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绿地胭脂彩云龙纹螭耳扁瓶
清
陈设品
高19.3厘米 口径6.6厘米 足径6.4厘米
器通体呈扁圆形,敛口,束颈,鼓腹,圈足。颈置对称螭耳。通体松石绿釉地,胭脂红彩绘云龙纹,辅以海水、火珠纹、如意云头纹等,螭耳涂以胭脂彩。外底双长方框内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造型端庄,彩釉艳丽,纹饰细腻。
哥釉粉彩花蝶纹瓜式壶
通高2.3厘米 口径2.8厘米
器呈瓜式,前置短流,后设曲柄,壶口置瓜蒂式盖。流、柄处蓝料彩绘菊花纹。器身通体施哥釉,绘粉彩花蝶纹,形态各异的蝴蝶似在空中飞舞。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诗经 大雅绵》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句。古人解释为:“大者曰瓜,小者为瓞。”“蝶”与“瓞”谐音,以瓜蝶组成图案,谐音“瓜瓞绵绵”,寓意吉祥,有子孙绵延万代,吉运长久之意。此器造型别致,构思精妙,施彩明艳,工艺精湛。乾隆哥釉加彩器十分罕见。
豆青釉地开光粉彩山水纹海棠式瓶
高36.3厘米 口径20厘米 足径18.6厘米
通体呈海棠式,撇口,束颈,扁圆形腹,颈部饰对称象耳,圈足。腹部四个开光内粉彩绘山水图,山峦叠嶂,古木苍松,楼阁掩映,平湖泛舟,景色怡人,意境幽深,并题写诗句。开光外施以豆青釉,印有回纹、莲瓣纹等,象耳涂以金彩。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造型端庄古朴,釉彩清新秀逸,绘制精细,融诗、书、画于一体,极富文人画意,为乾隆官窑中的精品。
粉彩百花图葫芦瓶
高29.8厘米 口径5.4厘米 足径9.2厘米
器呈葫芦式,粉彩绘百花图。外底施松石绿釉地,上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百 花图”以红、黄、绿、蓝、白等彩绘,绘千姿百态的各种花卉,以牡丹为主,辅以菊花、荷花、牵牛花等,百花怒放,各尽其妍,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因花卉繁 密,满布器身,看不到底釉,故称为“百花不露地”,又有“万花堆”、“锦上添花”的美称。此装饰技法创于清雍正朝,乾隆、嘉庆时期较流行,延续至清末光绪 时期。
据乾隆内务府记载,宫内依不同节令使用不同纹饰的瓷器,新年用“三阳启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 “鹊桥仙渡”,万寿节用“万寿无疆”,中秋节有“丹桂飘香”,重阳节用“重阳菊花”等。绘百花图案的器物,为寻常赏花之用,象征着“万花献瑞”。许之衡 《饮流斋说瓷》云:“瓷器满画花朵种种,色色形状不一者谓之万花,以黑地者为最贵,即白地者亦可珍。花之形状大小偏反,各尽其致。”乾隆粉彩百花图器有 瓶、罐、觚等,均绘制精湛,纹饰细腻。
粉彩雨中烹茶图茶壶
高12.5厘米 口径5.4厘米 足径6.2厘米
壶 敛口,圆腹,圈足。前置曲流,后设曲柄。覆状盖顶设有宝珠形钮。壶身以赭红彩为地饰粉彩皮球花纹,腹部两个开光,一开光内绘雨中烹茶图,远山近水,松荫掩 屋,庭院芭蕉洞石,庭廊中长者坐于长几旁,几上置有茶壶、茶杯、瓶花、书函。一侍童在炉旁伺火烧水,炉上置有水壶,图案绘制笔法清秀,意境清幽。
另 一开光内墨彩楷书乾隆御题七言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碗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 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下钤红彩“乾”、“隆”两印文。足内施松石绿釉,上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据《高宗御制 诗文集》记载,此诗作于清乾隆七年(1724)。清弘历帝祀地坛返圆明园,遇雨乘“卧游书室”船,赏西山雨景,品尝清茶,命人题写在瓷器上。
中 国茶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由于清皇室饮茶之风盛行,清宫茶具无论其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以往各朝。清代以康熙、乾隆两朝烧制瓷质、陶质茶具最盛,以景德 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器最为出色。乾隆帝稽古好文,酷爱品茗作赋。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了式样繁多的御用茶具,有壶、盖碗、罐、茶盏、茶盘、茶船等,风格以施彩富 丽浓艳,纹饰繁缛而闻名,尽显御用器的奢靡。此壶融中国传统的绘画、诗词、文学、书法、篆刻与精湛的制瓷工艺完美结合,出神入化,相得益彰,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为乾隆御用茶具中的精品。
绿地粉彩福寿吉庆图折口瓶
高31.6厘米 口径11厘米 足径8.1厘米
瓶折沿,口边呈如意状,束颈,鼓腹,圈足。通体松石绿釉地绘粉彩纹饰,有番莲、蝙蝠、戟磬、硕桃等纹,“蝠”谐音“福”,“桃”喻示“寿”,“戟”、“磬”谐音“吉”、“庆”,故图案寓有“福寿吉庆”之意,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并涂以红彩。
福寿吉庆纹饰流行于清乾隆时期,以各种色釉为地,多粉彩描绘。此器造型别致,纹饰布局繁密,图案化的装饰,尽展乾隆时期瓷器奢华的艺术风格特征。
粉彩镂空八宝纹花盆
高18厘米 口径25.7厘米 足径22厘米
花盆撇口,深腹,平底,圈足。镂空器身饰如意头状,外壁白地粉彩绘暗八仙纹、彩云和红蝠纹,近足处绘海水纹,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底施松石绿釉中心留白,上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外围以粉彩四夔凤纹。
镂空又称为“镂雕”,是瓷器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此器造型别致,将彩绘、镂空装饰技法相结合,构图巧妙,工艺精湛,为乾隆粉彩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粉彩镂空云龙纹亭式香薰
通高50厘米 底座17×17厘米
器仿铜质香薰,由盖、台、座三部分组成,盖呈钟式,堆贴有蟠龙纹,黄地粉彩绘云蝠纹。身呈圆筒形,镂雕粉彩云龙纹、飞蝠纹等。台座为方形,下部施酱釉,上金彩绘花卉纹。上部以蓝彩饰回栏和台基式纹样,四角堆贴蹲狮,形象生动。
香薰为陈设用品,筒内可放香料,香气从筒壁孔中溢出,以净化空气。清代香薰多见玉质、铜质,瓷质少见。此器制作工艺复杂,集镂空、堆贴、彩绘于一身,显示出乾隆时期高超的烧瓷技艺,体现出唯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绿地粉彩花卉纹包袱尊
高29.1厘米 口径19.8厘米 足径12.7厘米
尊撇口,粗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敛至胫部外撇,圈足。器绿地绘粉彩纹饰,外口沿绘如意云纹,颈部绘缠枝番莲纹,肩部绘如意云纹、变体莲瓣纹,腹部胭脂红彩绘缠枝牡丹和包袱巾纹。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器身因饰凸雕的包袱巾纹,故称为“包袱瓶”。此装饰技法始于乾隆朝,嘉庆时期也较流行,装饰精美,富丽堂皇,别具风格。
绿地粉彩花卉纹多穆壶
高45厘米 直径13.5厘米
造型与康熙紫地白花缠枝莲纹多穆壶(图版21)相似,器呈筒状,口缘处僧帽状边,器身前置凤首流,后设龙形执柄。器身绿地粉彩绘折枝花纹,外底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多穆壶的烧制,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较为流行,嘉庆朝延烧。康熙器无执柄,乾隆、嘉庆器增设有龙柄。乾隆朝以粉彩器多见。
绿地粉彩开光花卉诗句图瓶
高33.7厘米 口径11.6厘米 足径11厘米
瓶 撇口,短颈,溜肩,鼓腹,足外撇。外壁绿色锦地上绘有如意云头、蝙蝠、勾莲和变体莲瓣纹等,腹部四委角长方形开光,内粉彩绘莲花纹、牡丹纹、乾隆御题诗 词,器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底松石绿釉上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诗画间错有序,相互辉映,结合完美,设色华丽,颇具情趣。
绿地粉彩番莲纹喇嘛塔
高43厘米 足径18.5×18.5厘米
佛 教用器,为仿藏传佛教喇嘛式塔的形制,塔顶置有宝瓶,顶设华盖,塔刹十三级,塔肚为覆钵式,正面设一佛龛,内可置佛像,塔基为方形束腰座。塔身绿地粉彩装 饰,塔刹为折枝花卉纹,塔肚为缠枝番莲纹、兽首和璎珞纹,塔基矾红彩,辅以金彩折枝花卉纹和莲瓣纹等,外底施以松石绿釉。
清代乾隆时期藏传佛教盛行,佛教用器生产较多,景德镇御窑厂也烧制瓷质喇嘛塔等。乾隆粉彩器以色彩浓艳明丽为特征。此器尽展乾隆粉彩的艺术风韵。
黄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藏草瓶
高25.7厘米 口径2.9厘米 足径10.3厘米
器仿藏传佛教供器藏草瓶的造型,形如宝塔,下承以高足。通体黄地粉彩绘八吉祥、番莲和变体莲瓣纹等,器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底松石绿釉地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皇室崇信藏传佛教,其中尤以乾隆皇帝为最,清宫廷中设有许多藏传佛教殿堂,供有佛像、佛塔、供器、法器等,质地有瓷、金、银、铜等,均制作精工。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瓷质藏传佛教用器,有佛像、藏草瓶、贲巴壶、甘露瓶、法轮、五供、七珍、八宝等。
藏草瓶又称为“贲巴瓶”,“贲巴”是藏语“瓶”的译音,贲巴瓶即宝瓶,是八吉祥之一,也称为“命瓶”,是无量寿佛的显著标志。贲巴瓶供在佛前,内插吉祥草或孔雀翎。腹部置长流者,称为“藏草壶”或“贲巴壶”。乾隆官窑有红彩等和色地粉彩等品种,延烧至嘉庆时期。
此器秀美的造型,精细的绘工,协调的色彩与精美纹饰浑然一体,为乾隆官窑精品。
粉彩鹿纹盘
高9.6厘米 口径54厘米 足径29.4厘米
盘撇口,弧壁,广底,圈足。盘心、外壁粉彩绘鹿纹图。空旷深远的空间,峭壁陡立,壁立千尺,在苍翠秀润,峰峦叠起的高巅之间,古树垂阴,群鹿隐现,构图巧密,远近相映,色彩浓艳。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盘形制较大,胎质细腻,胎薄体轻,绘制精致,刻划入微,生动传神。鹿纹图是吉祥图案之一,清代乾隆粉彩多绘于鹿头尊、四方尊,盘类十分罕见,故弥足珍贵。清代光绪时期有仿,胎釉粗松,纹饰层次不清,施彩过于凝厚。
粉彩花卉纹瓶
高21.5厘米 口径6.4厘米 足径9.5厘米
瓶撇口,束颈,丰肩,腹以下渐至足外撇,圈足。颈、胫部紫地粉彩分别绘番莲纹、莲瓣纹,腹部白釉地粉彩绘有菊花、莲花和牡丹纹等,外底松石绿釉地留白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乾隆官窑粉彩器的代表作。
粉彩花卉纹螭耳瓶
高35.5厘米 口径9厘米 足径11厘米
瓶撇口,长颈,鼓腹,圈足。颈部饰对称螭耳。颈、肩部绿地粉彩绘番莲纹、蕉叶纹、如意云头、蝙蝠纹、胫部绿地粉彩绘缠枝花卉纹。腹部白釉地粉彩绘花卉图,有菊花、梅花、牡丹纹等。双耳饰以珊瑚红地描金彩。外底绿松石地留白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绘制精致,施彩明艳,花繁叶茂,富丽华贵,层次感强,为乾隆粉彩瓷的典型器。
粉彩鹿纹尊
高44.6厘米 口径16厘米 足径24.3厘米
器 广口,圆腹,圈足。颈肩部饰对称双螭耳。器身通景粉彩绘深山群鹿图,远处峭壁山崖险峻奇绝,近处瀑布飞涧,古松参天,傲然挺拔,潺溪萦绕,平湖溪岸,群鹿 栖居,或奔跑,或嬉戏,或相偎,或觅食小憩,悠然自得,画面意境幽远,颇具清旷情趣。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篆书款。
鹿头尊为 乾隆时期的典型器,有青花、粉彩、仿汝、仿官、仿哥釉等品种。粉彩器多绘百鹿图,故称为“百鹿尊”。因“鹿”与“禄”谐音,意为官运亨通,又称为“百禄 尊”。为清代皇室的陈设用瓷。百鹿图装饰在瓷器上始于明万历时期,有五彩制品,清乾隆时期较为流行。除百鹿图外,尚有绘十只或五十只鹿图。
此尊端庄硕大,纹饰华丽繁缛,笔绘生动细腻,寓意吉祥,在乾隆粉彩器中堪称上品。清道光、光绪有仿,制作水平均逊于乾隆之器。光绪器造型拙笨,绘制粗率,偷笔减意,画面呆滞,署款字体粗大且不规整。
粉彩菊花纹灯笼尊
高41.7厘米 口径12厘米 足径13.6厘米
侈口,束颈,溜肩,筒状腹,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粉彩绘各色菊花纹,旁墨彩书诗一首:“朝到东篱觉有神,风流画史更诗人。素华独殿群芳后,个里原藏万卉春。乾隆御题。”下红彩钤“乾”、“隆”篆书印文。外底施松石绿釉,上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器因形似灯笼而称为“灯笼尊”。灯笼尊为清乾隆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除粉彩器外,尚有青花、釉里红、炉钧釉等品种。
此器造型庄重,胎体轻薄,设色明艳,将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与诗、书、画相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康、雍、乾三朝但绘画不题字之品为最多,有题字者较少,若题字必精楷。又以御制诗为至珍贵,其次则长篇成文也。”
粉彩桃纹天球瓶
高50.6厘米 口径11厘米 足径16.6厘米
瓶直口微撇,粗颈,圆腹,假圈足。粉彩绘蟠桃图,一株茁壮苍葱的桃树,上结有八枚硕桃,并有一簇盛开的白色月季相拥。图案寓有“蟠桃献寿”之意。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天 球瓶清雍正、乾隆时期较为流行,为宫廷陈设用瓷。乾隆器有大小,与雍正器相比,颈部稍长,腹部略高。乾隆时期有粉彩、青花、青花加紫、仿官、仿哥、天蓝、 霁蓝、铁锈釉等品种,粉彩器绘有九桃、喜鹊梅花、鹌菊图等。粉彩桃纹天球瓶,雍正、乾隆两朝均有烧制,画意内容相同,但是蟠桃的数目有别,雍正多为八枚, 乾隆则是九枚,各有取意。
器形体高大,气势宏伟,构图疏密有致,纹饰绘制精工,是乾隆粉彩器中的精品,光绪时期有仿,其造型笨拙,釉面多呈波浪状,色彩不甚鲜艳,纹饰布局松散,画意呆滞。
青花胭脂红彩云龙纹瓶
高30.8厘米 口径8.7厘米 足径10.9厘米
瓶撇口,短颈,丰肩,长圆腹,圈足。青花绘海水祥云纹,胭脂红彩绘九龙戏珠纹。九条形态各异的闹海蛟龙,腾飞云间,凶猛矫健,叱咤风云。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胭脂红彩为釉上彩,清雍正十三年(1735)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成功,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为“新制西洋紫色”,其色彩鲜丽娇嫩。青花胭脂红彩装饰,釉下青花绘纹样,再釉上胭脂红描彩,组成完整图案。乾隆官窑有尊、瓶、罐、炉等器。
此瓶端庄秀丽,青花与胭脂彩搭配巧妙,绘制精细,纹饰布局严谨。
青花釉里红临孙过庭书谱笔筒
高15厘米 口径19.8厘米 足径19.8厘米
圆 唇,直口,玉璧形底。外壁青花临唐孙过庭《书谱》:“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畐,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 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右临孙过庭书。”下钤釉里红“陶成堂”篆书印,外底青花书“大清 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笔筒为文房用品,清代康熙以后多见,品种繁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颜色釉等,装饰纹样有山水、人物、花卉、鸟兽或题写诗词歌赋等。此器以青花临孙过庭《书谱》,笔法遒劲,可见其深厚的功底,将中国精湛的制瓷艺术与传统书法相结合,珠联璧合,为稀世之珍。
釉里红折枝花果纹葫芦瓶
高31.2厘米 口径4.2厘米 足径9.5厘米
器呈葫芦状,通体釉里红装饰,主题纹饰为折枝花果纹,辅以如意云纹、回纹、变体花瓣纹等,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乾隆釉里红以陈设用瓷为多,有瓶、尊、罐等,装饰纹样趋于图案化,时代特征鲜明,所绘纹饰有云龙、团螭、团凤、三鱼、三果纹等,釉里红发色纯正艳丽。以白地釉里红器为多,尚有豆青地釉里红等制品。
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
高30.8厘米 口径8.8厘米 足径11.4厘米
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通体釉里红装饰,颈部为蕉叶纹,肩部为缠枝灵芝纹、如意云肩,腹部为云龙纹,胫部为莲瓣纹,足墙为折枝花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玉 壶春瓶为明、清时期瓷器的典型造型,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玉壶春口颇侈,项短腹大,足稍肥,亦雅制也。天青、积红者尤居多数。此式大半官窑,甚少客 货,而官窑又大半纯色釉也。”此瓶造型、纹饰均以明初釉里红为蓝本,形制端庄,纹饰清晰,釉里红色调艳丽,红白相映,典雅清丽。
青花八吉祥纹扁壶
高49.2厘米 口径8.2厘米 足径16×12厘米
瓶直口,粗颈,扁圆腹,下置椭圆形圈足。颈肩饰对称螭耳,腹部两面中心有圆状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处为回纹,颈部为缠枝花,腹部两面绘回纹一周,中心为朵花纹,外环以莲瓣纹,内绘八吉祥纹,腹侧、足外墙均绘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形制高大,气势宏伟,造型端庄,纹饰布局工整,图案化的装饰别具一格,为清乾隆时期的代表作。
器因腹部有圆月形凸起,又称为“宝月瓶”,始烧于清代雍正时期,乾隆时期较为流行,除青花外,尚有黄地青花、颜色釉等品种。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高31.5厘米 口径7.2厘米 足径13.5厘米
瓶小口,短颈,丰肩,长圆腹,圈足。器青花装饰,颈部为花卉纹,肩部为莲瓣纹,腹部为折枝花果纹,呈春华秋实状,有的鲜花绽放,有的果实累累。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器造型和纹饰均仿明宣德青花器,造型优美,纹饰生动,线条流畅。梅瓶为乾隆时期的典型器,有青花、釉里红等品种。
青花龙凤纹盘口瓶
高52.5厘米 口径18.2厘米 足径21.3厘米
瓶盘口,粗颈,折肩,鼓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口际为海水纹,颈部为变体蕉叶、海水和回纹,肩部为凤穿莲纹,腹部为龙穿莲纹,胫部为变体莲瓣纹,足墙为海水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乾隆青花器的代表作。
青花缠枝莲纹鸠耳尊
高44.9厘米 口径19.5厘米 足径22.3厘米
尊撇口,粗颈,垂腹,圈足,肩置对称鸠耳。通体青花装饰,主题纹饰绘缠枝莲纹,辅以卷草纹、如意云头纹、莲瓣纹等,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乾 隆时期瓶、尊等琢器,颈、肩部常附加各种装饰性的双耳,除有一定实用性外,还有装饰作用,使器物趋于平衡协调,同时也增添了器物的美感,耳的造型多种多 样,有鸠耳、螭耳、戟耳、象耳、如意耳、夔龙耳、铺方耳、牺耳、贯耳、蝙蝠耳等。鸠为“不噎之鸟”,故寓有刚直和祝年长者不得噎病,有长寿健康之意。鸠耳 尊为乾隆时期的典型器物。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高66.1厘米 口径17.8厘米 足径20.6厘米
通体呈六棱形,侈口,长颈,丰肩,鼓腹,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口沿为回纹,颈部为折枝花纹,腹部绘折枝莲花、石榴、桃、柿子等花果纹,寓有多子、多福、多寿之意,折角处绘如意状花草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器形硕大,青花色泽纯正雅丽,纹饰吉祥,构图工整,绘制精细,为乾隆青花瓷的典型器物。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铺耳尊
高50厘米 口径20厘米 足径21.6厘米
器 仿古代青铜器尊的形制,侈口,束颈,丰肩,圆腹,圈足外撇。肩部堆贴对称铺首衔环。通体绘青花纹饰,口沿为江芽海水纹,颈部为缠枝莲花纹,肩部饰折枝花朵 和如意云纹,腹部为缠枝莲托八宝纹,胫部饰江芽海水纹,足外墙绘变体花瓣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八宝纹为藏传佛教的吉祥图案,其排列有一定规律,清代为轮、螺、伞、盖、花、罐(瓶)、鱼、肠(结)顺序排列。八宝纹和莲花纹组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器形体高大,庄重典雅,青花发色青翠艳丽,构图疏密有致,纹饰清晰。
青花缠枝莲纹贯耳扁瓶
高36.2厘米 口径9×7.5厘米 足径10.6×7.8厘米
器呈扁圆形,撇口,束颈,丰肩,长圆腹,圈足。颈部置对称贯耳。通体青花装饰,主题纹饰为缠枝番莲纹,辅助纹饰有如意云头、变体莲瓣纹等。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造型隽秀,绘制娴熟,纹饰线条流畅,青花发色浓艳,为乾隆青花瓷的典型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