兽足、弦纹等,基本承袭原始瓷和釉陶的风格;三国末至西晋,有鸡头壶等动物造型,在日用器皿口沿部位装饰铺首;东晋时由矮胖渐向瘦高苗条型发 展,有褐色点彩及弦纹;南朝因流行佛教,故器表纹饰常见莲瓣或荷花,褐彩中褐点小而密。
这件越窑碗胎质细密,釉色青绿,莲瓣纹线条流畅,造型小巧精致,好似盛开的莲花,堪称佳品。比起上古的陶碗来,似乎少了些拙朴,而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灵秀与精巧。
越窑瓷在三国两晋时期为顺应厚葬之风而出过大量明器,如鬼灶、谷仓、井、鸡笼、牛栏、磨等,是缩小了的农家风物,往往造型复杂,装饰讲究,企望死者把 生前的物事都一同带了去。今天看来,却是再现了当时的农人生活,极有价值。南朝时期,明器已基本停烧,而以生产实用器具为主。这件青釉碗就是彼时的产物。 南朝的碗有所加高,口、底缩小,口沿细而薄,腹壁饱满,可算是有别于以前器物的特点吧。
陶碗、陶瓶 仰韶文化时期 陶碗高10.9cm、口径20.3cm
呈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千年前远古先民使用的两件陶器:陶碗和陶瓶。碗用于盛食物或饮水,瓶则是汲水器。
碗,是东方民族最普通的饮食器皿。用不着以考古学上的专有名词加以描述,孩童都能在一堆古陶器中认出它。因为几千年来,碗的基本形状一直如此,只是在 容量大小、底部圈足之有无或尺寸上略有变化而已。几种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碗都大同小异。碗的出现很早,在距今8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早期文化遗址(如陕、甘一带的老官台文化遗址)中已有手制的砂质红褐陶圈足碗,比较粗糙,松脆易碎。这里介绍的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著名的仰韶文化陶碗。仰韶 文化延续约2000年,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是中国新石器文化中的主干,为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当时人们的口粮主要是粟和黍。面前的这件陶碗尽管朴素、 简洁,或许并不能代表仰韶文化的陶艺水平,但远古先民千百年来就是用它喝水、盛粟米饭,过着简朴而忙碌的生活。
除了陶碗以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还有木碗发现,即年代上与仰韶文化不相上下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木碗。因为木质更易腐朽,故此碗已面目全非。虽然如此,作为最古老的漆器之一,其意义非同寻常。
图中伴随陶碗一侧的是汲水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系绳的耳。我们仿佛看到,居住在浐河岸边的半坡女子,将陶瓶抛于水中,待瓶子灌满了水并浮起后,她就可以收起绳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虽非饮器,但也与水有关,姑且一并附录于此。
彩陶圈足碗 大溪文化时期
该陶碗是长江中游重庆巫山大溪文化鲜艳的彩绘陶器,系于烧制后再描绘上图案的作品,其色彩较之烧制前就绘饰的彩陶要容易剥蚀。这件陶碗有圈足和几何纹饰,距今约6400—5300年。
黑陶镂孔高柄杯 大汶口文化时期 高21.75cm、口径7.25cm、足径6.05cm
这是新石器时代饮水杯中较风雅的一种,有点类似今天喝葡萄酒、饮料用的玻璃高脚杯。其高柄(亦即高足)顺应了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
从考古发现看,在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中,已有苇席、竹席或篾席,故远古先民席地而坐当无疑问。在山西襄汾一处距今4500—4200年的 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目前所见最早的成形木质家具:盘、案、俎等,高度仅20—30厘米,适合落座于地的生活。这样,放在席或案上的餐饮器具,总要大小 适宜、错落有致、方便取用才好。清瘦、足长的高柄杯,较之低矮、肥硕的其他饮器,在使用时显然更加便利,不似大碗喝茶那么有失风度。
这件高柄杯系泥质黑陶器具,侈口、深腹、圆形底接高柄,圈足。器壁较薄,似蛋壳,表面乌黑发亮,柄上有七条联珠状镂孔装饰。器型严谨规整,朴素大方,亭亭玉立,是大汶口文化晚期黑陶制作工艺成熟时期的作品。
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000余年,延续约2000年,主要分布在山东、苏北、皖北、豫东,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重要古文化。先民们 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狩猎和捕鱼,房屋多数已是地面建筑,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制陶技术较高,陶质有红、灰、黑、白四类,装饰上以镂空和纺织纹为 特色,而高柄杯与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陶器中最具特色的器物。
陶碗、陶瓮 战国时期 陶碗高6.1cm、陶翁高14.1cm
这一大一小两件陶器距今至少有2200年的岁月,而离前述仰韶文化的陶碗、陶瓶少说也要有3000年了!历经3000年风雨春秋,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前夕,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惟独这半坡村民用过的陶碗静静地立在那里,似乎以不变应万变。
变化还是有的。战国时期的烧窑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窑床用土坯砌成,烟囱设在窑腔上面或后面,这样能够保持烧窑温度,从而使烧出的陶器质地坚致。当时流 行于江南的印纹硬陶就需要1100℃以上的高温才能烧成,因此窑炉结构有比较先进的龙窑(浙江绍兴、萧山都发现过战国时期的龙窑)。另一个变化在于装饰。 江南地区的印纹硬陶原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但兴盛于商、周。其拍印纹饰起初是为了使泥条盘制而成的器体致密牢固,拍打工具是陶拍。又为了避免拍打时粘上陶 土,就在陶拍上系以绳索或刻制花纹。久而久之,古人对花纹的美观讲究起来,印上的纹饰便日渐规整,丰富多样。
这两件陶器正是印纹陶。仔细观察,其细密的几何形纹饰可令人去不断解索。此瓮或称为罐,与后世茶叶罐之类抑或有点联系。
青釉鸡首壶 晋 高11cm
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晋时也称罂,流行于晋至唐代初年。它的造型一般是:盘口、细颈、鼓腹、平底,肩部有鸡头状的流,故名。这种器型在三国、 西晋时已出现,当时在罂或罐的肩部装饰一鸡头状的流,而相对应的另一边的把则饰以鸡尾。东晋时,这种造型成为定式。至隋代,鸡头壶器身由矮胖变为细高,也 见有柄上端呈螭首状或有双鸡头的形式。釉色除青釉外,也有部分黑瓷和少量白瓷制品。出土的缄口鸡头壶因无法倒出水来,所以应该是陪葬用的明器。而自南朝到 隋,实心的鸡头壶少了,多成为空心鸡头能倒水的实用流。初唐时,鸡头壶还能见到,大体上还是隋朝的样子,盘口较小,颈细长,鸡冠稍扁并近肩部,肩上有两个 可以穿绳的系,腹较瘦较高。再往后,它就渐渐少见了,其功能可能被执壶所取代。一般将鸡首壶归入茶酒器。
隋、唐、五代茶具
饮茶习俗历经多少年蒙昧兴衰,终于进入有“盛唐气象”之誉的大唐王朝——中国中古时期最强盛的封建王朝。强盛的王朝有繁荣的文化,茶文化在此大背景下得以兴盛。
唐代茶事之兴盛,与朝廷饮茶风尚相关,故有“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的诗句。另外,佛事的兴盛、科举的推行也使有破睡提神作用的茶饮得以流行。
当然,唐代茶事之盛还因为有了“茶圣”陆羽,有了一批名人雅士饮茶群体。由于他们的研究、提倡,使得茶的生产制作及饮茶风尚、品饮技艺都有了很大发展。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年少时博闻强记,好学不倦,“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终成为著名学者,著作众多。惜所撰其他著作皆不传,其他成就也就为茶学所掩。陆羽是世界茶学的创始者,《茶经》是茶文化百科全书、茶文化的宝库、世界茶学 经典之作。《茶经》论述了茶的起源、采制工具、采制方法、烹饮器具、煮茶方法、水质品第、饮茶风俗、品饮方式、各地茶事、名茶产地等,自此,茶的探讨才成 为一门学问。自唐至清,有关茶的书达百余部。在陆羽之前的饮茶,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的话来说,是“浑以烹之”,煮菜喝汤一般,陆羽批评说这就如同喝沟渠 里的弃水一般。他在《茶经》中论述了茶的功效及煎茶方法,于是远近倾慕,茶道大行。饮茶从最早的巴蜀,继而荆楚,继而江南、黄河中土,逐渐形成全国性的风 俗。在8世纪中叶的唐朝中期,一种文化现象——茶道就派生而成了。陆羽之后的另一本茶书《茶述》对茶道有很好的概括:“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 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可以说,饮茶之道在物质上能愉悦人生,精神上能陶冶修养,真有和敬清寂的韵味。
茶道大行,讲求茶艺,这本身就包括了对茶具的讲究,要既实用又美观,所以茶具在品种、做工方面必然有长足的发展。
《茶经》列举的茶具多达二十八种,根据功用可分为:生火、烧水、煮茶器具,如风炉(状如古鼎)、承灰(三足铁盘)、筥(以竹或藤编制的盛炭圆箱)、火 箧(又称火筷子,用铁或铜做的取炭用具);烤茶、量茶器具,如碾(内圆外方,内装轮形带轴的坠,来回转动,能将烤过的团茶碾成粉末)、罗合(即筛盒,用来 筛分茶末)、则(量茶器具,是用铜、铁、竹或贝壳做成的汤匙、小箕状器物);盛水器具,如水方(用木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瓢(即剖开的葫芦,或用木雕 凿成,是舀水用具)、熟盂(陶瓷制成);盛盐或取盐器具,如簋(有瓶、壶、盆等几种形状,作盛盐用)、揭(竹制,取盐用);盛茶、饮茶器具,如碗、札(状 如毛笔的调茶用具,当时有茶中放盐的习惯,需用物调和一下);装茶具器具,即陈设或端、提茶具时所用之物,如畚(用白蒲或筥编成的方形器,供放茶碗)、都 篮(长方形的竹篮)、具列(竹木制成如柜状物,用以放置各类茶具)。
如果说,陆羽的这份“清单”过于单调、啰嗦的话,那么,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套唐代宫廷茶具则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千余年前辉煌、灿烂的工艺美术成 就。这套茶具包括金、银、玻璃、秘色瓷等烹茶、饮茶器物,形式设计丰富多彩,构思巧妙。如盛茶饼用的金银丝结条笼子,呈筒状,带盖,通体用金丝、银丝编结 而成,盖顶有塔状编织装饰,盖面与盖沿有金丝盘成的小珠圈,精妙异常。又如鎏金银盐台,本是盛盐的平常之物,但这里的盖、台盘、三足设计为平展的莲叶、莲 蓬,似见花枝摇曳、花蕾含苞待放,真乃独具匠心之作。据记载,这套茶具封藏于873年岁末,距陆羽去世的804年仅69年,所以是对《茶经》有关茶具记载 的最好注脚。当然,由于是皇家用品,比起百姓凡物来要奢靡得多,从而也更精湛。另外,保存唐代茶具较全的还有日本。早在《茶经》刊行未久,日本嵯峨天皇就 曾在一次游幸途中接受了曾在中国学习的高僧永忠的献茶,这说明茶具很早就流传到了日本。至今,日本的茶具设计制作一如古风,特别讲求精细。茶道已成为日本 人心灵的一种慰藉。
当然,茶具几与陶瓷器同名,茶艺的推广主要还是陶瓷茶具的功劳。隋、唐、五代的瓷器制作,总格局是“南青北白”。青瓷以越窑为代表,中唐以后造型、釉色 美不胜收,更有釉色清亮晶莹的精品——秘色瓷。其他著名的产青瓷的窑场有瓯窑(属龙泉窑系)、婺州窑(其茶碗被《茶经》列为全国第三)、岳州窑、长沙窑、 邛窑等。而白瓷自南朝经隋,至唐代已十分成熟,邢窑产品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已到了堪与青瓷并驾齐驱的地步。《茶经》说邢窑白瓷“类银”、 “类雪”,这是指细白瓷;另一种粗白瓷,呈乳白或灰白色,透明度强,部分器物釉面开冰裂纹片。除邢窑外,其他生产白瓷的窑场有曲阳窑(即唐定窑)、巩县 窑、密县窑等。
让我们一起从碗、杯、盏托、壶、罐等瓶瓶罐罐中来欣赏茶艺、瓷艺,领略鼎盛王朝的风采吧。
白瓷茶臼 唐
浅盘状,小平底。内壁分四等分,错刻斜线,线间剔压麟纹。瓷胎颇细,外壁施白釉,精致可爱。
唐人喝茶讲究煎煮,里面还要加盐加姜,类似于熬中药,当然,熬的是茶末。陆羽则主张在水沸后再投入茶末,以保全茶的本味,但旧的吃法直到两宋还存在。 无论如何,这第一步,是要将茶饼裹纸捣碎后,再放在茶臼中研成末。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有《茶臼》诗一首:“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巧制合臼形,雅音 伴柷椌。虚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愿偕黄金碾,自比白玉缸。彼美制作妙,俗物 难与双。”这首诗写了茶臼的制作(“刳木事捣撞”,“巧制合臼形”),赞扬了捣茶声如“雅音伴柷椌”,把碾茶比作“碎圆月”,并极力称赞茶臼的制作,说它 是“俗物难与双”,把它比作“白玉缸”。
邢窑白瓷在唐代进入兴盛期,风靡一时,特别是有一种釉色晶莹洁白(或乳白)、叩击之有金石声的薄胎白瓷器,陆羽称赞其“类银”、“类雪”,难怪秦观要比作“白玉缸”了。
黑釉执壶 唐 高24.1cm 直径22.8cm
黑釉瓷是十分重要的一类瓷器,烧造历史稍晚于青瓷。东汉墓中已有黑釉罐出土,而江浙一带东晋、南朝墓葬也屡有黑釉瓷器发现。在唐代,黑釉瓷烧法比较 多,几乎出白瓷、青瓷的窑场多有烧造。因为黑釉含铁、钛量比较高,且变动范围大,说明它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强。黑釉与青瓷、白瓷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含铁 量的有无或多寡,以及氧化还原烧成上的一点差别,这就较有利于黑釉瓷的生产与发展。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偏提、汤瓶。基本造型是敞口、溜肩、弧腹、平底或带圈足,肩腹部安流口,腹部间安执柄。它盛行于唐中期至宋,在其他朝代也有发 现。唐中期的执壶壶流较短,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五代时壶流与执柄开始加长。宋代变得瘦长,常见作瓜棱形。唐、宋时越窑、长沙窑、耀州窑、磁州窑、景 德镇窑烧制较多。
从器型上说,执壶略似鸡首壶,它所盛行的唐中、晚期,鸡首壶已渐渐消失。两者虽都是盛水物,但执壶可用于点茶,即将茶末放在碗内,再将执壶中开水冲入碗中。此法起于晚唐而盛行于宋。为点茶之需,嘴越做越长,后来呈曲流状。
青釉碗、杯 唐 碗高5cm、口径12cm 大杯高10.2cm、直径3.3 小杯高7.2cm、直径9.2cm
隋代的历史很短,只有三十余年,但为强盛的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陶瓷器发展史上,隋也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各地的制瓷业有了很大发展,烧制的器物明显增多,日用器物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
隋朝瓷器主要分为青瓷和白瓷,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贴花等。隋瓷的胎体一般较为厚重,以灰白色居多。釉为青色,也有青中泛黄或黄褐色的。釉有 很高的透明度,烧成后常呈流珠状。常常是器的内壁为满釉,而器的外壁施釉不到底,有露胎。由于这时器物常常采用支具叠烧法,器底一般都有支烧的钉痕;又由 于器物是在明火中直接烧成,匣钵的使用还没有后代那么普遍,所以釉面不太均匀,而且往往还粘上不少烟尘,显得不太明净。
隋代青瓷的主要产地有河南安阳、河北磁县、湖南湘阴、江西丰城等地。
在出土的隋朝青瓷器中,碗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口、平唇、深腹、直壁、平底,另一种口微微收敛,尖唇、曲腹、平底。釉色青黄(或泛白),内外施釉(或外壁施半釉)。这件青釉碗在同时代瓷器里并不醒目,但与东汉及以前的陶碗相比,显然漂亮许多。青釉杯也是如此。
白瓷龙首双身壶 隋 高18.6cm、口径4.5cm、底径4.5cm
白瓷在南北朝时已开始生产,而真正成熟的白瓷直到隋代才出现。中国白瓷最早产生于北方地区,特别是河北和河南两地,南方的白瓷要比北方晚近300年。河北内丘邢窑的隋代窑址是目前发现最早制造白瓷的地方。
白瓷在隋朝的生产相当普遍,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出现的,系在含铁量低的瓷胎上涂以透明或乳浊的高温釉而烧成。工匠们的技艺这时有了很大进步,他们在长 期的实践中掌握了三氧化二铁在釉中的呈色规律,然后有意降低釉中氧化铁的含量,最终制成了白瓷。继隋代白瓷之后,唐代邢窑,宋代定窑、景德镇窑和明德化窑 等都以生产白瓷而闻名,生产的邢瓷、卵白釉瓷、甜白瓷、象牙白等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白瓷也为青花和彩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如北齐武平六年(575年)河南安阳范粹墓,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征虏将军张盛墓、大业四年(608年)周宣帝外孙 女李静训墓、大业六年(610年)金紫光禄大夫姬威墓等。1982年,内丘与临城交界的贾村隋代白瓷窑址等地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白瓷,尽管其中有些属于 早期的白瓷,还有点白中带青,但其后就无可争辩的是正宗白瓷了。
在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中,龙柄双连瓶和龙柄鸡首壶堪称精品。龙柄鸡首壶这一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青瓷传统造型,这次以白瓷的全新面目展现于世人之前。而龙 首双连瓶更是造型别致、气度不凡之作。双连陶器远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如双连壶。唐、宋时瓷器有双鱼瓶、双连杯、双连瓶等,其中双连瓶到清代一度流行, 出现了合欢瓶,这自然是有特别的吉祥含义的。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唐 高10.8cm、口径纵32.2cm、横23.3cm、足径11.4cm
唐代瓷器的形式,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系统,而以越窑更为有名。越窑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上林湖、余姚、诸 暨等地,这一带也是唐代的制瓷中心之一。越窑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商朝末年就已成功地烧制成原始青瓷。至晚唐,越窑进入繁荣期,窑场增多,产品的数量 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当时的越窑瓷器不仅行销国内,还远销海外。
越窑瓷器的釉色特征是青中略微带黄,人称艾色(如针灸所用艾草的颜色)。后来逐渐变化,如清水般的湖绿色成为越窑瓷器中最美的颜色。至于秘色瓷的生产 则更为越窑瓷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越瓷有着莹润的釉色和坚硬的胎质,故陆羽称赞它是“类玉”、“类冰”,是“天下第一”;诗人徐夤则将越窑明净青翠的釉色比 作“嫩花涵露”。
唐代越瓷的种类主要有碗、盘、壶、瓶、盏托、粉盒等。晚唐时的碗有了更多的式样,如荷花碗、荷叶碗、海棠碗、菱形花口碗等。图中这只就是海棠式碗,平 底、浅腹、敞口,碗口做成海棠叶形,十分优雅别致。唐代饮茶之风极为盛行,这直接导致了茶碗的流行。陆羽在《茶经》中认为饮茶的碗以越窑产品为最好。唐代 茶碗中敞口、坦腹、玉璧形底的式样在当时称作茶瓯,即《茶经》所记“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的品种。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唐 高9.4cm、口径21.4cm
神秘的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秘色”一词最早见于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在这首诗里,诗人称赞秘色瓷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据文献记载,五代时吴越国王 钱镠命令烧造专供钱氏宫廷所用的瓷器,其配方、釉色、器型、烧制技术等都加以保密,产品并入贡中原朝廷,民间不得使用。据传所制瓷器有稀见之色,故称其为 秘色瓷。但此色秘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有说是“香草色”,或者说是“碧色”。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的发掘,秘色瓷问题才得到解决。
在法门寺发掘中,共出土瓷器十六件,其中秘色瓷有十余件。何以确定这十几件瓷器即是著名的秘色瓷?原来,同时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件《物账》碑,上面记 载了所供器物的名称、数量,以此账单与实物对照,即可明了情况。账单上有这样的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罍子共六枚。”真是得来全 不费功夫,千年谜底一朝揭开。
我们细细来看这秘色瓷碗吧。原来,它的碗口是葵口,呈五瓣,外壁是金银团花,内壁纯白,而釉色比一般的越瓷产品更青绿。由于是为朝廷所制,所以做工特 别讲究,各个部位认真细致、一丝不苟,非常规矩、端庄,加上厚薄匀称的胎体和莹润可人的釉色,使得秘色瓷如同一位秀媚而端庄的大家闺秀,令人不得不说: “果然名不虚传!”
据研究,秘色瓷的烧造地点就在浙江慈溪的上林湖一带,这里有早先专为朝廷烧制瓷器的贡窑遗迹,也有江南田野风光。假如想在秘色瓷故乡有新的发现,不仿前去一游,虽然秘色瓷已不再神秘。
越窑青黄釉盒 五代 高5.3cm、口径8cm
这是一件近浅碗状的小瓷盒。盒身弧壁,小平底;盒子盖口较直,至上部略有收缩;平顶;盖子与盒身用子母口,咬合严密。盒内、外壁均满施艾青色釉,色泽明亮。其盖口沿和盒身口沿之间有相互对称的支钉痕十处,盒底有支钉痕六处,所以知道它是单独装匣烧制的。
这件瓷盒是那么小,令人联想起同样是唐、五代越窑所产的那些印盒、化妆盒。然而,装印泥或粉饼所用的盒子还要扁一些,与今天的这类器物几乎相同。那 么,这件小盒的作用似乎只能从盛装茶叶末之类的角度去推测了。事实也确乎如此,在山西长治李村沟金墓壁画中发现有与之相似的茶盒图形,而这小盒盖子与盒身 的咬口很紧密,用来装茶末显然较为合适。
盛茶叶的器具,一种是大些的罐或瓮,另一种该是这小巧的盒了。茶叶(末)是怕潮湿的,大的罐、瓮封存后一般不去动用,分装在小盒内可供随喝随取。至于《茶经》上提到的纸囊当然不算器具,可能还要将其存放在某些大型密封器皿或家具中。
青釉雕花三足盖罐 五代
这是五代时期耀州窑的一件盖罐。耀州窑的青釉其实有不同的颜色,天青的雅致,淡青的含蓄,都各有韵味。而这件青釉则是碧绿苍翠,釉色晶莹欲滴,又是一种风味。
盖罐这类器物,使人联想到现代的茶叶罐。在清代的同类器物中,有许多被肯定为茶叶罐,由此上溯,这件五代的盖罐,同样有理由认为是存放茶叶的。
瓷罐大致从东汉开始流行,器型大小不一,釉色多种,盖罐以宋代耀州窑、吉州窑等产品为有名。
存放茶叶(或茶末)的盛贮器具,以实物所见,最早是湖州东汉墓中的青瓷瓮,上书“茶”字。而据陆羽《茶经》介绍,则有一种特制的纸囊,以产于浙江剡溪 的剡藤纸双层缝制,专门贮存烤好的茶叶,使香气不致散失。从实际情况分析,要长期存放茶叶,必须要有专门的器物,而取用方便、密封性能较好的盖罐便能解决 这一问题。
青釉贴花凤纹镂孔盏托 五代
盏托在东晋、南北朝已有制作,以青釉制品为多。至唐代,随着饮茶风气大盛,其产品也多起来,南方越窑、北方耀州窑均有出产。这里展示的是陕西铜川耀州窑的制品。
据北宋碑文记载,耀州“居人以陶器为利,赖以谋生”,产品“方圆大小,皆中规矩”,“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所以耀州瓷在当时就得到 很高的评价。自1958年至今,文物部门在铜川组织考古发掘数十次,共发掘窑炉六十七座、作坊六十七座,出土唐至明瓷器一百一十多万件,有力地证明了古史 记载所言不虚。
五代时期,是耀州窑的成熟期,由唐代多种产品的烧制转而以青瓷烧制为主并渐趋成熟。这时的产品,以精巧秀美来形容并非过誉。尽管其青色不一,或天青或 碧绿,或淡青或青黄,但都透着纯净、温润、雅致的神韵。装饰手法上,有单线划花、模制贴花、剔雕花纹等,显得既精巧而不烦琐。
这件盏托,着色淡雅,镂空、贴花等装饰使其更具特色。
邢窑白瓷碗 唐、五代 高3.5cm、直径13.4cm
唐、五代时期,白瓷产地主要集中在北方,有“北白”之称。主要有邢窑、巩县窑、曲阳窑,其中以邢窑最为著名。邢瓷最早在北朝后期已有烧造,隋代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邢瓷达到了高峰,但从唐末开始走向衰落。
邢瓷在唐代时,生产和使用都相当普遍,唐李肇的《国史补》记载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作为茶具,陆羽认为邢瓷稍逊于越 瓷,称“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磁类雪,越磁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磁白而茶色丹,越磁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只是两大名窑之间的 伯仲评说而已。邢瓷作为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同时也较为大众化,不分贵贱,其产品主要是生活用具,有碗、盘、钵、杯、盆、罐、瓶、壶、盒等器型,不少器物 的一个特征是在底部有“盈”字款。
碗是唐代白瓷中最流行、出现最多的器型,并且常给人丰润厚重的感觉。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白瓷茶碗最为常见。器型一般小而浅,略似斗笠,敞口浅腹,比较厚重,口沿有凸起的厚卷唇,有的还在胎与釉之间施化妆土,有的施满釉,有的器物外壁施半釉。
唐代的白瓷有粗白瓷和细白瓷之分。细白瓷的胎是细而白,大都施满釉,釉呈半透明,釉聚集较厚的地方还有隐隐的淡绿色。而粗白瓷胎质是粗而灰白,釉色透明,白中带黄。
这只白瓷碗碗身厚重,圈足、斜壁、敞口,有凸起的一圈口沿,胎身施化妆土,碗内施满釉,外壁施半釉,釉色白中泛青。这种类型的碗当时在国内外都很流 行,因为邢窑碗在当时还远销海外,中东及北非地区有些遗址曾有出土即是证明。20世纪初,伊拉克撒马拉地区曾多次出土此类器物,故西方把这种碗称为撒马拉 式(Samarra-type)碗。
白釉凤炉、茶鍑 五代 高15.6cm
风炉即古代煮茶所用的炭炉,功用有点像从前冬天使用的火锅(南方又称暖锅),但风炉煮的是茶,火锅烧的是下饭喝的汤。风炉一般以铜或铁铸成,状似古 鼎,有三足,并饰古文或图案。炉壁与炉膛有间隔,其间用泥涂满充填。炉膛用锻铁或揉泥制成,内有放燃料(主要用炭)的炉床和三个支鍑的架。炉腹有通风口, 炉底有洞口以出灰,下有承装炭灰的盘,名字就叫承灰。日本至今仍有人用这种风炉来煮水。
茶鍑又名釜、鬴,就是煮茶用的锅子。一般以生铁制作。鍑耳方形,使安放平稳;鍑缘敞开,使茶末煮沸时能扬展得开;鍑脐扁长,使锅心温度高,易沸腾,茶末易沸扬,茶味得以烹煮出来。
这套器具均施白釉,釉汁凝厚处微泛青色,腹下、底部不施釉,应为邢窑产品(传河北唐县出土)。
茶炉出土实物并不多见,尤其是名窑瓷器。
彩色釉陶贴花龙首执壶 唐 高26.9
这种类型的器物是唐代特有的一种器式。它通体施黄绿釉彩,口部为喇叭状,鼓腹、平底。以龙首为流,柄呈龙尾状,从口沿经腹部到壶柄,以一条长龙作为环绕的装饰。壶的腹部,一前一后都堆着贴花,左右堆贴着团龙图案,这也是唐三彩的一种器型。
唐三彩的胎为白色,为了不使胎色影响釉色,有时需要在胎的表面施加一层白度较高的化妆土,在这类器物的露胎部常可见到这些白色化妆土。唐三彩有手制、 轮制、模制、雕塑、粘贴等成形手法。施釉是釉直接上在陶胎上,含有不同着色剂的釉浆在胎面巧妙组合,在烧制的过程中,因为釉的流动,各种不同的色釉相互渗 透,最后形成了五彩斑斓的色彩。唐三彩的上釉手法有多种,如点彩、贴花、涂彩、印花、刻花等。贴花是这只执壶的一个重要装饰特点。这种方法是在器胎干后, 用印模印出浮雕状的图案薄片,然后把它贴在陶瓷的胎体上。贴花一般在施釉、入窑前进行,后来也有烧成后再贴花的。烧成后贴花露出胎色,呈红褐色,称露胎贴 花。
绞胎碗 五代 高5.1cm、口径10.5cm
绞胎又称搅胎,是产生于唐代的一种有特色的新的装饰技术。这种工艺的灵感来自于漆器的制作。
这种技法在漆器制作上称为剔犀。剔犀是雕漆的一种,制法是用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胎上逐层髹漆,干一层再漆一层,每层由若干道漆堆起,厚薄并不一致,待 漆层积至相当厚度时,用刀在漆面剔出纹样,有去钩、回纹、卷草等图案。在剔刻的刀口断面上呈现出不同色泽和图案的漆层,具有不同寻常的装饰效果。雕刻出的 花纹排列均匀,立体感强。
做绞胎瓷器时,用白、褐两色(也有多色的)的泥相间着揉和在一起,经过相绞、拉坯制作成形后,胎上呈现出白褐相间的纹理,然后,按照需要切成泥片贴于 制成的器物之上,或全器以绞泥做成所需器型。泥料绞合的方式不同,绞出的纹理图案就不一样,有木纹、云纹、流水纹、野鸡翅、羽毛纹等。绞胎的制作难度很 大,所以都是小型器物,且多数用于陪葬等重要场合。它技术要求高,所以掌握的人少,宋以后就不多见了。器物有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小枕等。
制作绞胎器的古窑在唐代有河南巩县窑、陕西耀州窑,宋代有河南修武当阳峪窑、宝丰清凉寺窑、新安城关窑等。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了绞胎制作的骑马猎俑,其中人、马是白、褐色相绞,武士衣服是绿釉,马身和马鞍是深酱色,堪称绞胎制作工艺中的精品。
掐丝团花纹金杯 唐 高5.9cm、口径6.8cm
这只金杯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陕西。其口沿微微外撇,深腹,圈足。金杯的腹部焊接着四朵扁金丝编成的团花,杯沿与杯底上下各有一朵金丝如意云。团花本来镶有珠宝,现已脱落。可以想见当初这只金杯的外观是何等华贵美丽。
黄金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古埃及时代,而中国最迟在商代也已有了黄金制品。早期的金器制作从属于青铜业,主要用于显贵们的装饰 品。黄金是众所周知的稀有贵重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十亿分之五,分布也不集中,并且还是肉眼看不到的颗粒,要得到它需要艰苦的开采和提炼。物以稀为 贵,拥有它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社会富裕而繁荣,特别是上流社会,更是讲究奢侈和豪华,大量使用金银器。所以唐代的金银器制作也 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数量大增,技术提高,品种也相当丰富,多姿多彩,而且不再是纯粹的装饰品,还出现了大量的生活器皿,有食器、饮器、容器和各种杂器 等,器型有碗、盘、碟、杯、壶、盒、香炉等。
作为饮器类的杯,可以是酒具,也可以是茶具,有高足杯、带把杯等。带把杯有与众不同之处:许多杯的把手呈“6”字形,有的杯还有折棱。
唐代的文化既汲取了西方的营养,又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有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唐文化是多元的,表现在金银器上,就是其装饰纹样丰富多样,包括各种禽鸟、花卉、瑞兽、人物故事和日常生活。这里所用的团花纹就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抽象的花卉纹。
另外,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和装饰技术也很先进。常用的方法有锤、浇铸、焊接、抛光、镂空等。这只金杯用的就是焊接法。焊又有大焊、小焊、两焊之分。焊所用的焊剂为锡、铜、银末和松香。
宋代书法家蔡襄对茶文化也很有研究(他改进了团茶的制作方法,还写过《茶录》一书),他认为茶具以金为上品,当然,这是对贵族阶层而言。
金银丝结条茶笼子 唐 高15cm、长14.5cm、宽10.5cm
唐代是金银器艺术最辉煌的时期,这与唐代社会的开放、经济的盛荣不无关系。我国制造金银器可以上溯到战国早期,但主要用于装饰,作为器皿使用只限于上 流社会。唐代以前,金银器的使用也还不多,到了盛唐这样一个上层讲究奢侈豪华的昌盛社会,金银器皿的数量急剧增加。
唐代的金银器迄今已发现不少,在唐都西安尤多。以西安何家村的窑藏、扶风法门寺地窑、丹徒丁卯桥窑藏这三大批最为有名,加起来有上千件。
唐代的金银器具中,以饮食器为多。前期是酒器,后期是茶具,这与当时的饮茶风尚有关。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最有代表性,有茶碾子、茶罗子、茶笼、匙子、茶 托等。茶笼是其中的焙茶用具。金银丝做成的结条笼子,笼体呈椭方形,由银丝编成。盖上有金丝编成的塔形花,花的下部有金丝做成的莲叶。笼底有四足,呈龙首 形。银丝盘成的涡纹作为足跟。另有鎏金镂空飞鸿银笼子,采用镂空这种装饰技法。它有圆隆形盖,盖上有环钮,绞链穿过环钮与提梁相连。笼体呈圆柱形,上有十 二对浮雕的鎏金鸿雁在展翅飞翔。平底,下有四足,为倒花瓣形。
这两只笼子被认为是用于烘焙茶叶或盛茶饼的,出现在陆羽之后的晚唐,在陆羽时期还没有,所以《茶经》上未提及。宋人蔡襄《茶录》中有“茶焙”,故应是 烘焙器。这是因为,唐时的饼茶属于不发酵的蒸压茶。这种茶叶是经过蒸压成形后再人工烘干或自然晒干的,它的含水量较一般的片茶、叶茶、末茶等都要高,所 以,在饮茶之前,一定要有一道烤焙的工序,否则就难以将其中的水汽去掉,也不易于将饼茶碾成末,这样煮出的茶是不香的。烤的时候要讲究火候,经常翻动,要 烤两次,两次之间要有一个自然冷却的过程,才能避免外熟内生。
鎏金银茶碾、茶罗 唐
这只茶碾,专门用于碎茶,也是法门寺出土的。它由槽身、槽座、辖板所组成。槽身置于槽座之上,与中药店里用的药碾子造型类似,底部錾有“咸通十年文思 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两”字样。碾子银质涂金,上有鎏金鸿雁流云纹。辖板饰飞鸿流云纹。槽上置有碾轴,与碾子配套使用,也称为坠或轴。轴轮上饰以 同样的鎏金流云纹,轮边尖锐而薄。
当时的饼茶在烘焙之后,要趁热碾,这样饱出的茶色才白,隔夜之后,因为水汽增加,茶汤颜色就灰暗了。茶碾子有木制、瓷制,也有金、银、铜制的。陆羽认 为以橘木做的最好;而宋徽宗则主张银制的为上品,次之为熟铁所制,用生铁则损害茶色。据《鸡肋编》记载,宋人还有一种用石头磨制而成的茶磨,因为石质好, 晶莹发亮,人称掌中金,非常稀少难得,惜目前尚未见到实物。
唐代饮茶的过程是:先将茶饼烘干(炙茶),使之有香气,之后用纸包裹(陆羽称用剡藤纸双层缝制最好),冷却之后捣碎,放入茶碾中碾成粉末,再用罗细细 地筛,罗下的茶末放入贮茶器中待用。煮茶时用锅(釜)把水煮开,一沸时(气泡如鱼目),放入盐、胡椒;二沸时(气泡如连珠),舀出一瓢沸水,用则量茶末沿 一个方向倒入,搅匀,称作击沸。最后一次水沸时,放入先前舀出的沸水。稍后就可盛入碗中,趁热品饮。
法门寺出土的金银茶具中还有一只茶罗,专门用于筛茶末。由盖、身、座、罗、屉组成,鎏金仙人驾鹤纹装饰。罗分内、外两层,中间夹有罗网,极为细密,抽屉有拉手。经罗底筛下的茶叶末落入抽屉中,煮茶时,可从抽屉中取出茶末。这种茶罗、茶碾是唐代最高级的茶具。
鎏金银盐台 唐
说到盐台,先要谈及我国的饮茶方式。从历史上看,饮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西汉至六朝的粥茶法(煮茶与煮粥、煮菜差不多),其实是带药味的羹汤,也 可叫药茶阶段;唐至元的末茶法,即将茶研成末饮用,也称为盐茶阶段;之后直到现在都是茶叶阶段。当然,这是极粗略的划分。
唐人饮茶,要在其中加入橘皮、盐、胡椒、姜等调味品,所以得有装贮调料的器具,法门寺出土的银龟盒、银坛及盐台就属此类。这只鎏金银盐台就是供放盐和 胡椒用的。它分为盖、台盘和支架三部分,盖上头是一枝含苞的花蕾,盖呈倒覆的卷荷状,盖上饰有四尾摩羯鱼;支架上三根银丝交合处,有两尾摩羯鱼和两颗莲花 捧珠。盐台各部分之间由焊接而成。
摩羯纹是唐代流行的纹饰之一,也有人称之为鱼龙变纹。摩羯(梵文makara)本是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长鼻、利齿、鱼身的动物,它的形象来源于鲸、象、 鱼、鳄等动物,在佛教传说中,它是一种怪鱼。这种纹饰从公元前3世纪起,在印度一直非常流行。大约在东汉,摩羯纹与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由于它与我国的龙在 外观上有某种相似,所以被当做吉祥图案。它的大量运用,是唐代文化开放与容纳的一个表现。
法门寺出土物中还有一只鎏金人物画银坛子,是与盐台功能相似的茶具,也用于盛盐等调料。另外有一只鎏金银龟盒,则是用于盛放茶末,煮茶时可以从龟口中把茶末倒出,也可打开龟盖取用。
玻璃茶具 唐
古代巴比伦人是最早找到玻璃配方的,那是在4500年以前。其后,埃及人、罗马人继承前人的这一技术,使之发扬光大。中世纪以后,玻璃制作技术传到了 欧洲,并在这一地区蓬勃发展。传入中国的时间稍晚,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汉唐时代,因为有了海上交通和丝绸之路,中西文化得以交融,国人对玻璃的认识更进 了一步,但还是把玻璃作为美玉或药材看待。直到17世纪末的清代,它的制作技术及配方才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作为药材的玻璃记载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 目》,说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作为药材的水玉(玻璃)是味辛、性寒、无毒的,能治惊悸心热,安心 明目,祛赤眼,治热肿。在古代中国,由于对玻璃了解少,认为它是与玉石同类,生在土中,由千岁冰所化成,故也有称为水晶的。丹家把它用作炼丹的原料,近代 也有人称之为料器。
玻璃一般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形,再经冷却后制成。玻璃有很多种,如水晶玻璃、无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浊玻璃等。用玻璃可制成各种盛具,如茶具、酒具、碗、碟、杯、缸等,多为无色,也有用有色玻璃或套色玻璃的。
这几件玻璃茶具出土于法门寺唐代地宫遗址,为浅黄色玻璃制品。有外国专家认为,这些玻璃来自伊斯兰国家,而从造型上看,它们与其他质材的茶具基本相同,其材料来源及制作手法确实值得探讨一番。
唐三彩套杯 唐 杯高2.8cm、直径5cm、盘高3.8cm、直径24.1cm
大名鼎鼎的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工艺中的代表作,今人对之早已耳熟能详。但“唐三彩”这一名称却是后人所起(约在民国),唐并无此称呼,20世纪以前的古代 文献中也少有提及,传世品很少。直到20世纪初,因为修建陇海铁路,才从洛阳附近的墓葬中发现了它。唐三彩产生于高宗武后时期,直到“安史之乱”唐衰亡, 约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古代制作唐三彩的窑场,主要是河南巩县、洛阳,陕西西安、铜川市黄堡镇,四川邓崃等地。
唐三彩主要分两大类型,一是生活用品,一是人物俑。后者主要是通过雕塑模制而成。
唐三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铅釉陶。汉武帝时,陶工们就知道如果在釉中掺入大量的铅,烧制出来的陶器则光亮滋润,这是因为铅的熔点低,在釉里起着助 熔作用。而釉里一旦掺入铜、铁等金属元素,则又能使釉具有绿、棕等颜色。但这样的彩色陶器在当时烧制得很少,主要在陪葬的明器中发现一些。以后,这项技术 缓慢发展,到了唐代,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陶瓷技术的改进,特别是厚葬之风的盛行,低温铅釉陶中出现了著名的唐三彩。
唐三彩用白色黏土做坯,用含铜、铁、锰、钴等元素的矿物为釉料着色剂,采用两次烧成。第一次烧生坯,烧成温度1050℃,第二次釉烧,温度约 900℃,色彩鲜艳,有绿、蓝、黄、白、紫、褐色等,故称三彩。三彩的“三”当然是虚数,并非只有三种颜色。唐三彩的釉色与众不同,其釉中的主要成分是硅 酸铅,另还掺入了几种金属作为着色剂。陶工们把各种釉同时交错地施于器物表面,经过烧制,釉熔解相融,产生所谓的窑变现象,最后就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五彩 斑斓的釉色。这种釉色如同唐代的文化一样宽容广大、中西交融,具有时代特征和代表性。
中国古代的低温色釉都属于铅釉,有一定毒性,古人对此已有认识,所以包括唐三彩在内的低温铅釉制品没有大量用于日常生活。唐三彩主要是作为明器使用 的,器型多种多样,涉及到死者生前喜爱和常用的多种物品,生活用具如瓶、杯、碗、罐、盘等,人物俑有文武官员、歌舞伎、贵妇奴婢,还包括马、牛、骆驼以及 各种飞禽走兽。这组三彩套杯虽然不一定实用,但代表了一种工艺。名声在外,怠慢不得。
定窑白釉瓷碗 唐 高3.2厘米 口径14.2厘米
唐白瓷,定不如邢
定窑是我国北方始烧于唐初的名窑。根据陶瓷考古学家的踏勘断定,它的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县涧滋村一带。按《新唐书·地理志》,曲阳是定州十个属县之一。 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定州,土贡以罗綾著名,并无瓷器。如从地域看,定州与邢州相距不远,烧造工艺极易传承。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的研究报告进一 步指出:“定窑烧制白瓷受著名的邢窑影响,唐,五代时期定窑烧制的白瓷在外观上与邢窑白瓷相似,都是采用还原焰火烧成的。”
据说此件瓷碗是西安出土。可以看出,碗壁较厚,但不匀。碗口外侈而偏宽,并稍欠规整。底作玉璧形,周边做出一圈稍稍突出的边沿,为浅浅的平底碗增加了 稳定感。上釉前,先在碗坯上施一层化装土。釉色白里泛青,且厚薄不均,积釉处略现艾色。如此胎釉俱不佳的定瓷,和邢窑的“类雪”,“类银”是不能相提并论 的。
定窑白釉瓷托盏 唐 一通高4厘米 口径6.8厘米 底径3.5厘米 另一通高3.5厘米 口径7.4厘米 底径2.6厘米
这两件托盏,均是河北获鹿县傅家庄一座晚唐墓葬出土的。以五出花瓣造型的托盏,在越窑和邢窑中早已崭见头角,招人喜爱。到了晚唐,它就成为勃兴于漳水流域的定窑的主要产品。这里看到的两件托盏便是最好的例证。
它胎薄体轻,上盏下盘,每与二三友人坐高山流水前,一手托盘,一手执碗,边啜茗,边看满碗生花,真是乐趣无穷。再看它的工艺,盏是盛水之器,故致力于 深和圆的造型,并以素洁取胜。而盏下的托盘则既可放盏,又便捧起。为了美观,特意在周边切出花口,并让其微微翻起,像是一片软软的莲叶。通体施白釉,釉面 薄而匀。因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所以有淡淡的青色泛出,在饮茶人眼中,碗里茶水更像是“素涛”一般。总之,从这件托盏可以看出晚唐时期定窑的制瓷工艺已是 臻于成熟阶段,远非初唐可相比。
越窑青釉带托瓷茶碗 唐 通高8厘米, 碗口径11.7厘米
这是一件由碗和托组成的可分可合的复合器,1973年出土于浙江宁波市一处唐大中年间(847—859年)遗址内,对后世的茶具造型影响颇大。碗口五 曲,像是一朵盛开的荷花。碗底圆形厚实,正好放入托盘中央,平稳又不易倾覆。托盘宛如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片荷叶,软软的卷边,简直就是《九歌》名句:“嫋嫋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再现。那碧草般的一色青釉更使人看到越瓯“秋水澄”的明润美。
但这样的带托碗,并非唐人的发明。根据旧说,带托碗是唐德宗年间(780—783年)成都尹崔宁女儿的小发明。其实早在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黄 伯思就明确指出,远在北齐武成帝高湛(561—565年)在位时,画家杨子华在他的作品《校书图》中,就画有类似这件带托碗的“茶托”。现据在美国波士顿 美术馆收藏的宋人仿杨子华的《校书图》看,图上似有茶托。可靠的还是要向考古材料寻觅。1975年江西吉安南朝齐(479—502年)墓出土的通高 10.5厘米的带托青瓷莲瓣碗,可能就是它的“祖本”。到了唐代,在长沙窑址和西安大中十二年(858年)路复原夫妇合葬墓中,也都有茶托一类的茶具出 土。
越窑青釉瓷茶碗 唐 通高8.4厘米 口径17厘米 足径8.3厘米
坐饮香茶爱此瓯
陆羽认为,越州碗的最好造型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约300毫升)已下”的小碗。所谓“口唇不卷”,是说碗的口唇薄平而外侈,“底卷而浅” 则是指底壁宽厚的浅圈足而言。像这样的茶碗,不仅饮用适口,而且易于把握,平稳,又不烫手。再加上里外一色“类玉”般的青釉,莹润明洁,使得满满的一碗茶 水,显得更加青绿,香馥喷鼻。陆羽多次称赞的“越瓷青而茶色绿”,“青则益茶”,即是通过越窑工艺写出了饮茶人把握到的美的想象。
装饰简约,重在自然
1980年浙江临安发掘了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水邱氏墓,出土青瓷器二十五件,如从造型与装饰看都十分简约自然。这件青瓷碗,陶人只用手中竹 扦,轻轻地顺着碗沿压出五个浅浅的凹口,然后再沿着五曲所在的碗壁再向里重压成槽,结果原本是圆圆平平的碗体就变成一个有棱的觚形器,活像一朵正在绽放的 莲花。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装饰技巧不仅很简单,很概括,而且重在显现其自然状态,充分表达出越窑陶人丰富的想象力。
越窑青釉瓷茶瓶 唐 通高22.2厘米 口径9.8厘米
从元和五年(810年)的小嘴长把壶,中经西安出土的太和三年(829年)茶瓶,到这件出自宁波的大中年间(847—859年)的长嘴修身喇叭口瓶, 可以看出其间显然是存在着一座由此岸走向彼岸的桥梁。具体说,这样的作为“止沸育华”的茶瓶 ,在一开始可能是矮一些,圆一些,嘴短而直些,以后为了多装些水和控制投水入鍑的流量,好使浮在水面的茶花变化多一些,涌出的时间长一些,于是正像从宁波 出土的这件茶瓶一样,聪明的陶人就将瓶颈拉高,瓶嘴也相应做成一个几乎与瓶颈等高并稍见弯曲的细长形。这一改变,不仅使造型显得更加清秀,而且也防止瓶内 的水从喇叭形的口沿溢出,给人造成麻烦。另外,这件瓶嘴和元和五年瓶一样,都被“制成多角的方式”,且呈等分的六棱,这就证明人们对于传统装饰技巧的执而 有化。总之,这件青釉瓷瓶的造型,确为考察茶具发展历史过程提供了实物证据,使人窥到茶瓶的变化及其呈现出的造型美与饮茶习尚的实用价值。
越窑青釉瓷茶瓶 唐 通高10.5厘米 口径5.1厘米
素洁明润的青釉瓶
1985年,浙江临城县东街砖厂一座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通体施青釉,素洁明润,没有任何装饰。底部浅刻“张”字。
鼎州窑青釉瓷茶碗 唐 高6.8厘米 口径19.8厘米 底径8.5厘米
茫茫鼎州何处寻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鼎州建制,前后有两次。第一次在武后天授二年(691年)置鼎州,领云阳,泾阳、醴泉、三原四县。十年后,即大定元年 (701年)即废。按陆羽《茶经》成书在肃宗上元初年(760—761年),书内写出的鼎州窑当是可信的。第二次是在天祐二年(905年)在美原置鼎州, 这是陆羽去世以后的事。因此不能说“在陆羽生活的年代根本就没有鼎州”。在他出生前曾经建制的鼎州及其烧造的青瓷有可能作为历史的遗迹遗物进入这位致力于 茶具研究者的视野。那么,鼎州窑在哪里呢?现在无论从文献、考古调查和口头材料都无法作出明确的回答。不过,在唐代初年和鼎州所辖的泾阳、三原地区比较靠 近,且有唐代窑址发现的只有一个黄堡,因此认为,鼎州窑即在黄堡附近,这个推论是可以成立的。
鼎州窑茶碗的面貌
这件瓷碗1990年在陕西铜川黄堡窑址出土。浅浅的敞口,碗壁较厚 。口沿刻出五个缺口,像是开放的花瓣,璧形足。碗内外满施青釉,惟底部露胎,胎呈青灰色。青釉较厚且不匀,积釉处褐色。如果端起这只不会烫手的茶碗,第一 感觉就是呈现在眼前的偌大的一片青新,溢目扑鼻,耐人寻味。
岳州窑青釉褐彩“荼埦” 唐 高4厘米 口径12.4厘米 底径4.2厘米
岳州窑青釉褐彩“荼埦”
莫把岳州当长沙
陆羽《茶经》写到的“岳州碗”和“岳瓷”,都不见唐文献记载。唐代诗人刘言史(?—约812年)有诗:“湘瓷泛轻花”。黄矞《瓷史》认为:“谓之湘 瓷,必在湘中。”又说:“岳州即湘也。”其后,沣州李群玉在大中六年(853年)以后写了一首题为《石潴》的五言律诗也是写岳州窑的。诗句“焰红湘浦口, 烟浊洞庭春”中的湘浦口,即是指石渚口的兰岸嘴一带而言。从五十年代开始,经过考古学家多次的调查和科学发掘证明:岳州窑主要分布在湘阴铁角嘴一带,烧造 物以青瓷碗形为主,而玉璧底圆口碗又是它的代表作之一。但在石渚兰岸嘴却发现为数不少的岳州窑式碗,而且其造型和釉子的化学成分也十分相似。由此可以这样 说,岳州窑和长沙窑同属一个体系,二者的前身同是早期的湘阴窑。但岳州窑并不是长沙窑。
“荼埦”——茶具史上又一个重大发现
1953年,在清理湖南长沙市望城县石渚湖北岸的兰岸嘴窑址时,采集到一件碗中心青釉下写有“荼埦”二字的玉璧底圆口碗。如果说太和三年王明哲墓出土 的“老导家茶社瓶”是我国茶具史上一个重大发现,那么,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件青瓷碗,则又是一个破题佳作。至于它的历史意义则“茶社瓶”是望尘莫及 了。
《尔雅》郭璞注说:“早采为荼,晚采为茗。”荼即古茶字。《汉书·地理志》长沙国荼陵,颜师古在注中对“荼”字虽已转入茶音,但并未换字。后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39洣水条,也还是说洣水“经荼陵县之南”。这和《汉书·王子侯表第三上》长沙定王子封为“荼陵节侯”一样,都是把茶陵写成荼陵。一直到唐开 元年间(713—741年)玄宗李隆基主持编辑的《开元文字音义》中才把荼正名为茶。而这件“荼埦”正好表明它的烧造年代当在玄宗以前。或者在民间,茶字 取代荼字的时间也许略迟一些,但也不会晚到唐玄宗以后很久。所以,这件玉璧底圆口“荼埦”,不只是有文字可证,有年代可考的岳州窑器,而且是早于《茶 经》,早于“老导家茶社瓶”的一件具有标准性的茶具。
寿州窑黄釉瓷碗 唐 通高3.5厘米 口径11.8厘米 足径5厘米
寿州瓷黄茶色紫
寿州瓷窑在今安徽淮南市的余家沟、上宫镇、李嘴子一带,始烧于隋代,历时二百多年。唐代是其繁盛时期。主要制品有碗、壶、盏、枕等。釉色以黄为主。黄色釉是以铁离子为着色剂的青釉在氧化气氛下烧成,有淡黄、姜黄和茶黄之分。大多釉层厚薄不匀,釉色浓淡不一。
这是一件小小的茶碗,碗体做得较厚,蘸釉手法不精,致使烧成后的姜黄釉面有浓有淡,麻麻点点,并且少有光润感。因此如果用这样的碗来饮茶,一碗青色的茶水骤然间就会变成带点紫味的姜汤。
寿州窑黄釉瓷注瓶 唐 高23.5厘米 口径12厘米 足径9.6厘米
造型端正的注壶
在出土或传世的唐代寿州窑出品中,注壶是常见的。根据西安太和三年标准器式样,它即是注水止沸一类的茶瓶,并非一般的执壶。可以比较一下,它也是一样 的喇叭口,圆唇,短颈,曲柄,多棱直短嘴,鼓圆的腹,平平的底,底周稍见突出的边边,看来更有平稳感。惟一不同的是在颈腹衔接处,做出一圈窄窄的带饰,既 藏匿起缀合的痕迹,又增加了美的感受。另外,安在肩部两侧的两个带纽,又是出于实用需要而特意加上的,目的是为了提携的方便。通体素面无饰,施黄釉,薄匀 而光润,只有在嘴、柄、纽与壶体相接处,积釉稍厚一些。总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件注壶,确实是以造型端正取胜的。
洪州窑黄褐釉碗 唐 高5厘米 口径7厘米 足径4.2厘米
洪州瓷褐不宜茶 陆羽在《茶经》里,对于洪州碗,他的评语是“洪州瓷褐,茶色黑”,和寿州瓷一样,“皆不宜茶”。 洪州窑遗址分布在江西丰城县境内,大约有二十多个窑场。从发现的考古材料看,“最迟在东汉晚期就能烧制出比较成熟的瓷器”,“一直延续到晚唐五代时期 衰落”。这件茶碗于1992年江西丰城曲江镇罗湖村五号探沟出土。造型比较深厚,腹鼓而不甚规矩,特别是口沿一周做出的一圈“卷唇”,碗底圈足落地处,为 了增加稳定,又将它特意加厚并外侈,这两点都是和陆羽称赞越碗的“口唇不卷,底卷而浅”相悖的。这碗的表皮处理不精,里外均施较厚的黄褐色釉。
白釉瓷注壶 唐 通高20.1厘米 口径8.2厘米 底径7.2厘米
白雪般的光洁无瑕
1991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北关吉园村崔凝夫人李氏墓出土。据出土墓志文看,崔凝,博陵人,历任校书郎,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于乾宁二年(895 年)病逝。其夫人李氏,陇西人,咸通八年(867年)卒,年仅二十五岁。禀性“不执金钱,不聚具帛”,死后随葬亦只是陶、瓷器皿、石砚等十四件,现在看到 的这件瓷注壶算是最好的一件。
这件白釉瓷注壶,造型仍是“侈口,高颈、圆肩、平底、柄弧曲,安于颈肩间,流呈管状上伸,短且直”。只是在曲把与肩、颈,壶身与圆底接合处较为粗糙,也未精心打磨。通体一色白釉,平匀明润,有如白玉般的洁净,白雪般的清白无瑕,这在施釉与烧成工艺上是十分不易的。
鼎州窑黑釉瓷注壶 唐 高17.3厘米 腹径12.2厘米
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