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在设计屋子时都会考虑弄一个书房,装装文化人嘛,毕竟放一排书架在那,书架上堆满书,又配上个偌大的书桌,会给人一种“学富五车”的感觉。那大家的书房都是什么样的呢?
比如这样:
还有这样:
又或是这样:
大家猜猜皇帝的书房会是什么样的呢?
会是这样的吗:
还是这样:
相信各位都觉得皇帝的书房应该是富丽堂皇,奢侈无比,肯定又大又豪华,但是皇帝们有的时候就会走些“不寻常”的路,你觉得我的书房应该这样,我就偏不,比如乾隆皇帝,他就在紫禁城最小的一个空间里“安置”了他的书房。
那么,在哪呢?就在这:
养心殿!
养心殿是自雍正以后,清朝历代皇帝的寝殿和日常办公之所。这个大殿呈一个工字形(如下图):
皇帝的书房就在这个宫殿西边的一小角落里(如下图):
这个小角落有一扇大窗户,向阳,冬天的时候,阳光可以从这窗户透进来,让整个小屋子都显得暖和,故而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养心殿暖阁”。
“暖 阁”这东西在故宫里有好多处,它们一般都是面积较小的房间,之所以称为“暖”,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北方冬天寒冷,古代又没有暖气设备,而皇帝们为了有效地保 持室内温度,就会在高大宽敞的宫殿里选取向阳处搭建一些低矮小屋,同时在里面盘上火炕、烧上炭盆,名“煨冬”,毕竟房间空间小,烧会儿炭盆,再加上阳光的 照射,不多久整个屋子里就会暖暖的。
乾隆十一年时,也许是乾隆皇帝太怕冷了,他下令将“养心殿西暖阁”改为自己的书房,这样,就算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他也能舒舒服服的盘着腿坐在暖炕上,温暖的看书。
同时,他还将这暖阁的名字改了,毕竟是书房嘛,得取个有文化的名儿,思来想去,乾隆定下了“三希堂”这几个字作为自己新书房的名号。
为啥要叫“三希堂”呢?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因为乾隆皇帝是书法爱好者,他特别爱收藏历代名家的书法名帖,这个“三希”的“希”通“稀”字,是说这里有三件稀世珍品的意思。哪三件呢?分别是晋人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
另一个说法是认为“三希”出自宋代大儒周敦颐的《通书》“志学”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名言。意思是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深层含义是告诫士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向圣贤的标准看齐;即使是已经达到了贤、圣的高度,也还要继续进取。
这“三希堂”到底有多大呢?
关 于这个书房的面积,据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先生的实地测量,仅仅有4.8平方米,也就和一普通人家的卫生间差不多大。是不是完全没想到呢,堂堂一个皇帝,竟 然书房如此之小,而且就在这4.8平方米的空间里,他的书桌被安置在了一个宽仅为114cm的条炕上,书桌的长也仅有70cm,宽31cm,高38cm。
想想现在很多官员的书房或办公室,动辄上百平,小的也有好几十平,真的是乾隆书房的N倍啊!
“三希堂”虽然小,但布局古朴典雅,最后,大家可以根据下面展示的图片来近距离的看看这座“袖珍”的皇帝书房: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