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类器形
碗是古代瓷业生产的太宗产品,汉代始见,魏晋流行,唐以后大量流行!
高足碗——元代创烧,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宫碗”——明代宣德创烧,器物造型精巧端正,口外撇,腹部深宽。到正德时,制作更加规范化,成为这时期瓷器中的佳品。
心碗——永乐创烧,碗底心外侧有鸡心状突起,故名。碗腹较深,足较小,常见有大小两种
斗笠碗——宋代创烧,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
折腰碗——唐代创烧,因腰部曲折面得名。除“折腰”外,这种碗还具有足外撇、足壁厚、足内底有一凸起的乳钉等特点。另外,有部分碗壁内还印有“枢府”二字,故又称“枢府碗”。
卧足碗——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孔明碗——创烧北宋,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两只碗上下粘接而成,两碗中间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圆孔相通,人们便因这“孔”而将其美称为“孔明碗”,
净水碗——明末清初居多。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
注碗——创烧宋代。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
玉壁底碗——创烧唐代,明清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
古代杯子器形全解——可结合专业判断年代
高足杯——创烧元代,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耳杯——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压手杯——宋代创烧,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妥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鸡缸杯——一种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爵杯——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耳。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鸽形杯——西晋青瓷杯之一。杯体呈圆形,一侧贴塑昂首、展翅飞翔的鸽子,另一侧有宽而上翘的柄,形状酷似鸽尾。
公道杯——始见于辽代缸瓦窑产品,元青花中亦有,流行于明、清时代。杯多撇口,垂腹,圈足;杯中立一人形,(祥见百度百科)
马蹄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敞口,斜削腹,内凹小平底。倒置似马蹄。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马蹄杯、雍正时期烧制的数量最多。明代马蹄杯有洒蓝、回青、孔雀蓝、白釉等品种。清代多作斗彩。
铃铛杯——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明成化、嘉靖、万历时铃铛杯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
方斗杯——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一方抵十圆)
套杯——多见于清代雍正至道光时期。撇口,敛腹,浅足。器倒置如同马蹄,大小10个为一组,依次套叠合成一体,故名。
瓶的器形——年代根据专业知识判断
蟠龙瓶——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
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花口瓶——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琮式瓶——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胆式瓶——创烧宋代,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
橄榄瓶——创烧宋代,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清代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凤尾瓶——创烧康熙,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蒜头瓶——宋代始烧,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口沿外翻,直颈,丰肩,腹似直筒状,圈足,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宋汝窑创烧,清代康熙景德镇窑亦有烧造,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玉壶春瓶——宋代创烧,瓶的一种式样。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
宝月瓶——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
天球瓶——宣德创烧,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象腿瓶——也叫筒瓶,清早期创烧,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
柳叶瓶——康熙创烧,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
藏草瓶——雍正创烧,小口,直颈,颈中间凸出,鼓腹,腹一侧有流,腹下承以喇叭形足,造型奇特。系宫廷用器,乾隆以后不见。
转心瓶——乾隆创烧,外瓶腹际镂孔,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拨动上瓶瓶口,内瓶即转动,故称转心瓶。多为官窑器。
尖底瓶——新石器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小口、长腹、尖底,颈短,腹鼓,
传瓶——创烧隋朝,该文物盘口,独颈,双龙首柄,双腹并连。传瓶,即传递之瓶;有并,指双腹并连。此瓶造型新奇,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
葫芦——瓶创烧唐代,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
多角瓶——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谷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
盘口瓶——因瓶口为盘状而得名。一般为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
贯耳瓶——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洗口瓶——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瓶口像笔洗,洗口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瓜棱瓶——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
鸡腿瓶——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
凤首瓶——辽代瓶式之一,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流行于元代 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
四方倭角瓶——创烧宣德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
壁瓶——创烧宣德,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
活环瓶——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
六方瓶——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荸荠扁瓶——创烧康熙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
锥把瓶——创烧康熙,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
纸槌瓶——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观音瓶——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赏瓶——创烧康熙。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
交泰瓶——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双联瓶——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