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贾宝玉喝法国红酒---《红楼梦》里的洋玩意儿

(2015-11-07 14:35:41) 下一个

三百年前的《红楼梦》,被认为是古典名著,加上“古典”二字,总让人觉得里面的人物都是古人,他们的食、衣、住、行、日常用品,自然也都古老典雅, 如同商业导向的《红楼梦》电影或电视连续剧里看到的样子,总是摆满商鼎宋瓷,一味怀古,与我们今日的现代生活内容似乎差异很大。

《红楼梦》 的时代背景是在十八世纪初的清代,距离今天不到三百年,当时西方人不少已经到了亚洲。比《红楼梦》的时代更早,明朝后期,荷兰人已经统治了台湾地区。许多 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的传教士,也都在中国活动。澳门已经建造了圣保罗大教堂,作为北上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礼仪的第一站。明代时,利玛窦和徐光 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到了清代开国,康熙皇帝更是爱慕西方科学。他的天文学、历法、算学、机械学方面的宫廷顾问,不 少是欧洲学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经是康熙少年时的“伴读”,私交甚好。康熙数次南巡,都驻跸在曹家,康熙对洋物的兴趣,不会不影响到 曹家。因此,《红楼梦》的贵族生活,其实充满了当时西方来的洋货。

欧洲经由远洋船舶运送来到中国的器物,即是我们所谓的“舶来品”,或称为“洋货”,其中包括机械产品的钟表、纺织名牌的衣饰、大型玻璃穿衣镜、光学技术产品的眼镜,乃至于鼻烟、药品,在《红楼梦》的生活中都处处可见。

01 钟表

《红楼梦》里数次提到钟表,生活起居都以西洋机械产品的钟表来计时。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用刘姥姥这个乡下农村来的穷老太婆,来突显贾家的洋派与现代时髦的摆设。

刘姥姥坐在炕沿上,等待拜见当家少奶奶王熙凤。她第一次走进富贵人家,手足无措,觉得什么对象都新鲜有趣,东张西望。下面一段描写她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

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木箱),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啥用处呢?”

显然,乡下农村来的刘姥姥,没有看过富贵人家用的西洋挂钟。

《红楼梦》里的洋货

故宫藏清初西洋自鸣座钟

人类最初多以日光的移动来计算时间,也就是“日晷”。在一个经过角度计算的圆规上刻好刻度,中央立一根指针,指针的影子移到哪个刻度,就可以读出时间。

人类也发展出用水漏、沙漏的方法计算时间,但都不够准确。时间与历法有关,月球绕行地球、地球绕行太阳的周期,形成年、月、日、时的划分,必须掌握天文知识,才有准确计算时间的单位。

学者考证,公元一零九二年,北宋的苏颂就发明了水动机械天文钟;一三三五年,意大利人把机械用在教堂的自鸣钟上,但是体积都太大,不是一般人生活里可以用的钟。到了一六五六年,荷兰人惠更斯发明了重锤钟摆,才有了家用的时钟。

《红楼梦》里的洋货

故宫藏清初西洋怀表

刘姥姥看到的“秤砣”,也就是“钟摆”。

“钟摆”就是刘姥姥看得发呆的东西,“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这个钟把刘姥姥吓一大跳;“接着一连又是八九下”,这是时钟报时,接着“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来了!’”

这是《红楼梦》里第一次写到西洋时钟,也暗示着贾府依时钟报时起居行事的规矩,小丫头忙乱起来准备,因为负责管家的少奶奶王熙凤准时到了。

欧洲重锤及发条驱动的时钟在乾隆年间(一七三六~一七九六)已由宫廷制造,洋货技术转为本土生产,但是《红楼梦》描写的时间稍早一些,贾府时钟大概是真正的舶来品。

《红楼梦》第十四回,因为秦可卿去世,宁国府办丧事忙不过来,特别请王熙凤协理。王熙凤第一天上班做主管,她交代下属的事就与“准时”有关,她说:“素日跟我的人,随身俱有钟表,不论大小事,都有一定的时刻。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

王熙凤这个才二十岁不到的少奶奶,管理荣国府、宁国府上上下下三四百人,不下今天一个企业的规模,可以有条有理,时间的规划是主要的基础。王熙凤身边负责管理的干部,随身都佩戴钟表。

“钟”较大,携带不便,荷兰的惠更斯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把发条改为游丝调控,缩小钟的体积,改为便于携带的“表”。

第十四回中,王熙凤“钟”“表”并称,说明贾府不只有挂钟,也已经有了随身携带的“表”。只是当时的表,并不戴在手腕上,而是挂在襟前的怀表。

有关“钟”和“表”的描写,第五十八回也有一段:

袭人笑道:“方才胡吵了一阵,也没留心听听,几下钟了?”晴雯道:“这劳什子又不知怎么了,又得去收拾!”说着,拿过表来瞧了一瞧。

钟的坠子因为被淘气的芳官玩坏了,钟不响,晴雯就拿表来看。宝玉房里的丫头也是“钟”“表”并用的。

02 洋烟壶上的裸女与洋药依弗哪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玉的丫头晴雯受了寒,“发烧头疼,鼻塞声重”。请了汉医看了,吃了汤药,退了烧,却还是头疼。宝玉就想到西洋鼻烟,让晴雯嗅闻几下,痛打几个喷嚏,或许就通了。

《红楼梦》里的洋货

故宫藏清初美女图样鼻烟壶

鼻烟挑一点儿,从鼻孔吸入,刺激鼻腔,辛烈之气,直冲脑门,有点儿像吃芥末,会痛打几个喷嚏,也因此达到提神醒脑、通鼻爽神的效果。

装鼻烟的鼻烟壶因此是清代上层阶级的随身小配件之一,似乎比今日绅士的香烟盒、雪茄盒、烟斗,更代表特殊的身份和品位。

一般人常在古董店或博物馆看到清代的鼻烟壶,有玉石、水晶、玻璃、珐琅,各种材质,或画或雕,制作精美,是精致的艺术品。

宝玉是十三岁的男孩,身上也带鼻烟壶,平日并不常看到他嗅闻鼻烟,因为晴雯头痛鼻塞,他才想到鼻烟可能有用。

宝玉的鼻烟壶是舶来品,是地地道道的洋货。我们看下面一段描述: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小扁盒儿来,递给宝玉。宝玉便揭开盒盖,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上等的洋烟。晴雯只顾看画儿,宝玉道:“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

这个鼻烟壶上的画,似乎是画在盒盖里的,晴雯平常也没看过,因此看得发呆。“西洋珐琅黄发赤身女子”,是金发美女裸体画,“两肋有肉翅”,似乎是女神或天使。宝玉的这个鼻烟壶,并不是汉玉宋瓷,而是地地道道的欧洲洋货,里面装的也是进口的“上等洋烟”。

晴雯吸了西洋鼻烟,“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晴雯因此鼻塞通快了许多,只是头还是疼。宝玉就建议:“越发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

宝玉说的“西洋药”是“依弗哪”,原文是什么已不可考,听起来像法文。“依弗哪”是治头疼的外用药膏,摊在指头大的红缎子上,贴在太阳穴两边。书中说王熙凤两鬓常年习惯贴这种药,贾府是普遍在用西洋进口药品的。

03 俄罗斯国的雀金裘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玉要出门作客,贾母担心下雪,宝玉冷着了,就把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穿。贾母向宝玉解释:“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这件进口的名牌大衣“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可是宝玉第一次穿,不小心,火星迸上,烧了一个洞。宝玉怕贾母知道了会不高兴,连夜想找人去补,但是外国进口的名贵织品,手法奇特,连最能干的裁缝绣匠和女工都没见过,不敢接手织补。

最后还是宝玉房中的大丫鬟晴雯忍着病痛,精心织补了 一夜。虽然不完全像,但可以蒙混过关了。晴雯自己不满意,宝玉却说:“这就很好,哪里又找俄罗斯国的裁缝去。”

《红楼梦》里的洋货

清代民间绣样“晴雯夜补雀金裘”

《红 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家族,好几代担任清朝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是中国当时最大的国营企业,掌握江南最富有的纺织业,也是全世界当时的丝织产业中心。《红 楼梦》书中对织品的描写,是十八世纪中国纺织史的珍贵资料,而其中夹带着俄罗斯进口织品“雀金裘”,也可以了解当时贵族生活中洋货的普遍。

04 西洋自行船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被黛玉的丫头紫鹃试探,诓骗宝玉,故意说:“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因此发了疯,发病的时候,指着他房间十锦隔子上的一艘“金西洋自行船”,大叫:“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

十锦隔子是房屋里一种镂空的隔间,用木材制成不同形状的空格,可以置放小摆饰。一般人总觉得宝玉这样一位富贵公子,十锦隔子上放的一定是中国古董,不是瓷瓶,就是铜鼎,就像《红楼梦》影片的美工,琳琅满目,都是古玩。

但是五十七回这一段说明,宝玉的房间陈设里有一艘金属制作的西洋自行船,宝玉显然连玩具也是进口的洋货。

05 宝玉房里的洋画与穿衣镜

《红楼梦》里的建筑,在一般人的脑海里,大概都是亭台楼阁,古色古香的形式。作者描写的不多,也无从判断。但是以清代初期修建圆明园为例,清代皇室对当时欧洲的巴洛克宫殿建筑和花园喷水池装置,其实已经学得很透彻。

曹雪芹家族与康熙的关系密切,且好几代住在扬州、苏州一带,控制江南的纺织产业。这样的家族,与当时外来西洋文化的接触,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要频繁。

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是宝玉的住处,作者在第四十一回里借着刘姥姥喝醉了酒,误打误撞,闯进宝玉的卧房,读者才有机会一窥这个精心设计的空间。

刘姥姥是从怡红院的后门闯进去的,顺着竹篱编的花障,进了月洞门,看到一带水池,池岸边铺有七八尺宽的石板,池上有石板桥。刘姥姥渡过桥去,顺着石子路转了两个弯,看到有房门,就走了进去。

一 进门,刘姥姥第一个看到的是 “一个女孩儿”,刘姥姥因为迷了路,很高兴遇到了人,立刻和女孩儿说起话来, 谁知那女孩儿不回答,刘姥姥就伸手去拉她,忽听“咕咚”一声,撞到板壁上去了。她仔细瞧看,才发现是一幅画,刘姥姥也诧异:“原来画儿有这样凸出来的?” 她还用手去摸,确是平的。

《红楼梦》里的洋货

熟悉西洋绘画的人一定听过“透视法”,利用光影和比例,在三次元的画布平面上做出三次元的远近空间,造成视觉的错觉,房子仿佛可以走进去,人像也有凹凸,栩栩如生。

刘姥姥看到的正是一幅西洋画,宝玉房间装潢的洋化可见一斑。

刘姥姥继续进入宝玉的客厅,看到地下是碧绿凿花的砖,四面墙壁都是镂空,玲珑剔透,镶着琴剑瓶炉。

刘姥姥把眼看花了,转过一架一架书、一道一道屏风,屏风后一扇门,忽然看到和自己一样的一个老太婆。刘姥姥和老太婆说了半天话,老太婆也没有反应,刘姥姥伸手一摸,才领悟过来,听说富贵人家有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吧?”

刘姥姥猜得不错,她摸的正是宝玉客厅通卧房的一扇门,门上镶嵌一片与人等身大的穿衣镜。这种背后镀水银的镜子也是欧洲的舶来品,十七世纪前后巴洛克宫殿喜好用镜子装饰大厅,凡尔赛宫的镜厅即是有名的例子。宝玉的室内装潢也用到了十分洋派的设计。

06 会做汉诗的西洋美人

薛宝琴是宝钗的堂妹,薛家是负责替宫廷采买货品的皇商,买卖生意做得很大,宝琴从小就跟着父亲四处游历。《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她说:

我八岁的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发辫),满头戴着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澳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

“真真国”大概是作者杜撰的地名,但是《红楼梦》书中提到许多洋货,各种西洋进口的钟表、药品、鼻烟、器械,说明清代初期与外洋的贸易应该不少。作者曹雪芹家族掌控江南纺织产业,与外洋的买卖贸易关系可能更密切。

《红楼梦》里的洋货

更难得的是,薛宝琴遇到的这位西洋美女“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用今日的角度来看,是一位“汉学家”。

宝琴的父亲央求她用书法写下她自己作的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宝琴把这首诗念给黛玉、宝玉等人听。大家听了,都说:“难为她,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

07 贾宝玉喝法国红酒

《红楼梦》第六十回,宝玉房里的芳官,拿了一个五英寸高的小玻璃瓶子,里面装着“玫瑰露”,给厨房的柳家五儿。柳家母女没看过“玫瑰露”,迎着日光照看,里面有半瓶胭脂颜色的液体,“还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

这一段记录,透露出宝玉是饮“西洋葡萄酒”的。三百年前,这红葡萄酒不知是来自法国,还是来自意大利。宝玉当时只有十四岁,清代好像也不禁止少年饮酒。当然,那时进口的欧洲酒一定不多,不是贾府这样的富贵人家,一般人是不会认得的。转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